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幫助寶寶克服過度戀母的方法

愛好2.67W

以前,我女兒整天和我在一起,很依戀我,漸漸變得不能離開她了。現在她上幼兒園了,有時我有事,讓我妹妹去接她,但她不願意跟小姨回家,直到我妹妹説:“你不走,我走了。”她才跟着走,還一邊哭,一邊要找媽媽,這樣的哭鬧一直到找到我為止。我想請教一下,女兒這種戀母情節是否正常,有沒有必要採用一些措施疏遠一點?

幫助寶寶克服過度戀母的方法

孩子出生後,媽媽與寶寶相處時間佔絕大部分,寶寶平時若接觸的人少,會對母親存在一種依賴心理,做什麼事情都希望媽媽在身邊。孩子小時候都有一點戀母情節,隨着年齡的增長,接觸的人增多,這種情節會逐漸減弱。但是如果寶寶誰都不要,整天只要媽媽,這時媽媽需引起注意,應採取一定的措施疏遠一些。

1、疏遠但不要突然離開

媽媽不要覺得寶寶反正自己會玩,或者反正他睡着了,發現媽媽不在哭一下就好了,這會給寶寶帶來不安全感,造成不能信賴媽媽的心理。

2、與家人或保姆同時照看寶寶

媽媽可以離他遠一點或做自己的事情,讓他跟家人或保姆玩,但要讓他看到你。

3、縮短相處時間

減少媽媽與寶寶相處的時間,讓寶寶用更多的時間與爸爸、爺爺奶奶等人接觸,比如,以前媽媽和寶寶在一起多達90%的時間,現在你可以抽出30%的時間給爸爸、30%的時間給其他的人,讓寶寶逐漸適應與其他人相處。

家教中培養幼兒獨立性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由於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的。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期心理活動的主動性明顯增加,喜歡自己去嘗試體驗。家長可以因勢利導,把握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家長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煩,因而不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吃飯、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訓練的,因為小孩長大自然就會。其實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所以我們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裏,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通過具體、細緻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幼兒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牀鋪等。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鍊機會,無形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二、適應幼兒發展的需要,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自我服務是幼兒發自內心的需要。對幼兒進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是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我們培養的是未來這會的建設者,他不不應光有淵博的知識,更應熱愛勞動,具有一定的勞動技能。在幼兒期對他們進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正是為他們對未來的勞動奠定心理基礎和物質基礎。幼兒手部肌肉發育不完善,動作不靈活,影響了他們的認識和探索,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他們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肌肉的發育和完善,促進他們動作的協調發展,而且由於手部肌肉活動越多,越豐富,就越能開發幼兒大腦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發展。孩子在“我自己做”的過程中,能不斷增強自信心,提高獨立思、獨立做事或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有助於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三、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

眾所周知,獨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個不良的性格特徵,其中之一就是懶惰。由於成人過分的包辦代替,長此以往,幼兒懶於動手動腦,不願獨立思考。所以,成人要培養幼兒的獨立性,教育他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自己去解決,學會獨立思考。只有這樣,幼兒在獨立的基礎上創造能力才會不斷髮展。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説:“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不僅要孩子自己獨立動手去做事,還要孩子獨立的動腦去想問題。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提的問題過於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隨着家教觀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現代家教觀、教子有方的家長,注意創造機會,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科學家、發明家成長的故事,以激勵孩子從小立志,培養孩子對學習新知識、探索新問題的興趣。

四、創造機會,感受挫折,培養幼兒自我抉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有的家長經常説孩子主意不好,應該聽大人的,實際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認識,應該給孩子創造機會培養他自己拿主意。我們的教育常常是注意培養孩子順從聽話,不大注意去傾聽孩子的需要,從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發展方面都由家長一手包辦了,因此我們的孩子缺乏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和權利,就很難培養孩子自我解決問題能力。獨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依賴性強,缺乏進取心和毅力,遇事容易打退堂鼓或把任務轉給成人。這大多是成人嬌慣、包辦代替的結果。那麼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大人應給孩子創造機會,培養孩子自己做選擇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讓他在嘗試的過程中感受失敗,碰釘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成長起來。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敗和失誤。而且通常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能獲得較大的成功。在生活中,要培養孩子的自我完善能力,要讓幼兒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批評、自我控制,培養孩子的自我抉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個處處依賴他人,對什麼事都拿不定主意、動不動就尋求幫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你的一舉一動,還有你的品質,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所以,先從你自己獨立自主做。

自主性培養從小起

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孩子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獨立自主一歲始

孩子一歲左右就可以進行自主性的培養。讓孩子從國小會獨立自主,應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一、正確認識和理解孩子

你要了解孩子在各個年齡階段所普遍具備的各種能力。知道在什麼年齡,孩子應該會做什麼事情了,那麼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賴別人。

你還要了解你孩子的“特別性“。知道你的孩子有哪些與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對這些特別之處,你要相應地採取特別的教育。如有的能力是你孩子的強項,那麼你可以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他;若你的孩子生性敏感、膽小,那麼你應該多鼓勵他大膽嘗試。

二、給予充分的活動自由

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是在獨立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要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就應該為他提供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三、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愛。與他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從而使他對你和周圍事物都具有信任感。因為獨立自主性的培養,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為基礎。只有當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難時一定會得到幫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膽地去探索外界和嘗試活動。因此,在孩子活動時,你應該陪伴在他身邊,給他鼓勵。

四、循序漸進,不隨便批評

獨立自主性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切不可急於求成,對孩子的發展作出過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為孩子一時沒有達到要求,就橫加斥責。請先冷靜地分析一下孩子沒有達到要求的原因,以科學的準則來衡量,然後再做出相應的調整策略。

把握培養獨立自主性的關鍵期---孩子兩歲時

兩歲左右,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什麼事都要堅持自己做,拒絕別人的幫助。這是孩子心理髮展的第一個“執拗期“。家長正好可以因勢利導,把握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並適時地提供給他適當的幫助、指導和讚美,讓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一、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個處處依賴他人、對什麼事都拿不定主意、動不動就尋求幫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你的一舉一動,還有你的品質,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所以,先從你自己獨立自主做起吧!

二、一個安全的家庭生活環境

家庭環境安全了,同時教給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識,就免除了你擔心孩子受到傷害的後顧之憂,也就不會過多限制孩子的活動,孩子獨立自主性的發展就獲得了機會和可能。教給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識,讓孩子學會躲避危險,學會自我保護。讓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學習的同時,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危害,為孩子獨立自主性的發展提供安全的保障。

標籤:戀母 寶寶 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