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實用】端午節活動方案集合5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活動方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端午節活動方案集合5篇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名稱及內容:大班美術領域《端午節——做香包》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香包,瞭解香包的製作方法和作用。

2.通過動手操作掌握製作香包的基本要領,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審美能力及同伴間的合作能力。

3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前期準備:幼兒和家長收集各種各樣的香包。

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已有過使用針線的基礎。

2、教具準備:製作課件:端午節的由來

3、學具準備:製作香包的香料,各種材質的布(純色、花色),針線,棉花,彩色緞帶,剪刀,各種彩紙,糖紙、包裝紙

四.活動過程:

1.教師演示課件,幼兒觀看《端午節的由來》,導入課題。

a.提問:“端午節是哪個國家的傳統節日?”“每年的幾月幾號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怎麼來的?”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大多數傳説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的,滲透愛祖國的情感教育。

b.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幼兒討論,請個別幼兒將課前瞭解到的端午節的習俗講給大家聽。(帶香包,喝雄黃酒、長命縷、吃粽子、綠豆糕、炸油糕等)

2.教師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桌上放置的各種各樣的香包。

提問:“你看的香包是什麼樣的?用什麼製作出來的?有什麼味道?佩戴香包有什麼用呢?”

3.教師出示製作香包的材料,示範香包的簡易製作過程:

a剪布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縫製——綁絲帶

b選擇純色布料剪成自己要的形狀——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剪綵紙為各種形狀粘貼裝飾香包——綁絲帶

c剪糖紙或者包裝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扎眼——綁絲帶

教師對幼兒正確使用針線提出要求(如不用的針要插在針線包上,放置在針線筐內)並進行剪刀的安全教育。

4.幼兒自由選擇組製作香包,鼓勵幼兒合作製作,互相幫助,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收口,特別注意提醒幼兒針線、剪刀的使用和放置。

5.將幼兒製作好的香包懸掛在教室內,幼兒共同欣賞,發給幼兒佩戴在身上分享成功的喜悦。

五.延伸活動:

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全國各地有關端午節習俗的有關圖片,佈置端午節的主題牆,讓幼兒在看一看,説一説的過程中感受祖國的悠久文化。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2

為了有效地利用傳統節日這個契機,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讓社區居民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藴涵的意義,根據社區實際,匯林綠洲社區特制定端午節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利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深入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羣眾性民風民俗、體育健身、愛國主義、綠色環保和科普宣傳活動,引導居民,尤其是社區青少年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全面動員社區居民羣眾,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人民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

二、活動形式

1、“粽子傳愛心”主題活動。在社區黨總支的帶領下,以社區五老志願者、中國小生為活動主體,親自為社區的孤寡老人、低保人員、殘疾人和老黨員送去節日的祝福與問候,並帶去自己包的粽子,與他們一起提前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2、“經典誦讀”主題活動。以社區黨總支和社區關工委為中心,組織黨員和社區青少年,開展吟誦屈原詩歌、屈原詞章的活動,從而弘揚愛國精神,讚頌美麗的南京城。社區將以吟誦古今經典名作為主要表現形式,掀起緬懷屈原愛國主義精神,歌頌和諧盛世的熱潮。

3、節日民俗宣傳活動。社區將通過市民學校、“座談會”、宣傳板報等多種形式宣傳端午節的來歷,通過包粽子等活動讓人們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三、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社區將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方案。努力營造和諧、祥和的節慶氣氛。

2、創新形式。社區將開展廣泛宣傳,充分發揮居民的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把居民發動起來,參與進來,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居民成為節日活動主角。

3、信息報道。社區第一時間把“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文化活動的相關活動信息上報街道,做到宣傳到位。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將中華民族的氣節教育、節氣文化和學校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

二、活動設計

(一)找一找

對象:1――5年級學生

要求:從閲覽室或網上找一找關於端午節這一節氣的相關知識;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詩詞;賽龍舟和包粽子的習俗。

(二)説一説

通過午會課、班會課、班隊課,組織學生説説相關的知識。

1、對象:1――2年級學生

要求:説説端午節的由來;説説包粽子的習俗。

2、對象:3――4年級學生

要求:説説端午節的由來;説説包粽子的習俗;説説屈原的故事。

3、對象:5年級學生

要求:説説端午節的由來;説説包粽子的習俗;説説屈原的故事;説説屈原的詩詞。

(三)畫一畫

對象:3――5年級學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為主題製作一份小報或剪報,能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3――5年級為手抄報或剪報,各班上交10幅。。

