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篆書書法作品欣賞福字

愛好2.59W

平正、勻淨、連貫、挪讓和變化是篆書結體的基本法則。本文為篆書書法作品欣賞福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篆書書法作品欣賞福字

篆書書法作品欣賞福字1

篆書書法作品欣賞福字2

篆書書法作品欣賞福字3

淺談篆書寫作

首先是篆書的文字問題。近年,在篆書展評選時,作品的錯別字現象屢見不鮮。不少藝術水平很高,甚至可以獲獎的作品,終因一兩個錯別字而被舍,實屬可惜。文字是書法藝術的表現對象,對象都搞錯了,書法也就不成其為書法了。尤其對於篆書而言,其所表現的文字往往又與現代通常意義上的文字有所不同。也就是説,有相當多的文字,在篆書中,詞語的搭配不同,

總之,篆書創作,文字的正確與否是關鍵。這是對書家文字學知識水平的直接考證。鑑於此,建議有志於篆書創作的書家們應多讀一些文字方面的書籍,尤其是與篆書相關的工具書,如《甲骨文詁林》、《古文字詁林》、《金文詁林》、《説文解字詁林》、《漢語大字典》、《作篆通假校補》、《篆書難記字輯錄》等。

其次是篆書的線質問題。無論是甲骨、金文、石鼓還是小篆,都是憑一根起止無痕且極富彈力的線條在做無窮的`變化。那麼什麼樣的線條才算極富“彈力”?對此,胡小石在《書藝略論》中談道:有一要義,須深切注意者,凡用筆作書之線條,必須有血肉,有感情。易言之既須有豐富之彈力。剛而非石,柔而非泥。取譬言之,即如鐘錶中常運之發條,不可如湯鍋爛煮之麪條。如此一點一畫,始能破空殺紙,達到用筆之最高要求。如何避免“湯鍋爛煮之麪條”,又如何達到“破空殺紙”,“有血肉”、“有感情”,我認為,首先是對線條“以力為美”、“以力見功”的最高要求是否有所理解或感悟;其次是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真正達到“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三是善於從古人範本中發現、挖掘可以創新的因子,善於從生活和大自然中悟求自我,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把力的線條表現因素提取出來,融化到書法的線條之中。

第三是篆書的風格趣向問題。我在參加全國第二屆篆書展評選時發現一個令人感慨的現象,數千人蔘加投稿,作品量達上萬件的全國篆書展,真正從《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頌鼎》、《史牆盤》、《虢季子白盤》等金文經典國寶重器的文字中走出來,表現大篆的雄渾、厚重、蒼茫、端莊、朴茂等正大氣象的作品寥若晨星。滾滾而來的大量作品俱為甲骨文、楚系金文、秦漢簡牘、中山王器以及秦以後歷代小篆一路。這一路當然亦屬篆書體系,無可厚非,但全國的篆書家們無視於中原土地的肥沃,都扎到一兩塊偏遠的土地上去汲取養分,勢必造成書家羣體整體的不健康了。主流的金文在哪兒?我認為就在商晚期,西周早、中、晚期那一系列的“盤”、“鼎”、“簋”、“鬲”、“彝”、“壺”等澆鑄有文字的青銅器,此實為篆書家們取其精義、承古開新的中原大地,離開了這片土地,我們中華的篆書文化也就失去了根脈,走了相貌,我們的文化傳承也會因此面目全非,這等現象,實在是引人深思,令人痛惜。所以,在近年舉辦的歷屆“上元雅集”活動中,我們唱響了一個“匡正篆書氣象”的口號,我一再告誡學生們,一定要把刻苦的功夫用到金文的經典之中去,不厭其煩地咀嚼、研磨,打下深厚的基礎,才能在自由王國最大限度地承古、開新。我也建議全國致力於篆書的方家們,把奇譎、怪誕的風格走向略作收斂、回爐,哪怕是重温經典,還一片篆書天空的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