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保健食品市場調研報告

隨着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人們對自身的健康日益關注,養生保健的意識也日益增強。下面內容由小編為大家分享保健食品市場調研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保健食品市場調研報告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居民的健康意識得到提升後,健康消費也逐年攀升。據資料顯示,在按國際標準劃分的15類國際化產業中,醫藥保健是世界貿易增長最快的五個行業之一,保健食品的銷售額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長。在短短二十年時間裏,保健食品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產業。保健食品產業之所以蓬勃發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其次,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保健食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多層次的社會生活需要,為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中國人歷來注重進補,中草藥進補及食補自古就有。《神農本草》和《本草綱目》中説:“上藥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南朝名醫陶弘景説:“上品藥性,亦能遣疾。但勢力和厚,不為速效。歲月常服必獲大益。”其他中草藥一般都有一定的毒性。可見古人深得用中草藥對人體保健和治病的精髓。 如今,隨着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人對確有效果的保健食品更產生了旺盛的需求。

補益類保健食品包括補鈣、補微量元素、補血等產品,是保健食品的傳統領域,也是保健食品企業爭相涉足的重點類別。

“腦白金”,“黃金搭檔”“百合國際”鋪天蓋地的廣告讓你迎接不暇,然後就是盲目的追求社會潮流,“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太多廣告,無形中誘導着人們。這股保健食品熱的興起,購買和食用保健食品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人對保健食品的認識,選擇上都有錯誤或者不健全的理解。

由於大部分保健食品的設計是依據中醫藥理論和中醫養生思想,科學組方配伍而成的,由於組方不同、原理不同,甚至配伍劑量不同、原料來源不同、工藝劑型不同均可能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和作用,而且在不同人羣(年齡、性別、職業、身體狀況、生活區域、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當中也會有不同的體現,這種同一保健功能卻有不同人體作用效果的事實,需要在上市後通過循證醫學研究加以產品作用和用差異化的客觀評價。這既是為了真實而準確地反映出不同產品同一保健功能的效果不同於使用價值,也是為了廣大消費者能夠從中瞭解到真實的產品功能信息,以便掌握正確產品的人體適用性。

此次調查項目,通過科學方法對補益類保健食品使用及效果反饋情況進行普查。39健康網力求通過客觀、科學、嚴謹、專業的調查手段與統計、分析方法,體現本次調查的專業性、權威性,同時結合39健康網自身在健康行業中的專業特性,針對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使用人、使用頻率及消費額度、人羣使用途徑、使用喜好、信息獲知途徑、使用情況反饋、購買知名度對比、購買信任度、保健食品社會負面消息反應等方面提供了客觀、科學的分析和專業的建議。本次調查數據在經過篩選統計之後,由39健康網行業專家撰寫《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使用及效果報告》,並無償提供給有需要的科研單位及個人使用。

一.中國人羣補益類保健食品使用情況分析

1.中國人羣補益類保健食品使用頻率

超過五成網友有使用過補益類保健食品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24.67%的人經常使用補益類保健食品;57.57%的人偶爾使用補益類保健食品;16.45%的人很少使用補益類保健食品;1.31%的人從來不使用補益類保健食品。

超過五成的網友有使用過保健食品,對此,專家指出,健康人並沒有必要吃保健食品,尤其是年輕人,很多年輕女性為了保持年輕的面貌,吃一些雌激素含量高的保健食品,反而還可能有害。因為保健食品雖然歸為食品類管理,但很多保健食品都是化學品原料或輔料製成,其毒副作用不可避免。

《保健食品標識》裏明確表示,保健食品説明書中必須註明“適宜人羣”和“不適宜人羣”,如果不在適宜人羣之列,最好不要使用。

2.中國人羣補益類保健食品使用原因

近五成網友使用保健食品由於該保健食品有功效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47.70%的人認為保健食品有功效; 27.63%的人認為保健食品有虛名沒有實效;24.67%的人認為平常注意飲食就行了,沒有必要吃保健食品。

