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1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李密《陳情表》)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李密《陳情表》)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王勃《滕王閣序》)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説》)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説》)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2

 一、基本思路和原則

抓好“兩綱一題”。兩綱就是《語文課程標準》和《山東卷考試説明》,一題就是“大學聯考試題”。《課標》是制定語文教材的依據,是指導教學的標本,教材只是例子而已,現在的教材比較多了,研究語文教學和大學聯考,首先要解讀好《課標》。《考試説明》是大學聯考的標本,命題的思路、依據均來源於此。大學聯考試題是大學聯考的樣本,是最具權威性和引領性的試題。這些都要在複習過程中細細地研究。

2.以考點為複習目標,將教材、學案、練習題和考點進行有機的結合,要大膽取捨,突出並突破重點、熱點、難點等教學問題。

3.夯實基礎與思維訓練、層級訓練相結合的原則。要知能並進,克服重知識輕視能力或輕知識重能力的傾向。

4. 考情和學情相結合的原則。通過練習、測驗、調查,找出學生學習知識的錯點、弱點、易混點、缺漏點對症下藥。

5.合理分配、調度複習時間的原則,既捨得投入,又吝惜點滴;科學調度,避免前鬆後緊的現象。

6.抓落實的原則。將落實進行到底,説了就做,做就要認真地做到底。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3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並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3、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文章結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重點與難點】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並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2、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章結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教師精講(六個考點分兩個課時,選擇題設錯陷阱的規律一個課時)

A、考點類型

考點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文中重要概念”,多指與整體文意密切相關或是文章重點論述的“概念性”詞語,對其能否準確理解直接影響到對文意的把握。歷年的大學聯考,一般的命題原則是“儘量使考生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為答題的基本材料”,因此,對概念內涵的理解必須依據文本,絕不能脱離文本。

“理解概念”題規範模板

1.下列關於“××”概念的理解,符合(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項是

2.從原文看,下列對“××”的理解,正確(不正確)的一項是

對於“理解概念”題,應從下面幾點入手:

第1步,審好題幹

首先,要審準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質特徵還是外部特徵;其次,審準修飾語;再次,要審準判斷的性質,是選出“正確”選項,還是“不正確”選項,是“最準確”,還是“不合文意”。

第2步,選定區間

選定區間即找到題干與選項在原文中的位置,通過與原文相關語句進行比較,作出準確的判斷和選擇。需説明的是,有的題幹或選項只是針對一段(包括一個句子、一個詞)而設,有的選項則是針對全文或文中的某些段落而設。

第3步,比照分析

比照分析是將選項與原文相關內容比照,看是否有轉述錯誤;與題幹比照,看是否符合題幹要求。

考點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謂“重要句子”是相對於文章而言的,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關鍵性語句,它直接關係到正確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內容。在不同體裁的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也有所不同,但總體上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①提示文章中心內容的句子,如中心句、文眼句等;②表明作者的寫作目的、觀點態度的句子;③銜接上下文,既有過渡作用,又有概括作用,起到標明行文思路作用的句子;④容易產生歧義性理解的句子。

“理解句子”題規範模板

1.下列理解,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2.下列對“××”一句的理解,準確(不準確)的一項是

對於“理解句子”題,應從下面幾點入手:

第1步,結合語境

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讀懂原文。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都與整篇文章有一定的聯繫,一定要在通讀原文的基礎上做題,切不可斷章取義。

第2步,抓關鍵詞

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子的含意常常由某個或某幾個關鍵詞來承載,它們或在結構上起着起承轉合等結構作用,或在意義上表明對象、原因、方式、途徑等角度或指向。可以説,抓住關鍵詞語是弄清句子含意的切入口。

第3步,瞭解位置

注意句子的位置及句間關係。如果説句子在文章、語段中起着總領的作用,那麼理解或解釋它時就必須從它所領起的那些內容去看、去分析;如果是起過渡、承上啟下的作用,那就要注意審視上下文段的意思;如果是起小結的作用,那麼在理解或解釋時就必須從它的上文去找相關的信息。總之,要抓住句子的“管轄”範圍,從句子的“管區”內尋找答案。在抓住句子“管轄”範圍的基礎上再分析該句與上下相鄰句甚至與全文的聯繫。一般來説,句與句之間的相互關係有指代、總分、説明、擴展(含闡述、解説)、呼應等。

考點3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謂“篩選信息”,是指在紛繁的語言材料中,篩掉次要信息,從而提取主要信息;所謂“整合信息”,是指對篩選出來的信息進行分類集中、重新組合、加以概括。此考點重點考查辨別、篩選並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觀點,以及最能表達文章主旨和作者寫作意圖的語句等。

“篩選信息”題規範模板

1.下列表述的內容,不屬於“×××”的一項是

2.下列各項,屬於(不屬於)分析“×××”原因(根據)的一項是

對於“篩選信息”題,應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第1步,確定區間

正確理解文意和題意,確定篩選範圍,即檢索相關的信息區域,按照考題要求從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內容,然後再對諸多信息進行檢視。

第2步,分析題幹

必須把握題幹信息,篩選信息題往往考查的是選項的所答是否合乎題乾的所問,如果選項所答非所問,那麼肯定是錯誤選項。

第3步,細心比照

信息有顯性信息,也有隱性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實信息,也有命題者命制的作為錯誤選項的“虛假信息”。要反覆認真分析比較,去偽存真,作出正確的判斷。

考點4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並在理解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係、分析段落層次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理清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結構”與“把握文章思路”其實是一個問題的不同側面。文章思路,指的是作者為使表達的思想內容能夠成為一個嚴密的整體,而選擇的由此及彼表達思想的路徑、脈絡;文章結構,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現,指的是對材料的組織及安排方法。

“分析結構”題規範模板

1.請簡要分析全文的思路(結構)。

2.下面對文章思路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對於“分析結構”題,應從下面幾點入手:

第1步,整體把握

所謂整體閲讀就是把文章看做一個整體。從立意、結構、思想等方面宏觀把握。從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等方面微觀調控,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

第2步,分清關係

論述類文章的論證思路是沿着邏輯思維的過程展開的,段落與段落之間有清晰的邏輯關係。論述類文章的結構主要有兩類:縱式結構和橫式結構。縱式結構主要是按主要與次要、現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等邏輯關係來安排層次的。橫式結構又分“總分式”和“並列式”兩種方式。“總分式”包括“總分總”“總分”和“分總”三種方式。

考點5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內容要點”,是指文本局部或整體的主要內容;“中心意思”,是指文本局部或整體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即作者對所論述的社會現象所持的觀點和看法。“歸納內容要點”,側重考查考生對語段乃至整個文本進行總結與把握的能力;“概括中心意思”,側重考查考生能否着眼文本,整體駕馭文本,通過理清文本內部的相互關係來抓住文本最主要、最本質的東西。

“歸納概括”題規範模板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不正確)的一項是

對於“歸納概括”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1步,統觀全文

精讀原文,注重整體閲讀,題文對照,明察秋毫地找出明明白白的詞語,更要細心捕捉間接或隱性的詞語,準確理解其含義。

第2步,分析題幹

單選試題,不要急於從題肢中選擇答案,可先閲讀題幹,把題肢還原到原文的相關部分。

第3步,對應驗證

題文對照,明察秋毫地找出閲讀的區域,細心捕捉間接或隱性的語句,大體確定作答範圍,然後仔細取捨。

考點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作者的觀點和態度的表述,有的直接,有的間接,有的集中,有的分散,閲讀時應能加以分析概括,分辨作者對所説事物的態度是讚揚還是批評;是完全支持,還是有一定保留。

“分析觀點”題規範模板

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正確(不正確)的一項是

對於“分析觀點”題,應從幾方面入手:

第1步,整體把握

辨析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現出來的觀點態度。這類試題一般從閲讀的整體性出發,要求考生對全文涉及的內容探幽析微,作出仔細的辨析。

第2步,查找評論文字

概括作者對文中某一內容的觀點態度。這類試題在一般論述類文章中大量出現,一般要求在篩選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礎上,對文中隱含着的作者的觀點進行辨析和概括。

B、選擇題設錯陷阱的規律

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題設置選項時,往往具有迷惑性,僅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還不夠,只有掌握了命題的設錯規律,才能更準確地識破選項陷阱,排除錯項。因此瞭解錯誤選項的設置規律,是提高答題準確率的關鍵。一般而言,選項設置的迷惑性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以偏概全

有時命題者故意增刪、改動文中表示範圍限制或是程度的輕重的詞語干擾考生。主要指空間錯位,即以部分代整體(或相反),以個別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從而使考生作出錯誤的判斷。

重點關注:表數量多少的詞語(少數,部分,幾個,大多數);表範圍大小的詞語(凡,全,都,所有;部分等);表程度輕重的詞語(特別,十分,稍微等);表頻率高低的詞語(通常,總是;有時,偶爾等)

2.混淆時態:(已然與未然)

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確定或還未實現的設想或推測説成既成事實。

重點關注:已經,曾經;過去,現在,目前;將要,尚未;之前,之後等

3.因果混亂:

因果混亂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因果顛倒,就是把“因”錯斷為“果”,“果”錯斷為“因”,顛倒了兩者的關係;二是強加因果,就是把沒有因果關係的説成是因果關係。

解題對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關係的選項時,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比較一下,仔細分析有無因果關係,或者因果關係是否倒置。

4.混淆模態:(可能與必然)

命題者在設置根據原文內容進行合理的推斷和想象題的選項時,從邏輯推理角度設置陷阱。把可能出現的情況説成必然出現的情況。

重點關注:一定,必將;可能,估計,如果,未必等

5.主次顛倒

事物的變化發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現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題人設計陷阱時,有時會將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解題對策:做此類題,要仔細審讀原文,清楚哪些是主要一面的,哪些是次要一面的

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顛倒。

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在事物的性質上設置干擾。有意將閲讀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將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7.無中生有:即原文無此信息。

指所給選項中所説的內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從原文中推斷出來。命題者故意在干擾項裏設置原文沒有的信息。

解題對策:考生在做題時要仔細檢查所給選擇項的內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據,或者是否能根據原文合理地推斷出來。

8.混淆充分、必要條件

必要條件:只有……才充分條件:只要……就

9.混淆程度深淺

解題對策:在遇到涉及有程度深淺的選項時,一定要關注顯示程度的副詞,並與原文認真比照。

10.偷換概念(張冠李戴):

