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復學教學方案(通用6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復學教學方案(通用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復學教學方案(通用6篇)

復學教學方案(通用6篇)1

1.謹慎選擇線上教學平台

線上教學平台琳琅滿目,如國家網絡雲課堂,央視聯合學而思,12學,希沃等品牌教學平台,也有通過視頻廣播、WEB教材、視頻會議、多媒體課件等。而且調查顯示,城鎮、農村地區教師在平台選擇上有很大差異,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面對名目繁多的線上教學平台和渠道,教師要做到謹慎取捨。

2.結合當下,豐富線上教學課件

作為任課老師要具備製作線上教學課件的能力,及時根據當下發生的事情更新課件教學案例,將時下熱門的,或者能夠吸引學生的素材引入課件,不能妄圖用陳舊的教學案例去吸引現在異常成熟的學生,教師只有將課件與當下緊密結合,抓住學生關注的焦點,或者創造引起學生關注的點,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

以北師大版教材中“數據的表示和分析”一章,教師能夠結合當下疫情數量變化的實時數據,將其增添到課件學習中,結合網絡視頻資源,完成複試條形統計圖、複式折線統計圖的學習,如世界各國當日累計數量的條形統計圖,同一國家不同時間的折線統計圖,以及教師能夠拓展餅狀圖,地理分佈圖等統計圖形,豐富學生的數據統計表示知識,另外教師也可根據官方給予的統計資料,教學生分析統計圖。隨後,教學生繪製自己所在城市疫情數量變化統計圖,比較不同地區疫情數量變化統計數據,並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學習數據的同時瞭解疫情事態的動態發展。

總體而言,在疫情期間,國小數學線上教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幫助老師解決課堂教學難題,豐富教學形式,又給教師教學帶來了挑戰,教師不僅要講好課本知識,還要學習各項網絡技能,為學生線上學習提供良好的體驗過程,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同時重視交流和反饋成為掌握學生學情的、關鍵。

復學教學方案(通用6篇)2

國小低年級的數學概念,大部分是具體的,可以直接感知,淺談國小數學概念教學。從四、五年級起,抽象程度較大的要領逐步增加,要讓四、五年級學生掌握這些抽象的概念,有一 定的困難。但他們對具體的材料和經驗性的知識卻很感興趣,於是,我就抓住兒童這一特點,按照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採用直觀演示、動手測量、新舊知識相聯繫等方法,深入淺出地講清概念,使學生理解又快又深。

在講圓錐體積時,我先用紙做了三個圓錐體和一圓柱體。其中一個圓錐體和圓柱等底等高;圓柱等底不等高;一個和圓柱等高不等底。然後把圓錐裏盛滿沙子(每個圓錐盛三次)倒入圓柱。這樣學生就清楚地看到:三個圓錐體中,只有那個和圓柱體等底等高的圓錐體裏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滿圓柱體,其餘兩個不合適。

接着再讓學生思考,找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係,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動用已學過的圓柱體積的公式,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最後,給學生小結,圓錐的體積,等於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經過這樣由淺入深的直觀演示和講解,既複習了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又學會了計算圓錐體積的方法,效果很好。

五年級在講了正比例以後,我出兩個題:一是正方形的邊長和麪積成什麼比例?二是長方形的長一定,它的寬和周長成什麼比例?學生一看題,馬上就錯誤地判斷成正比例。這是什麼總是這主要是教材中的難點還沒有攻破。在回講正比例時,我重新反覆強調了三點:

(一)兩種相關聯的量成正比例,必須以某一種的量固定不變為前提,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一邊變化,其餘的邊也隨着變化。

其中沒有一個固定量,所以邊長和麪積不成正比例。

(二)充分強調了“相同倍數”這個要領相關聯的兩種量,雖然其中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也擴大或縮小,但如果它們擴大或縮小的倍數不相同,這兩種量仍不叫成正比例的量。比如,長方形的長固定,寬和周長就不成正比例,因為寬擴大或縮小,周長雖然也隨着擴大或縮小,但它不是擴大或縮小相同倍數。因此也就不成正比例。

