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湖北的春節作文(通用11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湖北的春節作文(通用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湖北的春節作文(通用11篇)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1

我的老家是湖北,所以我常常在湖北過春節。而湖北的春節自然是十分好玩的。

由於我外婆家距奶奶家不過三小時車程,所以我一般中午在荊州(也就是我外婆家所在)團年,晚上則在宜昌(也是我奶奶家所在)跨年。

過年前一個星期,大家便開始忙內忙外了。大人們忙於買新衣服、大掃除等等,小孩們則上街買些好吃的以備看春晚時食用,外公外婆上市場買些烏龜、魚等新鮮的食材,在家養着,過年時食用。我早餐喜歡吃“糖舌頭”。那是一種小食,用麪糰攤成的一條,放進油裏炸,炸完後再裹一層糖,糖黏在表皮上,一口下去,甜甜的,是小朋友們的最愛。

一切準備就緒,除夕便要來了。除夕當天一早,我濛濛朧間被綿綿——我的表妹,從睡夢中拽起。我拿起牀邊放着的新衣裳。那是每年過年都要買的,一件火紅的新衣裳,過年時穿,梳一個好看的髮型,這一天的造型便這樣打造完成。

我外婆那可是一大家子。外婆外公有五個孩子,而舅舅小姨們又各有了各的孩子。早上九十點左右,大家陸續到來,大人們坐在一起聊天,小孩子們則在房間聊天。大約十二點左右,豐盛的大餐便做好了。每年吃得大概都差不多是那幾樣:烏龜、魚、藕湯等,一大碗一大碗盛着,擺滿了一大桌子。每人發一個塑料碗和一個紙杯,或裝着橙汁,或裝着可樂,或裝着雪碧。不得不説,湖北的藕真的好吃,特別監利縣又離洪湖不遠,藕自然是粉粉甜甜,可以拉出一大條絲來。烏龜則是辣着燒的,色味俱全,滿滿的膠原蛋白。大家在飯桌上你一言我一語,歡聲笑語洋溢着,喜氣洋洋的氣氛瀰漫在每一處角落。

吃完飯後,便可以收到紅包了。湖北的紅包一般是以五百起步,而我的親戚又多外婆、外公、大舅舅、二舅舅、周錚美姨、小姨,各方親戚,只要我們走訪過,都必定要贈上一個紅包,那湊在一起可是一筆不小的金額。然而,這些錢怎麼可能都讓小孩們拿着?每每收完紅包,自然是要交給大人的。紅包在北方更像是一種禮節罷,你給我一百,我給你一百,大家禮尚往來,終究誰也沒賺,誰也沒虧。一番客套後,男人們便喝着酒打着麻將,女人們則聚在一起嗑瓜子、聊天。小孩子們關着房門在裏面打遊戲,什麼王者榮耀、絕地求生,打得可開心、可激動了。“快撤快撤,撤退啊。”“推塔推塔。”,大家放開嗓子喊着,樂此不疲。

大概過了一會兒,便要啟程去宜昌了。經過三小時的車程,便到了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家住在長江三峽邊,放好行李後,爺爺奶奶便領着我在濱江公園裏放風箏。把風箏線拴好,使勁拖着風箏跑一陣,風箏便乘着風在空中翱翔了。

晚上七八點,是吃年夜飯的時間。我們一般訂三、四桌晚飯,點上豐富的菜式,然後拿着酒杯或果汁,在各桌間來回走動,敬酒拜年收紅包。他們有的去打麻將,有的在一起客套着。“好久不見啦。”“呦,怎麼長這麼大啦?”……

吃完年夜飯後,七大姑八大姨們都各自回家,我也回到了爺爺奶奶家。一回家,自然是要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守着我的偶像出現在熒幕前,來一波土撥鼠叫。春晚開始時,我拿出手機跟幾個小夥伴們連麥跨年。不如我所料,羣裏下起了紅包雨,我在羣間穿梭着,拆着一個個紅包,盼望着自己能拿到一大筆金額。畢竟若是搶到,可以不用交給任何人,是隻屬於我自己的私房錢呢。到稍微晚一點的時候,班羣裏便會湧現出一羣熬夜跨年的夜貓子們,開始“搞事情”,玩真心話大冒險,翻出各式各樣的同學們的醜照製作表情包等等。

