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彙報

縣關於農民增收情況的彙報

彙報2.75W

**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地處渭北旱塬溝壑區。全縣總面積**平方公里,轄*鎮、*個行政村、*萬人口。2011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6580元,今年人均純收入力爭達到6940元,增速20%。

縣關於農民增收情況的彙報

一、制約農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阻礙了農民增收的步伐。 我縣已初步形成了“穩糧、優果、擴畜、強勞務”四大主導產業,但是大部分農業生產處於初級生產階段,產業化水平還比較低,市場競爭能力不強,制約了農業產業鏈的延伸。一是加工不足。目前,高檔次、深層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少,發展緩慢,造成農產品附加值難以提升,對農民穩定生產和穩步增收極為不利。二是組織化程度低。農民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習慣的影響,當前難以生產仍以單家獨户的小規模經營為主,抗市場風險能力差。龍頭企業少,“公司+基地+農户”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沒有完全形成,使農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三是農產品科技含量低。縣上耕地少且水利條件差,機械化程度低,農業科技服務跟不上,使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少,農產品價格低,生產成本大,經濟效益差,增產不增收的現象有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2、農業抗風險能力弱,加大了農民增收的難度。

**屬旱作農業區,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縣份,冰雹、霜凍、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呈週期性發生趨勢,農業基礎脆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農業發展受自然制約嚴重,加之政策性農業保險滯後,部分高效農業發展受阻,一些成熟果實收穫受損,很難保障農業穩定增收,農民持續增收。

3、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制約了農民增收質量。

目前,全縣農村勞動力12萬人,其中文盲佔5%,國中以下文化程度佔6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佔10%,國小以下文化程度佔到25%。勞動者文化程度與其收入水平呈正比,由於接受教育層次低,造成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致富能力有限,掌握新品種、新技術、新知識的困難較大,對生態循環農業、節本增效農業等所知甚少,加大了高科技含量農業生產項目的推廣難度,無法形成現實的經濟效益。

4、勞務輸出程度不高,影響了農民非農性收入的增加。 一是由於勞動力務工技能培訓跟不上,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不高,特色優勢不明顯,形成不了能佔有市場的勞務品牌,外出務工的人員大多數屬於體力型勞動力,“吃身體、吃青春”,工資性收入低。二是由於我縣城鎮化進程較慢,農村二三產業生產規模較小,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空間狹小,農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長點。三是勞務輸出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衝擊力日漸明顯。在農業主導產業發展方面,大量勞力外出造成農村勞動力不足,技術力量缺乏和部分耕地撂荒,勞務輸出與農業

主導產業之間“一頭重、一頭輕、一頭熱、一頭涼”的問題普遍存在。

5、農村土地制度呆板,束縛了農民收入的增長。土地制度是農村根本的經濟制度,但現行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難以適應市場經濟下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阻礙土地的集中。土地問題成為制約規模化經營的主要因素,在農產品基地建設中,種植大户和龍頭企業經常為個別農户的不配合而導致土地調整困難,規模化經營無法實施;在種植小區和新村建設中,個別羣眾常以土地聯產承包到户“長久不變”而處處阻撓,土地置換困難,矛盾凸現,影響生產發展。

二、工作措施

(一)調整結構促增收。堅持走種養結合、生態有機之路,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大力實施綠色果品、畜牧富民等工程,實現農業產業協調發展,為農民增收提供強大的產業支撐。

1、糧食生產穩面積、提單產。以穩定小麥、玉米生產面積為主,以增加複種指數為手段,提高糧食產量。年種植糧食麪積穩定在30萬畝左右,總產穩定在12-15萬噸,種植油料0.6萬畝,總產0.1萬噸。同時,狠抓良種統繁統供、地膜栽植、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重點技術推廣,確保良種統供率達到95%以上,依靠科技,主攻單產,提高總產,使農民人均糧食純收入年淨增80元。

2、果業生產強管理、抓質量。依託全國優質蘋果示範縣區

域優勢,以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為方向,以發展綠色有機蘋果為主攻目標,做大做強果業生產,做精做優“品牌優勢”,不斷提升蘋果產業經營效益。年引進優良品種4-6個,更新改造果園3萬畝,建設標準化示範園3萬畝,認證有機蘋果示範園1萬畝,蘋果總面積穩定在50萬畝,掛果面積達到35萬畝,力爭到2017年蘋果總產達到56萬噸,產值突破15億元。全面推行“四項關鍵技術”,大力推廣“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態產業模式,圍繞打響“***”、“**”蘋果品牌,積極發展碘硒果、牛奶果等有機特色果,精心設計貼字工藝果,做精做細優勢品牌,爭取50%以上的果品進入高端市場,實現果業人均年增收610元的目標。

《縣關於農民增收情況的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標籤:增收 彙報 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