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措施

手足口病症狀及預防措施

措施1.5W

手足口病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它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或膝蓋偶可受累。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疼等症狀。

手足口病症狀及預防措施

該病為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後良好,不留後遺症。極少數患兒可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弛緩性麻痺、肺水腫等嚴重併發症。

傳染源:

傳染源包括患者和隱性感染者,該病的潛伏期為2~7天。流行期間,患者為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潰時病毒溢出;病後數週,患者仍可自從糞便中排出病毒。該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羣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牀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人羣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羣可反覆感染髮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中醫治療:

中醫理論認為,本病的病因為外感濕熱疫毒。當疫苗濕熱之邪傷及肺脾兩髒時,造成肺衞失和或毒邪藴積於脾,使脾主四肢及開竅於口的功能失調,出現上述的臨牀特徵,同時可伴有發熱、流涕、微咳等類似夏季感冒的症狀或流涎、拒食、煩躁等症。

中藥治療本病療效頗佳,既能消除、緩解症狀,又可縮短病程。在發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熱解毒、化濕涼血療法,常用的藥物有銀花、連翹、黃芩、梔子、生苡仁、牛蒡子、蟬衣、紫草、蘆根、竹葉、生石膏、黃連、燈芯草、六一散等;在發病的.後期,若見手足心熱、食少、煩躁不安等症,可以再加入生地、麥冬、白薇、玉竹等養陰清熱之品。

預防措施:

1. 注意孩子個人衞生,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

2.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温度造宜。

2. 多讓孩子飲水、多吃蔬菜和瓜果。

3. 對兒童玩具要經常消毒,儘量避免孩子到公共場所,以減少感染機會。

4. 讓孩子注意休息,適當鍛鍊身體,增強抵抗能力等。

5. 一旦有發病兒童,要及時就醫和隔離,並等孩子痊癒後由醫生批准再回到幼兒園,避免孩子交叉傳染

手足口病症狀及預防措施 [篇2]

前一陣真的很忙,最高峯一天看了200多病號,驚人吧!都是手足口病給害的,家長人人自危,只要看到手腳有疙瘩的都來就診。其實它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有其特徵表現:徐州市兒童醫院皮膚科尹瑞瑞

1、急性起病,發熱;

2、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

3、手掌或腳掌部出現迷離大小皰疹,臀部或膝蓋偶可受累;

4、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

5、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疼。

手足口病的預防

1、預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個人衞生,保持空氣流通。

2、飯前、便後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3、如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4、打噴嚏或咳嗽時要掩口鼻,並妥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5、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應常常徹底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