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歷史解讀

周敦頤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周敦頤是北宋著名的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其學説是孔子、孟子之後儒學最重要的發展,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影響深遠。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周敦頤的文學作品,希望能幫到你瞭解。

周敦頤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周敦頤的文學作品

周敦頤,我國古代出色的大家,是儒家理學的開創者,繼承和發展了儒家思想。他出生於文學繁榮的北宋時期,原名是周敦實,離世的時候也非常突然。

周敦頤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巨匠,他在哲學方面的建樹頗高,深受後世的敬仰。説到周敦頤代表作,其中不得不説的兩個有《愛蓮説》、《太極圖書》等。《愛蓮説》眾人都非常清楚,主要是作者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意境極美,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流傳千年的佳句,意思是蓮花雖然在淤泥之中生長,但是本身卻並沒有被淤泥污染,亭亭玉立不妖豔,自有其他花所沒有的風骨。這句話中的的蓮花暗示的是周敦頤自己,他雖然為官,但是不同流合污,不討好惡勢力,以花喻人,襯托自己高風亮節、不慕榮華的精神。《太極圖説》是他思想的集合,與《愛蓮説》不同,他糅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對其發展繼承,加入他的思想,形成了一個新的體系,儒家的理學。《太極圖説》是一本中國古代的哲學名作,其中的相關理論體現了古代形而上學思想的發展。

周敦頤代表作體現了他不同的品質,《愛蓮説》展示的是他潔身自好的品格,《太極圖説》展示的是他對世界的思考,是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愛蓮説》出色的代表了他個人,《太極圖説》代表的是整個時代對於哲學的理解。

  周敦頤詩的特點

周敦頤是位學識淵博的理學家和文學家,他不但開創了宋明理學,在詩詞文學領域上也有不俗的建樹。根據資料顯示,周敦頤一生共有34篇詩詞。周敦頤遊歷四方時,將所見所聞所感寫成了詩篇。代表作品有《題春晚》、《江上別石郎中》、《牧童》等。

《題春晚》是周敦頤的一首七言絕句,抒發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之情。《題春晚》全詩內容為:“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吟餘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題目中,“春晚”兩字代表暮春晚景,這首詩歌寫於公元1071年,詩人在一個暮春傍晚,看着鄉間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色,詩人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歌。

詩人在第一句交代了時間地點,即夕陽西下的鄉間。落日餘暉灑向大地彷彿給萬物鍍上了一層金色,柴門遮掩着,擋住了西沉的陽光。遠處的'林子沙沙作響,原來是烏鴉歸家了,蒼茫的夜色中,只能遠遠看見幾只鳥在林中飛來飛去。詩人此時站在欄杆處,遙望鄉間小路的盡頭,發現一位樵夫正擔着木柴回家。可以想象詩人描繪的這幅鄉間生活畫面充滿了意境美和靜謐美。詩人通過描寫柴門落花、烏鴉歸家、詩人遠觀與樵夫歸家四幅畫面,展現了鄉間生活的安逸與舒適。周敦頤採用了由近到遠、以動襯靜的藝術手法,表現出詩人喜愛恬淡的鄉間生活,抒發了詩人熱愛大自然之情。

  周敦頤的名言介紹

周敦頤是宋明理學的開創者,周敦頤在學習前人思想了著作上,提出了很多新問題。他著有《通書》和《愛蓮説》等作品,其中將自己的見解融於其中,進一步推動了儒學的發展。《通書》一文中,“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這些便是周敦頤名言之一。

這些體現了周敦頤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後來,這句話深受哲學學者的推崇,周敦頤並沒有將運動和靜止完全地割裂,他認為靜止和運動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以參照物來説,或許肉眼看見世間萬物是靜止的狀態,事實上,它是運動和變化的,它遵循着自己的規律而來,日復一日地變化着。

除此之外,“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句話出自於周敦頤所作《愛蓮説》一文,周敦頤描述了自己喜歡白蓮的理由,則是出淤泥而不染。即使白蓮生長在池塘的淤泥之中,但是它的花朵美麗潔白。盛夏時節,發出清幽的香味,讓人心情愉悦。周敦頤以“蓮花”自喻,表達出自己高潔、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精神。千百年來,這句話深受後人的推崇,文人墨客紛紛以此為座右銘,表達出自己高尚的人格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