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必備】家庭教育作文集合十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家庭教育作文集合十篇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從咱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咱們便是一個集體中的一員——家庭一員。從那一天起,家庭、父母便與咱們緊密相隨,咱們也在那一刻開始了咱們一生的學習,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咱們的父母便成了咱們最好的老師,在咱們的人生中,家庭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古語有:子不教父之過,説的便是孩子如果品行不好,一定與父母有關。其實,今天,當咱們觀看法制節目時,那些少年犯們,絕大多數走上犯罪道路都與他們的家庭有關。

我還依舊記得,中央電視台某次播放的“法制在線”,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少管所採訪了那些少年犯,他們中絕大部分都是在説:父母忙,不管他們,所以想到外面玩,就走上了這一條道路。其中有一位少年犯讓我記憶最深,那位少年犯因喝酒鬥毆而被拘留,他告訴記者,從前,他吸煙、喝酒,什麼事都做。記者看着這樣一位年僅15歲的男孩,覺得十分不解,為什麼這樣一個男孩會做如此多的不良行為?男孩説:他的父親與母親離異後,把他帶在身邊,而父親喝酒、吸煙成性,久而久之,他便學會了。

聽着這一則消息,不免讓咱們震驚,在少管所中有如此之多的少年犯,他們就是因為父母的不良行為,使之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許有人説,他們中有絕大多數父母離異。其實父母離異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多大陰影,哈佛女孩劉亦婷也是生活在單親家庭,可是她成為了一個優秀人才,並在20xx年被哈佛大學錄取。她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單身母親,從小,她的母親就從各方面培育劉亦婷,着重培養其身心發展。

家庭教育對於咱們每個人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良好的家庭教育,正確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在今後更好的容入社會,與人相處,成為一名優秀的人。

當今家長,是否該考慮一下教育方式,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樣,從各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成為一位優秀的人?家庭教育對於咱們每個人來説必不可少。可以説成功,90%來源於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文 篇2

“願與天下父母共讀之”——陶行知

引言:一本書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也許我們無法做出回答,但是《家庭教育》這本書卻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影響了中國幾代人的學前家庭教育……

正文:以前很少接觸教育理論類的書籍,因為覺得此類書大多是很枯燥的,但是讀了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代表作《家庭教育》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一本充斥着條條框框的教育理論的書也是可以有着如此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的。這本書是以作者的孩子陳一鳴為主要記錄對象的,從1920年12月26日,一鳴出生起,陳鶴琴就開始記錄,記錄陳一鳴什麼時候哭,什麼時候笑,什麼時候小便,什麼時候會頑皮了。把陳一鳴身心的發展都作了全面的研究,一共連着808天。808天的連續跟蹤觀察﹑文字攝影記錄及實驗對比,創中國研究兒童之先風,後來也就有了這本在中家庭教育史上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家庭教育》。

在讀這書的過程中,每位讀者都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以及他先進的教育理念。在書裏作者用自己的觀察記錄着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自己的教育原則切實的實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作者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以此在逐漸觀察和總結基礎上提煉出家庭教育的101條原則。我們都夠清楚的看到,這每一條原則都是作者的心血所凝聚而成的,也都是值得我們每一個讀者相信並付諸於自己的教育實踐的。我看了書之後就在想,如果我們現在的家長也能像作者一樣關注自己孩子成長的的每一個瞬間,真正的去了解孩子,那麼中國的家庭教育便會更加科學合理,中國的孩子也便能更加健康和快樂的成長了。

在書中我體會最深刻的莫過於作者對孩子行為的思考和對孩子心理的分析,我們無法否認,這種深刻的思考和分析是作為一名教育家應有的,但是這種敏感度更是一名父親多特有的。其實,教育孩子和與他人相處也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的,這都是要建立在對對方瞭解的基礎上的。在這本書上第一章首先談“兒童的心理”。作者提煉出7條原則:小孩子是好遊戲的、是好模仿的、是好奇的、是喜歡成功的、是喜歡野外生活的、是喜歡合羣的、是喜歡稱讚的。這就告訴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首相要充分的瞭解了孩子,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更加有針對性,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書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經典的案例,對於有孩子的父母而言,這些到現在還都是有着很強的借鑑意義,因為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小的案例折射出很多的正確的教育理論,而這些理論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大有幫助的。

