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傳統文化小報圖片素材簡潔又精美

愛好3.04W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比較多的,武術,茶文化等,傳統文化小報知識你又瞭解多少呢?小編精心整理了傳統文化小報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傳統文化小報圖片素材簡潔又精美
  好看的傳統文化小報  傳統文化小報內容:傳統學術知識

國學是中國的傳統學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學術部分,正如國學大師鄧實所説——“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國學”一説產生於上世紀初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是我國學者作為“西學”的對照概念提出的,旨在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真諦,構建民族復興的文化基礎。

國學博大精深,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從大的方面説,就是儒佛道三家學説。從學科領域來説,章太炎、梁啟超、羅振玉、王國維等清末民初的一批學者認為,國學所涉及的領域為國小、經學、史學、諸子、文學等,大致相當於現代人文社會科學中的文、史、哲。上世紀20年代國學流行的時候,胡適和梁啟超這兩位大師級人物曾分別開出了兩個國學書目,都各有一百多種。

  傳統文化小報資料:中秋節的傳統文化內涵

秋節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偉大創造,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渴望統一、團結心理路程的見證,是中華民族認同、溝通、凝聚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智力資源。

中秋節是人們的情感和自然現象結合得最緊密的節日,也是民族文化展現最豐富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偉大創造,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澱,節日民俗事象不斷豐富,在中國人民的時間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今年全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前,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端午、七夕、重陽一起被列為保護項目,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歡迎。

中秋節第一個特點是有強烈的民俗性。節日是人民情感的寄託,主要民俗事象(如吃月餅)具有不怕重複、發自內心、公眾行為的特點。月餅形如圓月,是漢族與維吾爾、藏族、滿族、蒙古族等制餅方法的融合,古代制餅業尊漢宣帝為餅師神,正是這一融合過程的寫照。北京地區明清兩代擺放擬人化的泥塑兔爺兒,既是祭拜的神,又是時間性很強的兒童玩偶,反映了輕鬆歡樂的慶祝豐收的氣氛。彝族舞蹈“阿細跳月”和蒙古族歌曲“敖包相會”是帶有狂歡和男女相會的典型歌舞。

中秋節第二個特點是有浪漫的抒情性。中國人看月亮絕不是一個寒冷的星球,而是一個有男(吳剛)、有女(嫦娥)、有植物(桂樹)、有動物(玉兔)、有宮殿(廣寒宮)、有故事的神話世界。月亮是仙境,是與每一個人幸福相關的碧空明鏡。月亮是人的朋友,可與人心靈溝通,“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通過對月亮人性化的描寫,反映了中國人民是一個多麼富有想象力和浪漫情懷的偉大民族。

中秋節第三個特點是緊迫的時間感。俗話説“年過中秋月過半,星期就怕禮拜三”。意思是一過中秋就快到“年終算總賬”的.日子了,要抓緊時間完成今年該辦的事。在古代北京,中秋還是一個結賬的日子,是時間段落的標誌,又叫“節關”,屆時要清理債務。抖空竹是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北京空竹有單輪的,有雙輪的。二輪相照,抖動起來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含意,激勵人們珍視大好時光。

中秋節的第四個特點是温馨的骨肉情。花好月圓之夜,骨肉團圓之時。團聚、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因為家族生活的關係,中國人有很強的家族倫理觀念,重視親族情誼與血親聯繫,形成了和平、和諧、和睦團圓的民俗心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家族團聚成為人們生活中體現幸福的大事,中秋節的存在就為民眾的定期聚會提供了良好的時機。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加強民族凝聚的促進劑,人們不約而同地對民俗事象的認同並實踐,是一個偉大而又神祕的力量。月餅是點心的一種,作為一種社交的禮物本來是傳遞情感,“知恩必報”。“點心,點心”,點到而已,並不求奢華,重在情意。對月餅進行豪華包裝是不符合“點心”之原意的。如果包裝過度豪華,不好降解,造成處理上的困難,有悖民俗“不怕重複”的原則,是不利對節日的民俗事象進行保護的。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渴望統一、團結心理路程的見證,又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認同、溝通、凝聚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智力資源。傳統節日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大好時機,是展示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陣地,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