(四)學一學

對象:1――5年級學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學一技”為主題,學習粽子的名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並品償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通過開展節日民俗活動、志願服務活動、文化體驗活動、清潔家園活動等,培育廣大市民的價值認同、文化自信、愛國情懷,積極推進我市道德風尚高地建設。

二、活動內容

1.廣泛開展端午民俗文化活動。深入拓展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結合實際,精心設計幹部羣眾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民俗展示會、歌舞表演、書法棋藝、美術攝影、包粽子、點雄黃、制香囊等活動項目,引導人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組織開展趣味運動會、賽龍舟等全民健身活動,使人們在活動中感受節日魅力,形成強健體魄的熱潮。

2.深入開展端午志願服務行動。端午節期間,各部門和單位要大力弘揚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助人為樂等中華美德,積極組織志願者進社區、進鄉村、進養老院開展送粽子、送禮品等“送温暖”活動,為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貧困户、殘疾人士、農民工及其在寧就讀子女送去節日祝福,陪他們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共度端午佳節。各文明單位要與結對共建的鄉村、社區等基層單位開展各種形式的端午主題活動,豐富結對內容,增進結對感情。同時,各區、各部門、各單位可結合端午節時間節點,組織專業志願者宣傳農業科技、衞生保健、科學健身等知識。

3.積極開展端午文化體驗活動。廣泛開展與端午文化有關的經典誦讀、詩文沙龍、演講比賽、文創徵集、節日祝福語評選等活動,組織人們特別是青少年誦讀、吟誦和諧中華,創作各類文學作品,引導民眾用多種文化方式表達對端午、對中華傳統節日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展示中華民族四海同源、全球華人共興中華的精神風貌,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感。

4、大力開展端午清潔家園活動。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測評指標要求,集中開展環境衞生大掃除,美化、亮化辦公場所、公共場所,重點對城鄉結合部、市區主次幹道、臨時水果攤點等區域的衞生進行集中掃除,全面清除衞生死角。積極組織各級機關幹部就近參加環境衞生義務勞動,街道和社區等基層單位要組織幹部進行集中大掃除行動,營造整潔、乾淨的生活環境。

三、活動要求

1.精心組織實施。要把端午節期間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作為傳承優秀中華文化和豐富羣眾節日生活的一項重要工作,擺上重要位置,認真研究制定具體活動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各項活動豐富多彩、圓滿順利。

2.突出思想內涵。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貫穿節日活動始終,在項目設計、活動開展、羣眾參與、輿論宣傳中都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養德的理念,通過活動增強人民羣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3.廣泛動員參與。堅持讓人民羣眾成為傳統節日活動的主角,多設計羣眾廣泛參與的活動項目,增強活動的羣眾性、廣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各類文化場館、文化服務設施要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增加場次等方式,努力讓更多的羣眾能夠參與主題活動、享受到文化惠民服務。要認真踐行黨的羣眾路線,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過節新風。

4.做好宣傳報道。市屬各類新聞媒體單位要做好端午節日宣傳報道策劃,充分發揮報紙、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短信、電子屏幕、宣傳欄各類媒體的特色,精心組織相關節日圖片、文字,做好普及性與深入性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切實把端午文化內涵挖掘出來,把我市端午主題活動反映出來,把社會輿論氛圍營造出來,切實增強端午節的文化魅力。

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5

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將民族的傳統節日與學校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

二、活動主題

情濃端午 粽香千家

三、活動時間

XX年6月10日至6月12日

四、活動內容

(一)找一找

活動對象:一—五年級學生

活動要求:從圖書館或用其他方式(上網)找一找關於端午節的相關知識;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詩詞;賽龍舟和包粽子的習俗。

(二)畫一畫

活動對象:1——3年級學生

活動要求:1—2年級用繪畫的形式,在a4紙上展示自己對端午的理解和心情。

3年級以“情濃端午粽香千家”為主題,用8k紙製作一份手抄報,能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對端午生活的體驗。

班級和姓名寫在畫或手抄報的背面右下角(正面不出現班級、姓名),每班上交5份參與評獎。1—2年級設一、二、三等獎各四名,3年級一、二、三等獎各三名,不符合要求的作品一律不參與評獎。

(三)寫一寫

活動對象:4——5年級學生

活動要求:以“端午情懷”為主題寫一篇徵文,表達自己對端午節的理解、與小夥伴分享端午的快樂以及自己在端午節學習到的一項技能的小故事。

徵文統一使用專用稿紙(見附件),每班上交5篇參與評選,每年級設一、二、三等獎各三名。

五、材料上交

請各年級嚴格按照方案要求,認真開展各項活動,將相關參評材料於6月14日上午放學前上交國小教導處,逾時將取消評獎資格。

標籤:端午節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