主要指命題人在解釋概念,或轉述文意時,故意弄錯對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誤入歧途。命題者暗中將兩個概念的內涵如屬性、作用、發展趨勢等進行了調換、改變或混淆,乍看與原文的説法一樣,但仔細推敲就會發現實際上並不是一回事。通過漏字,添字,改字,換序等方法擴大、縮小或轉移概念。

解題對策:同學們在閲讀原文時,一定要關注事物的對象,並用圈、點、劃、批的方法標出,在做題時,應注意看選項中是否存在信息錯誤對接的現象,尤其看命題的主語、謂語與原文是否一致。

此外還要留心文中的代詞的指代。“這些”“那些”“這個”“那個”“其”等詞語,必須聯繫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詞語所指代的具體內容,結合語境判斷。

特別注意,別讓以下幾點成為答題盲區:

(1)記住:不能只看選項本身的錯對,注意選項是否答非所問;

(2)記住:題幹中有“根據”、“證據”、“原因”等字樣,選項與題幹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係;

(3)記住:有的選項要選最佳答案,而非正誤選擇;

(4)記住:題干涉及幾層意思,選項中則要答全幾層意思。

小組討論

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從預設問題展開討論,分成小組,每個學生都參與,發揮自己的特長與理解。

【大學聯考真題】

(20xx大學聯考全國卷甲)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青花瓷發展的黃金時代是明朝永樂、宣德時期,與鄭和下西洋在時間上重合,這不能不使我們思考:航海與瓷器同時達到鼎盛,僅僅是歷史的偶然嗎?從歷史事實來看,鄭和下西洋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歷史契機。近三十年的航海曆程推動了作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產與外銷,不僅促進技術創新,使青花瓷達到了瓷器新工藝的頂峯,而且改變了中國瓷器發展的走向,帶來了人們審美觀念的更新。這也就意味着,如果沒有鄭和遠航帶來活躍的對外貿易,青花瓷也許會像在元代一樣,只是中國瓷器的諸多品種之一,而不會成為主流,更不會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見,青花瓷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新與文化交融的碩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動文明大交融的同時,也推動了生產技術與文化藝術的創新發展。

作為中外文明交融的結晶,青花瓷真正成為中國瓷器的主流,則是因為成化年間原料本土化帶來了民窯青花瓷的崛起。民窯遍地開花、進入商業化模式之後,幾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統天下的局面。一種海外流行的時尚由此成為中國本土的時尚,中國傳統的人物、花鳥、山水,與外來的伊斯蘭風格融為一體,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進而走向世界,最終萬里同風,成為世界時尚。

一般來説,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而時尚興盛則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誌。因此,瓷器的演變之所以引人注目,還在於它與中國傳統社會從單一向多元社會的轉型同步。瓷器的演變與社會變遷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使我們對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如果説以往人們所瞭解的明初是一個復興傳統的時代,其文化特徵是迴歸傳統,明初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那麼青花瓷的例子,則可以使人們對於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個新的認識。事實上,與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峯密切相關,明代中國正是通過與海外交流而走向開放和進步的,青花瓷的兩次外銷高峯就反映了這一點。第一次在亞非掀起了中國風,第二次則興起了歐美的中國風。可見,明代不僅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重大轉折時期,也是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轉型時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動了中國瓷器從單色走向多彩的轉型,青花瓷以獨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變過程,成為中國傳統社會從單一走向多元的例證。

(摘編自萬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軌跡》)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鄭和下西洋推動了瓷器生產、銷售和技術創新,帶來了青花瓷發展的黃金時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發展進入新階段,此時青花瓷與外來文化已無關係。

C.明代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風格表明當時社會比較開放和進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動瓷器從單色走向多彩,從而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多元轉型。

A [解析]B項,“此時青花瓷與外來文化已無關係”錯誤。由原文第二段的“一種海外流行的時尚由此成為中國本土的時尚”可知,外來文化影響着青花瓷的發展,不能説“無關係”。C項,“明代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錯誤。原文是説“明初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此處擴大了範圍。D項,“從而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多元轉型”錯誤。原文最後一段説“成功推動了……成為中國傳統社會從單一走向多元的例證”,僅僅是“例證”,而非社會轉型的推動因素。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第一段通過元明兩代瓷器的比較,論證了瓷器發展與審美觀念更新的關係。

B.文章從民窯崛起、商業化和風格變化等方面論述了青花瓷成為世界時尚的過程。

C.文章論述青花瓷崛起的軌跡,為中外交往推動明代社會轉型的觀點提供了例證。

D.文章提出問題之後,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並論證了崛起帶來的影響。

A [解析]“論證了瓷器發展與審美觀念更新的關係”錯誤。由原文“由此可見,青花瓷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新與文化交融的碩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動文明大交融的同時,也推動了生產技術與文化藝術的創新發展”可知,通過比較,論證的是青花瓷的發展和中外交往的繁盛有關。“審美觀念更新”無中生有。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為商品大量生產和外銷,青花瓷可能就不會崛起。

B.時尚興盛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誌,可見青花瓷興盛的成化年間社會變化很快。

C.青花瓷外銷掀起世界性的中國風,可見青花瓷對明代的世界影響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領了世界時尚,由此帶來的啟示是,應注重社會的多元和開放。

B [解析]B項不合邏輯,原文中説“一般來説,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而時尚興盛則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誌”,而選項中沒有了“一般來説”這一限制,前提內涵範圍被放大,以此為依據推出的結論不一定符合事實。

知識回顧:

六大命題方式需明確

1.刪減刪減句子中的定語或狀語等修飾成分可能使語意發生改變,造成對內容的曲解

2.添加添加定語或狀語或某個中心詞或其他內容,使原文內容發生改變

3.調換調換詞序、語序,造成邏輯錯誤,從而改變句意

4.改變改變説法或換用別的詞語代替,使原文意思發生變化,從而形成錯誤選項

5.遺漏看似保留了原文詞句,但結合題幹來看,只是強調了問題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6.拼湊將意義有關或無關的幾個詞語(句子)胡拼亂湊,使信息隨意組合,形成錯誤選項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4

 誤區1:棄芝麻,得西瓜

有的同學認為,語文能力是長期積累感悟所形成的,非一朝一夕所能提高。在他們的眼裏,語文簡直就是芝麻,其他容易抓分的科目就是西瓜。與其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提升幅度不大的語文,不如把時間與精力分配給容易得高分的其他學科。因而很多同學要麼只是跟隨老師安排複習,以保證不至於淡忘就行:要麼就乾脆放棄語文複習,連語文課上也在做其他練習,遑論課外花時間學習語文。這既是對語文課程特點和語文考試命題特點不瞭解的片面觀點,也是不明白學習心理特點和課程平衡造成的結果。語文能力固然是經過長期積累、感悟形成的,但在相對集中的時間裏,運用科學的方法去訓練,語文成績在短時間內還是可以有較大的上升空間的。再者。人的大腦左右半球分工合作,在較長時期內如果其中一邊大腦半球處於休息抑制狀態,就不利於全面激發智力發揮,即使全身心投入到能夠抓分的科目學習之中,這些科目所得到的分數,也未必能夠彌補因放棄語文複習而丟失的分數。

高三各個科目的複習,應根據本人的學科基本知識掌握程度,做合理的安排,做到突出優勢科目,提升弱勢科目。使各科均衡發展。無論以往功底如何,絕不能放棄語文複習。

 誤區2:不知己,無計劃

進入高三語文複習前,同學們一定要花時間充分了解自身語文學習和語文功底的現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全面準確地瞭解自己,才不至於盲目跟隨老師的複習計劃轉。瞭解自己語文學習狀況和語文功底現狀,就是了解自己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語文閲讀能力、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寫作能力等狀況。瞭解自己有很多種方式,一是通過向瞭解自己的語文老師諮詢,二是分析以往自己語文考試試卷的答題狀況,三是分析自身記憶力的強弱、思維能力的強弱。從語文試卷答題情況,基本可以判斷出自己語文學習方面存在的缺陷。因為一般來説,某個知識點錯誤率越高,越説明該知識點沒有掌握好。自己的語文複習計劃,就是針對自己個人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進行重點學習和訓練。進入高三,語文複習的使命並非是要推倒重來、重新建構,而是要在原有語文知識基礎上的系統化、條理化,達到熟練牢固掌握知識,準確靈活運用語文知識的目的。因此,個人複習計劃非常重要。只有針對自身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薄弱環節重點訓練,才能避免因全面出擊而分散精力。

加強複習的計劃性,也是基於把握複習的主動權而考慮的。從學習心理的角度考慮,主動出擊的複習有利於提高學習的效率,而盲目跟從的學習,往往使自身的中樞神經處於抑制狀態,使學習的效率大打折扣。

 誤區3:寧信書,不信師

一方面,學生面對浩如煙海的語文知識茫然無措,希望有人給予他們點石成金的指頭;而另一方面,學生面對老師課堂上枯燥乏味的講解又萎靡不振,希望趕快逃離這寡味的課堂。好像老師的講解、安排的訓練似曾相識、於己無益,而實際答起試卷來,卻又是處處似是而非,無從下手。與其聽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解,不如自己翻看複習資料來得實惠,於是大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你講你的課,我看我的書”,出現了“寧信書,不信師”的現象。這固然與老師課堂教學能力有關,但作為高三學生,仍然僅憑個人興趣喜好聽課,不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和麪臨的大學聯考嚴峻形勢調整自己的聽課習慣,這將會制約語文應試能力的提升,與自己希望考上理想大學的初衷是相矛盾的。一般來説,老師經過長期的專業學習,有着比較紮實的專業功底,有充足的時間鑽研教材和教法,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瞭解大學聯考命題的趨勢和答題的一般技巧,聽老師的課、按照老師的安排進行訓練,效果總比自己單幹要強得多。語文學習本身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語文課堂上不可能像理科課堂一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各種語文考試試卷命題看似與課本、課堂沒有多少聯繫,但試卷中所包含的知識、能力要求都來自課本,來自課堂,來自平常的訓練。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預期,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相信老師能夠幫助自己提高語文複習效率,才會積極主動配合老師的要求,完成訓練任務。

相信老師而不盲從,主攻複習資料而不唯書本,聽課的同時基本按老師的複習計劃同步完成訓練任務,聽課與針對本人知識薄弱點進行強化練習相結合,語文成績必定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提高。