春晚結束後不久,我們幾個小夥伴各自道了祝福後,互相發出幾個金額不小的紅包,便掛掉電話睡覺了。

這便是湖北的春節,不知道你那邊的春節又是什麼樣的呢?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2

“當、當、當”,十二點的鐘聲已響起,意味着一天又將過去,不禁令我想起這幾天發生過的種種,令我回味無窮。

除夕,是大掃除,也是大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的日子,一大早起牀便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捲起衣袖,拿起抹布,將家中久未清洗的窗户一一刷洗乾淨,而這還是我自出生一來第一次所做的“重大”辛苦工作,頓時,手腳又酸又痛,簡直是快累翻,雖然五臟廟早已咕咕作響,但因滿心期待晚上團圓飯的大餐,只好默默的忍耐及等待。

等堆積如山的垃圾清除後,我便立刻跑去外公家幫忙外婆煮飯、做菜,就像上戰場一樣,一下子切菜、一下子洗米、一下子將火爐上的火關起,本來已經累翻的我,也因敵不過身體的疲累,而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躺到舒適的牀上好好睡一覺,不僅為補充體力,也為年夜飯後的活動儲備戰力,以免體力不支無法參 與、而留下悔恨的遺憾。

“啪啦!啪啦!啪啦!”一陣鞭炮聲把我吵醒,我揉揉眼睛,看看窗外,才發現天色已暗下來,所以我便走出客房,才發現大家早已圍在桌子前,只缺我一個人,而我便火速趕到桌前,拿起湯匙,與大家一同吃年夜飯,享受團圓的感覺。

吃完飯後,領令人期待已久的紅包後,便立刻衝下樓,開始玩起鞭炮,但調皮的哥哥故意將沖天炮放在我的面前,使我被沖天炮炸傷,當時的我既生氣又很痛,但因為過年生氣會帶來惡運,所以只好先忍耐着,直到鞭炮全部放完為止。正當我們上樓準備玩牌時,才發現已接近十二點放鞭炮除舊迎新的時候,表兄弟姐妹們將準備好的長炮吊置好等待十二點的鐘聲響起,各地鞭炮聲此起彼落的互相呼應着聲音,震耳欲聾,響徹雲霄,心情激動,像是參加一場盛大的晚會但活動結束後,大家也陸續的離開。

我帶着依依不捨的心情送走他們後,也因玩累而不知不覺的睡着。我想今年的過年不但充實也有趣,更是我記憶中難以忘懷的大節日。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3

家鄉湖北的春節就是和我們深圳的春節不一樣。春節大多數都是從小年二十三就開始了。“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髒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這説的便是湖北過年要做的那些事兒。

雖然,我回老家湖北過年只是那一次,可以説是個什麼新鮮的事情。但是,就是那一次家鄉過年氣氛,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裏。

二十三,送盞燈就是指送勞苦功高的灶王爺,當地人是説灶王爺也要回天庭和家人團聚,看來呀這過年連神仙也不能免俗。所以叫做送盞燈。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是春節裏最忙碌的一天。按民間的説法:是因為“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着“除陳布新”的涵義,其中索用意就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都隨着灰塵掃出門。大家更忙了!我也幫忙開始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庭院和花園;撣拂塵垢蜘蛛網。到處都洋溢着歡喜迎新春的喜悦之情。

除夕之夜。一出門,香味撲鼻,處處都洋溢的新年的氣氛。一家人都圍聚在一座上,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説説離別時的奇聞樂事和所見所聞,看着春節聯歡晚會。享受着一家團圓的樂趣。煙花、鞭炮聲毫不斷絕,不給我們一個喘息的機會。午夜12點,大家一起數着一年中最後的幾秒,匆匆度過。那一剎,天空頓時明亮了許多,煙花在空中一朵朵的綻放着,鞭炮在一旁當附襯,襯托出了那份只屬於新年的熱鬧。

七年級,一早就有着很多街坊鄰居來到家中,要跟姑姑一起去各個鄰居家、朋友家,挨個拜年。

到了初八,舞龍隊舞獅隊等業餘文藝便開始濃粧淡抹粉墨登場。習慣於城市繁忙勞累的生活男女老少們就趁着這難得的閒暇時光來觀賞國粹精華。小夥們舉着龍燈在獅子頭上擁着獅子走遍街道,把春節的喜氣洋洋帶便那裏的每一個角落。上竄下跳,前滾後翻,在我們面前那是耍盡了他們那十八般武藝。

