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必備】家庭教育作文錦集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家庭教育作文錦集5篇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説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説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裏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開始,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學校教育來完成。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對孩子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着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嚴”字當頭,抓住國小關鍵期

大學者胡適曾經這樣説:“一個人小的時候,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聖大賢大英豪大豪傑,或者是成就一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這家庭教育四個字上分別出來”。現今社會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請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對孩子“錯愛”、“溺愛”、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如對人沒禮貌,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爺爺奶奶代辦,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認識的大學生、高中生中均出現過要父母給盛飯事件。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為“事件”,是認為這種孩子“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為中心”。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樹大並沒自然直,反倒長成歪脖樹。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多為公着想,儘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我家培養孩子的習慣採取“小時嚴、大時寬”。幼兒園、國小時期,孩子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對兒子以嚴為主。孩子只要小時侯養成好習慣,大了寬鬆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國小階段,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

二、培養獨立意識,使孩子不產生依賴思想。

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麼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鬆,但孩子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一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我們在家儘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現代社會交際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視培養。我們一是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關注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溝通,當好慈祥父母親,及時解疑答難,正確引導孩子。

我們家庭和睦、幸福,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傷害往往大於大人,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責任感和愛心,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時,我家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德育我們主要從要求兒子不説謊、不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德育內容也是隨孩子的成長而變化。當然,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身教重於言教,正如孔子所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還有,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家長不能居高臨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另外孩子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一般每天都抽出一點兒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完成得如何,學習順利嗎?有什麼新鮮事,心裏有沒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予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同時,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人和事説起,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激起心靈深處無窮的動力。同時,愛玩是小孩的天性,我們從不用過多的課外培訓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利。

四、經常與老師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繫,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聽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後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虧老師及時與我們聯繫,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彎路及孩子一些不好習慣的養成。

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法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不斷地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為人父母者,欲子孫賢者,不染惡習。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奮刻苦努力的學習,將來能成為我們國家的棟樑之材。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對孩子進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

貪婪痴慢,人心墮落要因。一切時,一切事要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一切為公着想,要使其作到斷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頭。

家庭教育作文 篇2

教育,是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的成長的必備經歷。每個人從出生起就要經歷家庭教育,在母親和父親的影響下學習和成長。而家庭教育又與整個社會的教育觀息息相關。

在漫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同學因為考的'分數的不同而獲得不同的待遇。在第一次考試中,甲同學獲得滿分,因而獲得母親表揚,乙同學因為沒有及格,而被甩了巴掌。第二次考試中,甲同學考了98分,而被父母批評被甩了巴掌。乙同學考了61分,進步了,及格了,因而獲得了家長的表揚。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現代家庭的教育理念。

這種教育理念有其可取之處,也有其弊端。首先,就甲同學來説,100分與98分相差兩分,分數差距很小,並不能由此推斷出甲同學退步了,甲同學仍舊處於優秀同學的行列。但在其父母眼中,甲同學退步了,因而給予了他巴掌和批評。這種高標準,嚴要求的教育方式很可能造成甲同學的受挫,一蹶不振。或者心理扭曲,為得一百分不擇手段。這是這種教育觀的不合理之處。其次,就乙同學而言,他的成績進步了,雖然只進步了六分,但足以跨越檔次,讓他從不及格變成及格。父母對其採取的鼓勵表揚的方式,鼓舞了乙同學的信心,對其以後的學習有着長久的影響,乙同學很可能經過自己的努力不斷進步。這是這種教育方式的可取之處,應該繼續發揚光大。

家庭教育作文 篇3

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媽媽對我非常嚴格,每次考試必須考到95分以上,這個給我出了一個難題,我擅長語文和英語,説難聽點我就是一個“數學白痴”所以每到考試的前一天,爸爸就給我找出一大堆的試卷、練習題和複習資料,有時要10點鐘才能上牀睡覺,寫的我手都酸了,結果只能休息五分鐘,休息完了接着寫。

到了第二天考試的時候,試題並沒有讓我失望,都是爸爸讓我複習過的,老師公佈成績的時候,我居然考了一個全班第一,我趕緊回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爸爸媽媽,沒想到爸爸沒有感到高興,而是一臉嚴肅的説了一句:“嗯。”

我很高興,因為爸爸媽媽給我立下的家規和給我的複習資料有很大的幫助,不管以後有多累,我都會堅持的!

家庭教育作文 篇4

給孩子做一個像哥一樣的爸爸是我的目標,擁有一個像哥一樣的爸爸卻是無數孩子們夢寐以求的期望。

中國有一句諺語: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人眼裏,其理解的意思卻截然不同。我的父親就是一個嚴厲的父親,他的話語不多,但肢體語言卻超多,在我身體的好多部位都留有他的足跡,但我並不會記恨於他,因為他生長在一個無知的年代,沒有文化,他對其的理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由於沒有更好的途徑來説服,只有採取一些極端的手段。時代在變,我們也在變,我們不能把老一輩的極端手段帶到現代,我們要像對待哥們和朋友一樣來對待自己的兒女,至此一個新的名詞“哥爸”誕生了。孫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只有瞭解孩子做過些什麼,心理在想什麼,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教他正確的做人觀,讓他懂得分辨是非好壞。

孩子最想聊的對象是他最好的朋友和兄弟,我們也不防做一個像哥一樣的老爸。

家庭教育作文 篇5

母蟹對小蟹説:“孩子,您怎麼老是橫着爬,為什麼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着您的樣子走的呀。”這是説,母親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不管我死在什麼地方,請不要把我同貴族、名流、富豪們葬在一起,請把我埋在普通的猶太工人、老百姓中間,讓我的墓碑能夠點綴周圍普通的石碑,也讓他們裝飾我的墓碑。”這遺囑出自俄國籍猶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汗姆的手筆。與這份遺囑一起留給後世的,還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記滿了尖酸刻薄、謾罵詛咒的語言。例如:“吃——讓蛆蟲把您吃掉!”“叫——讓您牙疼得叫起來!”“縫——讓縫衣針扎死您!”……

原來,肖洛姆幼年失去了母親,父親給他娶了個心腸毒、脾氣壞的繼母。繼母經常用惡毒的語言謾罵他。肖洛姆從不頂嘴,只是躲在角落,把繼母嘴巴里“吐”出的詞語,記錄在筆記本上。後來,他成了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許多咒罵與尖酸刻薄的詞語,都是從繼母那裏“借”來的。

事實證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影響着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鏡子”,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

標籤:錦集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