這是一本正真經典的教育書籍。正如陶行知先生説,作者是“以科學的頭腦、母親的心腸”做成此書的。

這是一本實踐與理論完美融合的家教全書。在書中幾乎每一條理論框架背後都會有一個具體而生動的實例,實踐與理論相互佐證,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這是一本雅俗共賞的教育典藏。如鄭宗海先生在序言中説:“這本書事實具體、文辭淺顯,可期家喻户曉。”

總之,這是一本我們可以信賴的好書,讀書的真正樂趣就在於你能夠與作者發生共鳴,把自己融入書中,融入到作者的思想中。而我相信讀過《家庭教育》這本書的讀者,尤其是家裏有幼童的父母,定會覺得自己的精神得到了一次洗禮。也許您正在眾裏尋書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家庭教育作文 篇3

家是孩子接受到教育以及各種知識的第一場所。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會是孩子的老師,於是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想要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不只是給他或她報了什麼補習班,上了一個多麼重點的學校,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那麼既然家庭教育那麼重要,那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呢?

首先,如何做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一個非常主要的目的就是做人。舉個比較常聽説的例子就是:即使一個人接受的教育程度非常高,而且頭腦也非常聰明,但是他不為社會做貢獻,而是專門為社會搞破壞的,用現在的網絡語言來説,這就是一個非常令人窒息的操作。這種人還真的存在,比如,北大弒母案的犯罪分子。家庭、社會、學校辛辛苦苦培養出來一個大學生,聰明的頭腦不往正道用,反而用來藏匿母親的屍體,以及騙親戚朋友的錢財。所以,即使孩子學習上不太好,也不要太苦惱。只要咱們人正直、善良,那也算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了。

如何做人是基本,現在我們來説説家庭教育的更高階。情商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而且情商這個東西不像智商是天生的,這個是可以後天培養的。所以,家長的待人處事之道就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孩子。舉個例子,像我大學舍友的爸媽是做生意的`,生意人一般都比較圓滑,比較會處事,於是她也學到了這個非常好的優點,班裏同學對她印象深刻且好評較多。

家庭教育作文 篇4

“兒子,我看那個xx補習班不錯的,你去不去了?”

“隨便!”我答。

“別老是隨便,隨便的啊!”

“那——就不去吧!”我高興地答道。

“什麼?不去!”老媽接着説,“你看人家李xx,學習那麼好都去了,王xx雖然學習不好但自知不足,也去了,你這個小xx怎麼不去?……”

上面這段話大家應該很熟悉吧!沒錯,這就是總是隨意侵犯我們休閒時光的老媽説的話,況且她的聖旨又總是不可侵犯。一旦我們有半個“不”字從牙縫裏蹦出來,便是遭到她那兵臨城下、無休無止、口若懸河、連綿不絕的唾沫大招,更可怕的是,此招一旦發動,我們的老爸也會投入到這場戰爭中來。儘管我的爸爸有可能加入我這邊,但無論加入哪邊結果都會是老媽贏。除非我們能用計謀把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這四位大將請到我的軍營裏,我們才有一點點獲勝的機會。

其實也不是沒辦法,並且那辦法也很簡單,只要我英俊瀟灑地回上幾句“你看看人家王媽媽比你柔多少倍,你看看人家李媽媽比你強多少倍。”我自然就穩操勝券了!但勝利是勝利了,結局卻是雖勝猶敗,況且我也不捨得或不敢説那些話,因為此話一出,我很有可能換來渾身青一塊紫一塊的獎賞,並且結果還是一樣的,那就是我還要悶悶不樂地上補習班。

我講述的故事,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但誰能説我講述的故事,沒有發生且繼續發生在每一個家庭中?這的這個故事不僅是給小孩子看的,也是給大人聽的。我希望看過我的故事的家長,請你們都想一想:“當比較的天平落在您身上,您的感受如何?”