 誤區4:重積累,輕思維

考前語文複習的主要任務,一是再現、鞏固語文基礎知識,形成語文知識體系,達到熟練程度,在考試中能夠迅速、準確地按要求答題;二是通過閲讀、分析、綜合、概括、表達訓練,培養和提高閲讀各類文章的能力,實現語文知識向語文能力的遷移,提高語文考試中閲讀文章必須具備的感悟力、理解力、表達能力:三是通過平常的各類文體的寫作訓練,提高審題、組材、謀篇立意、表情達意的能力,寫出較高水準的考場作文。很多同學明白語文複習的重要性,但是過於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忽略了思維能力的訓練,把大量時間精力投放到機械記憶一般知識上面,導致經過一段時間的複習。還是未能形成語文知識體系,語文能力也未能有明顯的提高。

究其原因,一是以往形成的機械記憶習慣使然,二是不理解思維在語文複習中的優勢地位。思維是實現語文知識向語文能力轉化的橋樑。如果説語文知識是一粒粒的珍珠,那麼思維就是貫穿語文知識的絲線。人的思維活動具有目的性、概括性、間接性、能動性的特點。把握這些思維的特點,運用各種思維方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複習的過程中,對包羅萬象的語文知識進行分類整理,歸納概括,綜合抽象,從中尋找出規律;或者運用已經掌握的基本概念,去解析複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誤區5:重分數,輕分析

有些同學很重視考試的分數,分數高就情緒激動甚至忘乎所以,以為下個階段可以放鬆複習了:分數低就情緒低落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難以學好語文。考前固然要重視分數,因為分數畢竟是一把標尺。標誌着階段複習中知識點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但我們應該明白,一般考試,除知識點單元測驗外,基本上都是綜合試卷,而且由於每次的命題人不同、要求不一、試卷難易度各異,考試的分數並不完全等同於自己的語文能力。每次考試,既是對前階段複習的檢驗,又是對下階段複習的指導。如果冷靜、客觀、科學地分析語文答卷,就能夠從中瞭解語文複習中知識的掌握程度、知識的遷移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訓練程度以及答卷時的心理狀態、答題技巧,並據此制訂針對性的彌補措施,及時有效地進行復習。每次考完之後。不僅要認真聽取老師對全班同學答卷情況的分析,從中學習分析答卷的方法,還要借鑑高分同學的答卷,分析與高分同學答卷中存在的差異,向他們學習答題的技巧。

以上高三語文複習中存在的誤區,實質上是不重視“思”造成的。“學而不思則罔”,緊張繁忙的大學聯考語文複習。始終貫穿一個“思”字,用智慧統帥語文複習,用智慧追求高效,那麼,語文複習存在的誤區就可以成為亮點,語文能力就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語文應試能力也必將相應得到提升。

  建議

 1目標與過程

第一輪複習是整個高三備考環節中最主要的一環。之所以這樣講,理由有二。其一,這是最全面的、最完整的一環。在這一時間段中,要有計劃、有目標地涉及所有大學聯考考查的知識點與能力點。此後,再無這樣全面應對的過程了。其二,這是最深入、最系統的一環。在這一環節中,不僅會較為深入地探觸到各個知識點、能力點,而且還會關注到它們之間彼此的內在關聯,建立彼此關聯的網絡。同學們依據以上目標,在這一過程中,當結合自我實際,合理有效安排好“過程”。同時還可以請相關老師看看,提出修改意見,力求讓此過程契合自我實際和班級整體安排的實際。這一階段,用時最長,從整體的狀況上,安排好個人學習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2制定到踐行

計劃制定好,一定要付出實際行動,充分利用每一秒鐘意味着生命的延長。不要再在忙亂中苦惱,有計劃地安排生活。一定要相信自己,最大化做到合理計劃、充分複習、突出重點。人生本就有限,而又有太多太多的時光在苦惱、迷茫與毫無節制的享受中荒廢。人是善變的,而白紙黑字卻永遠不變,違反了規劃,只會助長自己的惰性,使人深深的陷入後悔與自責。在茫茫大海中,人常會迷失方向。不如出海前就帶好海圖和羅盤,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撞上暗礁。人性本不愛吃苦,只好給他鞭策與激勵,使人生不斷前進;人性本愛享樂,那就在辛勤耕耘後使他感到先苦後甜的無限樂趣並周而復始,進一步發現學習中獲得知識的快樂,學習過程帶來的探求研究之樂趣。一切提前計劃好,不會慌亂,不會緊張,留下的只有從容不迫與必勝的信心。

3循序以漸進

整體的規劃做好了,局部細節才能跟得上。每一天的學習安排看似是獨立的,又能保持與整體步驟的和諧一致。保證了過程,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目標。天天都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幹什麼才最有效,這樣,複習備考雖説是艱苦的,但心底卻總能漾起快樂。

4課上牽課下

在處理“過程”問題時,還要注意處理好課上與課下的關係。首先,課下,自己要通過努力,將“龍”備好畫好;期待課堂,在課上得到老師充分的幫助,點亮龍“睛”,這樣,“龍”必會破壁飛出,整個複習就會“活”起來。其次,還有可能需要依據老師點出的“睛”,去修改完善自己準備的“龍”。龍爪威猛,龍身騰躍,再配有灼灼雙睛,“龍”也自會飛騰而去。

 5全局想細節

①將基礎知識(語音、字形、同義詞辨析、成語、病句、文言文閲讀)安排時,既要注意專題性,又要注意分散性。

②基礎知識中許多能力點的落實需要記憶,但不能盲目記憶,只靠工夫。如“惹是生非”中“是”字經常被誤寫為“事”,這主要是因為不瞭解“是”與“非”的關聯,“是非”在詞中是指矛盾,爭端。再如“寒暄”中的“暄”經常被誤寫為“喧”,仔細推究就會發現“寒”與“暄”是意義相反的兩個字,是指寒和暖,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再誤寫誤用了。

③對於病句,要着重注意用足例句。對精選出來的例句要堅持“辨(感性)一析(理性)一改(操作)”三步走戰略:辨就是能從結構性和語義性兩個層面辨別正誤;析就是能分析錯例屬於六種病句中的哪一類;改就是能將錯例修改正確,這一點雖然不是近年來大學聯考的重點,但它非常有助於我們在正誤的比照中加深對各種病句類型的理解。通過三步走戰略,精耕細作,務求辨得準、析得清、改得正,從而真正做到精選精練,以一當十。只有這樣,才能跳出題海戰術,收到事半功倍的複習實效。

④寫作的改善,離不開詞彙量的積累。在字詞備考的過程中,要注意進一步瞭解詞語意藴,增強對詞語的敏感力。如“水光瀲灩”可以想象為描摹的是這樣的一幅圖景:最是那一片煙雨朦朧,輕輕盪漾在湖水中央,淺淺的暖暖的陽光温柔的撫摸着一切,輕掬一捧清湜,看陽光跳躍在手心,反着美麗光芒……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5

同學們用好手中做地安排好舊試卷,也可以達到提升成績的效果。

首先,有計劃地對這些試卷中丟分處所暴露的知識漏洞和思維問題再審視、再思考是我們要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錯過、改過不等於已掌握,此刻針對性的查漏補缺是完善我們知識體系、嚴密我們思維方式的有效方法。

其次,建議大家可以試着橫向使用這些試卷,針對個人弱項,將這些舊卷子的某個專項集中橫看,較少的時間投入幾乎就等於重建了有關這個專項知識的網絡圖,重構了各類題型體系。舉例來説,橫看幾十道做過的病句題,六種病句類型自然涵蓋全面了,哪種語病常考,哪種語病自己最不敏感也都瞭然於胸。

高三生一輪複習語文舊試卷使用方法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6

一、第一輪複習進度安排。

在開學前,確定整個複習的大框架,每個月的25號又細化下個月的複習內容。每週二晚討論下週授課內容。具體安排見附表。

二、教學案的編制和使用。

1、及早思考,明確到人。在開學初就明確了各個專題的具體責任人,要求責任人及早思考,深思熟慮,形成草稿。

2、具體智慧,完善學案。在授課前一週,將草稿發到每個教師手中,每個教師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進一步完善學案。

3、統一行動,重視個體。在週二備課組會議上,所有教師各抒己見,見仁見智,最終討論確定正式學案。但由於文科與理科學生實際不盡相同,不同班級之間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還特別重視個體差異,要求所有教師針對自己班級的實際,進行二次備課。

4、學案確定後,提前一天發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做好預習。

5、學案一般包括典型例題、知識講解、課堂鞏固練習、課後鞏固練習四部分。課後鞏固練習主要是針對知識講解的內容來命題。

三、第一輪複習的具體措施。

(一)、採取“超低空、地毯式、拉網式”的複習策略,夯實基礎,建立知識體系。

我校學生底子薄弱,我們全體語文教師對此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這就決定了我們語文第一輪複習起點不能高,容量不能過大。與其在高空作業,不如踏踏實實地給學生一些東西。因此我們採取了“超低空、地毯式、拉網式”的複習策略,把知識全面的給學生,學生得到的知識是實實在在的。

(二)、構建立體式複習體制,早讀、課堂、自修處處到位,知識、方法、能力層層推進。

説實話,我們的學生學習自覺性是不高的,而且學生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也不高,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師在複習中抓一個“實”字。要求“實效”,就必須實在的工作,早讀、課堂、自修處處到位,構建立體式的複習體制,讓學生時刻感到語文就在我們身邊。當然實在的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求的高效,因此我們先行實基礎,再點播方法,最後才提高能力,層層推進。讓學生感覺到語文並不可怕,大學聯考並不可怕。

(三)、處理好複習中的四個問題,一切為學生服務,一切以實效為前提。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7

一、現代文閲讀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我們這裏所説的文化並不等於已經鑄就的、一成不變的“文化的陳跡”,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時間長流中,不斷以當代意識對過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釋,賦予新的含義。因此,文化應是一種不斷髮展、永遠正在形成的“將成之物”。顯然,先秦、漢魏、盛唐、宋明和我們今天對於中國文化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都會用不同時代當時的意識對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發達的今天,所謂當代意識不可能不被各種外來意識所滲透。事實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種文化的影響下發展成熟的,脱離歷史和現實狀態去“尋根”,尋求純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無益處。正如唐宋時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響,復歸為先秦兩漢時代的中國一樣。因此我們用以和世界交流的,應該是經過當代意識詮釋的、能為現代世界所理解並在與世界交流中不斷變化和完善的中國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夠相互溝通的話語。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變形一樣,當中國文化進入外國時,中國文化必然經過外國文化的過濾而發生變形,包括誤讀、過度詮釋等;外國文化進入中國也同樣如此。常聽人説唯有中國人才能真正瞭解中國,言下之意似乎外國人對中國的瞭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實上,法國的伏爾泰、德國的萊布尼茲都曾從中國文化受到極大的啟發,但他們所瞭解的中國文化只能通過傳教士的折射,早已發生了變形;今天我們再來研究伏爾泰和萊布尼茲,卻又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來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別樣的理解。這樣,就在各自的話語中完成了一種自由的文化對話。這裏所用的話語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對方的文化中經過某種變形的。