近五成網友表示之所以會購買保健食品,是因為該保健食品有功效,對此,廣東省保健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徐陶鈞表示,補益類的保健食品只要是有批文有保障,那是有相應的功效的,但正規的保健食品均標明“本品不能替代藥品”,這表示所有保健食品只能充當藥物的輔助作用,而不能用於治病。他認為,哪怕是感冒,也應該挑一些解毒類正規的藥物治療,而不能首選保健食品,但如果長期不見好,那當然可以選用一些保健食品適當輔助一下。

雖然保健食品有它特定的功效,但並不是説同種保健食品每個人都能吃。徐主任介紹,市面上有適合各種年齡的保健食品,大致有青少年、中老年兩大類,另外還有按性別來區分。

二.中國人羣補益類保健食品購買目的

超過五成網友使用的保健食品為自己購買

調查顯示, 61.51%的人使用的補益類保健食品是自己購買的; 38.49%的人使用的補益類保健食品是別人送的。

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超過六成網友購買保健食品自己使用,對此專家認為,健康的人並沒有必要吃保健食品。

自我保健首先要“管住一把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飲食以素食和魚類這些健康食品為主,少吃紅肉,少喝酒。其次是進行適度的運動,摸索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且持之以恆。專家建議老年人希望長壽健康一點,最簡單的運動就是散步,可以用30分鐘走完3公里。再次,要“知足常樂”,保持平衡的健康的心理.

超過三成網友購買保健食品為送給家人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26.97%的人曾經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是為了自己使用; 36.02%的人曾經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是為了送給家人使用;11.84%的人曾經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是為了送禮用;25.17%的人曾經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有過上述的三種情況。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購買保健食品用於送禮的佔據多數, “送禮送健康”儼然成了近幾年的流行事,特別是春節之後,很多家庭都存有保健食品,不免會出現一家大小同吃一種保健食品的情況。對此,專家認為,保健食品都有各自針對的人羣,目前大致有分青少年和中老年兩大類,也有按性別區分。在《保健食品標識管理規定》裏,保健食品一定要寫好適用人羣。因此,同一種保健食品並不是每個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吃,使用之前,先看看相關説明。

三.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使用人羣特徵分析

1.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人羣購買保健食品受影響因素

超過五成網友受作用大影響購買保健食品

在為什麼會選擇保健食品的問題中,57.40%的人在選購補益類保健食品時,看中保健食品本身的功效大小; 17.11%的人購買是因為該保健食品廣告宣傳力度。

專家點指出,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消費者在消費保健食品方面還存在很大的誤區,保健食品的廣告對消費者的購買起着比較大的影響。

《保健食品註冊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規定,保健食品説明書中不允許出現“功效、療效”和暗示治療某類疾病的字句,而且保健食品不具有任何藥物治療的作用,《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暫行規定》第八條規定,保健食品廣告中不得出現任何治療疾病相關的字句,不得含有“安全”、“無毒副作用”、“無依賴”等承諾詞句,不得以專家、醫務人員和消費者的名義和形象為產品功效作證明,否則屬於違法廣告,經審批的廣告並必須帶上“本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的忠告語和保健食品“小藍帽”標識。

那麼如何識穿保健食品虛假廣告?

徐主任提醒各位消費者,只要是保健食品就一定有一個天藍色的圖案,我們稱為“藍帽子”;第二是有衞生廳批准的一個許可證號,簡稱食字號,比如“(閩衞食字號)”即表示“福建省衞生廳食品的許可證”,如果是進口的保健食品,就有個“進”字;第三,還應有生產廠家、地址、電話、生產日期、適宜人羣、用法用量等詳細信息;第四,進口的保健食品,其包裝上必須要有中文,不能只是外文,否則估計是走、私的。最後,保健食品是不能宣傳功效的,往往宣傳力度越大的產品,其誇大產品功效、暗示能治療某種疾病等違法行為的機率更高,所以消費者在購買保健食品時需警惕,只要發現有表示治病功效的,就不要購買。