家庭教育作文 篇5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敢看媽媽的眼睛。大概是在那一年學校舉行的親子教育感恩活動上吧,那是我第一次那麼認真地看媽媽的眼睛,媽媽的眼睛很大,又很小。説大,當然是因為美麗和明亮了,可説小,卻是因為媽媽的眼睛裏只能裝下我和爸爸兩個人。媽媽的眼睛真的很美,但卻因為歲月的變化顯得滄桑,眼睛裏佈滿了血絲。也就是從那之後,我才不敢認真地看媽媽的眼睛吧!細究起來,我還是個膽小鬼呢,不敢看媽媽的眼睛是因為不敢接受媽媽已經老了的事實。

我的媽媽美,我的爸爸卻很顯老,和媽媽站在一起,都趕上兩代人了。有些好奇心很強的人甚至跑來問我:“這是你姥爺吧?”對於這類問題,我從不回答,只是笑着搖搖頭。其實,在我的小心思裏,我總覺得爸爸配不上媽媽,覺得媽媽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但媽媽卻總是對我説:“鮮花需要牛糞的滋養才能夠活下去。”

自從我看了《每個孩子都是千年蓮花的種子》這篇,我就忘不了這篇了,講述了三個徒弟本、靜、安種蓮花的故事,其中本太着急了,在冬天就種起了蓮花,就把蓮花種死了;靜太小心了,用金花盆種蓮花,不讓蓮花見風見雨,因此把蓮花嬌死了。只有安自自然然地種植了蓮花。看完這篇,我甚至做了一個夢。在夢裏,我也變成了一顆千年蓮花的種子,我的爸爸和媽媽都變成了安。他們把我種在一個每天清晨都能被第一束陽光照射的地方,在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下,我這朵蓮花終於盛開了,在花朵開放的那一瞬間,我睜開眼睛所見到的第一個景象,就是媽媽的那雙親切的眼睛,媽媽的眼睛好明亮,好美麗,明亮和美麗的眼睛裏,充滿了對我的愛。

從那天開始,我便不再怕媽媽的眼睛了。是啊!人不能拒絕愛呀。

家庭教育作文 篇6

從前有個人,他養了一隻鷹,後來這鷹逃走了。幾天後,在山上發現了鷹的屍體,主人想不出為什麼鷹會無緣無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開鷹腹,才恍然大悟。

原來鷹在籠中,養尊處優,竟失卻了獵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餓死了。

孩子是一羣終究要離開籠子的鷹,每一位家長,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家長無法去替代,去承擔。

然而,試看今日之中國,哪裏沒有鎖在籠中的“鷹”?他們從沒有經過歷練,他們從來都是在家長的呵護下小心地生活。上學嘛,有家長接送,有家長幫助背書包;生活嘛,有家長幫着洗衣洗被,幫着穿衣服繫鞋帶;甚至去夏令營,也有家長準備好足夠的食物,足夠大的裝髒衣服的袋子……

試想這樣的一羣“鷹”飛出籠子,還要如何生活?他們除了感覺到生活的麻煩與沉重外,還能怎樣,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繫鞋帶。另有報道説,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吃雞蛋,只好哭着握着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並不是用甘蔗澆灌出來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磨礪,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礪中才能形成。馬卡連柯曾一針見血的説“過份的溺愛,孩子而言是一種毀滅。”這並不是聳人聽聞。

可曾見過傲立懸崖的孤鬆?在寒風中它的莖為何巋然不動?那是由於它從巨石中探出身體的時候,已經飽受了苦難的摧殘。

可曾見過蹁躚飛舞的蝴蝶?在陽光下它的雙翅為何那麼雄健?那是由於破繭而出的時候,它用盡了一生的力氣把體液擠往雙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白玉不毀,孰為珪璋”。古人雖已遠去,但言猶在耳啊!