當然也還可以尋求其他途徑,例如可以在兩種話語之間有意識地尋找一種中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就可以是這樣一種中介,如文學中的“死亡意識”“生態環境”“烏托邦現象”等,不同文化體系的人對於這些不能不面對的共同問題,都會根據他們不同的歷史經驗、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過這樣的對話,才能得到我們這一時代最圓滿的解答。在這種尋求解答的平等對話中,新的話語就會逐漸形成,這種新的話語既是過去的,也是現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這種話語逐步形成的過程中,世界各民族就會達到相互的真誠理解。

(摘編自樂黛雲《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十講》)

1.下列關於文中所説的“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文化並不是歷史上已經形成並且固化了的一種“陳跡”,而是要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地用當代意識賦予這種“陳跡”以新的解釋和含義。

B.文化是一種不斷髮展、永遠在形成之中的“將成之物”,所以先秦、漢魏時代的人們看到的中國文化跟我們今天看到的並不相同。

C.唐宋時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響,所以唐宋時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兩漢文化一樣屬於純粹的中國文化。

D.在信息、交通空前發達的今天,人們的意識中不可能沒有外來的成分,我們用來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經過這種意識詮釋的中國文化。

2.下列關於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當中國文化進入外國時就會發生過濾和變形,當外國文化進入中國時也是這樣,其表現形式有誤讀、過度詮釋等。

B.只有既是屬於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對方的文化中經過某種變形的話語,才是兩種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夠相互溝通的話語。

C.在文化交流中,實際上並不需要外國人像中國人那樣瞭解中國;否則,我們就難以對自己的文化作出別樣的理解。

D.解決不同文化體系的人所共同面對的問題,例如文學中的“死亡意識”“生態環境”等,這可以成為不同文化之間交流的中介。

3.下列推斷,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伏爾泰、萊布尼茲利用已經摺射了的中國文化,為中國人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可見有的時候中國人並不真正瞭解中國。

B.從文化交流和比較看,尋求純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無益處的,因此,研究歷史上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影響也是沒有必要的。

C.對於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同文化體系的人會有不同的問答,而平等的對話正是獲得我們這一時代最圓滿的解答的唯一途徑。

D.從“相互溝通的話語”“各自的話語”等説法來看,文中所謂的“話語”應該是指文化交流雙方的立場觀點、思想意識等。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一粒剩飯的佛緣

呂嘯天

梅城北山雲峯寺新來了一位年輕的僧人了同。中午用餐的時候,了同對着一缽清淡的齋飯感到難以下嚥,勉強吃了幾口就回寮房睡覺去了。了同生在一個富裕之家,父親是一位商人,因與生意夥伴反目成仇遭到算計,被告到官府,萬貫家財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父母遭受如此打擊一病不起。成了孤兒的了同走投無路,不得不皈依佛門,但是富家子弟的習性一時無法改變。

當天用晚膳的時候,了同見到裝進他僧缽裏的竟是中午只吃了幾口的剩飯,心裏很生氣,就責問負責膳食的師兄了容:“你把剩飯倒給我,是不是見我是新來的,好欺侮?”

看着師弟沒有因為浪費糧食感到羞恥,反而理直氣壯的樣子,了容也有了怒氣:“這規矩是師傅定的,你若不滿,你找師傅理論去啊。”

了同聞言當下就朝方丈室跑去,但是隻走了幾步,想到師傅雲源大師那威嚴的樣子,心裏不禁有些害怕,不得不回到齋堂,端起那大半缽剩飯硬着頭皮吃了下去。吃那缽齋飯,了同用了半炷香的工夫,他認為這是自出孃胎二十年以來最難吃的一頓飯。

第二天又到用膳的時候,了同端着一缽齋飯,勉強吃了一半,另一半無論如何也吃不下了。但是僧人用餐要求一粒不剩全部吃完,整個齋堂不設放置剩飯剩菜的器皿。於是了同悄悄溜了出來,想把剩飯偷偷倒到門外的一條水溝裏。

“能吃的飯,怎能倒掉?”了同聽到身後傳來一聲吶喊,回過頭來一看,不由大驚失色,説話的竟是住持雲源大師。

“一粥一飯,普度天下蒼生。一粥一飯,當視為萬物之源。”跟在了同身後的住持雲源大師手裏託着一隻空缽,一臉威嚴地對了同説,“把剩下的齋飯全倒進這個空缽之中。”

了同不知師傅的用意,但是見到他一臉威嚴,不敢多問,只得把半缽飯倒進師傅手中的缽裏。此後一連幾天,每次見了同有吃不完的飯菜準備倒掉時,雲源大師都會讓他把剩飯倒進一隻空缽裏。

一晃過了一個月,了同慢慢適應了寺廟裏的生活,但是始終覺得寺裏的齋飯做得清淡寡味。這一天,他用完餐等到齋堂裏只剩下師兄了容一人在打掃衞生,於是提出能不能把飯菜做得可口一些,還説道:“師兄,你不把飯菜做得好一些,我還會繼續剩飯的。”

話音剛落,了容猛地把一張凳子狠狠地掇在地上,一臉漲紅道:“你可知道,你每頓飯那些吃不完的飯菜倒進了師傅的缽裏,就成了師傅的飯食。”

了同一聽嚇得大驚失色,連聲道:“不,不會的。”

了容道:“自你上山一個月來,師傅已經沒有在齋堂掛過單,就以你的半缽剩飯為食。”

罪過!了同感到羞愧難當,他來到師傅的禪房一下跪倒,請師傅寬恕他的不敬。

雲源大師威嚴的臉上有了笑容,扶起了同給他講了一件往事。

三十年前,出生於官宦之家的雲源大師遭政敵陷害被朝廷滅族。他逃了出來,來到寺裏。與了同最初出家的日子一樣,他覺得寺裏的飯菜難以下嚥,吃不完的就倒進水溝裏。住持沒有責罰他,暗中把倒掉的剩飯撈起來洗乾淨後曬成米粒裝進一個罈子,半年間裝滿了一大壇。當年冬天,北山下起了五十年不遇的暴雪。進出山門的道路被封住了。寺廟裏儲存的糧食吃光了,包括住持在內的三個人面臨着被餓死的威脅。住持把那壇米粒取了出來,每天取一把熬成米粥,就是憑着這壇米粒撐了十幾天,使寺裏三人免了一場滅頂之災。

“一花一世界,粒米藏乾坤。”雲源大師長歎一聲道,“飽食當念飢餓之窘,時時要惜一粥一飯。”

了同一夜之間開悟,他辭別師傅,手託僧缽下山化緣。所到之處,只求施給剩飯。北山周邊居民見他津津有味在吃剩飯,又是稱奇,一些浪費糧食的人心裏也不免產生羞愧不安。一年之後,北山周邊興起了節儉惜糧的好風氣。

雲源大師知道,很是高興:“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人惜飯,飯惜人。心生惜心,萬物有情。”

(選自《小小説月刊》,有改動)

1.下列對作品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作者開篇寫了同出生在富裕之家,父親是一位商人,與後來寫雲源大師出生在官宦之家形成照應,在結構上暗聯。

B. 雲源大師是一位佛法深厚的高僧,既有身教,又有言教,先自己以剩飯為食一月,後又用三十年前自己親歷的事感化了同。

C. 小説末段運用佛家偈語,高度濃縮了對事物的價值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與探索。

D. 這篇小説以剩飯為線索,以小見大,通過講述師徒兩代出家人的生活小事,倡導人們要居安思危,節約糧食。

2.文章多次寫雲源大師“一臉威嚴”,最後説他“威嚴的臉上有了笑容”,雲源大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3.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題目“一粒剩飯的佛緣”的理解。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尋思想之光

20xx年1月14日,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辭世。就在前一天,老先生剛剛度過了他112歲生日。“大概是上帝糊塗了,把我忘記了”。當生命終極刻度停在“112”時,周有光曾經説的那句經典“長壽感言”,為告別添了一絲和暖的意味——一個思想有光的靈魂,終於被上帝想起了。

上海聖約翰大學是周有光早年求學之處,有人説,透過聖約翰的校訓——“Light And Truth”(光明與真理),似乎就能讀懂周有光。歷經世紀滄桑,周有光身上葆有中國知識分子的高貴品格。

聖約翰大學奠定了他治學的精神底色。在聖約翰大學,周有光攻讀經濟學,但他還廣泛閲讀了文學、世界史等各方面的書籍,受益頗深。學校要求學生每天讀英文報,一位英國教師教導他們,每天看報要問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條最重要?”“為什麼這條消息最重要?”“這條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向自我提問、獨立思考,不知道就趕緊去查閲百科全書,這成為他一生治學的方法和習慣,他也因此積攢了極其豐厚的知識儲備。後來,沈從文還開過玩笑,送他一個“周百科”的稱號。這彷彿成為一個奇妙的隱喻。改革開放後,周有光擔任《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的三位編委之一,參與翻譯《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

50歲前,致力於經濟領域,50歲後,事業驟然改弦易轍。1955年,新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急需人才,周先生從上海調到北京。此前,他在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書。把他作為專才調入“文改會”,是因為他的“業餘愛好”。從20世紀20年代初,他就關注語言文字,認識到語言文字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中的重要作用。他説,語言使人類別於禽獸,文字使文明別於野蠻,教育使先進別於落後。進入全球化時代,他更是極力推進語文現代化,指出教育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語文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前提。

周有光參與制定《漢語拼音方案》,參與設計、推廣漢語拼音體系,後來被公眾譽為“漢語拼音之父”。而他本人極其謙遜,覺得這樣稱呼不好,多次對別人説:“讀過我書的人,決不會把那頂桂冠隨便加在我頭頂上。”周有光還預測了21世紀華語和華文的變化趨向:華語將在全世界華人中普遍推廣;漢字將成為定形、定量、規範統一的文字,漢字在21世紀後期可能要再進行一次簡化;拼音將幫助華文在網絡上便利流通。

拜訪過周有光的人,都會注意到他僅僅9平方米的小書房,以及那張脱了漆的舊桌子。別人覺得這書房太狹小了,周有光説:“夠了,心寬室自大,室小心乃寬。”