沒一會功夫,就要回到城市,春節在正月十五的時候就結束了。家鄉,雖沒有深圳如此發達。但,那裏有着深圳沒有的東西。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4

快過年,大家走街串巷,忙着辦年貨。

街上貨物琳琅滿目,購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們正在商店選購“新年禮服”呢,周圍圍着一羣可愛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鬧着要買新衣服、新玩具。這些媽媽被吵得沒辦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帶“寶貝們”一陣狂購後,再來為自己添置。

“對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髒。”這時突然傳來一句道歉。怎麼回事?原來一位大伯剛買完魚出來,不小心將正在購買年畫的幾位小姑娘的衣服弄髒。“沒關係!”小姑娘笑嘻嘻地拿着剛選好的年畫又走進另一家商店。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

“哈哈哈……”那邊又傳來一陣陣笑聲……

除夕之夜:

“嗤,嗤,嗤——”的幾聲,天空盛開幾朵鮮花,五彩繽紛,原來是幾位小朋友在放煙花。又是幾聲清脆的爆裂聲,漆黑的天空頓時變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時如同被明亮的彩燈照耀得清晰可見,遠處的羣山也依稀可辨。隨着鮮花的盛開,頓時傳來一陣驚喜的歡呼聲。小河之畔,時而隱現一張張仰望天空的笑臉。天上的美景稍縱即逝,地上的驚喜卻在漫延。

一家人圍着大圓桌,吃着熱氣騰騰的團圓飯,看着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等待着新年的到來。

走親訪友:

“恭喜發財!”一陣陣問候傳入耳中,原來是路上走親訪友的熟人互致問候。而夥伴們則是跑東家串西家,“跟你拜個年!”手中的鈔票也多起來,甚至手中還會賺得一大把香煙。而這大多是送給自己的老爸,有時也會試着抽一下,可咳嗽幾聲只好把它扔掉。小姑娘們則在一起咬着嘴皮子悄聲細語地説着什麼。大人們在一起談談家常,老人們則在兒女們的陪伴下觀看着TV節目,精彩的節目時而惹得老人們會心地笑個不停。

過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團圓,每個人都春風滿面,每個人都嘴角流油……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5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飯,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飯,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武昌以正月初四為“新婿賀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須忍受岳家人的戲弄而不得動怒。黃陂拜年的順序為“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母舅、九年級回岳家”。家有親喪者,必以籃紙寫一服字貼在門口,謝絕賀年。在孝感,大年七年級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餈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餈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九年級、初四為止。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裏會招財進寶。

年七年級、八年級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是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這稱為“壓歲”。九年級才開始挑水,並在井池邊燒紙錢説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八年級取下燒掉,俗諺説:“九年級燒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牆上。正月十五是春節的高潮,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所以孝感民間有“正月半敲鐵罐”的俗語。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6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着火箱圍着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街上的裝飾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很難選擇啊!

春節前,家家户户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特點。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貼,有的倒着貼,還有的歪着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説一句:“上街啊!”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着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當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牀,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説着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7

換門神

春節信仰門神的現象,至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禮記.曲禮》篇上便有“春祀户祭”的記載,祭門神被列為“五祀”之一。到漢代,門神有了具體的姓氏與形象,那就是古代的勇士成慶的畫像,他“短衣、大褲、長劍”,頗為勇猛。唐代,門神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兩員大將秦瓊、尉遲恭的畫像所取代。南北朝時,門神再改為神荼、鬱壘二神。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歲旦,繪二神貼户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據該書稱,原來,東海邊上有座度朔山,山上一大桃樹,枝葉繁茂,蟠曲三千里。其東北方有一鬼門,為萬鬼出入之處,神荼、鬱壘二神據門而守,一旦發現了危害人間的惡鬼,便用蘆葦繩索捆綁起來送去喂老虎。因為鬼怕神荼、鬱壘,民間便在門扉上畫二位大神以驅逐鬼邪。經過天長日久的傳承,這種崇拜家庭保護神的風俗便沿襲下來。後世民間,除了武將的門神外,又出現了朝服文官的門神,稱為“五福臨門”或“納福迎祥”,這樣,門神便由消極的驅鬼逐邪變成了積極的迎祥納福。

