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監測方案集合六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監測方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監測方案集合六篇

監測方案 篇1

(一)監測目的

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公司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為環境管理、環境污染防治提供依據,確保廢氣、廢水、噪聲等污染物達標排放。

(二)監測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工業污染源監測管理辦法(暫行)》、《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廢塑料回收與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術規範》、《進口廢塑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結合公司生產工藝過程及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和公司環評中環境監測管理要求等內容,制定本監測方案。

(三)監測範圍

定期對公司廢氣、廢水、噪聲等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測。

(四)監測要求

1、廢氣監測

監測項目:

(1)有組織:顆粒物;

(2)廠界無組織:非甲烷總烴、顆粒物。

監測頻次:非甲烷總烴至少每季度監測一次,其餘因子監測頻次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監測點位:有組織廢氣監測——排氣筒預留採樣口;無組織廢氣監測——廠界四周。

監測方法:委託XX市環境監測站監測。

2、廢水監測

監測項目:pH、CODCr、BOD5、色度、SS、NH3-N、磷酸鹽、石油類;監測點位:接管口。

監測方法:委託XX市環境監測站監測。

3、噪聲監測

監測項目:對公司廠界晝間、夜間噪聲進行監測。

監測頻次: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監測點位:四周廠界外一米。

監測方法:委託XX市環境監測站監測。

監測方案 篇2

為迎接20xx年亞青會,切實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根據20xx年省、市體育局的工作要求,將在今年開展區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為認真做好我區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充實並完善我區國民體質監測系統和數據庫,瞭解我區國民體質現狀和變化規律,為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提供科學依據,為全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二、監測任務

區體育局牽頭組建監測隊,實施監測採樣工作,完成國民體質監測任務。

三、監測內容

(一)監測對象

本次國民體質監測我區監測對象為,中青年及老年人(20-69歲)。

(二)監測要求和內容

本次監測採取整羣分層抽樣的原則抽取監測對象。

1、區開發區及各鎮的監測點,將按照省市體育局對區級體育工作考核的相關要求,結合我區平年體質測試工作開展的需要,進行抽樣測試。

2、全區監測樣本應均分配在各監測點,各監測點的全部人員均為抽樣對象。

3、全區共測試3000人,區開發區及各鎮的測試任務見附件1。

4、區開發區及各鎮的監測點監測內容為常規體質測試(11項測試指標),各類人羣檢測指標見附件2。

四、監測器材

本次監測工作使用由國家體育總局指定的體質監測器材。

五、工作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年4月份)

1、培訓人員

20xx年5月上旬前,完成區監測工作人員的培訓。

2、制定工作方案

20xx年5月上旬,區體育局擬定《20xx年區國民體質監測工作方案》。

3、落實器材

20xx年5月中旬,監測器材全部安裝到位。

(二)測試階段(20xx年5月~9月)

區開發區及各鎮需按照本方案和有關要求,積極配合完成本地所承擔的監測任務。

(三)數據處理階段(20xx年9月份)

20xx年9月下旬,區體育局將體質監測數據報送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

六、工作要求

區開發區及各鎮文體中心積極配合,共同組織和開展好本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並納入20xx年度區級體育工作考核內容之一。

(一)高度重視國民體質監測工作,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周密組織實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監測任務;

(二)加強宣傳,擴大監測工作影響,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

(三)積極籌措經費,為監測工作提供保障;

(四)加強監控,規範操作,確保數據質量;

(五)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嚴防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六)為抽樣測試對象進行體質測定與健身指導服務。

監測方案 篇3

一、工作目標

以落實《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和保障環境安全為重點,全面檢查我縣相關企業環境監測能力情況,督促落實環境保護的各項措施,督促企業整治環境污染隱患,着力解決羣眾投訴與環境信訪問題,努力改善環境質量。根據市環保局20xx年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專項檢查工作方案,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二、檢查時間

20xx年3月6日至8月3日

三、檢查內容

(一)大氣污染監測能力建設情況。主要是縣水泥廠和縣機動車輛檢測廠。

(二)廢水污染監測能力建設情況。主要是礦業採礦區和選礦區、集團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四、組織安排

(一)根據省、市環保部門的安排和要求,由環境監察的大隊對重點區域、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當場提出整改意見,對發現的違法行為當場下達法律文書,限期進行整改或給予處罰。

(二)對重點區域、企業進行梳理、檢查、統計完成後,召集相關企業負責人會議,明確專項檢查的重要意義,並逐個指出問題,提出整治要求和時限,要求企業明確表態,確保整治到位。