周有光走過了滄桑百年,作為上世紀的老人,他卻一直跟得上時代潮流,適應新科技,心裏也始終裝着風雲變幻的世界。他曾對朋友説:“我是認真思考了這個世界的。”他不斷反思個人思想發展歷程,總結中國現代化的經驗教訓,提出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規律”“五大自由”等思想,為當代研究者予以深刻的啟發。85歲退休後,他研究文化,完成了大約一半的著作。百歲後仍然筆耕不輟,100歲出版《百歲新稿》、104歲出版《朝聞道集》、105歲時出版《拾貝集》,以及《周有光文集》《從世界看中國:周有光百歲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大概是上帝糊塗了,把我忘記了”,從周有光的“長壽感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知識分子面對生命與死亡的坦然。

B. “聖約翰大學奠定了他治學的精神底色”,其中的“精神底色”是指豐厚的知識儲備、良好的治學方法和習慣。

C. 周有光擔任《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的編委,參與翻譯《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周百科”的美譽,真可謂實至名歸。

D. 周有光在《窗外的大樹風光》中寫道:“我用透明膠貼補書桌,這是頑石補天的現代版。”體現了其“心寬室自大”的豁達與樂觀。

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 挽周有光聯“兩代宗師,半路出家堪稱語父;百年巨匠,一生歸宿可謂書童”。用“書童”突出其晚年酷愛閲讀。

B. 周有光認為語言和文字是人和禽獸、文明和野蠻相區別的重要標誌。進入全球化時代,他更強調語文現代化的重要性。

C. 周有光曾預測:華語將在全世界得到推廣;漢字將成為統一的文字,並可能要再進行一次簡化;拼音將幫助華文在網絡上便利流通。

D. 周有光“認真思考了這個世界”,他的思考就是反思個人思想發展歷程,總結中國現代化的經驗教訓,提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E. 周有光一生步履不停: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由經濟轉入語言,85歲又成為文化研究者,百歲後依然筆耕不輟。

3.周有光身上具有知識分子怎樣的品格?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二、文言文閲讀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袁淑,陳郡陽夏人,丹陽尹豹少子也。少有風氣,伯父湛謂家人曰:“此非凡兒。”至十餘歲,為姑夫王弘所賞。不為章句之學,而博涉多通,好屬文,辭采遒豔,縱橫有才辯。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並不就。劉湛,淑從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為意,由是大相乖失。出為宣城太守,以母憂去職。服闋,為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舉北伐,淑侍坐從容曰:“今當鳴鑾中嶽,席捲趙、魏,檢玉岱宗,今其時也。臣逢千載之會,願上《封禪書》一篇。”太祖笑曰:“盛德之事,我何足以當之。”淑憙為夸誕,每為時人所嘲。始興王濬嘗送錢三萬餉淑,一宿復遣追取,謂使人謬誤,欲以戲淑。淑與濬書曰:“聞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與一奪,義士猶或非之。”

遷太子左衞率。元兇將為弒逆,其夜淑在直,二更許,呼淑及蕭斌等流涕謂曰:“主上信讒,將見罪廢。內省無過,不能受枉。明旦便當行大事,望相與戮力。”淑及斌並曰:“自古無此,願加善思。”劭怒變色,左右皆動。斌懼,乃曰:“臣昔忝伏事,常思效節,況憂迫如此,輒當竭身奉令。”淑叱之曰:“卿便謂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時嘗患風,或是疾動耳。”劭愈怒因問曰事當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後為天地之所不容大禍亦旋至耳願急息之。劭左右引淑衣曰:“此是何事,而可言罷。”淑出還省,繞牀行,至四更乃寢。劭將出,已與蕭斌同載,呼淑甚急,淑眠終不起。劭停車奉化門,催之相續。徐起至車後,劭使登車,又辭不上。劭因命左右:“與手刃。”見殺於奉化門外,時年四十六。劭即位,追贈太常。世祖即位,諡曰忠憲公。

(選自《宋書·袁淑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A. 劭愈怒/因問曰/事當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後為天地之所不容大/禍亦旋至耳/願急息之

B. 劭愈怒/因問曰/事當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後/為天地之所不容/大禍亦旋至耳/願急息之

C. 劭愈怒/因問曰事/當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後為天地之所/不容大禍/亦旋至耳/願急息之

D. 劭愈怒/因問曰事/當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後/為天地之所/不容大禍亦旋至耳/願急息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主簿,官名。職責為掌管文書、辦理事務。魏、晉以前主簿官職廣泛存在於各級官署中。

B. 母憂,指母親的喪事。封建時代如果官員的父母去世,官員就必須離職守孝。

C. 岱宗,即泰山。泰山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名。因地處東部,又稱東嶽。

D. 追贈,加封官職、勛位等,一般用於表揚對朝廷有重大貢獻的生者或死者。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袁淑少時有風度。少年時,他的伯父袁湛對家裏人説他不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到了十幾歲的時候,他得到姑父王弘的賞識。

B. 袁淑孤傲耿直。州里任命他為主簿等官職,他都不就任;姨表兄想讓他歸附自己,他也不以為意,為此兩人關係失和。

C. 袁淑敢於進諫。勸太祖攻打趙、魏,並勸太祖北伐成功之後在泰山舉行封禪儀式,但太祖認為自己不能擔此大任。

D. 袁淑臨危不懼。太子劉劭將要弒父篡位時威脅他,但他堅決拒絕,後來劉劭下令,趁他熟睡之際把他殺了。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不為章句之學,而博涉多通,好屬文,辭采遒豔,縱橫有才辯。

(2)始興王濬嘗送錢三萬餉淑,一宿復遣追取,謂使人謬誤,欲以戲淑。

三、詩歌鑑賞

閲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

虞 美 人

秦 觀[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瀠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注] 秦觀:“蘇門四學士”之一,卻不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A. 詞的開篇“和露”兩字,讓人想到碧桃的枝葉上掛着的晶瑩的露珠,把水靈靈的碧桃呈現在讀者面前。

B. “輕寒細雨情何限”中,寒是“輕寒”,雨是“細雨”,作者以動襯靜,寫出了春天風物宜人的特點。

C. “不道春難管”,與上一句構成對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卻不能長留在人間,表達了無奈和憂憤之情。

D. 詞的最後兩句説的是因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為花沉醉痛飲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達出惜春傷花之意。

E. 虞美人是著名的詞牌之一,原為唐朝教坊曲,最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後來配樂歌唱逐漸形成固定曲調。

2.“亂山深處水瀠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兩句描繪了碧桃怎樣的特點?這樣寫有什麼用意?請簡要分析。

四、句子默寫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遙遊》中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通過舟的浮動對水的依賴性,從而得出結論“__________ ,__________ ,”來説明大鵬鳥的飛翔對風的依賴性。

(2)《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詞人蘇軾一種無可奈何的精神苦悶的反映,是有志為國而不能施展懷抱的情緒的流露。

(3)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以“________ ,_________ ”兩句描繪出野花幽香、樹木繁茂的山間春夏景象。

五、選擇題

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①企業的管理者具有容人、容言、容事之雅量,能夠犯而不校並時常反省自己,才會具有強大的親和力、影響力和感召力。

②有着獨特魅力的“媽祖文化”是聯結海峽兩岸同胞情誼的重要“紐帶”,能為兩岸政治、經濟交流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③每到換季時節,氣温反覆不定,免疫能力較差的小孩子就容易生病,頭疼、咳嗽、發燒等會接踵而至,讓父母防不勝防。

④20xx新年伊始,《芝麻服務協議》被爆出默認勾選同意項而遭到媒體的口誅筆伐。對此,其管理公司很快做出迴應,承認錯誤。

⑤勇士隊的主教練科爾是一位戰術大師,擅長排兵佈陣的他能夠因人成事,很會挖掘球員的潛力,讓他們淋漓盡致地發揮。

⑥在醫院的全力搶救下,患者的病情逐漸趨於平穩,這一場扣人心絃的生命接力賽終於以戰勝死神的方式落下帷幕。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彼得·辛格的新作《如何看待全球化》是以作者在普林斯頓大學開設的專題演講為基礎,認真聽取聽眾意見,進行多次修改完成的。

B. 今年是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要把十九大描繪的藍圖變為現實,我們必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踏踏實實地幹好工作。

C. 世界對20xx年中國經濟政策走向格外關注,這既源於中國為其他經濟體帶來的發展機遇,更在於中國自身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D. 近期,《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正式發佈,提出到20xx年將深圳建成國際一流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成為全國創新發展重要一極。

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項是()

A. 為聊表寸心,喜出望外的失主向王大亮贈送了“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錦旗。

B. 李叔是個熱心人,有求必應,他常常掛在口頭的一句話是“有事到府上找我”。

C. 面對別人的不情之請,龐教授有時會説自己才疏學淺不能如人所願,以此謝絕。

D. 趙老師和王老師是一對夫唱婦隨的伉儷,在生活和工作上兩人可謂珠聯璧合。

六、語言應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快餐式閲讀”是“信息大爆炸”時代的產物。信息太多,導致①_______________。快字當頭,遇到長文章,人們更喜歡“被告知”結論。事實上,一篇文章如果只是“直接説結論”,②___________。讀文時,如果不能反覆思考、咀嚼的話,久而久之,讀者便喪失了思考的樂趣,甚至持久發展的潛力。簡言之,雖然快節奏的生活需要碎片化的八卦和段子來解壓,但是,③_________________,畢竟還有更多的未知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慢慢思考與探索。

七、材料作文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家是個美好的地方,有時候,路是個更美好的地方。

對我們來説,人生永遠既是道路,又是家。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8

1、理清知識系統。

這有利於同學們明確複習的目標,從而形成知識網絡,並在答題時更好的尋找解題依據。語文知識的大系統包括語音知識系統、詞及短語系統、單複句知識系統、修辭知識系統、標點知識系統、現代文體知識系統、寫作知識系統和文言文知識系統等。而小系統就是每一個語文知識點的性質、分類、意義或用法。第一輪複習時要有意地將所複習的知識點和其所屬的知識系統聯繫起來。

2、要注重利用教材。

因為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教材中的主幹就是大學聯考考查的核心。像一些文言文、詩歌、文學常識等就是完全考察教材中的內容。而對教材加以熟悉也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

3、要明確語文學科的特點,調整心態。

語文不同於其它學科,成績的提高需要長時間的堅持。這就要求學生要調整好學習的心態,不能因為短期內成績沒有提高而放棄。只要根據老師的要求,學習時多加些細心和耐心,成績的提高就會指日可待。