春節蒞臨,仙桃城鄉的大門上,家家户户都換上了新的門神,紅光耀眼,一對對忠誠的家庭門衞,“良宵盛會喜空前”,賜予主人以吉祥、安寧的賜予!構成了春節的第一道亮麗的風景。

貼春聯

如果説門神的來歷與桃樹有關,那麼,春聯則直接來自於桃木。宋代王安石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幹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詩中的桃符,就是當時的春聯。什麼是桃符呢?據《淮南子》一書説,桃符就是用桃木削成的兩塊一寸多寬、七八寸長的小木板,上面分別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釘在大門的左右兩側,這與門神的崇拜對象完全一樣,目的在於用來驅鬼避邪。後來,人們為了省事,漸漸地不用桃木板了,而是將它換成兩片紙,畫上神荼、鬱壘的相貌或者乾脆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貼在大門兩邊就完事了。當然,這種桃符還算不上真正的春聯。

五代時期,西蜀的宮廷裏開始在桃符上題寫聯語用以表達某種意願。《宋史·蜀世家》上説,公元965年初,後蜀皇帝孟昶命學士辛寅遜題寫聯語,“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原來,孟昶皇帝嫌辛寅遜題寫的聯語不工巧,缺乏文采,便自己親筆題寫了這兩句聯語,這就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春聯。

貼春聯是我們民族的好風俗,仙桃大地概莫能外。有一些文質兼美的春聯,不受時代,地域的限制,放之四海而皆準,比如;“門迎春夏秋冬福,户納東西南北財”,“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無不道出了人們討口彩、求吉利的心態,流傳是極為久遠的。

祭祀祖先

春節祭祖,是人們必經的一項活動。新年將近,各家各户祖宗的牌位早已撣得千乾淨淨。祭祀時,先將香紙蠟燭,牲禮酒漿備齊,供奉於祖宗牌位前,然後上香跪拜,叩頭作揖。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充分表現了中國人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開門爆仗

正月七年級凌晨,當舊年的鐘聲響過十二響,湖北民眾家家户户就爭.先恐後放鞭炮,霎時,村莊院落處處是噼噼啪啪的鞭炮聲,火藥濃香,煙霧繚繞。天亮一看,燃放的鞭炮大紅紙片鋪滿地面,與大門的鮮紅春聯交相輝映,呈現出一片喜慶祥與的氣氛。鞭炮,也稱爆竹,起源於古代人們對“年”這種猛獸的抵禦。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説:“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放鞭炮慶祝春節,更是發揚先祖遺風。現在鄉鎮還保留着這種習俗。

拜年

新春伊始,人們一見面就要恭賀新年;左鄰右舍,同仁同事更是拱手作揖,互相拜年。

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書中寫道;“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這就是説,大年七年級,家庭內的晚輩,先給尊長拜賀後,家長再率領卑幼者到鄰舍、族人或親戚家去拜年,或者家長派遣子弟為之代賀。

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述:這一天,“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屠蘇酒,膠牙餳。”人們拜賀後,主人便拿出酒或麥牙糖招待來者。如今,仙桃農村百姓家庭無不製作麥牙糖,用麥牙糖製作的麻葉香脆爽口。南北朝時期的膠牙餳,在這方水土延續不斷,實乃仙桃人的一大口福。

給壓歲錢

俗話説: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原來,過年對小孩有一筆特有的犒賞一一壓歲錢。

壓歲錢是長輩發給晚輩的,小兒們得了壓歲錢,便可以買一些節日的玩藝,自然高興無比。清代有一首描繪得壓歲錢的喜悦心情的詩:“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角枕自權藏。商量爆竹餳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壓歲錢一般是除夕夜長者發給晚輩,仙桃鄉間,卻大都是正月七年級小孩拜年時,大人賞賜給孩童們,並勉勵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壓歲錢,寄託着長輩的殷殷希望!