(三)告訴學生如果兩種量之間成正比例,那麼自變的一個量相當於乘法中的一個因數,固定的一個量相當於另一個因數,隨之變化的另一個量相當於積。在判斷成正比例時,如果能肯定兩種量存在着因數與積的關係,這兩種量就一定成正比例。這樣強調並反覆舉例説明,學生就掌握了判斷正比例的方法,達到了深刻理解要領突破教材難點的目的。

講清概念的含義,突破難點以後,要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練習題讓學生自己動手練習,為了加深理解概念在課堂教學中,我採用讀讀、議議、講講、練練的方法,每一節我只講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其餘時間,在教師指導下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在講完一個概念之後,就指導學生反覆閲讀教材,要求學生逐字逐句推敲,進一步消化所學的知識。講了“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這一概念以後,我指導學生反覆閲讀教材中的例題,觀察思考題中的圖解和算式,從而理解了它是從乘法和除法逆運算關係上推導出來的,知道了“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條件,“求這個數”是問題,“用除法”是計算方法。

復學教學方案(通用6篇)3

1.教學內容解析

教學內容主要指“課標”的“內容標準”中所規定的數學知識及其由內容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教學內容解析的目的是準確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做到教學的準、精、簡。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學內容解析要做到:

(1)正確闡述教學內容的內涵及由內容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並闡明其核心,明確教學重點;

(2)正確區分教學內容的知識類型(如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等);

(3)正確闡述當前教學內容的上位知識、下位知識,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

(4)從知識發生發展過程角度分析內容所藴含的思維教學資源和價值觀教育資源。

2.教學目標設置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和安排師生活動方式的依據,是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的依據。清晰而具體化的目標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數學學習。教學目標的設置與陳述要做到:

(1)正確體現“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堂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在“課標”的“總體目標”和“內容與要求”的指導下,設置並陳述課堂教學目標;

(2)目標指向學生的學習結果;

(3)目標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避免抽象、空洞;

(4)要用清晰的語言表述學生在學習後會進行哪些判斷,會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會分析、解決什麼問題等等。

(5)明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具體內容,避免泛化。

3.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學情分析的核心是學習條件分析。學習條件主要指學習當前內容所需要具備的內部條件(學生自身的條件)和外部條件。學習條件的分析是確定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材料的前提。鑑於學習條件(例如,內部條件包括認知因素和非認知因素)的複雜性,本標準着重強調如下要求:

(1)分析學生已經具備的認知基礎(包括日常生活經驗、已掌握的相關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等);

(2)分析達成教學目標所需要具備的認知基礎;

(3)確定“已有的基礎”和“需要的基礎”之間的差異,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學生通過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師幫助下消除;

(4)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教學難點,並分析突破難點的策略。

4.教學策略分析

教學策略是指在設定教學目標後,依據已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為解決教學問題而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策略分析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從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教學策略分析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並做到具體且針對性強:

(1)對如何從學與教的現實出發選擇和組織教學材料的分析;

(2)對如何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情況選擇教學方法的分析;

(3)對如何圍繞教學重點,依據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學生的思維規律,

設計“問題串”以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的分析;

(4)對如何為不同認知基礎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和適當幫助的分析;

(5)對如何提供學生學習反饋的分析。

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數學學習活動,包括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實踐兩個方面。從操作層面看,教學過程就是由教師安排和指導的學生數學學習的活動步驟和方式。教學過程的設計要注意説清設計意圖。

對教學過程的要求是:

(1)根據不同知識類型學習過程安排教學步驟,包括:引入課題、明確學習目標,調動學生已有相關知識和學習興趣,呈現有組織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開展主動理解、探索知識的數學思維活動,通過練習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化,提供應用性情境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等;

(2)正確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正確反映教學目標的要求,重點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內容及其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識與已有相關知識的實質性聯繫,保持知識的連貫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錯、易混淆的問題有計劃地再現和糾正,使知識(特別是數學思想方法)得到螺旋式的鞏固和提高;

(3)學生活動合理有效,教師指導恰時恰點:在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內提出問題,使學生面對適度的學習困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全體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參與度,幫助學生逐步學會思考;

(4)恰當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機智運用反饋調節機制,根據課堂實際適時調整教學進程,通過觀察、提問和練習等及時發現學習困難並準確判斷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補救教學,為學生提供反思學習過程的機會,引導學生對照學習目標檢查學習效果;

