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嬰兒手足口疾病的症狀及預防治療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主要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多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主要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起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如果病情發展的快,可導致死亡。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嬰兒手足口疾病的症狀及預防治療的知識,歡迎閲讀

嬰兒手足口疾病的症狀及預防治療

  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傳染病,主要由腸道病毒引起,常年可發病,尤其以夏秋季節最多,主要以學齡前兒童為主。那麼當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都會有哪些症狀呢?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一般為3-7天,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多數患兒都是突然起病,體温多在38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症狀,高熱持續不退,病程越長,病情就會越重。

輕症患兒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反應。發熱1-2天后,患兒口腔粘膜、手足皮膚會出現散點狀的玫瑰色斑、丘疹,直徑約2-10毫米,逐漸成為水泡,周圍充血,皮膚上的水泡不疼痛,也不容易破潰,數天後乾燥結痂。口腔粘膜的水泡破潰迅速,可融合成片,表面有黃白或灰黃色偽膜,灼痛明顯。

重症患兒的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即使存活也會留有後遺症。

患手足口病的幼兒常有拒食、哭鬧、流涎等現象。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疹子較少出現在軀幹及面部。水泡及皮疹通常會在一週內消退,一般不結痂,不留瘢痕。

  手足口病治療

病的治療原則主要以對症處理為主。在患病期間,應加強對患兒的護理,做好口腔衞生,食物以流質及半流質等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併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故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就診、複查和進行檢測。

輕症者可給與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療;重症患兒則要密切監測期病情變化,尤其是腦、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別注意監測血壓、血氣分析及胸片。

  手足口病護理

雖然手足口病為一自限性疾病,但家長也不可掉以輕心,要細心照料:

注意加強營養、休息,做好口腔衞生;

避免日光曝曬時間過長,防止過度疲勞引發機體抵抗力降低;

出現心肌炎、腦炎和肺水腫等併發症時應及時到醫療機構進行診治;

對於患病的寶寶,一定要從發病開始隔離7-10天,以免傳染給其他孩子;

飲食温度要適宜,温度過高的食物會刺激破潰處引起疼痛,不利於病變癒合;

飲食宜清淡,忌食冰冷、辛辣、魚蝦、肉類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給寶寶吃些易消化、温性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看護好患兒,不要讓患兒用手搔抓皰疹,以免引起破潰感染;

保持患兒衣服、被褥等的清潔,衣着要舒適、柔軟,避免引起皰疹破潰感染;

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的清新、流通。有條件的話可以定期給寶寶的房間進行消毒;

定時監測患兒的'體温、脈搏和呼吸。

  手足口病預防

  手足口病傳播

手足口病的隱性感染率較高,患者或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該病主要通過患者的糞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穿破的水泡亦會傳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進行傳播。

  預防措施

雖然手足口病目前還沒有什麼疫苗,但家長們也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進行預防:

1、勤洗手,搞好環境衞生、食品衞生和個人衞生,把好病從口入關。

2、手足口病常在嬰幼兒聚集場所發生,因此,托幼機構、學校等單位要做好晨檢,及時發現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牀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應及時消毒處理,衣物置陽光下暴曬,保持室內通風換氣。

4、預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糞便等排泄物的處理,切斷傳播途徑。

5、該病流行期間家長要儘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

6、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温的變化

  手足口病的飲食

如果寶寶是在夏季得病,較容易引起脱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充水份和營養,卧牀休息一個星期,多喝温開水。

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因此,要給寶寶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標籤:手足 嬰兒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