舞龍舞獅

龍,是古代傳説中的一種神異動物,它是專管雨的。春節舞龍,表達了勞動者祈禱神龍以保風調雨順與五穀豐登之意。

舞龍的歷史也較久遠,宋人吳自牧《夢樑錄》一書曾這樣記述:“……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成盞,望之蜿蜒如雙龍之狀。”以此推算,舞龍已有700多年了。

湖北鄉間的舞龍,全長二三十米,用竹篾鐵絲紮成骨架,再敷蓋黃布,做得精緻的,龍身上還劃有黑脊,在歡樂的鑼鼓聲中,巨龍翻卷騰躍,顯示出一種翻江倒海的磅礴氣勢。

與舞龍相匹配的另一種春節慶典活動是舞獅。據傳,唐代已有舞獅的戲要。白居易詩云;“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獅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襬雙耳……”湖北舞獅通常由兩人扮演,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動作翻滾、跳躍、撲跌,變化多端。賀年時,遇有比較殷實的人家,主人在屋樑上掛一道紅綢,另有煙酒等物,供獅子去“取紅”。在緊鑼密鼓中,獅子抖抖威武雄壯的身姿,使出渾身解數,借物攀援,將那道紅取了下來,得意之際,更加贏得了一陣喝采聲。

劃綵船

綵船,又叫旱蓮船,它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動作的一種春節娛樂形式。綵船也是用鐵絲竹篾紮成骨架,然後再用布敷蓋。講究的綵船,赤橙黃綠青藍紫,五彩斑爛,煞是好看。掌船的小姑娘打扮得靈秀齊整,另一個扮演小丑的男子撐篙,搭配着表演。他們挨家挨户拜年,或劃或唱,唱詞大都是湖北花鼓、鄉村小調,甚至流行歌曲,每家門前三五分鐘不等,喜慶的農家都舍以香煙,紅包相謝,一年歲首,得個祝福,歡娛不斷。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8

天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天門是“茶聖”陸羽故里、中國內陸最大的僑鄉。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湖北天門春節風俗,希望大家喜歡天門的春節風俗。

宴請習俗

新中國建立前後,本地設宴請客的習俗變化不大,上午、下午兩餐,以10碗為敬,也有12碗的,宴席菜食以魚、肉(豬肉)、雞、蛋為主要原料,牛肉、鱔魚、甲魚次之。正席必有蒸肉、碗子魚、肉圓子、豆腐圓子等,還有藕蒸菜,叫“押桌”;榨菜炒肉,叫“下飯菜”。從70年代起,席上的羹湯多由鹹湯改用甜湯。宴席多為10人一席,上、下方各為3人,左右各為2人,以上方中座為首席。首席,多請輩份高、年歲長的人就坐。貴客(如新女婿首次過門)也多安排在首席上。下方稱下首,左、右兩邊稱東角、西角。菜碗擺法、移動均有嚴格的規矩。

過小年習俗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南方人進入過年節期的標誌日(北方人是二十三日),是過大年(除夕)序幕。

在天門集鎮、鄉村,這天除了家人熱熱鬧鬧吃年飯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禮俗就是祭灶神,俗稱“送灶”。 清末、民國時期,“過小年”晚餐全家團聚。叫“團小年”。從此家內“封百口”,禁説不吉利的話。自即日起,各家開始打揚塵,房屋、傢俱洗刷一新,但二十八日不能打掃,有“掃七不掃八”之忌。 清末、民國時期,春節禮儀隆重,陰曆(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凌晨,民間的傳統習俗是全家男女老少穿新衣,端祭品,每人手中拿一根香出門,燃放鞭炮,朝天叩拜,迎新祈福,謂“出行”(出天方),隨喊:“開門大發財”、“出行大吉”、“財寶滾進來”。進屋後燃燭、焚香、化紙、擊磬,先拜祖先“神位”再向家庭尊長拜年,然後坐吃年糕、糖食、飲茶歡敍。天亮後,同村、同族互相拜年,祝福恭賀,稱“拜跑年”。隨後,給新亡人“燒親香”。到祖墳地燒紙、放鞭、叩拜。自七年級起,不能掃地、挑水、潑水,以求吉利,集市商家停業三天。待到九年級燒過“門神紙”方可動水、土和開門營業。

春節拜年流傳着七年級拜父母,八年級拜岳父,九年級拜姑爹舅爺,然後再拜其他親友的習俗。晚輩給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親朋好友請客,叫做“請拜年客”(或叫“春客”),同村、同街的敲打鑼鼓進行娛樂,謂之“打年鼓”,也有玩燈、演戲等娛樂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農曆正月七年級仍為春節,為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期間帶有迷信色彩的禮俗逐漸破除。七年級零時,街道、村莊鞭炮齊鳴,焰火沖天,迎接一元復始。天亮後,黨政機關團體舉行“團拜”,然後向烈軍屬、英雄模範家庭、五保户拜年。農村除按照傳統習慣向親友拜年外,還有不少村組織表演採蓮船、獅子、龍燈等春節民間文藝活動,給羣眾拜年。春節期間,男女老幼皆可根據自己的情趣競相娛樂。如青年男女溜冰、跳舞、賽球(羽毛球、桌球、乒乓球、藍球等,老年人賽門球、賽棋、與孫子猜燈迷等活動。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9