4、語文考試主要包括基礎知識、古代詩文、現代文閲讀和寫作四個考點。

要根據不同的題型做專項訓練,這種訓練更加有針對性,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更牢固的掌握這一知識點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然後再進行整合練習,這樣做會事半功倍。

高三語文複習的重點是什麼

高三語文的複習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此外,積累則是高三語文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高三語文的閲讀,作文等等,都和平時的積累有着不可磨滅的關係。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高三語文中積累的重要性,以及高三語文的複習方法。

語文考試範圍極廣,不可能一蹴而就。同學們一定要科學安排,做到點滴積累,分散複習。應該把考試內容分散到每一天中。比如背誦詩詞名句,利用零碎時間。像晨讀、餐前餐後、睡前等。另外,建議準備兩個本子。一個是作文素材積累本,一個是基礎知識摘錄本。在平時做練習時,或在聽老師講課時,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語音、詞語、成語、近義詞區別法、標點用法、病句識別法等都隨時記錄,且時常翻閲,熟記於心,這方法如能堅持半年,定可提高大學聯考中選擇題的得分。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9

複習計劃

高三語文第一輪複習最好是分模塊複習,也可以説是分題型複習。高三語文第一輪複習時間比較長,從9月七年級直到3月初,大概半年的時間,作好複習規劃很關鍵。

高三語文第一輪複習是要提高分數的,所以計劃也要圍繞提分來作,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多少分,然後把這個分數分配到各個題型中去。也就是作文該得多少分,閲讀題得多少分,以此類推,然後制定更詳細的計劃。

在語文第一輪複習過程中,一定要把不會的知識點一次性解決掉,不留後患,不要怕耽誤事,一輪複習時間很充裕,解決問題的時間還是有的。

大學聯考語文主要特點

一是閲讀材料課外大於課內,內容豐富、文質兼美,具有濃郁的人文性和鮮明的時代性。通過答題,學生能增長知識,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是客觀題明顯減少,主觀題大量增加,完全符合教育部《意見》精神。增加主觀題,有利於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大學聯考試的效用,還為學生提供了張揚個性的舞台。

三是注重考查對文章的整體閲讀能力。整體閲讀就是從整體上把握閲讀材料的主要內容、中心意思(或觀點)、感情基調、文章思路和寫作特色。只有從整體上把握了閲讀材料,才能有助於對閲讀材料的局部的理解,進而更全面、更準確地理解整個材料,因此,整體閲讀能力十分重要。今年全國許多地區在現代文閲讀命題中強化了對整體閲讀能力的考查,一改以往只注重“咬文嚼字”的支離破碎之弊。

四是開放性試題浮出水面。這是今年大學聯考語文現代文閲讀題最大的特點。以往大學聯考閲讀題大多以客觀題為主,而且追求答案的規範性和惟一性,學生不能越雷池一步,嚴重地禁錮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思維。今年,在教育部《意見》的指引下,全國許多地區的大學聯考現代文閲讀題,各種文體都設計了開放性試題,而且在賦分上,明確規定了對有創見的另外加分,這樣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空間,並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慾望和熱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對今後的語文教學改革必將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備考的技巧

首先,從第一學期開學到寒假,是為第一輪複習階段。在此階段,大部分學校均按試卷題型順序,將所有題型梳理一過。而且,很多學校會習慣於從語基部分開始複習。此法固然可以拉長語基的複習週期,有利於平時積累,但目前語文大學聯考中最無足輕重者即為語基,若將高三初期最充沛的精力傾注於此,則實為得不償失之舉。因此,我們主張:第一輪複習應以作文為主,古詩文為次,最次者即為語基。在此階段,主要側重積累。

其次,從第二學期開學到二模前後,是為第二輪複習階段。在此階段,各科基本均以專題形式對知識點進行重新整合。唯語文罕言知識而尤其側重能力訓練,難以炮製此法。我們主張,這一階段應在前期積累的基礎上,更加強調應試能力的訓練。換句話説,就是如何去拿分。在此階段,便可大張旗鼓地灌輸種.種應試技巧,在積累充足的基礎上,作文、古詩文的成績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這一階段可以稱為語文複習的收穫期。

其三,從二模到大學聯考前夕,是為第三輪複習階段。在此階段,主要任務便是查漏補缺,補足能力漏洞,針對自己長期以來未得改善的弱項進行集中突破。很多考生經常能於此階段對應試規律有所領悟,亦切不可小視。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10

背誦

在每年的大學聯考語文試卷中,都會出現一些背誦題目,而這些題目基本上是白白送分的題目,考生需要在考試前對大量的課文以及古文這種背誦。由於顧文已經要古詩的數量比較多,大學聯考涉及到的背誦題目,不單純考查高中時期學習到的古詩,也會出現國中時期學習到的一些故事,需要這些考生長時間地進行背誦。

高三考生要想在大學聯考語文方面獲得一些突破,就需要掌握高三語文複習的方法。在考試之前,每天都需要背誦一些經常會考查的課文。這些高三學生每天也需要背誦一些古文,文言文。除了對這些古文熟練的記憶之外,也能夠應用到自己今後的寫作中。

作文複習

大學聯考作文從某一方面講也是在考做人,因為作文就是做人。作文需實現兩個再現:一是再現行為過程,作文不僅要體現對生活、人生的感悟,更要把感悟的過程展現出來,就是選取行為過程中典型的、美好的、感人的、有意義的東西再現出來。

二是再現思維過程,在行為過程的再現中,揭示出思維的活動過程,這樣可以使文章充實、有見地,從而起到陶冶情操、感染人的作用。

作文佔了語文試卷相當的比重,如何才能在作文時揚長避短,寫出自己的特色?複習衝刺階段,大家就要有意識地進行幾個方面的訓練:

(1)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積累,從內容、語言、體裁上尋找自己的特色。材料作文是近幾年大學聯考中常用的一種作文形式,最大的好處就是給考生提供了揚長避短的空間。大家可以根據讀過的書,看過的精彩文章,有過的獨特經歷,聽過的心動的事,有過的好的構思等所熟悉的內容寫自己擅長的文體。在備考的最後階段,大家要把這些材料集中起來,按道德、親情、成長等分類,做好素材的儲備。

(2)從不同的角度設計幾個不同話題,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寫不同類型文章的訓練,力求在任何文題下都能寫出自己的閃光點。

(3)錘鍊幾篇成功的範文。備考的最後階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幾年大學聯考的滿分作文從題材、內容、形式、語言等方面,仔細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準備。

(4)注意對審題能力的培養。在大學聯考作文題目放開的時候,考生尤其要仔細地審題,對題目內容瞭解得越透徹,寫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

課內知識要納入考試中複習

大學聯考語文的特點是“直接”與課內知識相關的部分較少。但很多同學往往把它理解成“很少考課內”,在複習中對於課內知識不夠重視。但實際上,大學聯考語文的考查方式是“課內知識的課外遷移”,即把課內學到的知識以“非課文”的形式考察出來。因此,課內知識的歸納和落實也是複習的要點所在。

在複習中,同學們要注意將曾經鬆散學習的課內知識點納入到考試試卷的體系之內,落實清楚每一個知識點在大學聯考中的考察位置。例如,課內文言文字詞往往會在文言文閲讀題中改頭換面,用課外文章的例句來考課內知識;再比如,課內詩詞鑑賞往往是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是熟悉流派中的陌生人(比如用南宋豪放派的張孝祥喚醒你對辛棄疾的記憶)。實際上,大學聯考語文對我們的要求,無非是“學以致用”四個字而已。

課外知識以積累閲讀經驗和寫作素材為主

除了單純的課內複習外,同學們也不能忘記必要的課外拓展。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能納入“語文”這個學科的範疇的。在狹義的“學習”之餘,大家也必須撥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課外書籍或文章的閲讀。否則,單憑課內複習部分,是無法應付大學聯考語文閲讀延伸題和作文考察的要求的。

閲讀的對象可以是時政類的報刊雜誌,也可以是一些職業寫作人的專欄文字。對於文學性較強的文章,應當主要以訓練現代文閲讀能力為主,去捕捉作者思路、寫作手法,嘗試理解其立意;對於時事新聞等消息性的文字,則要本着啟發思考、引發議論和積累作文素材的目的去進行,這樣,在作文中才有“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的餘地和充實的內容儲備。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11

教學目標:

1、瞭解擴展語句的常見形式。

2、掌握擴展語句的步驟、具體方法和注意點。

教學重點:語句擴展的具體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訓練

教學過程

一、考點闡述:

擴展語句是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包括詞)的基礎上,在不刪減字詞,不變動詞序,不改變原句句型(有要求的除外)的情況下,通過增加原句修飾成分和增加分句,使簡單結構複雜化,單純語意更加具體、詳盡、豐富的一種造句形式。

擴展語句題型的命題特點:

1、着眼於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重視語言表達的基礎能力。

2、在內容上呈開放性特徵,同時緊密結合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實際。

3、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有利於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特長,展現自己的能力。

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5、答案豐富多彩,有較大的彈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熱情,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大有益處。

擴展語句主要考查四個方面的能力:

(1)對題目的分析能力

(2)對文句含意的理解能力

(3)聯想想像的創新能力

(4)語言文字應用表達能力

擴展語句的要求:

①保持本義

②合乎情境

③緊扣重點

④表意清晰

二、常見的幾種題型

1、串詞設境型

示例:請展開想象,寫一段描繪某種情境的話,其中必須包含“流水”“星辰”和“讀”3個詞語。(50個字左右)

2、話題闡發型

示例:請將“事業是人生不朽的豐碑”擴展為中心明確、語意連貫的一段話,不少於50字。

3、詩詞素描型

示例:(20xx湖北卷)請根據王維的詩句“竹喧歸浣女”寫一個場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語言生動;③不超過50字。

4、續寫擴展型

示例:根據所給出文句的意思,續寫一段話。聽高雅的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勵人的鬥志,可以撫慰受傷的心靈。你看,____________

三、大學聯考回放

1、(20xx天津卷)請從以下7個詞語中任選4個,寫一段話。要求語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過48字。(4分)

給力雷人粉絲妙趣橫生山重水複美不勝收怡然自得

現場答案展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算有挫折,也要怡然自得地生活。你會發現,在你身後有美不勝收的風景,生活會更加給力。

得失分分析:

①內容表述完整。富有哲理,且選用詞語的個數符合要求。得2分。

②“怡然自得”的.運用不恰當,面對挫折,我們應該坦然豁達,而“怡然自得”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且字數超過要求。失2分。實際得分:2分。

閲卷人點評:做串詞設境型擴展語句題,不但要用上所要求的詞語,還要注意每一個詞語運用是否恰當,是否符合所設定的語境,能否與其他詞語一起表達一個完整的語意。本答案設定的語意含有哲理,但“怡然自得”與所要表達的思想不一致,因此失分。

滿分答案:聆聽導遊妙趣橫生的講解,觀賞美不勝收的桂林山水,領略“山重水複”的境界,令人好不怡然自得。

我來閲卷和點評

現場答案展示:遊客們欣賞着美不勝收的風景,吟誦着妙趣橫生的文章。那文章時而給力,時而雷人,讓人聽了真是不亦樂乎!