(三)採取明查、暗查和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對重點企業進行督查,檢查企業在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問題是否進行了整改,整治的效果怎樣,對拒不整改或整治效果不好的企業下達處罰通知並直接曝光,持續保持執法檢查的高壓態勢。

(四)在8月底,將專項檢查工作總結及專項檢查情況及時報送市環境監察支隊。

監測方案 篇4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況

地下底板面標高為-6.900m,基坑開挖深度為約7.0m,

1.2場地巖土工程條件暫缺

2.監測方案的編制依據

2.1由浙江大學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地下室基坑支護平面佈置圖》等;

2.3相關國家、行業及地方規範:

《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範》(JGJ120-99);

《錨杆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範》(GB50086-20xx);

《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範》(GB50497-20xx);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xx);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xx);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2-20xx);

《建築地基基礎技術規範》(DBJ13-07-20xx);

《建築基坑工程技術規範》(YB9258-97);

《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94-20xx)。

3.監測方案的編制原則

根據本工程特點和對監測的技術要求並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監測工作應按以下要求進行:

(1)基坑本身及其周圍基坑開挖深度3倍範圍內的建築物、地下管線作為本工程監測對象;

(2)對道路下重要管線進行重點監測;

(3)設置的監測內容和監測項目必須符合有關規範及設計要求,並能結合現場實際全面反映工程施工過程中基坑本身和工程環境的變化情況;

(4)採用的監測方法、儀器、材料和監測頻率應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

(5)監測數據的測試、採集應做到全面、及時、準確;監測數據的整理和提交應滿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4.監測目的

(1)對基坑施工期間基坑變形和其影響範圍內的環境變形、被保護對象的變形以及其它與施工有關的項目或量值進行測量,及時和全面地反映它們的變化情況,實現信息化施工,並將監測數據作為判斷基坑安全和環境安全的重要依據;根據現場監測所得數據與設計值(或預警值)進行比較,如果超過某個限值則立即採取措施,防止支護結構發生較大變形與破壞、防止周邊道路、建築物發生較大變形與明顯損傷;

(2)為修正設計和施工參數、預估發展趨勢、確保工程質量及周邊管線的安全運營提供實測數據,是設計和施工的重要補充手段,根據監測提供的數據指導現場施工,優化施工組織。

(3)為理論驗證提供對比數據,為優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據;

(4)積累區域性設計、施工、監測的經驗。

5.監測內容

根據基坑開挖的深度、支護結構的特點、所處的周邊環境條件及設計要求,基坑開挖監測項目設置以下幾項:

5.1基坑坡頂水平位移監測;

5.2基坑坡頂垂直沉降監測;

5.3基坑周邊道路、周邊建(構)築物垂直沉降監測;

5.4地下水位監測;

5.5深層水平位移(測斜)監測。

6.監測的方法和監測點佈置

6.1基坑坡頂和支護樁頂部水平位移監測

(1)監測方法

利用前視固定點形成的測量基線,用經緯儀測量圍護體頂部各測點與基線間距離的變化;如果視線受限制,則建立平面控制網,採用全站儀測水平角、水平距進行計算,從而瞭解圍護體因相應位置土體的挖除對其頂部水平位移的影響程度,分析圍護體的穩定情況。

(2)測點佈置

水平位移監測點佈置在邊坡及支護樁頂部,間距不應超過20m,預計共佈置有所成24個點,編號S1~S24。在邊坡坡頂噴射混凝土面上埋設測量釘,應確保測量釘略高出混凝土面,測釘與混凝土體間不應有鬆動。在穩定地方至少設置2個基準點,以進行相互校核。

(3)測試儀器

R-202N全站儀、覘牌、鋼捲尺等儀器

(4)儀器精度≤2"

(5)預警指標暫缺

(6)監測頻率

土方開挖暫定1個月,每1~3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暫定1個月,每1~10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後至土方回填暫定4個月,每7~14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施工結束至土方回填,每7~14天觀測一次;遇到異常情況(颱風、暴雨)應加密監測。

6.2基坑坡頂垂直沉降監測

(1)監測方法

建立高程控制網,利用精密水準儀觀測測點高程變化情況,從而瞭解圍護結構因相應位置土體的挖除對其豎直方向上的影響程度,分析圍護體的穩定情況。

(2)測點佈置

測點佈置與埋設同“基坑坡頂水平位移”,每一個水平位移監測點作為一個沉降監測點,共計242個,編號為J1~J24。

(3)測試儀器

中緯ZDL700精密水準儀

(4)儀器精度≤0.7mm/Km

(5)預警指標

暫缺

(6)監測頻率

土方開挖暫定1個月,每1~3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暫定1個月,每1~10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後至土方回填暫定4個月,每7~14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施工結束至土方回填,每7~14天觀測一次;遇到異常情況(颱風、暴雨)應加密監測。