(5)設計的練習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既起到鞏固知識、訓練技能、查漏補缺的作用,又在幫助學生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學習習慣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6)恰當運用學習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

(7)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學習的需要,恰當選擇和運用包括教育技術在內的教學媒體,有效整合教學資源,以更好地揭示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本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思維。

復學教學方案(通用6篇)4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具有有序性、系統性、結構性等特點,這是數學學科明顯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標誌。但這些特點不可能在每一節課都完全顯示出來,更多的是在每一個學期,每一個學段,甚至在整個中國小數學學習過程中才能得到體現。因此,要促使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數學的這些特點,發揮數學這一載體的獨到作用,往往更多地依賴於教師正確遵循數學階段性教學的設計原則,根據數學階段性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然後在每一節課中逐步實施,這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反之,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行為就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隨意性,由此匯聚的教學目標相對於整體教學目標來説顯得不必要,甚至重複和無序,由此引起的教學行為會降低數學教學效率。我們認為數學階段性教學的設計原則有下列內容。

1、有序性原則

有序是數學也是數學教學的一大特點,這體現在許多方面。例如體現在學生學習數學是從簡單到複雜,從基本到複合,從具體到抽象,從已知到未知等過程中;體現在數學的美感培養過程――發現數學美、欣賞數學美、追求數學美、創造數學美的發展順序中,等等。為使學生高效地進行數學學習,為使學生的心理要素――創新思維、創新情感、創新意志及能力有序、高效發展,教師設計階段性教學方案時,必須遵循這種有序,避免教學過程中經常浪費時間現象的產生。有序性教學原則要求教師設計階段性教學方案時,首先對學生的知識發展目標、心理要素髮展目標、能力發展目標綜合提出有序性目標系列,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有序性提出有序的系列性教學方法。這是節約教師精力的有力措施,也是宏觀上預期、高效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根本保證。

2、結構性原則

結構性也是數學的主要特徵之一。數學的結構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數學知識有很強的結構,數學是由一個個系統組成的。例如,初等代數、平面幾何……。在系統內的各個部分之間都存在嚴密的邏輯結構和順序結構。這種結構是通過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再傳授給學生,然後通過學生頭腦的加工,形成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這一結構在學生頭腦中是有差異的,主要表現在結構的簡潔度、結構的清晰度、結構的開放度等方面。這些結構上的差異從根本上反映出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差異。第二,數學教學不僅僅是促使學生學好數學知識,還要通過數學學習發展學生的心理要素――創新思維、創新情感、創新意識等。這些心理要素也是一個系統,這些系統中有很多因素,它們之間也有極強的發展順序結構。例如,學生創新思維包括敏鋭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靈活的思維能力等,它們是一個以觀察、想像為基礎,以思維為支架,形成一種互相制約、互相影響、互相補充關係的結構系統。這種通過數學學習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非知識性的`心理結構,能綜合反映出學生的能力。知識的結構以及上述非知識的心理結構的形成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及能力發展是十分重要的。這種結構只有通過某一階段的數學學習才能逐步形成。因此,結構性原則要求教師在階段性教學中將數學的這種結構上的特性,有計劃、有步驟地滲透傳授給學生。反之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數學學習和發展。

3、連續性原則

這一教學原則強調教師在依據中國小數學教學的總體目標選擇子目標時,要科學地、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方案,相對連續地保持對學生心理一定的刺激力,維持一定的刺激時間,確保目標實現。這是由於在中國小數學教學目標中,除了課時性知識目標可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內化外,大多數目標具有長效性。例如對數學思想的體會、內化,就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不是一兩節課可以解決的問題。如果教師將某一函數的思想方法作為一個階段性的教學子目標,就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科學地、有計劃地設計相對連續的教學方案,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最終達到內化。如果企圖通過幾個關於函數思想的講座,或者通過十天半個月的滲透函數思想的教學,就想促使學生自覺地運用函數的思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不切實際的。可以説中國小生函數思想的樹立,是通過中國小階段,特別是國中、高中階段,教師在不同教學情境中不斷引導學生去體驗、實踐、感悟才能完成的。所以這一原則的提出是由中國小數學總體目標中部分長效的知識目標和心理髮展目標所決定的。如果我們不堅持這一原則,那麼教師就會在課堂教學中顯得很隨意,這正是目前數學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只有在數學教學中堅持上述階段性教學設計原則,才能從宏觀上克服教學上的盲目性、隨意性,切實做到明確數學的階段性教學目標,提高有計劃、有步驟實施教學方案的自覺性,確保階段性教學目標完成,確保學生理解與把握數學的整體特徵。

