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孩子越來越聽話的時候我卻犯愁了

孩子今年九歲,上國小三年級。因為一直在學鋼琴,年前選拔進了學校合唱隊,唱高音部。

孩子越來越聽話的時候我卻犯愁了

合唱排演先是一週一次,後來改為一週兩次,現在每天中午一小時,應該是高強度訓練了。最近孩子喉嚨發啞,不斷咳嗽,他説又癢又痛,顯然是因為合唱頻繁之故,給他買了潤喉片、胖大海之類,但喉疾不見好轉。

我讓孩子請假。但他説,他在合唱隊裏的表現向來是很好的,他不想請假。妻子聽了覺得有道理,覺得孩子有上進心。還教了他一個“方法”,合唱的時候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但我卻覺得悲哀,因為這孩子“交”到學校以後,真的越來越“聽話”了,越來越“懂事”了,一切按照學校的“安排”在成長,我也提不出什麼反對的意見,既然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的,我又能怎麼樣?

但這件事,讓人非常不舒服。既然身體不允許,為什麼不能休息呢?為什麼老師,甚至是自己的母親,也覺得健康並不是重要的,而受到老師的表揚才是重要的'。

我就想不明白了。

這小小的一件事,我想是觸及了現行教育中最為核心的問題——我們的教育到底在關注什麼?難道學生除了關注各個學科的成績,其他就不重要了?

孩子上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開車送他去上學,在校門口,孩子剛下車,就遇到幾位同學。我聽到那幾位同學在笑話孩子:“原來你們家是普桑,這麼垃圾的車啊!”

我看到孩子不聲響,但我顯然知道他內心的感受。我把這件事講給妻子聽。妻子當晚就在勸導孩子,讓他不要聽同學的取笑,不要比誰家的車好,而是要比誰的成績好。

我又笑了。這大概又是我們教育的一個誤區,人是生活在社會當中的,即便把孩子養在玻璃瓶中,仍然會有一天他將面對社會,學校裏的比較無處不在,絕對不可能視而不見。與其去逃避,不如去面對和承受這樣的比較,這是成長必須要付出的代價。讓孩子知道,人一出生,在物質上的確有高低之分。有人富有,有人貧窮,人的確可以通過奮鬥去改變這一切,但最為重要的是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自欺欺人並不可取。而調適自己心情的地方,就是家庭,是孩子最親密的港灣。家庭,應該是一座遠離壓力的天堂聖地。而走出家庭,你就要去直面,沒有人能遷就你的心理感受。

在孩子國小的三年中,我經常聽到妻子在“激勵”孩子,班裏的哪位同學考了滿分,誰又得了一週之星。但我總是與妻子辯論,為什麼一定要拿孩子班裏的同學來作比較,讓他去追趕這些學習成績好的同學。

我的觀點與別人不一樣,我希望孩子能與這些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當朋友,而不是去“趕超”。我提醒孩子要來他們家裏的電話或者qq,多與他們討論各種問題。我一直認為,在一種合作的氛圍下成長,它會使孩子更得人緣,更加尊重他人,對自己也更自信。

我總覺得現行的教育理念與我們這些“70後”接受的教育沒有本質的區別,孩子好不好,成績可以“一俊遮百醜”。我從國小至學校畢業踏入社會,都是一個成績好的學生。但當我踏進社會,才發現自己與這個社會脱離太遠,猛然發現成績好絕對不是人生當中極端重要的砝碼,懂得合作要比學習成績好的成功機率大。

標籤:犯愁 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