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當前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問題調研報告推薦

進行新農村建設,就要加快發展農村教育、衞生、文化等社會等公益事業,着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等一系列與農民羣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讓農民羣眾從新農村建設中真正受益。免徵農業税後,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資金籌資途徑發生變化。在國家投資有限,地方財政緊缺,攤派集資廢止,“一事一議”籌資難度大的情況下,農村公益事業怎麼辦?最近,**縣委辦組成調查組,就當前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問題開展了調研。

當前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問題調研報告推薦

一、農村公益事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農村公益事業主要是指向農村居民提供的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具體指鄉村兩級的公益事業。免徵農業税,取消“三提五統”和各種集資攤派,財政轉移支付難以彌補因税費改革造成的財政缺口,農村公益事業面臨新的困難。

(一)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籌措難

鄉村教育相對滯後。教育是農村公益事業開支中最大的一塊,税改後,國家雖然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但仍有較大資金缺口,農村教育發展舉步維艱。一是基礎設施差,影響正常教學。雖然“普九”達標解決了一些學校的教室問題,但必備的教學用具仍然沒有配齊。二是師資力量明顯欠缺。偏遠、落後的農村地區,由於經濟不發達、文化生活欠缺、交通通訊不便,多數公辦教師都不願到此任教。

(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難

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嚴重。**縣小型水庫及中型水庫的水利設施都是上個世紀七十、八十年代修建的,途經水渠、涵洞有的已經完全毀損不能使用,勉強可用的其維護成本也很高,無形中給農民增加了負擔;加之設施的不配套,低窪農田遇雨成澇,難以排漬。離水源較遠的田地水源流程長,閘口多,渠道不暢,損耗大,抗旱成本高。有些水源甚至難以到達,造成田地撂荒。據調查,目前,已有70的水利設施不能滿足當前農業生產的需要,農田水利建設嚴重滯後。

(三)農村文化、衞生等農村公益事業建設難

税改前,國家對農村衞生事業的投入就很少。部份地方的農村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的建設、預防保健、村級衞生人員誤工報酬等也基本上靠鄉村集體統籌提留來解決。很多村級衞生室基礎設施老化,基本上沒有集體用房,大多辦在衞生員家中,有的場所十分簡陋,醫療條件比較差,在醫療設備方面普遍是老三件:血壓計、聽診器、體温表。由於沒有防保服務經費,預防保健難以開展。税改後,鄉鎮統籌經費被取消,使得本來就舉步維艱的農村衞生事業“雪上加霜”。**縣86個行政村建有村衞生室86個,其中71個村衞生室由私人建的。

文化事業投入方面,大部份鄉鎮在“村村通”工程、“文明村”達標升級活動等項目匹配投入方面顯得捉襟見肘。鄉鎮正常開支都非常困難,更談不上發展文化事業。

(四)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構建難

目前,全縣農村的社會保障還停留在軍烈屬優撫、五保户供養、農村計生“兩户”和農村特困羣眾救助等層面上。以**縣為例,税改前,農村五保供養、義務兵家屬優待、村幹部報酬等經費是以鄉統籌方式籌集,税改後,由於財政轉移支付不能滿足實際需要,農村五保户供養金、義務兵家屬優待金兑現落實困難,“五保”難“保”。

(五)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匹配難

以公路建設為例,凡屬縣以下公路建設均要求匹配,儘管要求匹配的是小頭,但許多縣鄉村仍然難以承受。比如,木慶路屬縣級路,03年硬化時,因配套資金難以籌集,只修建了**至東興段,且因資金籌集不及時,導致工程進程受阻,一年的工期兩年才完成。2005年市裏主動給了木慶路東興至慶安界段的建設項目,卻因無力匹配資金,只好放棄。目前,東興以北的原滿天鄉的農民只能望“路”興歎,承受着因道路難行而比東興以南地區低3-4分的糧食價差。

目前,**縣的通鄉公路、通村公路由於地方財力弱,資金匹配困難,既影響了工程建設的質量和進度,又增加了地方財政的負擔,也影響了上級的投入。有的基層幹部感慨地説:“沒有項目想爭項目,爭取到項目又沒有資金匹配,象我們這樣的貧困縣、是吃飯財政、要飯財政,哪有錢來配套,結果是越有錢的越能要來錢,發展就越快。這樣下去,差距會越來越大。國家的政策真的該改改了,對貧困地區區別對待,少配套、不配套。”

(六)“一事一議”實施難

農村税費改革取消了鄉鎮道路建設費、集資和村提留,鄉鎮道路的建設要求列入鄉鎮財政預算,村級道路的修建,則通過村民“一事一議”方式加以解決。面對國家轉移支付的數額有限,“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標準低、數額小,與實際需要相差甚遠,尤其是具體操作難、落實難。一是鄉村債務的債權户要求抵扣“一事一議”資金。二是外出農户多,有的是舉家外出,這部分人的“一事一議”籌資同樣難以收取。三是受益不均,農户思想難統一。有些“一事一議”項目並不是平均給每個村民小組或農户帶來好處,受益範圍難以確定,導致意見不一