在我們荊州民諺説:“叫花子也有三天年”。除夕到年七年級,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喜笑顏開,參加迎春納福大年拜賀。如“開門禮俗”就有開門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貼春聯、貼年畫等。

“玩春景”的活動就包括玩龍燈、舞獅子、採蓮船。荊州民間在元宵節張燈觀燈,可謂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就有了燈事活動,隋、唐、五代到漢代,出現了各種製作精巧、獨具匠心的花燈,其中鏤刻金箔的“魚形燈”最引人注目。還有魚蝦燈、蓮花燈等,可能荊州自古是魚米之鄉的緣故。

農曆臘月二十四,小年,又稱為“小過年”、“小除夕”,荊州民諺説:“臘月二十四,家家小團圓”。這一天,“吃壞吃好,一人不少;有吃無吃,團圓一席”,一家人必須在一起吃團圓飯。

最講究過年年俗的要數農村,以大年三十、正月七年級、正月八年級為最。

年前,要把屋裏屋外收拾得乾乾淨淨,一張蜘蛛網也不留,這叫“打彈塵”,“打彈塵”後接着就貼春聯及門神;男女老少除夕夜前要洗個熱水澡,洗掉一年的濁氣,七年級換上了新衣新鞋,要理髮也要年前趁早,因為一些地方習俗是正月裏整整一個月都不能剪頭髮。

大年三十年飯之後到大年九年級,垃圾都不能掃出去,一般是把垃圾掃成堆,堆在堂屋正門靠右邊的角落,這叫“聚財氣”,垃圾越多越好。

年夜飯也叫團年飯,一般是等一家人聚齊了在中午或下午吃,桌上少不了魚(年年有餘),花糕(節節高)等。以前還要湊齊“四盤四碗”(四季順)。年夜飯菜上起之前,先要祭祖,盛了飯菜,斟了酒杯,象徵性地讓先人來享用。將最好吃的菜放在灶頭處,燒香、燒紙給已過世的長輩,也叫祭灶神,然後再放鞭炮,吃團年飯。祭祖的酒澆在堂屋,飯菜讓孩子們吃下,據説可以得到先人在天之靈的保佑。

年夜飯之後,就開始守歲,守歲,要扯起屋內所有的燈,不能熄滅,這時更不能節約,要的就是通亮通亮。

大年三十晚轉鍾後要放鞭炮,一般都是搶第一響,於是千里同響,或此起彼伏,不絕於耳。這叫“開財門”,“震財神”,鞭炮聲越大越好。一次點燃,且中途不斷最好。否則就會覺得來年不吉利。鞭炮放完後就要關大門,這叫“緊財門”,緊了財門之後誰來了都不能開門,以免“財氣”跑了。

拜“跑年

從大年三十開始,全家族所有親戚成員就要聚一起過年,直到所有的家庭輪遍為止。“大隊伍”擠得滿滿的,小孩嘻笑聲、打牌叫喊聲、廚房炒菜聲、電視音響聲,熱鬧不已。第二天,“大隊伍”就全部轉移到其他親戚家,繼續鬧年。其他親朋故交,春節期間一直到元宵節,就是您請我,我請你,吃“春飯”的時節。

大年七年級 開門茶

北方有“七年級餃子、八年級面、九年級合子、初四烙餅卷雞蛋”之説。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吃雞蛋,叫“石滾蛋”,吃了“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三個煮得很嫩、透過蛋白能看到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鍍銀”,“得金得銀”。天門一帶,要吃幾個“湯圓”,意即新的一年都能得“寶”石滾蛋”不能白吃,晚輩端給長輩的可是要“茶錢”的,懂行的就把茶錢壓在杯盞底下。丈母孃給新女婿的“年茶”,是可以白吃的,而且你不吃或不吃完,丈母孃還不高興。