2.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人羣使用喜好

五成網友購買保健食品關注維生素成分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40.30%的人購買保健食品的時候,會優先關注保健食品中藥成分;50%的人購買保健食品的時候,會優先關注保健食品維生素成分;7.24%的人購買保健食品的時候,會優先關注保健食品益生菌成分;2.47%的人購買保健食品的時候,不會關注保健食品的成分;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五成網友在購買保健食品時關注考慮維生素成分。在西方,維生素類保健食品以“家居必備”的地位出現,沒有比維生素類更普及的保健食品了。在美國的各大超級市場甚至是街頭的小雜貨店裏到處都能找到它們。而且,它們常常會被擺放在各種潤膚品,甚至是牙膏、牙刷的旁邊。隨着國內居民保健意識的加強,國內的維生素類保健食品正在悄然升温,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大中城市中已經出現固定的食“素”一族。專家預測,今後國內的維生素市場將快速增長,而且越來越多地會以保健食品的形式出現。

3.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適用人羣消費額度

三成網友每月花費51——100元購買保健食品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12.66%的人每月願意花30元以下來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 26.81%的人每月願意花31~50元來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37.66%的人每月願意花31~50元來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22.87%的人每月願意花100元以上來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

從調查中我們看到,77%以上的網友每月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的費用均在100元一下,網友在補益類保健食品方面的消費相對理性。目前,補益類保健食品的社會總需求空間不斷的擴大,給補益類保健食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保健食品宣稱能補充營養元素、增強免疫力,某種程度上迎合了現階段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因而成為熱銷產品。

四.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人羣使用情況分析

1.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使用人羣意見反饋

超過80%的網友認為保健食品有效果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11.51%的人認為補益類保健食品作用很大;68.91%的人認為補益類保健食品一般有效;17.76%的人認為補益類保健食品不怎麼有效;1.82%的人認為補益類保健食品完全無效

五成網友使用一個療程後停用保健食品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12.5%的人停用保健食品是在使用一週後;34.7%的人停用保健食品是在使用一月後;50%的人停用保健食品是在使用一個療程後;2.80%的人停用保健食品是在使用一年後。

超五成網友擔心長期使用補益類保健食品會出現副作用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19.08%的人停用保健食品的原因是效果不好;13.49%的人停用保健食品的原因是出現不良反應;53.45%的人停用保健食品的原因是擔心長期使用會出現副作用;13.98%的人停用保健食品的原因是使用週期過長,費用大;

從調查中我們看到,大部分網友認為保健食品有一定的功效,而停用的原因是擔心長期使用會出現副作用。徐主任認為,不管是藥還是保健食品,長期服用會導致兩個不好的結果:一、任何食物都要經過腎臟的代謝,所以有些保健食品長期服用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而對於維生素,雖然可以長期服用,但卻似乎沒這個必要。二、加重金錢上的負擔。徐主任表示,保健食品的價格都不便宜,比如蜂膠類,動輒幾千元,普通老百姓怎麼受得了?

面對這種情況,徐主任建議,保健食品最好能在服用一個階段後,停一段時間,再服用,比如服用兩星期,休息一星期,再服用兩星期;或者先服用半個月,休息半個月,再繼續服用。至於具體的服用時間和休息時間,要根據不同情況而定,科學的做法可事先徵求醫生的意見,看自己的身體是否缺少哪方面的元素,從哪些保健食品中能獲取,這樣有有針對性的去選擇更好。

2.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人羣對保健食品社會負面消息認知情況

超過七成網友聽説過保健食品違規添加藥物成分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69.74%的人聽過明星違規代言保健食品現象;72.2%的人聽説過保健食品違規添加藥物成分現象;64.47%的人聽過虛假廣告屢禁不止現象;42.27%的人聽過未經批准擅自上市銷售現象;40.63%的人聽過使用偽劣保健食品身體受損現象;

超過七成網友認為保健食品出現違規現象由於市場監管機制不成熟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66.28%的人認為出現上面情況的原因是假冒偽劣保健食品利潤豐厚;76.48%的人認為出現上面情況的原因是保健食品市場監管機制不成熟;41.45%的人認為出現上面情況的原因是醫療系統的管理缺失;33.88%的人認為出現上面情況的原因是民眾對保健食品質量認識淺薄;39.14%的人認為出現上面情況的原因是遍佈各地的不合法藥店眾多。

隨着國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保健食品消費越來越有市場。可是當前中國保健食品消費市場仍舊存在諸多弊端,一些商家出現不道德甚至非法違規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部分:

