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畢業 > 大學聯考

2014年會考物理備考建議

試卷變動分析

2014年會考物理備考建議

2014年武漢會考改革,卷面由76分變為70分,在選擇、實驗填空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將兩道壓軸題濃縮為一道10分的大題,其他考點、重難點內容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我們一一將其分析清楚。

主要分值變化:

本卷在確保選擇題12題分值不變的情況下,將實驗填空與壓軸題的分值比例進行了改變,原本13-15分的兩道壓軸(一道力學壓軸一道電學壓軸)濃縮為一道10分的壓軸大題,多出來的3-5分分給了實驗部分。

很明顯實驗部分在擁有了更多的分值佔比後,其覆蓋面比以往更廣。這意味着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實驗能力要求更高,而計算能力的要求則沒那麼突出。

主要考點內容變化:

本卷和往年四調、會考不同的內容在於光學、槓桿、機械運動、電與磁和浮力部分的考點。

光學部分,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被加入考查範圍,這在往年的武漢市四調、會考卷中都未曾出現過——事實上以往光學部分常常是在選擇題部分考查凸透鏡成像,而在實驗部分考查平面鏡成像,本次四調卻顛倒了過來。

槓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從未在武漢市會考中出現過,在早些年的四調中有出現,但也不是重點,本卷中出現槓桿平衡條件的相關實驗,這可能是一個信號。

同樣可以看成某種信號的在於,機械運動的分值佔比大大增加。選擇題和實驗題都考到了,這可能意味着這部分的相關問題會在後面的兩次大考中成為重點。

可以想象,選擇題總共就12題,有兩道題就是電與磁這個部分的內容,這本身就足夠引起注意的了。再考慮到考綱的變動中明確提出了“電與磁”相關概念的理解,這部分很可能在後面將成為一個重點。

浮力部分考點未變,只是從以往的實驗和計算題移到了選擇題,其考察地位略有下降。

總的來看,本卷中電與磁、機械運動和凸透鏡成像知識點考察增多,而傳統的重點內容如浮力、簡單機械,其考察內容都有所減少。

本卷中相對以往,並沒有考查到的幾種題型包括:估算題、常識理解題、機械效率計算大題

試卷特點分析

本卷對知識點的覆蓋面相對較廣,但所考察內容的深度大多不夠深,因此整體看來難度偏下。

與高中內容接軌的幾個知識點“機械運動”、“電與磁”、“能量”、“光學”都有所加強,而傳統的重點內容如“浮力”、“機械運動”等卻有所刪減,很明顯是在為國中和高中的銜接打下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在21題中加入了開放性試題,這在以往的武漢市大考卷中幾乎是不曾見過的。

另外,相對於前幾年力學和電學兩大模塊的分值佔比,本卷中電學內容可謂是來了個“大翻身”。預期中的力電綜合壓軸被一道純電學的電功率計算替代,選擇題壓軸也是電學內容,浮力也由壓軸和實驗大題放入了選擇題中,而選填中幾乎看不到簡單機械的影子,只在填空題中出現可憐的2分,這樣的變化讓人不由得大跌眼鏡。究其原因,可能和課改後電學和力學的學習順序顛倒有關,九年級學習的電學內容成為考試中的重點,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在變動較大的同時,本卷同樣保留了一些武漢特色。

1、複雜電路的識別問題,如27題。

2、原理理解類大題,同樣是27題,還有選擇題11題。

這兩類問題作為武漢市最常見的兩種題型,幾乎可以肯定會在後續的兩次大考中繼續出現。

出題思路與應試策略:

本次四調卷可以看成武漢市教育局對會考方案改革後考查內容與形式的一次大試水。整卷中很多地方都能體現出其出題思路:

1.重視基礎。本卷考查內容大多不難,但是考查點覆蓋很廣,需要學生對所有的知識點都複習到位。

2.注重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無論是原理理解類還是之前的估測類題型,都要求學生觀察生活、注重對實際生活中的現象進行物理解釋,這是物理學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3.注重物理思維能力而非計算。本卷計算題大多不難,但對物理思維能力的考查卻是重點之一。

在後續的複習過程中,武漢市歷年真題能夠提供的幫助可能較為有限,需要同學們在武漢市真題的基礎上做一些全國其他省市的題目幫助訓練。

需要針對性地重新研讀的內容包括:

1、機械運動;

2、力和運動;

3、光現象/凸透鏡成像;

4、電路識別;

5、能量。

與此同時其他知識點也不能忽視,需要學生進行地毯式的複習,不漏過任何一個知識點。在此強烈呼籲同學們在複習時一定要回歸課本,研讀課本,把書上最經典的東西弄懂弄透,甚至是課後的小故事,也有可能成為會考出題的依據,這是後面階段最重要的地方。

  2014年會考物理答題指導

  一、信息捕捉題

着重考查學生捕捉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給出的短文中包含有若干跟物理知識有關的短語、句子、詞組,但沒有明確告訴是哪一處、哪一點。解答時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學素質和較強的物理科學素質。考查的側重點一般不在知識點的考查上,涉及的物理過程和知識也不復雜,要求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有效地獲取新的信息,通過篩選、辨析、選擇和提取,就像我們平時在語文閲讀一樣,在處理文字材料時,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吸取所有的信息和知識,要有所選擇,有所捨棄,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識,排除干擾信息和知識,從而正確答題。

標籤:會考 備考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