糯米文學吧

社會工作者的重要性參考

導語:社會工作者 Social worker,遵循助人自助的價值理念,運用個案、小組、社區、行政等專業方法,以幫助機構和他人發揮自身潛能,協調社會關係,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公正為職業的專業工作者。

社會工作者的重要性參考

在國際上,通常稱專業從事社會工作的人才為社會工作者,簡稱社工。目前一個公認的看法是,社工被稱為“社會工程師”,是處於政府、社會同個人之間的緩衝區,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對社會穩定具有積極意義。對於許多人來説,社工的概念儘管還有些陌生,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而今,這個蒙着神祕面紗而又温情脈脈的嶄新職業,已經呼之欲出,漸露頭角。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社工人才”的有力支撐。在我國大陸,社工這個一直不為人們所熟知的職業2006年以來急驟升温,用“高調亮相”來形容現在的社工這種噴薄而出之勢最為恰當不過了。

黨的六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在中國建設宏大的社工人才隊伍。首次將“社工人才”寫進中央文件,並將其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這在我國曆史上還是開天闢地第一次。當國家從制度層面上建設一支隊伍,社工就不是混同在社區和福利機構中的模糊陌生職業,它開始挺立在人們的視野中,它預示着社工春天的到來,預示着社工新時代的開始,也預示着社工職業將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可以肯定,“社會工作”是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七次人民代表大會”的一個關鍵詞,這對全國社會工作者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對社工職業發展也是一個極大的推動。

2006年11月24日,深圳又傳來利好消息: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首次進入民政工作任務,與民政幹部職工隊伍、社會志願者隊伍並列為民政工作的三支隊伍。國家民政部宣佈,“十一五”期間,我國民政系統要爭取培養超過10萬名社會工作人才,並在所有民政範圍服務類機構以及公益性社會團體和民辦社會服務機構設置社會工作崗位,配備相應的社會工作專門人才。2006年底,中國第一個社會工作學院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成立。

社工職業正面臨着重要的發展機遇,從培訓、認證、安置就業,國家在體制上給這個“冷門”職業提供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綠色通道。更重要的是這個職業的誕生,因為將給公益事業注入專業的、新鮮的血液,也必將為自身發展孕育澎湃的動力。這一點可以從上海2006年舉辦的幾場社工招聘會得到證明。在招聘會上,大批報名者蜂擁而至,現場的火爆程度大大超過人們預料,報名總數也比2005年第一批增長了一倍多。與此同時,前來應聘社工職位的人員學歷水平也較以往更高,大學本科生,甚至英國、澳洲等地留學歸來的高材生也加入了應聘者的隊伍。難怪有專家説,“社會工作的春天來了”。

社工在我國的.發展始於專業教育。1988年,北京大學設立了改革開放後第一個社工專業,開始了重建社工專業教育的進程。到2006年底全國有近200所高等院校設立社工專業,形成了大專、本科、研究生三個辦學層次。同時,上海、重慶、江蘇等部分省市還相繼建立社工專業自學考試制度。社工專業教育的蓬勃發展為“社工人才”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建設以及社工職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2000年,從香港社工發展中獲得啟發,國家民政部開始向人事部提出關於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的意見,並於2003年初向各省市民政廳下發《關於加強社會工作隊伍建設的通知》,積極倡導有條件的省市大膽開展社會工作職業化制度建設試點工作。2003年上海市率先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同年,江蘇省建立社會工作者水平等級考試製度,浙江省建立社會工作與管理崗位資格證書考試製度。北京、天津、福建、重慶、廣州、寧波等城市也在社會工作職業化制度建設方面進行了探索和試點。雖然國家統一的社會工作職業評定還沒有正式進行,但是可喜的是已經起步了。

2004年5月16日,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從工作標準角度規定了社工職業的工作要求、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社工被正式認定為我國的新職業。但其側重的是建立職業技能資格制度,在職業鑑定中地位設定稍低,與技工排在一起。而在西方和我國港台地區,社工屬專業技術人員。鑑於此,2006年7月20日,國家人事部和民政部聯合發佈了《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規定》和《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首次將社工納入專業技術的範疇。2006年12月13日,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專家委員會在深圳成立,這意味着我國社工職業水平評價工作從此有了權威性指導機構,標誌着我國社工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與此同時,社工人才的出路問題也在國家重點考慮之列。國家民政部門將率先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區建設、殘障康復、公益類民間組織和家庭生活服務等領域設置社會工作者崗位,多渠道吸納社會工作人才,提高民政工作領域專業化社會服務水平。北京市宣稱,“十一五”期間,將對各居委會主任、村委會主任、社區服務人員、殯葬工作者等社會工作者評定初、中、高職稱等級,並考慮相應的待遇。而廣州日前出台的《廣州市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暫行規定》指出,社工可通過認定、考試和評審等方式取得職業資格,即使居住在廣州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員也可申報社工職業資格。