一是抓住消費者望子成龍、尊重長輩,女性愛美的心理,在兒童、中老年人、養眼排毒減肥的保健食品上下功夫,忽悠人,誇大、誤導消費者。

二是過分誇大保健食品對疾病的治療作用。一般而言,保健食品只能對疾病治療起輔助作用,況且有的保健食品只是“食”字號,不能起到藥物治療作用。這些信息對患者,特別是中老年患者起到不好的誤導作用。

三是給一些保健食品打上科學標籤。故弄玄虛誘導,以“負離子”“綠色”等抽象概念片面誇大產品功能。聘請所謂“專家”,大講特講其科學依據。使消費者誤以為其具有特殊療效,蠱惑人心。

四是利用廣告強化心理攻勢。這些廣告,患者現身説法介紹神奇療效,名人明星宣傳造勢。眾多違法情節嚴重的廣告已經被食品藥品監管局曝光。例如去年鬧的轟轟烈烈的“侯耀華代言門”,中國廣告協會發出通報,著名演員侯耀華共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10個虛假產品廣告,輿論譁然。這些廣告宣傳超出了批准的保健功能範圍,含有不科學表示產品功效的斷言和保證,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某些生產推銷保健食品的企業和商家為追求利潤,把精力和資金主要用於迅速佔領市場,而不是用於產品的科技研發投入,使得我國很多保健食品的科技含量並不高。在國際上缺少競爭力!

總而概之,國家應對保健食品市場進行規範、整治,商家要誠信銷售、增強產品投入,對消費者負責;廣大消費者也應該用正確的觀念和心態看待保健食品,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消費權益!

3.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人羣使用補益類保健食品不良反應

(1)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人羣使用保健食品不良反應情況

近五成網友曾經使用保健食品出現頭暈頭熱的不良反應

曾經在使用補益類保健食品時出現不良反應的人羣中,48.36%的人出現了頭暈發熱;21.22%的人出現了血壓低下;12.17%的人出現了水泡;26.15%的人出現了噁心嘔吐;11.18%的人出現了皮疹。調查中我們發現,74.5%的使用者表示自己出現過不良反應症狀,其中最常見的是頭暈發熱、其次是噁心嘔吐或出現皮疹等。

對此,專家表示,不管是藥品還是保健食品,都不要長期服用,這是因為一方面任何食品和藥品都要經過腎臟、肝臟的代謝,所以有些保健食品長期服用可能會增加腎臟、肝臟的負擔和毒副作用,比如有慢性腎臟病人,還大量服用高蛋白的保健食品,會加重腎臟的損傷,所以不良反應的發生會債所難免。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在服用一個階段後,停一段時間,比如服用兩星期,休息一星期。

(2)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出現不良反應維權情況

超六成網友在藥房購買保健食品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65.3%的人選擇到藥房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39.14%的人選擇到超市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16.28%的人選擇到醫院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32.24%的人選擇到專賣店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4.93%的人選擇社區藥店購買補益類保健食品;

超六成網友保健食品出現不良反映找醫院或藥房負責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28.45%的'人出現不良反應後會找的負責方是生產廠家;61.18%的人找購買藥品的醫院或藥房;10.36%的人找藥監部門。

78%的負責方不予處理或拖延處理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22.04%的人覺得負責方處理速度快,態度好;54.93%的人覺得負責方處理速度一般;19.74%的人反映負責方沒有進行處理;3.29%的人覺得負責方態度惡劣。

調查中我們發現,儘管有超過70%的使用者都有過使用保健食品發生不良反應的經歷,但真正知道如何去維權的人佔不到四成。其中61.1%的人在出現不良反應後回去所購買的藥店或醫院,只要10.4%的人會選擇向藥監部門或消協舉報維權。即便實施了維權,也有78%的遭遇不予解決或拖延處理。

對此,徐主任表示,保健食品是不會進醫院藥房的,所以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外面的藥店,由於相當多屬於私人所有,目前監管相當不容易,所以即使消費者去投訴,也相當困難,能認真負責的藥店也不多。

