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畢業 > 大學聯考

清華大學新增兩個本科培養項目

導讀:在清華大學106週年校慶前夕,招辦主任劉震邀請人文與社會類首席教授、社科學院黨委書記劉濤雄和外文系系主任、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簡稱"世文院")院長、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簡稱"世文班")首席教授顏海平共同接受媒體採訪,闡釋2017年清華大學招生新亮點。今年清華招生亮點可以用三個關鍵字概括——"大"、"新"、"更"。具體內容請看如下信息,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清華大學新增兩個本科培養項目

大類培養對專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劉震解釋稱,"大"指的是大類招生、管理和培養。根據學校的整體安排,2017年,清華大學將採取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納入本科招生的所有專業將整合為16大類,包括能源類、人文與社會類、經濟金融和管理類、計算機類、建築類等。學生填報志願的時候也將會按照專業類來填報。

清華專門成立了大類培養領導小組,校長邱勇院士親自擔任組長。邱勇校長表示,教育教學改革是繼人事制度改革之後的又一綜合改革難點,是必須抓緊推進的第二項重要改革,而大類培養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大舉措。大類培養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實施難度大,但這項改革的實施將對清華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產生深遠影響。邱勇校長專門強調,大類培養實施後,必須要能夠在社會上進一步擴大和提升清華的聲譽,不光要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來清華讀書深造,還要為學生創造更加充實高效陽光的大一學習生活,讓他們更有"獲得感"。

提起大類培養,有些人會質疑是對專業教育的削弱,劉震認為其實不然。他説,清華大學的大類培養將在強化通識教育,大幅提高學生通識教育素養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找到最合適自己發展的專業,更有利於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相互融合與促進,也對專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增兩個本科培養項目

"新"指的是今年清華大學有兩個新增的本科培養項目,一個是社會科學學院新增了國際事務與全球治理方向,另一個是外文系與世文院共建的世文班加入"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簡稱"學堂計劃")。

劉濤雄教授介紹,國際事務與全球治理方向的設立,既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也是對這個全球化時代的迴應,是清華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隨着我國在國際上地位的大幅提升,亟需向國際組織輸送更多優秀人才,以提升我們的話語權和文化影響力。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國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人才還存在較大缺口,因此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特別在今年增設國際事務與全球治理方向,彌補這個缺口,希望通過清華大學的努力,實現這類人才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的有機統一。

從培養的角度來看,國際事務與全球治理方向着重塑造學生具備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感,不單想自己的小家,甚至要超越國家和民族的視野,敢於擔當人類共同面臨的共同挑戰;瞭解世界歷史,瞭解國際社會的來龍去脈。大力提升學生跨文化的協作和領導能力,包括語言、溝通、談判、領導力以及融入多元文化的能力。同時,將注重幫助學生夯實經濟、環境等多領域的背景知識。

顏海平教授介紹,近期,清華大學通過決議,將世文班正式納入學堂計劃。自此,世文班成為繼清華學堂數學班、物理班、錢學森力學班、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化學班和生命科學班之後的又一學堂班,也是清華大學第一個被納入學堂計劃的文科學堂班。

2009年,清華大學推出了學堂計劃,旨在激勵最優秀的學生投身於基礎學科研究,努力使受計劃支持的學生成長為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並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為國家培養一批基礎學科領域未來學術領軍人才。世文班加入學堂計劃,是清華大學進一步推動文科建設、向"人文復興、人文日新"之路邁進的又一步。"人文復興、人文日新是清華的夢,這個夢是一定要實現的,因為這是大家共同的願望;世文班遇上了這樣的歷史契機。"顏海平教授説。

在顏海平教授看來,學堂班"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的指導原則,原是在理工科環境中注重基礎科學時的提法。世文班的加入,為這一指導原則增加了新的維度。就世文學堂班而言,"厚基礎"指向雙語養成暨內含的跨文化能力;"重實踐"指向在中國與世界的鉅變中,中國的外文人文學科暨人才培養獲得歷史性拓展的變革踐行;"求創新"指向這一變革的屬性:即任何有意義的變革都不是被動地順循外部壓力,而必須是主動的,因此也一定是創新的。世文班的建設,從一開始就是基於人文學科師生們的共同實踐、主動變革;寄託了師生們為清華人文復興、人文日新有所作為的心願。"就學生而言,他們遇上了特別珍貴的機會,"顏海平教授説,"以發展自己的長項來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並與國家對人才的需求相呼應,這實在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顏海平教授表示,世文班的建立在文科領域只是個非常謙遜的嘗試。"我們不會和學生過多的談論使命感;使命是時代給予的,對於時代的需求,每個人能做的.,是通過自己每一天的努力和實踐來接近;我想世文班的同學們在畢業時,會有這樣的自覺。"

更好的清華更值得期待

劉震介紹,"更"指的是清華大學在朝着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的目標奮力邁進。這樣的清華更值得優秀中學生的選擇和期待。

更創新的清華,全心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努力創造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進大類培養,將49個本科招生專業整合為16個大類專業,強化通識教育,為創新人才培養搭建更加廣闊的平台。實施博士生招生改革,採用"申請—審核"制,優先選拔具備濃厚學術志趣與良好學術潛質的學生。設立"開放交流時間"(OpenOfficeHour),包括校長書記在內,教師們每週固定時間接待學生自由諮詢,縮短師生距離,讓師生在面對面交流中迸發思想火花。設立長聘教授講壇,讓最優秀的學者展示他們的學術水平和豐富的學養,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交流。

更國際的清華,全面深化全球交流合作,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更好地聯結中國與世界。全球戰略頒佈實施,國際化辦學能力和全球影響力持續提升。2016年9月10日,旨在培養未來世界領導者的蘇世民書院正式開學,國家主席和美國總統分別發來賀信。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微軟公司共建的全球創新學院招收了首批學生;與瑞士日內瓦大學開展全面合作,共建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在日內瓦建立培養和輸送中國大學生赴國際組織實習與就業的基地;推動與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在米蘭共同打造中意設計創新基地;啟動建設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全面提升學校在前沿創新、國際合作和高端人才培養方面的水平。

更人文的清華,進一步深厚人文底藴,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推動文理滲透,培養更多能夠真正肩負未來使命的優秀人才。人文清華講壇開啟一年多來共舉辦8場演講,文學家格非、國學家陳來、社會學家李強、倫理學家萬俊人、歷史學家彭林、思想史家汪暉、國際關係權威專家閻學通等一批清華知名學者在講壇上分享灼見,讓清華新的人文之光照耀校園、輻射社會。2016年9月10日,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推動藝術與科學的融合。時隔15年再次召開文科工作會議,着力提高基礎文科水平,強化應用文科優勢,推動文科建設邁入新的階段

劉震説:無論是"大""新"還是"更",都代表着更好的清華。校慶期間,大批校友即將返校為母校慶生,更好的清華在等待他們,同樣也在等待全國最優秀的高中生,選擇清華,圓夢清華,"更好的清華等你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