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農村留守老人調研報告

調查人:趙佳倩 趙佳樂 郭婉玉 李琦

農村留守老人調研報告

時間:2017.7—2017.9

地點:大新中心學校教學所轄區域—張樓村

指導老師:張玉璽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選取以太和縣大新鎮張樓村的留守老人作為本次調查的個案。

張樓村是典型的一農業經濟發展為主的偏僻農村,產業結構單一,剩餘勞動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調查方法:

採用問卷調查和入户採訪的方法對村莊的幾位老人進行了調查。經過這次調查,旨在瞭解一下張樓村留守老人的一些情況,並想出一些解決的方法。

一:留守老人面對的一些問題

1、家庭氛圍缺失,精神生活單調

隨着子女紛紛外出務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後,家庭養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親情的尉籍和生活照料。據研究表明,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各種身體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趨於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顧。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通過對空巢老人的調查問卷的分析,只有三分之一的外出務工子女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子女外出後,電話成了老人與子女的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時甚至連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沒有,老人大多過着寂寞生活。

2、 留守老人的健康及生活照料情況不佳

隨着年齡增長, 老年人的身體逐漸衰弱, 患病率逐漸上升,然而農村留守老人得大病後身邊沒有子女照顧,在醫療資源和照料資源的獲得上還不盡如人意,農村基層組織和鄰居給留守老人提供的照料幫助也十分有限。

調查認為由於成年子女的外流, 留守老人往往既要承擔繁重的農活、家務勞動, 又要承擔照看孫輩的重任中青年一代作為主要農業勞動生產力, 其外流會導致農業勞動力數量的減少, 從而在一些有大量外出人口的農村地區,主要農業生產者的角色實際上由過去的中青年男性轉變為老人和婦女。對於年老體衰的老人來説, 承擔沉重的農業勞動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常年在外打工並能攜帶子女進行隨身教育的打工者為數不多, 外出務工潮造成許多農村孩子短期或長期失去了直接監護人, 形成了留守老人教育第3 代的“隔代教育”,於農村老人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 又不懂得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的尺度難以掌握, 於是形成了“留守老人”問題和“留守兒童”問題並存的雙重困難。

3、 心理需求及精神慰藉情況

隨着年齡的增高,留守老年人的行動越來越不方便,他們與外界的接觸也就相應地越來越少,而外出務工的子女相當一部分是年初而出,年終而歸。他們與留守老人相處的時間一般只有1 個月左右。子女外出後,導致老人孤獨感增強。這些“空巢老人”大多數過的是“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寂寞生活。此外,由於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較單調,老年人大多是“蹲牆根、找樹陰、聊聊天”,老人在家庭之外也很難找到精神寄託。

二、存在的問題

1、醫療衞生狀況不容樂觀。由於生理因素,老人上了一定年歲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逐漸下降,容易引發多種疾病。加上農村醫療機構不健全,醫務人員少,兒女常年在外務工,對“留守老人”疏於照顧,無法盡到贍養職責,所以“留守老人”一旦頭痛發熱就常常缺醫少藥,無人照料,根本無法應對傷病等突發事件。

2、管教孫輩心有餘而力不足。據統計,農村有53%的“留守老人”需要照看孫輩。常年在外打工並能攜帶子女進行隨身教育的打工者為數不多,外出務工造成許多農村孩子短期或長期失去了直接監護人,形成了“留守老人”教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現象,老人不得不重新當起了“父母”。但是農村“留守老人”的文化程度相對不高,又不懂得科學的教育方法,管教尺度難以掌握。大多老人只管供孩子吃、穿,至於學習、心理、性格和道德教育,就只能聽之任之了,使得許多孩子因感情缺失或多或少地出現自卑、自閉、冷漠等心理現象。

3、情感生活令人堪憂。人老了有喜靜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獨。農村老人過慣了苦日子,對物質生活往往無過高的奢求,因此來自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主要來源之一。由於子女不在身邊,農村老人大多過着 “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 、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艱辛寂寞生活,這很容易使他們感到孤獨。特別是獨居老人感到有心裏話沒處述説,有時間沒事打發,很可能出現抑鬱症狀。另外,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較單調,老人大多是“蹲牆根、找樹陰、聊聊天”。許多子女都忽視了對父母的精神慰籍和關懷,長時間不回家,平時打電話回來更多的`話題也是留守在家的小孩,很少與父母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留守老人”親情上的疏離和心靈上的煎熬。

《農村留守老人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