2、(20xx四川卷)“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淵明不經意間所見。請對詩中“南山”之景展開合理想象,進行生動描寫,表達詩人的“悠然”之情。(100字以內)(4分)

現場答案展示:南山靜靜地站在那裏,深綠色的森林使它顯得如此的肅穆。一陣陣的水霧從林中升起,偶爾

有幾聲猿鳴傳來,帶着些許悲涼……

得失分分析:

①本答案抓住了擴寫的重點,緊扣“南山”之景展開想象,描寫生動形象。得2分。

②忽視了題幹所要求表達的“詩人的‘悠然’之情”,所擴展語段給人以淒涼之感,與整首詩的意境不合,即想象不夠合理。失2分。實際得分:2分。

閲卷人點評:做詩詞素描型擴展語句題,審題時不僅要注意擴展重點、字數要求等,還要注意擴展的語句必須符合整首詩的意藴,還原到原詩中,要合乎情理。

滿分答案:南山蒼茫綿延,直到天邊。山之巔,幾縷如絲帶般輕柔的白雲飄蕩着,給山增添了幾許靈動與綽約。山腰上,一片蒼翠中隱約透出了幾點秋葉的暗紅。山腳下,田園裏勞作了一天的農人正沿着秋草滿徑的小道荷鋤歸來

3、(20xx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描寫性文字,要求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不超過60字)(4分)

銀杏樹初冬疾風驟雨凋零

現場答案得失分評析

①能將題目提供的詞語連綴

成句,得1分

②該答案側重論述,且忽略

了修辭手法的運用。失3分

實際得分:1分

增分提示:

答題時注意審明題目的限制條件,依據要求進行擴展,確定好擴展中心,圍繞中心進行合理想象,藉助修辭手法加以生動描寫,運用規定的詞語時要合理、恰當,不能露出拼湊的痕跡。

規範答案:時序剛剛進入初冬,老天便迫不及待地顯示出它的神威。一陣疾風驟雨,片片凋零的銀杏樹葉如同翻飛的金色蝴蝶,簌簌落下。

四、方法歸納:

(一)、明確方向,抓好“兩審”

1、審顯性要求

做題時首先要明確題幹中關於擴展的內容與形式方面的要求,如擴展的重點、字數、表達方式或修辭等方面的規定。這些要求必須在擴展的語句或語段中體現出來。

例如: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擴寫成一段話。

這個冬天,天氣異常寒冷。

要求:

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②至少運用兩種不同的修辭手法;

③不少於80字。

2、審隱性限制

審讀題幹,不僅要注意顯性的要求,還要分析擴展的原句(詞語),清楚其擴展內容重點、語體色彩以及情感色彩等因素,明確這些隱含在題幹中的限制要求。

例如:請根據下面小令中的畫線句擴寫一個場景。要求:想象合理;語言生動;不超過60字。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二)、掌握方法,找到思路

1、添加成分,修飾限制

擴展單純關係的句子可以採用補充附加成分的辦法。句子的主幹只是單純的陳述與支配的關係,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補語)能起到修飾、限制和補充的作用,要使句子擴展開,變得生動具體,就要發揮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如:擴展下面的語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格。

梅花開放了。

2、合理聯想,描寫渲染

有些語句只補充附加成分,不能滿足具體生動的要求,特別是串詞設境型擴展語句,這就需要以原句(詞語)為基礎展開合理的聯想,並運用生動具體的語言加以描摹渲染。

例如:利用下面三個短語,運用描寫手法將其擴展成一個內容豐富的語段,給人以美的享受。

遠遠的瀑布走近

3、圍繞中心,闡發議論

對於給出話題或中心句的擴展語句題,可以根據要求找出中心句的內在邏輯關係,運用常用的論證方法(因果論證法、舉例論證法、正反論證法)等進行闡發,使中心更加明確,內容更加豐富具體。

例如:把“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擴展成一段話,不少於50字。

4、多種手法,增加意藴

擴展語句時要達到具體、豐富、有意藴的要求就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法,充分調動多種表現手法(襯托、渲染等)或多種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以期實現增強表達效果、增加意藴的目的。

例如:運用多種手法擴展下面的句子,使之更有意藴。

她笑了。

三、檢查驗證,彌補完善

重新審讀所擴展的語句或語段,首先排查能否做到語句通順,語意暢達;然後對照題幹,驗證要求是否一一落實到位。

如下面的兩個例子是20xx年湖北卷擴展語句題(具體題幹見[常見的幾種題型]題型3)的考生答案:

例1洗完衣服的少女們在明亮的月光下,穿過竹林,笑着,打鬧着。

例2洗完衣服的少女們拿着水桶,從密密的竹林間走出來,笑着打鬧着歸來。

上述語句比原詩句內容要豐富一些,但例1沒有扣住關鍵詞“歸”,例2雖扣住了關鍵詞,但同例1一樣語言欠生動,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缺少意境美,所以要扣分。由此可見,答完題之後一定要檢查驗證,查缺補漏。

做題口訣:明重點,辨情景;加枝葉,懂渲染;發議論,用修辭;善表達,重回顧。

五、跟蹤練習

1、以下面給出的句子開頭,分別以“玻璃”、“枷鎖”為中心寫一段話,每段不少於40字。

(1)讓魚不能暢遊的是透明的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讓人難以自由的是無形的枷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中畢業在即,同窗三年的學友常用“贈言”表達彼此的情感。請選擇下列一種“情境”寫一條贈言。要求:表達要含蓄,不少於30字,不得出現校名、人名。

(1)給曾在你困難時真誠幫助過你的同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曾被你無意傷害過而你一直心懷內疚的同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創造”或以“愛心”為話題寫一段文字,必須用比喻句和排比句。(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一段話後續寫。要求:

①先用一句話擬寫出一種你自己不認同的看法

②然後寫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解

③不超過100字。

據報道,很多明星代言的產品都有問題,而明星往往都以只負責代言而沒有保證產品質量的義務為理由推卸責任。對此人們有着不同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根據“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這兩句詩寫一個場景。要求:

①想象合理;

②語言生動;

③不超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揣摩下面這首詩的內容和意境,把畫線的詩句擴展成一段話,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擴展文字不超過60字。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户,此地兩三家。(杜甫《水檻遣心二首(其一)》)(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煙火”和“燭火”為意象寫一段文字,要求表達某種感悟,不超過50個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擴展下句,要求用三個比喻句描寫出“秋葉”的情狀,字數50字以內。(5分)

山谷中,溪流邊,滿眼是繽紛的秋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據下面兩種情景,以“一秒鐘”為中心,分別擴展成一段話,每段不少於40個字。(5分)

面對高三同學:短暫 變化 驚人面對國小生:多久 短 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12

語文一輪複習常遇到的問題

一、語文基礎掌握不牢,語音、成語、默寫等基礎題丟分較多。這些語文基礎知識題也是歷年來大學聯考的“老大難”問題,這説明對基礎記憶的內容掌握還不夠。

二、詩歌鑑賞部分出題比較抽象,由於概念不明,所以答得非常混亂,丟分也比較嚴重。

三、現代文閲讀部分失分,主要是答題不夠規範造成的,同學們對題目理解不到位,雖然答了很多,卻沒有答中“採分”點。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方法

1、強化積累,迴歸課本:如果高中語文想要取得一個好成績,最基本校學習方法的要學會積累,並且對課本知識進行全方位解讀。各位高三同學還可以通過閲讀其他材料實現積累,,誦讀濕氣重最常見的一種方式,通過誦讀,不止可以積累語言材料,還可以培養語感。當然這個前提是將高中語文課本知識都記住了。

2、考點訓練,突破自我:高中語文的考點是非常明顯的。只通過觀察的方式就可以知道高中語文的考點有什麼。各位同學要做的就是對這些考點進行強化訓練。比如:在記憶必備古詩文中重點記憶難寫的漢字,重視對文言文中實詞和虛詞的記憶。對文言句式進行重點記憶。

3、進行專項訓練:這一複習內容是針對閲讀題提出的。閲讀題在高中語文試卷中佔有的分值比例是非常大的,各位同學要全方位的對他進行復習,對於現代文閲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審清要求,依文做答。而且要注重積累,各種題材的文章都可以進行閲讀,一次來拓寬知識面。增大知識容量。閲讀方式也應該進行調整,如速讀、瀏覽、精讀等方式都可以進行嘗試,但是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選擇。

4、寫作:寫作是高中語文最難得一部分知識,在訓練時要注意訓練自己的分析能力,保證立意的準確性,如果立意不準那麼準,作文的分數一定不會太高,在訓練時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長與短結合(即整篇、分段與組句訓練相結合);

(2)文與綱結合(成篇訓練與擬提綱相結合);

(3)讀與寫結合(讀課文、讀時文、讀大學聯考優秀作文,促寫作);

(4)練與評結合(練規範,練技巧。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13

計劃一:多音字識記技巧

1.多音字要做到據義定音。多音字的意義不同,讀音也相應改變。因此要根據一個字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去判定它的讀音,依照“據義定音,音隨義轉”的特點,將音義結合起來進行記憶。

2.注意區分一般詞語與專用詞語。如 “巷”在與採礦業有關的“巷道”中讀 “hàng”,而一般情況下讀“xiàng”,如“小巷”、“街談巷議”、“萬人空巷”等。

3.運用記少去多的方法。“少”是指使用範圍較小、涉及詞語少的讀音,“多”則指使用範圍廣、涉及詞語多的讀音。考生只要記住涉及詞語少的讀音,就可以準確區分一些多音字了。如“迫”字有兩個讀音 “pò”和“pǎi”,只有在“迫擊炮”這個詞中時,“迫”才讀“pǎi”,其餘的都讀“pò”。因此考生只要記住“迫”在“迫擊炮”中讀“pǎi”,就知道了它在其餘詞語中的讀音了。