6.3基坑周邊道路、周邊建(構)築物垂直沉降監測

(1)監測方法

利用中緯ZDL700精密水準儀建立高程控制網,監測基坑周邊道路測點及周邊建(構)築物測點高程變化情況,從而瞭解基坑施工對周邊道路、周邊建(構)築物豎直方向上的影響程度,分析周邊道路(地下管線)、周邊建(構)築物的穩定情況。

(2)測點佈置

道路監測點佈置在道路周邊,間距不應超過30m,預計共佈置個點,編號DCJ1~DCJ5。周邊建(構)築物垂直沉降監測點應佈置在基坑施工影響範圍內的建(構)築物上,測點主要佈設於房屋角,長邊超過25米和結構較差、距基坑較近的房屋在中部適當加密佈點。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暫佈設12測點,編號為WCJ1~WCJ12穩定地方至少設置2個高程基準點,以進行相互校核。

(3)測試儀器

中緯ZDL700精密水準儀

(4)儀器精度≤0.7mm/Km

(5)預警指標暫缺

(6)監測頻率

土方開挖暫定1個月,每1~3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暫定1個月,每1~10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後至土方回填暫定4個月,每7~14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施工結束至土方回填,每7~14天觀測一次;遇到異常情況(颱風、暴雨)應加密監測。

6.4地下水位

(1)監測方法

預埋水位觀測管於土體內,用水位計測量,瞭解止水及降水效果及管湧、流砂等巖土工程病害發生的可能性。

(2)測點佈置

觀測井佈設在基坑的四側土體中,距圍護牆為1~2m處。觀測井深度(從自然地面起計)8.00m。

設井時,先在土體內鑽孔至設計深度,孔徑130mm,然後將管徑為100mm的PVC帶有用土工布裹住的進水孔的水位管(長15m)放入孔中,再於管外回填中粗砂至進水段上方30cm,其上方回填粘土封孔。管口設必要的保護裝置。共計12個觀測井。編號依次是:W1~W12。

(3)測試儀器

宜興市中巖土木工程儀器廠鋼尺水位計,量程30m;分辨率1mm。

(4)儀器精度1mm

(5)預警指標

水位變化累計值超過1000mm或水位日變化速率超過500mm/d;

(6)監測頻率

土方開挖暫定1個月,每1~3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暫定1個月,每1~10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後至土方回填暫定4個月,每7~14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施工結束至土方回填,每7~14天觀測一次;遇到異常情況(颱風、暴雨)應加密監測。

6.5深層水平位移監測

(1)監測方法

本項監測是用測斜儀自下而上測量預先埋設在基坑外的測斜管的變形情況,以瞭解基坑開挖過程中或地下室施工期間深層水平位移的影響程度,分析基坑深度上的穩定情況。

(2)測點佈置

測點佈置在基坑外1~1.5m,暫定12點,深度9m基坑支護設計圖紙確定,編號CX1~CX12。測斜管為外徑70mm、內徑66mm內壁有十字滑槽的PVC管,安裝測斜管時,其一對槽口必須與基坑邊線垂直,上下管口用蓋子密封,安裝完成後立即灌注清水,防止泥漿滲入管內。測斜管管口設可靠的保護裝置。

(3)測試儀器

量程:±90°;分辨率:2〞

(5)預警指標

暫缺

(6)監測頻率

土方開挖暫定1個月,每1~3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暫定1個月,每1~10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後至土方回填暫定4個月,每7~14天觀測一次,底板澆築施工結束至土方回填,每7~14天觀測一次;遇到異常情況(颱風、暴雨)應加密監測。

7.監測工序及測點

7.1監測工序

各監測內容所需的監測儀器、監測點的安裝、埋設以及測讀的時間應隨基坑工程施工工序而展開:

(1)根據各道工序施工需要,先期佈設地表、建築物、及地下管線的沉降點。

(2)地下圍護結構施工時,同步安裝圍護牆體內測斜管。

(3)地下圍護結構及土體加固施工完成後,進行水位管的埋設。

(4)圍護牆頂的圈樑澆築時,同步埋設牆頂位移、沉降測點,同時做好測斜管口的保護工作。

(5)基坑開挖之前,應建立測量控制網,將所有已埋設測點測讀初始值,並應測讀三次。

(6)在相應施工區段及其影響範圍內的測點在施工期間按要求進行測讀並進行數據整理和及時完成、提交日報表。

(7)在相應錨索安裝施工時,同步安裝應力計,並在錨索施加預應力前後進行讀數。

(8)某施工段工程全部完成之後,按照有關要求相應測點停止測讀,以此類推直至工程全部完成。

(9)編寫施工監測報告。

7.2測點保護

儀器(傳感器)、測點安裝、埋設好後應作好醒目標記,設置保護設施,平時加強測點保護工作,確保測點成活率,保證監測數據的`連續性。

8.數據處理分析和信息反饋

8.1每次實測數據之後,應及時出具簡報並由監測人員簽字後報送甲方或甲方指定的人員簽收。若發現數據異常應立即再次現場監測,以核實監測結果。若水平位移或沉降超過預警值第一時間口頭通知甲方後並在規定時間將報表報送甲方或甲方指定的人員簽收。監測簡報中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①基坑坡頂垂直沉降與水平位移監測:本次變形值與累計變形值;

②基坑周邊道路、建(構)築物垂直沉降監測:本次變形值與累計變形值;

③深層水平位移監測監測:本次變形值與累計變形值;

④地下水位監測:

⑤註明各監測項目預警值評價是否超過預警指標;

⑥各監測點平面佈置示意圖。

8.2基坑土方回填結束,即可終止安全監測。對所測資料進行全面地綜合計算分析,一個月內提交最終分析成果報告,形成具體總結報告一式五份交付甲方,總結報告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①工程概況

②監測方案

③監測結果

④總結

⑤附各監測項目各監測點歷次監測結果彙總表

⑥附監測點平面佈置示意圖

9.人員及儀器設備組織

9.1項目擬投入的主要技術人員

本項目參與人員為高級工程師1,工程師3人,監測員4人。

9.2項目擬投入的主要儀器設備(見附表1)

監測方案 篇5

一、監測指標

(一)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顆粒物。

(二)噪聲(廠界)。

(三)☆如環評有破碎清洗工藝必須監測廢水。

二、監測頻率每年四次(每季度一次)。

三、應急監測預案

(一)目的

為在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時,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經濟損失,在事故處理和應急情況下,迅速及時地進行環境監測,制定以下預案。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XXXXXX有限公司範圍內發生的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情況監測。

(三)基本原則及應急監測措施

1、基本原則:本預案是XXXXXX有限公司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服從各級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指揮部的具體指揮和領導。堅持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日常監測服從應急監測原則。

2、應急監測措施:

(1)公司環保安全部門在接到環境污染事故信息、後,按環境污染信息報送規定上報市環保局。同時立即與市壞境保護監測站聯繫,及時判斷可能的污染因未,進行應急準備,並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分別進行現場監測採樣和化驗準備工作。

①人員準備:技術人員現場X名,採樣人員X名,化驗人員X名,司機X名。

②做好採樣容器的準備工作。

③及時協調市環保監測站化驗室負責分析化驗人員做好相應的分析項目的一切準備工作。

(2)監測人員在接到環境污染事故信息後,必須在XX分鐘內到達現場採樣,並在XX分鐘內送到化驗室。

(3)協調市壞保監測站化驗人員快速、準確地完成樣品.分析,及時出具數據,並保留樣品。

(4)當對某污染物缺少監測手段時,應立即對外請求支援。

(5)監測數據可用電話或書面形式娜最快速度上報應急指揮部。

(6)應急監測應做到從事故的發生直到事故的處理終結全過程的監測,監測次數以能滿足減少損失和事故處理以及事故發生後的生產恢復為要求。

應急監測點位及次數表

(四)應急監測網絡

公司應急指揮——環保及安全部門主任——市環保監測站——監測分析人員及司機

(五)應急監測流程圖

指揮部——保及安全負責人、市環保監測站負責人——現場採樣組、化驗分析組——分析技術人員審核

四、委託監測

由於我公司沒有相應的監測資質和設備,日常環境監測工作(每年四次)委託XXXXXX環境保護監測站(或XXXXXX環保公司)監測。

五、附件

(一)委託合同(環境監測技術合同)

(二)XXXXXX環境保護監測站(或XXXXXX環保公司)資質證明。

監測方案 篇6

為了加強地震監測工作,提高地震短臨跟蹤預測能力與水平,減輕地震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根據我縣實際,制定我局地震短臨跟蹤工作方案。

一、震情背景

省20xx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確定的地震趨勢意見中涉及我州部分縣,尤其是20xx年發生“11.22”康定6.3級和“11.25”康定5.8級地震,表明我州及鄰區在20xx年度地震活動水平增強的可能性較大,防災減災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地震短臨跟蹤工作。

