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國中生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愛好1.83W

中秋節凝結着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老師可以利用手抄報這個特別的方式,讓學生真正瞭解中秋文化。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國中生中秋節手抄報內容,希望大家能喜歡!

國中生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國中生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國中生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第2張

國中生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第3張

國中生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第4張

國中生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第5張

中秋節祝福語

1、中秋節即將來臨,凡是在本人心中有一定地位的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們,本人都將送上價值一毛錢的短信,以表示祝福,本人祝所有的兄弟姐妹親朋好友中秋節快樂。

2、中秋到,祝福到,一祝心情好,二祝沒煩惱,三祝步步高,四祝財源廣,五祝容顏俏,六祝所有快樂統統將你圍繞!中秋快樂!

3、尊敬的客户:中秋將至,特為您量身訂做了吉祥祝福,本祝福僅限於您個人使用,請一定要收好,您將會伴隨祝福收到幸福,收取快樂,收穫成功。祝‘中秋快樂!

4、中秋節到了,沒有什麼送給你,就採幾朵白雲,供你嬉戲;攬一彎明月,給你觀賞;攏一縷清風,送你祝福;望你每天都如今天一樣幸福,每年中秋都像今年中秋一樣快樂!

5、昨天,月兒殘,心圓,你我的合作更圓;今天,月兒圓,夢圓,你我的合作會更遠。希望中秋節的喜氣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明天,祝事業順心,事事順心!

6、月滿中秋樂登樓,丹桂飄香秋水流。快樂嫦娥舒廣袖,好運玉兔陪你走。天涯海角思不休,花好月圓人長久。花似錦,月凝眸,又逢佳節,喜上眉頭,真心祝福遙相送,願你心無憂,快樂團圓,幸福長有。

7、月亮走,你也走,情深依依花也羞;月亮走,你不走,此刻幸福永久留;月兒圓,月餅圓,闔家歡樂人團圓;桂花香,月更圓,日子甜上更加甜。中秋快樂!

8、月明中秋,大江東流;團團圓圓,好運牽手;和和美美,添福添壽;甜甜蜜蜜,真情凝眸;健健康康,無病無愁。中秋佳節,祝心想事成夢變真,閤家團圓日子美,願幸福與你一路隨。

9、桂花香中千家月,青雲途上萬里路。秋風弄影思飛度,明月窺人暗送福。嫦娥翩翩又起舞,好運相伴有玉兔。中秋佳節喜相顧,花好月圓遙相祝。心情美妙悠閒步,快樂幸福不勝數。願你閤家平安,一生康健。

10、桂花香,菊花黃,月兒掛在頭中央,我來為你祝福忙,願您身體強壯似吳剛,事業好比明月光,生活更像月餅圓,一年更比一年強。祝您中秋節愉快。

中秋節詩句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最好中秋秋夜月,常時易雨多陰。

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4.天上若無修月户,桂枝撐損向西輪。

5.天應有意故遮闌。拍人間。等閒看。

6.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7.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8.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蕭蕭不可聞。

9.一輪月好,正人間、八月涼生襟袖。

10.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中秋節由來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習俗

民間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説時節事》一文説:“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着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説:“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聞着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玩花燈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花燈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