有人説:國家的前途與其説握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説握在母親手中。家庭教育,關係國家命運。希望天下家長把孩子籠中放飛,讓他們去經歷風雨,讓他們去打造雄健的雙翅。

家庭教育作文 篇7

媽媽,假如再有一次機會,我不願意再當您的兒子,儘管您那麼愛我。

真的,我深深知道,您再也不能像愛我一樣愛任何人,可是您,卻愛得太過分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吃火鍋。我們去了火鍋城之後,有一個看起來十分年輕的服務員把我們點的各種火鍋料一一端上來。也許是剛剛工作,也許是因為路滑,她在把一盤肉丸放在桌上的同時滑了一下,肉丸有幾個掉在了桌上。您臉上立刻滿布烏雲,大聲呵斥那個服務生:“你怎麼這樣啊!這些肉丸子掉在桌上怎麼吃啊!什麼火鍋城,服務態度這麼差勁……”那個服務生臉上痛苦的神情告訴我她的腳扭了,但肉體上的痛楚遠遠比不上心靈上的羞辱。那種委屈、悲哀、憤怒、痛苦的眼神我怎麼也忘不了。最後,是爸爸勸阻了媽媽。媽媽還不罷休,硬是要服務生又拿一盤肉丸上來她才終於停止了吼罵。

我忘不了這個服務員的神情。她只不過是一時失手,媽媽,您何必這樣呢?您知道這個痛苦的陰影會造成多麼可怕的心靈創傷嗎?這個服務員也許才剛參加工作,經過您這頓訓斥後,她以後的社會生活會受到多大影響,您又想過嗎?我試圖説服自己,告訴自己媽媽是因為愛我才會這麼生氣的。她只是不想讓我受到傷害。愛是可以包容一切的,我知道。可是您卻忘了愛的真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您只顧愛我,卻全然不顧其他人的感受的話,這就不是愛了,這是自私。

每次我看見您因為我受到傷害而去千百倍的傷害那個傷害我的人時,每次我聽見您悄悄對我説這個好的學習方法不要告訴別人,免得別人成績比我好時,我都心如刀絞。我無數次想與您談心,都被你漫不經心地拒絕。我無數次想讓您看一些關於“高尚心靈”的名著,都被您以“看不懂”為由擋了回去。

有時我想,是不是我降生在這個家庭,成為您的兒子,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一個玩笑?

所以媽媽,假如再有一次機會,我寧願降生在另一個家庭,儘管您,那麼愛我。

家庭教育作文 篇8

媽媽説,現在有很多孩子不同意媽媽生二胎,有的甚至揚言:如果媽媽生二胎,自己就去自殺。媽媽説這些話的時候,假裝無意地瞄了我一眼。我知道媽媽的心思。

對於生不生我的弟弟或妹妹,我的媽媽都快問我八百六十遍了,其實我對小弟小妹還是蠻喜歡的,因為一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子我就喜歡。“你媽媽為什麼生二胎呢?她要是生二胎,就沒有時間和她的大兒子出去遊玩了!”也有人這麼和我説。

我不是一個自私的孩子,對於生二胎這個問題,我甚至覺得媽媽是為了我好呢。你想啊!在若干年後,如果我有事出差而正趕上媽媽有病了,我又回不來,所以我的小弟或小妹就可以照顧媽媽,讓我放心一點;還有,不是説人生多磨難嗎?如果真的遇到了什麼難事,我和小弟小妹還可以相互幫助呢!這是多好的事啊。

我反倒有些心疼媽媽呢!

如果再過十年,我考上了大學。再過二十年,我的小弟或者小妹也考上大學,媽媽那時已經六十歲了。這麼算起來,她的青春年華不都奉獻給我和我的小弟或者小妹了嗎?有人也和我有一樣的想法,就問媽媽:“你怎麼這麼喜歡與孩子打交道啊?把寶貴的青春都獻給了孩子,值嗎?”媽媽卻説:“為了孩子,一輩子都值了。”當時聽媽媽説完這句話,我都哭了。

我有這麼好的媽媽,真幸福!為了孩子,她不僅奉獻了最美好的年華,甚至也包括自己的生命,我的媽媽真的是世界上最大公無私的媽媽呀!所以媽媽,您就別再糾結了,在我這裏,生不生二胎,您説了算。