,“一事一議”方案難以通過。四是大型、長期公益事業難興辦。“一事一議”籌資有限,使一些耗資較大的公益事業,特別是跨村、跨鄉的工程一時辦不了。五是部分村“一事一議”資金管理不夠規範,導致羣眾不滿,甚至對來年的“一事一議”進行牴觸,形成惡性循環。

二、加快發展農村公益事業的對策建議

加快農村公益事業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農村公益事業停滯不前,必然會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整體進程。

(一)構建城鄉統一的公共財政體系,使財政逐步成為農村公益事業發展的投入主體

要以建立農村公共財政體系為重點目標,並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和現代税制的要求,逐步統一城鄉税制,以税惠農;各級財政要建立農村公益事業發展資金預算制度;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合理劃分各級政府的事權和財權,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公益事業的投入比重,並建立規範的轉移支付制度,逐步向農村傾斜,使公共財政成為農村公益事業發展的主要投入主體。

(二)加快縣鄉綜合配套改革步伐,大力培育農村公益事業發展主體

要通過縣鄉綜合配套改革,逐步使政府和集體重新成為農村公益事業的主要發展主體。在改革中,要特別注意不能忽視、削弱政府部門發展農村公益事業的職能,不僅如此,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看,還應加強這一職能。財政要按照由以錢養人改為以錢養事的原則,加強支持農村公益事業發展的職能。同時,要積極培育新形勢下農村公益事業的新的'發展主體,充分發揮中介組織和民間力量在目前形勢下發展農村公益事業中的有效作用。

(三)規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推進“一事一議”有序實施

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問題上,除需嚴格執行政策外,更要規範操作。一是政策交底。只有取得農民的理解、擁護和參與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要通過召開兩委會、黨員代表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廣泛宣傳“一事一議”的政策,公開其實施辦法與程序,爭取得到廣大村民的理解與支持,引導其積極參與到“一事一議”中來。二是議定項目。發動羣眾將需興辦的公益事業列擺出來,然後將之梳理歸類,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和村民的實際承受能力,確定“一事一議”項目。三是民主表決。通過村民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討論,決定項目預算、實施方案、籌資金額及工程管理等相關事宜,並形成會議記錄,張榜公佈,接受羣眾監督。四是強化管理。“一事一議”項目民主決策後,農民將出資出勞,要對得起農民的血汗錢,強化三個管理,即資金管理、工程管理和監督管理。

(四)改革農村公益事業投資體制,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共品供給

目前財政轉移支付及“一事一議”方式不能解決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問題,必須改革農村公益事業投資體制。要制定能夠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益事業發展的政策,積極進行市場化改革,引入市場機制,鼓勵、支持個人及社會組織投資農村公益事業,以緩解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和公益事業發展不足的矛盾,同時也解決了農民投入與收益不均而難以籌資酬勞的矛盾。

(五)創新公益事業建設資金籌措機制,開闢建設資金來源的新途徑

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無疑最終應以國家投入為主渠道,但是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巨大的資金缺口使國家現時財力無法支撐;另一方面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財政收入以加速度增長,對未來財力有良好預期。針對這種情況,可考慮在一定限度內,發行公益事業建設國債或公債,緩解國家財力供給與建設資金需求在時間上的矛盾,突破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中的資金瓶頸。借未來資金解燃眉之急。這樣,既解決了社會閒散資金無法聚集利用的問題,又解決了公益事業建設等米下鍋的困境。

(六)改革支農資金的投入機制和投入方式,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一是規劃先行,指定相關部門牽頭制定農村公益事業發展規劃,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的辦法,把分散在各部門的支農項目資金集中起來捆綁使用,按輕重緩急,每年解決一批鄉村的重點公益事業項目。二是改善支農項目資金的投入方式,改變目前地方爭取資金的方法,由國家根據農村公益事業發展規劃,合理定項撥付,減少中間環節,儘量採取項目資金直達的辦法,防止層層剋扣截留。同時,建立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網上公開制度、跟蹤檢查審計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保證資金有效使用。三是改變支農資金投入方向,減少對生產經營環節的支持,支農資金應主要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即水、電、路等基礎建設和教育、科技、衞生、文化等公益事業。四是農村公益事業項目建設中,從實際出發,減少縣政府項目匹配比例,取消鄉鎮匹配,以確保農村公益事業工程質量和效益。五是將糧食補貼和良種補貼資金集中使用,實現有限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每畝25元左右的補貼資金分散到各户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應將直補資金集中起來建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基金(代替籌資部分),用於改善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將良補資金集中起來建立品種改良基金,用於良種繁育,然後平價出售給用種農户,保障品種改良,提高科技附加值。(**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