所以,如果服用保健食品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首先要將該產品保留,然後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一般消費者協會會根據消費者的要求,讓相關部分化驗查看產品的真假或者有無違法添加西藥等其他情況。另外,國家藥監局目前正在重點整治保健食品違法現象,可向該部門舉報獲取解決。

調查顯示也有28.45%的人出現不良反應後會找生產廠家負責,第一次徐主任表示,要找生產廠家理論的話,需要在購買的時候就應該留意有沒有廠家地址、相關批文、電話號碼等信息,如果一應俱全,表示這是個負責任的保健食品廠家,一旦你要投訴才容易些,否則怕是投訴無門。

同時,專家建議,投訴只是發發自己的牢騷,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服用保健食品之前,如果能問問醫生,自己適不適合服用,應該怎樣服用,醫生通常會給一個很詳細的指導,網友也能放心使用,就不至於出現那麼多不良反應。否則等到吃出問題便投訴人,不利於自己的健康。

五.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人羣對保健食品品牌認知情況

1.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人羣對保健食品品牌認知情況

超七成網友認識哈藥六廠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69.24%的人認識東阿品牌;52.8%的人認識紅桃K品牌;35.86%的人認識康富來品牌;71.88%的人認識哈藥六廠品牌;68.59%的人認識同仁堂品牌;22.2%的人認識萬基品牌;13.16%的人認識寶和堂品牌;25.66%的人認識美媛春品牌;17.6%的人認識四世同堂品牌;37.34%的人認識椰島牌品牌;47.7%的人認識勁酒品牌。

超六成網友信任東阿阿膠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68.75%的人認為東阿阿膠值得信任;28.13%的人認為紅桃K值得信任;26.81%的人認為血爾值得信任;32.89%的人認為樸血口服液值得信任;32.89%的人認為同仁堂含鐵當歸膠囊值得信任;4.28%的人認為萬基女人緣美顏口服液值得信任;6.41%的人認為寶和堂海狗膠囊值得信任;12.66%的人認為美媛春腎寶值得信任;6.91%的人認為四世同堂海狗鞭特補膠囊值得信任;26.64%的人認為椰島鹿龜酒值得信任;24.34%的人認為勁酒值得信任。

2.中國補益類保健食品人羣對國內保健食品信任度

近五成網友購買國內的保健食品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41.28%的人購買國內的補益類保健食品;11.68%的人購買國外的補益類保健食品;47.04%的人既購買國內的又購買國外的補益類保健食品;

超三成網友認為國外保健食品質量更有保證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29.77%的人在對國內外補益類保健食品的評價中認為國內的物美價廉更好;

35.53%的人認為國內和國外的一樣;34.70%的人認為國外的質量更有保證,但價格高。

近四成網友不信任我國的保健食品

參與調查的人羣中,34.05%的人信任我國保健食品;34.05%的人不信任我國保健食品;34.05%的人對我國保健食品的態度是無所謂。

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網友購買的是國內的保健食品,但多數並不信任國內的保健食品,認為外國保健食品比國內保健食品質量更有保證。

專家指出,消費者的不信任源於兩個原因:

第一,國內某些無良廠家的影響。某些廠家打着旅遊的旗號硬性推銷劣質保健食品,欺騙消費者,違法事蹟被媒體曝光後,民眾信任度自然下降。

第二,相關部門打擊力度有問題,國家對這方面的投入也不太多,導致缺乏一些好方案,一旦各種“檢查”來了,才趕緊抽樣檢查。

對此,專家表示,輿論應做好監督,給政府敲警鐘,保健行業協會加強宣傳力度,教會羣眾如何進行自我保健。呼籲整個保健食品行業的相關業務人員應該團結起來,加強監管。他表示,保健行業協會已經有一個明確的制度,將已知的不良廠商列入黑名單,並進行教育,如果屢教不改,便會委託相關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

那麼國內的保健食品是否比國外的保健食品質量差?對此,專家表示不能一概而論。國內有上萬種保健食品品牌,不能否認,相當一部分還是管理得不錯,技術也達標,口碑也相當不錯。而國外的,也不盡然就都很好。要全面看待國內外的保健食品品牌,不能一味認為國外的品牌就是質量的保證,更不能全盤否認我們國內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