復學教學方案(通用6篇)5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自治區教育廳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空中課堂的通知》和《永寧縣教育體育局關於印發<永寧縣中國小開展網絡教學、線上學習工作方案>的通知》(永教體發﹝20xx﹞8號)文件精神,擬在疫情防控期間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網絡教學和自主學習,特制定本方案。

一、實施目標

面對全國疫情防控壓力和我校學生因疫情防控無法正常到校上課的實際情況,根據永寧縣教體局要求,我校擬定通過網絡、移動終端等信息技術平台開展網絡教學、自主學習和在線輔導答疑等工作,努力做到“離校不離學,停課不停教”,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防控對新學期教學進度的影響,保障學校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實施原則

1.統籌安排

建立語文、數學、英語、藝體綜合學科教學統籌推進體系和機制,做到“教學同步、師資同配、管理同行、資源同享、平台同用”。

(1)活動內容準備:線上德育內容、藝體活動內容、心理輔導內容、衞生健康知識、線上綜合實踐活動內容。

(2)家校共育準備:提前建設好寧夏教育雲人人通、教學助手、雲校家,班級學習微信羣、QQ羣、翼校通等。落實好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家庭電視和網絡環境等。

(3)團隊合力準備:以教研組、年級組為單位建設教研微信羣、QQ羣等。發揮教研團隊合力,提倡年級組備課(使用附件模板電子備課),錄製相關微課、推送優秀的教學資源等。

2.分步推進

(1)1月29日——2月9日:制定學校網絡教學工作計劃,安排網絡教學內容,擬定課程表、統籌教學進度。向學生推送相關教學資源。

(2)2月10日——2月15日。各教研組長、各年級組長、任課教師開展線上教研活動。集體備課,上傳教案,導學案,課件等,製作微課。

(3)2月16日寒假延期至開學至正式開學前,一至六年級全學科、全年級全面鋪開線上課程教學,按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安排學習任務。

3.分班實施

以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寧夏教育雲平台、新世紀國小數學(北師大版)(平台端口見附件一)、班級QQ羣、微信羣為載體;根據春季學期的學習內容排列知識體系,任課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特點,精心選擇適合的學習內容,通過網絡學習空間佈置學習任務,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並開展答疑輔導。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網絡教學領導小組

組長:曹志文

副組長:劉自東、瀋海俠、唐興成、盛會珍、馬玉峯、王新玲。

成員:雅進搏、各教研組長、各年級組長、各班主任、輔導員、任課教師。

(二)具體分工

領導小組成員主要職責:

曹志文:全面負責網絡教學工作,具體督導中語組網絡教學工作。

劉自東:網絡教學管理,具體督導高數組網絡教學工作。

瀋海俠:負責網絡教學工作,制定網絡教學方案,安排落實具體網絡教學工作任務,督促檢查全體成員落實網絡教學職責。做好教學準備和指導,課程資源推送。具體督導高語組網絡教學工作。

盛會珍: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心理輔導、健康教育宣傳,安排輔導員在防疫、網絡教學工作中發揮作用。具體督導低語組網絡教學工作。

唐興成:做好教師羣體的防疫工作,協助領導小組做好其他工作,及時進行相關的校務公開公示。具體督導藝體綜合組網絡教學工作。

馬玉峯:負責網絡教學的後勤保障,做好維穩處突等工作。具體督導低數組網絡教學工作。

雅進搏:負責學校網上教學的網絡技術支持。做好學校線上教學空間建設、指導、維護,推送簡訊等,協助做好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王新玲:按規定籌備開展網絡教學的經費,調配、採購所需物資,及開支設備入賬。具體督導英語組網絡教學工作。

年級組長工作要求:

基於教導處擬定的課程表,結合地區、年級和學生實際,協同本年級任課教師,最遲在線上教學開始三天前,擬定課程表(以班級為單位)和作息時間表。報備教導處經審核後,及時推送到年級教研羣。組織教研,統籌合力備課。

教研組長工作要求:

1.創建教研羣。以教研組、年級組為單位建設教研羣。發揮教研團隊合力,發揮學科教師優勢,協調工作,互動教學。(注:各教研羣羣成員必須含有教研分管領導,以便及時監督落實。)

2.統籌規劃年級教學進度。基於教導處擬定的實施教學內容和進度,最遲在線上教學(2月16日)開始三天前統籌好為期一個月的相關年級學科教學進度,並確定一天學習內容,以電子稿形式推送給教研組任課教師,並上報給教導處備案。

課任教師工作要求:

1.基於教研組的教學規劃,制定班級教學計劃。

1.2月16日之前,備好一個單元的新授課導學案(各學科導學案模板見附件二、附件三、附件四),上報教導處。

2.當節課的教師務必在線上進行教學。

3.科學做好學習指導。一要落實線上教學“三個核心”原則,即所教授的內容必須是核心問題、核心例題和核心練測,並給予全體學生正確解答並講解(以圖片、文字或語音)。二要注重分類指導,分層幫扶,重點緊盯邊緣生和學科不平衡學生。

4.精心編制作業練習。包括學科作業、課外閲讀、拓展作業、體育作業、德育作業等。以照片、電子文本形式,上傳到寧夏教育雲班級空間、微信羣、QQ羣等平台,指導學生在家學習,並安排好作業反饋、答疑和輔導工作。

5.及時線上檢測。教師將檢測內容以網絡資源的形式共享至班級空間,或使用平台“教學助手”的“在線檢測”模塊進行配套練習,線上檢測後及時進行反饋和答疑。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共享資源,在方便學生學習的同時,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級教學資源。

6.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安排好假期學習和生活,為開學做好準備。

年級組長加強網上巡視。教職工如有異常情況要及時上報劉自東校長,從外地區返回永寧的教師要向劉自東校長報備!

班主任工作要求:

1.認真做好寧夏教育雲人人通平台的組建和空中課堂的宣傳工作,所有班級班主任務必在線上教學開始三天前建好班級學習羣。

2.及時在班級羣推送課程表和作息時間表。

3.督促學生按時線上上課、網上考勤,做好特殊時期的教學和管理工作

4.組織維護好每個學科的線上教學,及時對線上教學總結點評。

5.及時通過電話、微信、QQ羣等通訊渠道,及時、定期關心學生學習、作業完成、生活等情況。

6.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健康指導,尤其重視通過科學宣傳,幫助學生消除因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產生的恐懼心理,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依靠科學防範,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7.不折不扣做好學生居家健康日報統計工作。學生每天上午在“班級家長聯繫羣”裏進行健康日報,每天11:00之前彙總後上報劉自東校長。

四、實施方法

(一)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

發揮教育雲平台的特點和優勢,結合我校班主任、學科教師自身信息技術特長和學科特點,選擇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開展網絡教學。

1.基於寧夏教育電視台頻道、寧夏教育雲搭建空中課堂,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優質平台資源,集中組織學習。各教師根據教學實際,精心選擇適合的內容組織學習。學科教師通過寧夏教育雲“人人通”學習空間集中佈置學習任務,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並開展答疑輔導。

2.通過“永寧縣數字圖書館”、“銀川市圖書館”、“出口成章”提供豐富的閲讀資源。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閲讀,撰寫讀書筆記,上傳到網絡空間進行展示交流。利用“學習強國”學習平台,提供涵蓋科學、寫作、書法、歷史、文學閲讀等多個方面的“空中課堂”等網絡學習課程資源,作為校內課程的補充,供學生自主學習。學科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保障學習效果。

(二)“一對一”個性輔導

各學科教師利用微信、QQ或視頻電話等形式開展家校溝通、根據推送的學習資源、進行“一對一”輔導答疑,提高在線學習質量。

五、實施內容及進度

(一)課程內容

語文、數學、英語、藝體、科學、綜合實踐等綜合學科,堅持室內體育鍛煉,豐富學習生活內容。根據教學進度,通過課例資源、音頻、短視頻等方式,指導學生線上學習,引導學生關注時事,結合“新型冠狀病毒”開啟探索之旅,提高動手與創新實踐能力。確保學生在家學習安心、開心。