4.依據詞性辨別讀音。有一部分多音多義字因詞性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讀音。如“處”,讀“chǔ”時多為動詞,讀“chù”時多為名詞,所以,像“處理”、“處罰”、“處世”、“處變不驚”、“處心積慮”等詞語中的“處”都讀“chǔ”。

5.要注意平時的積累。普通話的常用字中有許多多音多義字,主要是因為詞性不同和詞義不同而產生了異讀。所以,考生最好準備一個本子,把平常遇到的多音多義字分類記錄下來,並經常翻閲。

計劃二:形聲字記憶絕招

形聲字中那些聲旁相同、字形相近、讀音或同或異的詞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對象。比如“剽悍、漂泊、虛無縹緲、飄忽不定”一組詞語中的加點字都讀“piāo”,而“悼念、泥淖、綽綽有餘、掉以輕心”一組詞語中各加點字的讀音分別為“dào、nào、chuò、diào”。對待形聲字,一方面我們不妨以積極的態度看待“認字認半邊”這一説法,認識到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並利用它來幫助我們識記字音,例如“獎掖、阡陌、招徠、驀然”中加點字的讀音就和它們的聲旁完全一致;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克服“認字認半邊”的“慣性”,因為許多聲旁現在不能代表該字的讀音了,例如“孝悌、訃告、掣肘、對峙、熾熱”中加點字的讀音沒有一個和它們的聲旁相同。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要反覆記憶,不斷積累,同時要特別注意隨時整理,經常複習。

計劃三:快速掌握形似字的技巧

區別形似字的讀音關鍵在於注意詞語書寫上的細微差別,千萬不可“一瞥而過”,另外要結合注音的字所在的具體詞語的語境從整體上進行把握。比如“縝密、滇池、嗔怒、精衞填海、謹小慎微”這五個詞語中的“縝、滇、嗔、填、慎”,從詞形上看區別不是很大,但是讀音差別不小,分別讀作“zhěn、diān、chēn、tián、shèn”。在複習課本相關知識或解讀大學聯考試題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對一些形似字進行聯想積累,〖JP+2〗舉一反三,可以採用整體比較的記憶方法,也可以自己結合一些具體的語境進行辯證記憶。

計劃四:音同異義字形題的解題技巧

1.對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辨明其義。考生只有對字的含義有了正確的理解,做到了解形、音、義,才能準確辨別錯別字。如“一籌莫展”中的“籌”意思為“計策、辦法”,這個詞的意思是“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或“一點辦法也想不出”,若不知其義,就很容易將“籌”寫成“愁”。

2.要學會對字形進行分析、比較。如果對形聲字的形旁表示的意義分析、理解得比較好,就能準確判斷出詞語的書寫正誤與否。如“懲前毖後”的“毖”,它是“必”字旁,表示“謹慎、小心”,就不能寫成以“死”字為形旁的“斃”。

3.瞭解成語典故。成語形成之初往往與某個典故相關聯,因此要記準記牢成語中的字形,就必須追本溯源,這樣才不會混淆。如“破釜沉舟”比喻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幹到底。而根據《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項羽與秦兵打仗,過河後沉掉渡船,打破鐵鍋,只帶上三天的乾糧以示決一死戰,不勝利不再回來。因此,只能用表示“鍋”的意思的“釜”字。

計劃五:探源法巧解字形題

有許多詞語,尤其是成語往往都有一定的來源,如來自古代的寓言和歷史故事。不瞭解出處及其特定的文化內涵,就容易望文生義,造成誤寫。所以要識記詞語的字形,最好能結合其最初的來源,這樣有利於準確、牢固地記憶其形態。比如成語“曲突徙薪”出自《漢書·霍光傳》:“人謂主人曰:‘向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客,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 曲,彎;突,煙囱;徒,遷移;薪,柴草。把煙囱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計劃六:辨析近義實詞的方法

1.正確掌握詞義。近義詞大多具有相同的語素及相異的語素,通過辨析一組詞語的相異語素可以瞭解詞義的細微差別。

2.分清詞義的側重點。一組詞語的意義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詞語表示的程度深,有的詞語表示的程度淺。在辨析這些詞語時,一定要分清詞義的側重點,結合語境準確選擇。

3.注意詞語的習慣搭配。要清楚詞與詞的習慣搭配,不能任意改變。

4.結合語境。正確使用實詞,就要分析語言情境,要綜合考慮句中包括的各種情境因素,做到“詞不離句”。在每一道題中都應考慮這個因素,絕不能忽視。

5.把詞語代入句子中。通過默讀,利用語感可以辨析出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當,句意是否明確。在每一道近義詞辨析題中都可用這種方法。

6.運用排除的方法。比較難以確定對錯的選項,可將最容易辨析的選項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最後選出正確答案。

總結:以上就是“高三語文第一輪複習計劃”的全部內容,請大家認真閲讀,鞏固學過的知識,小編祝願同學們在努力的複習後取得優秀的成績!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14

 一、兩個根本——閲讀和寫作

1.閲讀,是語文學習的根。

抓住了閲讀,也就抓住了語文學習的根本,從而也就扼住了語文大學聯考的命門。讓閲讀成為一種學習習慣,從而成為一種生活常態。

措施:

①抓好課外閲讀,繼續讀書文化節活動,做好課外閲讀指導,上好閲讀課,拓寬學生眼界,提升思想高度。

②落實課內閲讀,通過專題訓練,掌握做題技巧,規範答題步驟,提高閲讀理解能力。

2.寫作,是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之一。

措施:①兩週一次大作文,第一週寫作,第二週升格,可以整體升格,也可針對某個點升格。

②每週兩次新聞短評,跨界閲讀,跨界寫作,訓練學生思辨能力。

③每月一篇讀書感悟,讀寫結合,加深理解,增加思想厚度。

二、兩個階段——前期和後期

1.前期(9月):繼續複習課本文言文(必修五、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系統梳理教材,落實背誦默寫,掌握文言實詞推斷、文言虛詞應用、文言斷句、文言文翻譯等考點。

2.後期(10月——1月底):根據《考試説明》和大學聯考命題方向,按專題複習大學聯考考點。(具體見附表)

 三、雙線推進——明線和暗線

1.明線:上面兩個階段提到的內容。依託課本和《創新設計》,根據大學聯考命題方向,設計導學案。

2.暗線:基礎、默寫、素材積累。

①基礎:基礎知識重在平時積累。字音、字形、詞語利用早自習背誦《厚積薄發》《創新設計》上的相關知識;病句、標點通過專題講解與訓練,形成知識網絡;通過老師們自己精心編制的“天天語文”,每天對所積累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檢測。

②默寫:將考綱規定的必背篇目印製給學生,每天早自習背誦並當堂檢測。

③素材積累:首先,上好閲讀課,督促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每讀一本書,學生要深入瞭解作者並能將之轉化成論據,寫一篇讀後感並能積累幾個好句子。其次,看《新聞週刊》,寫好新聞短評。再次,早讀時間,教師投放好句、好段,學生朗讀背誦,並能化為己用。

 四、五種課型

1.文言文複習課

2.專題複習課

3.習題、試卷講評課

4.作文指導課

5.閲讀課:閲讀方法指導課、優秀書籍推薦課、作品賞析課、閲讀成果展示課等。

 五、五個時間段

1.早讀:定時定量定內容,先背誦,再檢測,變慵懶散為緊勤聚,提高早讀課堂效率。

2.課堂:少講精講,以生為本,適當點撥,提升能力。

3.自習:作業適量,檢查跟上。

4.週末:精心設計測驗題,有針對性,有計劃性。

5.假期:精選練習題,有目的地訓練提升;推進閲讀計劃,讀寫結合提高閲讀寫作能力。

高三語文一輪複習15

語文一輪複習建議

高三全年複習是漫長而艱辛的路程,其間需要持續承擔着不小的內心和外部壓力。在複習期間,同學們很容易出現畏難情緒,或者感到焦躁和厭倦。與此同時,相比於理科,語文這個學科又存在着“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的現象,導致一些同學在複習中過早地放棄語文學科,寧願把時間留給其他科目。但殊不知,越是不願意提供時間,就越沒法看到成效,這樣的惡性循環不可取。

因此,同學們需要建立信心,在一天兩天中,語文確實無法看到明確的效果;但如果是一個月、一個學期,語文可以獲得的提高絕對不比其他科目小。建立這樣的心態,是成績飛躍的前提。對基礎不太牢靠或者學習不得其法的同學來説,一二十分的提高也是可以期待的。

大學聯考語文的特點是“直接”與課內知識相關的部分較少。但很多同學往往把它理解成“很少考課內”,在複習中對於課內知識不夠重視。但實際上,大學聯考語文的考查方式是“課內知識的課外遷移”,即把課內學到的知識以“非課文”的形式考察出來。因此,課內知識的歸納和落實也是複習的要點所在。

在複習中,同學們要注意將曾經鬆散學習的課內知識點納入到考試試卷的體系之內,落實清楚每一個知識點在大學聯考中的考察位置。例如,課內文言文字詞往往會在文言文閲讀題中改頭換面,用課外文章的例句來考課內知識;再比如,課內詩詞鑑賞往往是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是熟悉流派中的陌生人(比如用南宋豪放派的張孝祥喚醒你對辛棄疾的記憶)。實際上,大學聯考語文對我們的要求,無非是“學以致用”四個字而已。

如何提高語文複習效率

獲得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語文成績是高三同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目的,長期以來大規模的訓練是高三同學學習的傳統模式,但綜觀高三同學的現狀及考試結果,總覺得付出和結果的比例不盡如人意。那麼,高三同學應如何在較短時間內進行第一輪複習呢?

烏申斯基説:“好習慣是教育力量的基礎。”葉聖陶先生也説:“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這就是所謂“習慣出能力”,因此學生首先要致力於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制定計劃的習慣。高三是繁忙的,為避免顧此失彼,高三同學應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科學安排,務必保證每科每天均有一定量的複習時間。這樣,各科就能比較全面系統的複習,不能象一些同學那樣,把整個晚上的時間都花在鑽研難題偏題之上,這樣做往往得不償失。

使用工具書的習慣。查找工具書,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查找工具書,不僅可以學到很多老師講不到的知識,還有助於準確讀音、辨析字形、理解詞意、領會用法,還可以瞭解許多歷史故事、字詞來歷,為寫作提供原始材料。當然並不是説字字都要查找,要查的是自己沒有把握的東西。

標籤:複習 高三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