小孩子給長輩跪地拜年,説吉利話,現在説的最“遛巴”的是“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向長輩討口彩。

也有地方七年級興喝白開水就點心過早,這裏的年俗是七年級早上不開灶。

還有的地方大年七年級早餐必須是湯圓。不能吃麪條,如果吃了,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做事情會不順利。

八年級的早餐必須是麪條,不能吃別的主食。如果被長輩發現沒有吃麪條,那就是犯上。

七年級不能出遠門,只能相互串門送恭賀,叫做“拜跑年”。八年級,才可以送媳婦回孃家。

有地方也把北方“規矩”帶到南方,主婦要在大年三十夜裏包一種餃子,給家人七年級早晨吃。餃子裏放了硬幣、糖、板栗、紅棗、花生等東西,吃到硬幣的新年裏有財運,吃到糖的甜甜蜜蜜,吃到板栗的有力氣幹活,吃到棗寓意要起早勞動,花生在山東叫“長果”,因此吃到花生的寓意長壽

大年初五 炸跳蚤

大年初五,家家户户放鞭炮,家裏做了樓房的,要提着鞭炮,從樓上噼啪噼啪一直放到樓下。放鞭炮的同時,還要在院子裏堆起一堆青柏樹枝,用燃放的鞭炮將其點燃,能發出陣陣清脆的響聲。可以把家裏所有的跳蚤都燒光,傳説這樣的年俗在荊州已延續了數千年。老人們説,以前的衞生狀況差,跳蚤多,其實現在哪裏還有跳蚤啊,可這是一種民俗,一代代傳下來了,不能丟。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10

新的一年來,朋友們都換上新衣服脱下舊衣服。在人們的一天天盼望中,新年終於到,人們開始忙碌起來。買煙花爆竹的小攤子出來做生意;買糖果點心的出來做生意;買福字對聯的也出來做生意。大家紛紛上街購置年貨,大街小巷一片沸騰的景象。

這天晚上,是不是會有幾户人家把煙花點燃放上天去;有時還有幾個調皮的小孩也來湊熱鬧,手裏拿着小鞭炮,往地上扔去,還的大地疼得畢畢剝剝的叫着。各家各户把燈打開,有的人家在看電視,有的人家再吃團圓飯;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説説笑話,講講故事,看看電視,我的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一首古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熱鬧的爆竹聲中,送走難忘的舊年;温暖的春風,給笑容滿面的人們送來新年。我們又長一歲。家家户户敞開門窗,讓大年七年級的氣息吹進屋裏。在這爆竹聲中,我又大一歲,我因該更加懂事,媽媽和爸爸在我的身上下那麼多功夫,我要好好讀書,絕不辜負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我一定會好好讀書來回報爸爸媽媽對我的關懷和對我的期望。祝:大家新年快樂!

湖北的春節作文 篇11

過年!過年!家家户户都喜氣洋洋,沉浸在一個歡樂的節日氣氛之中。我在春節裏過得快快樂樂,因為我們在一起放鞭炮!

天一黑,人們拿起鞭炮,點一根香柱,一點,人們急步走回原地,捂住耳朵,“乒乒乓乓……”我的魂都跑到九霄雲外去,可整個人還安恙無事,我心花怒放,也和別人湊起熱鬧,“乒乒乓乓……”的聲音徹夜不絕,每一户都通宵燈火!一會兒,鞭炮全被放完。只好拿出一箱煙花來放,別看這麼一小箱的煙花,它的威力可強,第一聲就把我嚇得目瞪口呆,我自言自語的説:“這麼小箱煙花威力這麼大呀!”煙花的聲音個個不同凡響,形狀不一真討人喜歡!我又拿出像棍子的煙花出來放,“吱吱吱吱……”一種黃色的小東西飛出來,“哇,好美啊!簡直是神仙放的煙花。我對這煙花刮目相看,還對它讚歎不已。我一根接着一根放,各種煙花五顏六色的,這種煙花爸爸買得最多,真是心想事成啊!

這個春節我過得興高采烈的,煙花和我成為好朋友,我還把煙花當成親兄弟呢!

春節,一個快樂的節日,讓人喜歡的節日。這天,我吃年菜,又放煙花,鞭炮。我太高興,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節。哇,那大家不是天天都大飽口福嗎。我太喜歡春節。春節快到,我會熱烈的迎接這美好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