教師評語:開頭新穎,具有先聲奪人之效。重點突出,內容具體,貼近生活實際,結尾恰到好處點明中心,語言樸實而又深刻。

家庭教育作文 篇9

如今青少年犯罪已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據專家介紹,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負面影響是一個最為直接的原因。據一些法院介紹,他們所接觸到的少年犯中,90%和家庭教育不當有關。

由教育不當所引發的青少年犯罪已成為社會的毒瘤。教育不當已成不家庭美德建設中一個頗為值得關注的問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細胞正常發育,整個肌體才能健康成長。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會有家庭的穩定,才能促使社會相對穩定。

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包括身體鍛鍊、知識學習、人格精神、道德情操、智力潛能等,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礎,尤其是早期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素質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宜早進行。有的教育專家説過,一個人一生的教育都不如孩子在6歲以前所接受的教育來的牢固。

然而,雖然有很多家長明白教育要從早的道理,但並不知道怎麼樣才算是良好的教育。也許有時候一件無心的事情,就有可能造成孩子人格上的劣質。有一個故事,説的是兩個母親對兩個孩子的不同影響:同是分蘋果的事,孩子們都想要又大又紅的蘋果。一位母親用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要把這個蘋果讓給弟弟而自己真心想要這個蘋果的孩子,從此這個孩子學會了撒謊。而另一位母親要求孩子修整草坪,然後把又大又紅的蘋果分給做得又快又好的一個,其實這位母親告訴孩子一個道理,要靠自己怕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

這兩個以不同方式獲得同樣蘋果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一個因經常撒謊而犯罪被關進監獄,而另一位則靠自己的努力成了參議員。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要找到最合適培養孩子優秀品質的那一種。

減少因教育不當而導致的青少年犯罪,真正做好家庭美德建設,每一位父母對此都應該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從而心懷誠懇,自覺承擔起一份對社會的責任。

家庭教育作文 篇10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也許會覺得奇怪,怎樣才能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我認為做學習的主人就是由孩子來支配學習,而不是讓學習來支配孩子。現在很多學生都厭倦做作業,有時老師剛佈置完作業,教室裏立即就會響起怨氣:“唉!又這麼多作業啊!”孩子為做作業而做作業,為學習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倦、逆反心理,做作業快而潦草,敷衍了事,這樣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成為學習的奴隸,降低學習效率。我是濮陽市油田二小四年級三班的學生家長,在探討家庭教育方法時,曾經迷茫徘徊過,教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摸着石頭過河,小心翼翼地試探着着往前走,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點家庭教育體會,希望朋友們給予指點,互相交流共勉。

兒子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和他媽媽經常陪着做作業,作業多時他就敷衍了事,總想把作業往前趕,騰出時間出去玩,結果就會經常出現錯題,而且做錯的都是會做的簡單的題。時間久了,兒子開始動歪腦筋,每次作業多時,他的字就會寫得特別小,他覺得:寫小字速度快。作業少時,我們有時會給他加點碼,他就開始磨磨蹭蹭,不想再做另外佈置的題,帶着情緒去學習,學習效率一點都不高。很多家長對孩子寫作業傷透了腦筋,一籌莫展。慢慢地我們開始探討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作業,放學後我們不再監督他寫作業,給他規定時間,必須在幾點前把作業做完,而且保證全對,他就可以去找同學玩、打籃球、下象等。只要作業保質保量完成,他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實踐證明,這種方法非常奏效,並且增強了孩子的責任心和獨立自主的能力,他經常把自己的學習安排得井有條,做完作業後,自己先檢查,再由家長複查,學習效率提高了,也增加了娛樂時間。

教育孩子自己支配學習,當學習的小主人,首先應該讓他樹立自覺學習的責任意識,讓他明白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做作業就是孩子的首要任務,讓孩子不排斥學習,增加他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輕鬆愉快。其次,要求孩子注重學習的質量,要求他字體工整,計算準確,身姿端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量。再者,對孩子多表揚,肯定孩子的學習成果。當孩子遇到難題,一定要鼓勵他自己解決,家長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訴他,而是啟發他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當孩子自己把難題解答後,一定要抓住機會表揚孩子,他就會產生成功感和愉悦感,讓孩子從學習中獲得快樂,做學習的主人。

標籤:十篇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