社工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美國專業社工佔總人口的比例為2‰,日本為5‰,加拿大為2.2‰,我國香港地區僅註冊的社會工作者就佔總人口1.7‰。按發達國家和地區標準,我國至少需要200萬專業社工,也就是200萬個工作崗位。目前,我國有城市低保對象2200多萬,農村絕對貧困和低收入人口6500多萬,殘疾人口8200多萬,重點優撫對象460多萬,孤兒57.3萬,還有老年人口1.43億,常年受災人口1個多億。但截止2005年底,我國民政系統實際從事社會工作的人員僅有45.3萬。僅就工作量而言,平均1個工作人員要為1000名重點民政對象提供服務,這與社會工作比較成熟的國家和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從這個角度來説,社工人才缺口很大,社工職業大有用武之地。

按照新的國家標準,社工崗位將分為四類:一是各級各類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部門,如民政部門,工青婦等人民團體的主要業務部門,要配備社會工作專門人才,完善社會工作崗位設置;二是公益服務類的事業單位,如各類社會福利服務機構、社會救助機構、優撫安置機構等提供社會服務的機構要大量設置社工崗位;三是社區,包括街道和居委會兩個層次,要結合本社區特點,在社會工作機構,如社區服務中心和社會工作站等大量設置社工崗位,使用社工;四是大量民辦的公益性、慈善性社會團體、民辦社會服務機構,如養老機構、助殘機構、青少年服務機構等,要配備必要的專職社工人員,提供專業服務。從中可以看出,社工最主要的就業領域是:學校、企業、醫療社工機構、老年福利機構、矯治機構、社區部門、社會保障部門、青少年工作機構、婚姻輔導機構、家庭社會工作機構、居民小區等。

在國外,社工處於中產階級收入水平。在我國香港,社工專業畢業生一般要比其他專業畢業生的薪水高出約20%左右,一般初級社工月薪在1.2~1.8萬元港幣,高級社工年薪能達到40萬元以上。社工在我國是個全新的職業,它的薪水應該處於什麼標準?是否有相關的職業可以參照?社工目前的收入水平與其付出的專業勞動是否成正比?等等,目前國家正在加強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並有望較快出台相關政策措施,給專業社工提供用武之地。上海日前表示,即將出台《上海市在社區推進社工的實施辦法》,對社工應得的薪酬、崗位做出明確規定,成熟的“一級社工”月收入有望突破萬元。

正如其他新事物一樣,社工職業作為一種創新,是時代發展不可逆轉的必然和趨勢。也正因為如此,它不可避免地受着這樣那樣的因素制約。缺乏規範的崗位設置、科學的從業標準、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良好的社會認同等,是我國社工職業發展緩慢的普遍原因。

長期以來,社工一直處於“冷門”狀態,甚至大多數人把社會工作誤以為成簡單的“居委會工作”,“老年人做的事”,社工職業總體上專業化程度還不高。目前在職在崗的社工絕大多數都未接受過專業學習,而從高校科班畢業的那一小部分社工,實務能力也難如人意。儘管培養或引進了部分社工人才,但現有從業人員總體上學歷、水平較低,而且多數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社工專業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較落後,難以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系統化服務,缺乏行業自律和評估,無法有效應對和解決新的、複雜的社會問題。如上海浦東區為2006年司法社工試點區,但其社工多由司法系統轉崗或社會招聘而來,真正社會專業出身的所佔比重不到1%。

社工職業還面臨一系列體制性障礙。比如,社工作為專業技術人才的身份與薪酬之間的差異較為顯著,職業資格認證沒有發揮提升“人才價值”的實效,職業資格證書與職稱不掛鈎、與崗位配置不配套,人才聘用缺乏統一標準,服務價值長期被低估,政府購買社工服務的體制沒有確立,行政、事業單位用人制度改革相對滯後,各類社會組織不夠發達,各級財政投入不足,等等。這些因素導致大量社工人才流失,嚴重影響了社工職業的大力發展。據悉,北京大學社工專業學生畢業後從事前沿社工的學生不到10%。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比率還高一點。社工畢業生考研、出國、流向其他行業的較多,流失率不小於40%。2006年上海社工職業資格考試報名人數比2005年減少了近4成。其中“社工人才”比較集中的復旦大學2006年畢業22名大學生,但真正從事社工行業的只有2人,從事相關行業的有3人。在社工剛剛起步的今天,更多的廣大“社工人才”“翹首企盼”決策者能夠出台更加明晰和有力的政策。

一種新職業受到重視需要時間,我們的觀察仍須假以時日。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地方做出積極探索:如廣州的東山荔灣等地接受了社工專業者的思路,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番禺荔灣等地試設禁毒社工等。但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不僅僅是社工人才之福,更是將社會工作推向前進之必要,最終有利於協調經濟與社會,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標籤:社會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