二、工作目標

以強化重點危險區震情短臨跟蹤為重點,以科學把握重點危險區及其周邊異常和震情形勢變化,為地震短臨預測預報作出努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

三、工作思路

(一)依據全省20xx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確定的重點危險區和州防災減災局關於印發《20xx年度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減災發〔20xx〕3號)要求,我縣在所劃定的重點危險區內,因此必須加強地震微觀、宏觀監測工作。

(二)嚴格震情值班制度。嚴格實行24小時震情值班制度,切實搞好防災減災局現有通訊工具的管理和維護,確保震情監測、地震應急信息傳送暢通。

(三)按照《省地震局關於加強市縣地震監測預報和震情跟蹤工作的通知》和《州防災減災局關於印發20xx年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積極爭取人員配備和經費投入,確保有人做事,有條件做事。

四、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地震短臨跟蹤工作要在州防災減災局和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進行,縣防災減災局成立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縣防災減災局局長

副組長:縣防災減災局副局長

成員:縣防災減災局工作人員

各鄉鎮防災減災助理員

主要職責:按照省地震局、州防災減災局對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研究協調解決我縣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重大問題;開展地震短臨跟蹤監測相關工作;督促指導各鄉鎮、縣級各單位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通過強化地震監測,捕捉地震前的各種微觀、宏觀異常現象,充分有效地分析異常特徵,為上級防災減災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及時準確地作出地震短臨預報提供依據。

五、工作措施

(一)地震監測預報。

按有關要求及規定對震情進行監測與分析速報,尤其是要加強對地方震、近震以及震羣的監測和速報工作,出現震情必須按規定速報州防災減災局,對未按規定速報和上報的要追究值班人員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宏觀異常的上報與核實。

各鄉(鎮)防災減災助理員,要認真做好本地區地下水、動物、氣象等宏觀異常信息的捕捉、收集、上報與核實工作。縣防災減災局將根據上報的宏觀異常情況及時的收集彙總,組織人員進行調查核實,及時做出分析意見,並寫出宏觀異常情況報告上報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州防災減災局。

(三)會商及預報。

綜合各種地震宏觀、微觀異常情況,堅持震情會商制度,按時將會商意見速報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州防災減災局。若出現明顯異常或發生緊急震情,要隨時進行會商或緊急會商,並將會商意見迅速上報。加強與周邊地區防災減災部門的溝通與協作,進行信息互通,資料互補。根據地震活動發展趨勢和地震學指標的演化程度,若短臨異常相對集中出現時,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和州防災減災局提交觀測報告。

六、地震短臨跟蹤任務

根據全省20xx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劃定的“及鄰區地震危險區”的劃分範圍,抓好我縣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力爭為短臨跟蹤監測和短臨震情分析預測取得實效性作出努力。

七、短臨跟蹤監測措施

(一)在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將全縣日常監測與重點危險區的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加強現有地震監測台點的管理,為短臨震情監測和分析預測提供連續、可靠的監測資料,安裝有“地震烈度儀”的鄉要落實專人進行管理,確保其正常運行。

(二)按有關要求及規定對震情進行監測與分析速報,尤其是要加強對地方震、近震以及震羣的監測和速報工作,出現震情必須按規定速報州防災減災局。

(三)規範報送程序,做好觀測數據登記、報送和材料歸檔工作。按照各鄉鎮及時將監測的地震宏微觀異常情況報縣防災減災局,再由縣防災減災局報州防災減災局的程序進行。同時,鄉鎮和縣防災減災局要做好數據資料登記、保存和歸檔。

(四)密切跟蹤監測宏微觀異常。嚴格按照《省地震局關於印發省地震前兆異常核實工作規程(修訂)的通知》和《州防災減災局關於印發州地震前兆異常核實工作規程(試行)的通知》,做到異常落實不過夜。無論任何時間,只要發現宏、微觀異常,必須及時上報州防災減災局,並派人員進行核實。其中,一般宏微觀異常由所在縣防災減災局進行核實,以電話和書面材料兩種方式上報州防災減災局。重大宏微觀異常由州防災減災局派員和縣防災減災局一起進行核實,寫出專題報告上報省地震局。特大宏微觀異常由州防災減災局請求省地震局派專家聯合進行調查核實。

(五)加強震情分析預測工作。嚴格執行震情會商制度,加強與州防災減災局和周邊縣防災減災部門的聯繫與交流,及時交換異常信息。

八、其它

(一)根據震情發展變化情況及經費情況,對本方案中的有關內容可作臨時調整。

(二)本方案經地震短臨跟蹤監測領導小組審定後印發實施。

標籤:六篇 監測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