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漢族的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漢族,在東南亞被稱為華族,又稱華人或唐人,是中國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漢族的風俗習慣,希望大家希望!

漢族的風俗習慣你知道多少
  漢族的風俗習慣

語言文字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詞條)。近幾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廣西的平話、山西的晉語應與其他七大方言並列。

對漢語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準粵語(廣州話)。漢字的書寫方式分別有正體字和簡化字。此外,有的學者還將閩方言分為閩南話和閩北話。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佈通行地域,每個方言內部又可再分區劃片,從而構成了漢語方言複雜,南北互不相通的語言狀態。儘管如此,由於漢字的高度統一,對漢族具有強大的內聚作用,所以,我們似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沒有漢字,就沒有漢族。

漢族音樂

漢族是有音樂傳統的民族,漢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秦以前,漢族先民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漢唐盛世,漢族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漢族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及平均律,漢族皆獨立發明,其成果如車條之輻輳,匯入世界音樂理論之軸心。

飲食習慣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麪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捲、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漢族的宗教信仰

儒家是先秦時期由孔子所創立,此後長期主宰中國封建上層建築及其意識形態的思想流派。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宗教,即儒教,孔子是教主。

儒在古代是一般學者的通稱。不僅“有道術者皆為儒”,而且那些設教傳授知識的學者,即所謂“諸侯保氏有道術以教人者”,“鄉里教人以道義者”,均屬“儒”之行列。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進行公開教學的大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設教講學,把古代為貴族所專有的禮儀和其他各種知識傳播到民間,逐漸形成一個學派,後人稱之為“儒家”。儒家形成於春秋末期社會大變革時期,其基本思想特徵是:重實踐,重人事,重倫理,重教育,主張禮治,強調傳統的倫常關係等。其學説雖然歷經更迭,卻一直以教育感化為中心,將知識、心理、倫理、政治結合起來的政治學説,以“仁愛”為核心,以“中庸”為準繩的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倫理哲學,即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成為綿延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一種特質。

儒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到了漢武帝時代,經學大師董仲舒藉助道家哲學,又以陰陽五行思想融入儒家,倡導“三綱五常”、“君權神授”等思想,成為影響極大的一代儒學宗師。

先秦儒學和兩漢經學是儒家學説形成和發展的兩個重要階段,到了宋朝以後,又演變、發展出其第三個重要形態,即宋明理學。宋明理學是一種以儒、釋、道三教合一為特徵的新儒學。它吸取了佛道兩家的某些思維方法,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強調“存天理,滅人慾”,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作了深入的研究,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規範和修養方法,構成了一整套具有嚴密思辨結構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

清代乾嘉以後,儒家的地位與影響日趨衰落,“五四”運動以後,逐漸被新興的革命思潮所取代。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漢族傳統宗教信仰之一。它淵源於古代的巫術、秦漢時的神仙方術以及陰陽五行學説等。在發展過程中,還糅合了儒家和佛教的某些理論和教規、儀式,形成了十分龐雜的思想體系。黃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

所謂黃老道,是古代假託黃帝和老子思想的一種宗教,原是一種政治、哲學流派,起源於戰國,盛行於西漢。東漢年間,宮廷中立黃老、浮屠祠,祭祀老子,使黃老道具備了宗教儀式,也成了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前身。史學界和道教界一般認為道教初創於東漢中葉,即漢順帝(125-144年在位)時期。當時張陵在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倡導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老子五千文》)、《正一經》、《太平洞極經》為主要經典,並自稱出於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書,於是道教逐漸形成。 此後,在道教的發展史上,先後產生了太平道、天師道等數十種宗派。唐宋時期,道教大盛。13世紀以後,道教正式分為正一、全真兩大教派。信奉正一道的道士毋須出家(亦有少數出家者),在家修持,可以結婚,俗稱“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信奉全真道的道士則須出家,住宮、觀、院修持,不婚配,不得食葷腥,其戒律類似佛教徒。道士身穿道袍,頭戴古冠巾,足着雲履。其宗教活動場所,即供神、誦經、修道的場所,按規模大小分別稱為道宮、道觀、道院或廟。如山西永樂宮、北京白雲觀、東嶽廟等。對進行較大規模誦經、禮拜儀式的場所稱道場,一般的則稱法壇。

明代中葉以後,道教逐漸轉衰。清代重佛抑道,但民間道教仍很活躍。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成立。如今,各地道教宮觀均在開展正常宗教活動。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義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或法則,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萬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認為人通過修煉得道,就可以“形體得之永固”,成為長生不死的.神仙而永存天地。“德”是道教教義核心的另一面,指具體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認為凡是符合“道”的準則,即為“有德”的思想,並加以衍化。主張人皆應修道德,使“道普德溢”,乃可國泰民安。道教中還有“玄”的概念,指精神性的宇宙本體,認為“玄”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超乎物質的精神體。道教還提倡“無為”與“清淨”,這是該教對社會政治和人生處世的基本態度。認為治理天下要順乎社會,與民休養生息。個人處世要擯棄妄自作為,追求清靜寡欲。同時提供"抱朴",即抱守本真,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世事所困擾。

道教是多神教,認為世間可分天人兩界,神有天神、地祗、鬼與諸仙之分,各類神都有最高的統領者。其崇拜的最高尊神為“道”人格化的“三清”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清為老子。其修煉方法有服餌、導引、胎息、內丹、外丹、符籙、房中、辟穀等。宗教儀式有齋醮、祈禱、誦經、禮懺等。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道教積累了大量經籍書文,後多編入《道藏》之中,對中國封建時代的哲學、文學、藝術、醫學、化學、天文、地理等方面均曾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它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宗教文化體系,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教作為漢民族的傳統宗教信仰,在中國思想史上一直是一股重要的思想潮流,這股思想潮流當然也流進了廣大的少數民族地區,在瑤、阿昌、白、毛南、仫佬、土家、壯、布依等民族中都有較為廣泛的影響。

  漢族的含義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 “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

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幷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説對漢族產生着深刻的影響。

漢族歷來以勤勞、富於創造精神著稱。漢族歷史上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是一種典型的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漢族的農業生產在歷史上素來發達,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細作著稱於世,漢族的手工業也有相當高的發展水平。

而隨着中國歷史的變遷,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戰亂等因素,漢族也發生了大規模遷移,一直在從中原地區向南遷移。客家人繼承了當時中原漢人的文化傳統,比如説古語,風俗習慣也有歷史痕跡。

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佈於世界各地。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2%;在台灣,漢族佔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和97%。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佈。

標籤:風俗習慣 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