(二)課程進度

1.優質教育資源網上學習階段(2月5日——2月15日)。

2.新授課學習階段(2月16日至新學期開學):按照20xx年國家和自治區春季學期教學計劃,一至六年級全學科、全年級全面鋪開線上課程教學,按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安排學習任務。

六、實施節點安排:

週一至週五(上午)8:00-12:00:各學科教師利用教育雲精品課程資源,藉助寧夏教育電視台、寧夏教育雲寧夏教育雲平台空中課堂,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各教師根據教學實際,精心選擇適合的內容組織學習。學科教師通過寧夏教育雲“人人通”學習空間集中佈置學習任務,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並開展答疑輔導。

進行線上教學;以“微課+導學案”的方式,將導學案、微課、課件、視頻、作業等學習資源下發給學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週一至週五(下午)14:00-16:00,各學科教師藉助班級“微信羣”“QQ羣”、人人通進行在線輔導、答疑解惑;16:00—17:30,開展個性化輔導,一對一進行作業批改。

備註:此課程表為暫定,年級組長結合縣域教材版本、學生實際,完善修訂、推送給各班主任。

七、評估體系:

學生評價:各學科教師通過學生線上答疑、上交作業質量、問題分析能力等,及時評價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學校通過數據分析、研判,評估學生網絡學習效果,及時調整、優化網絡教學形式和內容。

教師評價:基於導學案、微課的實用性,線上教學與學習輔導的實效性,發佈資源的數量與特色,結合年級組長記錄彙總,評估教學質量。

復學教學方案(通用6篇)6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是一種常見的方式,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習的效率。但是,目前我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採用提問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採用提問教學的方式具有重大的意義。課堂提問教學安排得當,有利於促進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課堂氣氛。同時,還能夠強化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當教師在講授後,學生根據老師提問的問題進行思考,從而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水平,有利於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進而推動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

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提問時間有限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較少,通常只重視對數學題目的講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但同樣他們缺乏主動性,很少向老師提問。因此,教師很少得到學生的反饋,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水平產生較大的影響。而教師在提問問題時,問題設置不夠完善,形式比較單一,影響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而且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設置的問題比較隨意,沒有根據學生的思維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

2.教師的提問缺乏創新性

在數學教學提問的過程中,教師主要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形式比較單一。同時,忽視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在教學中往往依據主觀意願對學生進行評價。

三、國小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的策略

1.課堂提問需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的內容和形式要根據國小生的特點進行設置,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出發點,且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從而有利於獲得較好的課堂效果。

2.課堂提問需要具有啟發性

教師在課堂採取提問的教學形式時,其問題需要具有良好的啟發性,注重問題設置的難易程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積極引導學生,使他們可以進行有效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能力。同時,在設置課堂提問的問題時,教師需要進行創新,保證問題的新穎和難度適用,既不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壓力,又可以培B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鍛鍊他們的思維。

3.課堂提問需要具有層次性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需要經過一個心理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對提問的問題進行設置時,要有層次性,而且要逐步進行深化,以便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瞭解,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4.課堂提問需要具有一定的廣泛性

教師在對課堂提問進行設計時,要轉變傳統的課堂提問的單一模式,可以適當穿插一些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使知識可以及時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另外,教師在提問學生時,需要具有一定的廣泛性。不能僅僅重視幾個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要給予全體學生均等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課堂積極性,並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提問中來。

5.重視問題的時效性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教學中的部分時間是對前一堂課的內容進行復習,然後再學習新的知識點,最後通過課堂練習等形式進行知識的鞏固。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設計時,要準確把握好提問問題的時機,同時要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接受能力,提問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利於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另外,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要提高問題的質量,適當減少問題的數量,有利於提高課堂的效率,減少課堂時間的浪費,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中充分發揮主動性,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近年來,隨着素質教育的發展,國小數學教學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在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環節中,還存在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課堂提問時間有限、課堂提問缺乏一定的創新性等。因此,課堂提問需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啟發性,一定的廣泛性、層次性,還要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從而可以提高教學的進度,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從而推動他們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