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陝西春節風俗習慣有哪些大綱

全國各地的春節習俗大同小異,但陝西的春節習俗帶着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陝西春節風俗,希望大家喜歡!

陝西春節風俗習慣有哪些大綱

  陝西春節節日風俗

陝西人如今仍把春節叫作“過年”,並流傳下來一個關於過年的故事。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猛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來臨的夜晚。出來食人,使得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發現這種兇殘的猛獸最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遁得無影無蹤。後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帖對聯、放爆竹、吃年飯的風俗習慣。

陝西鄉村臘月二十三即入年關,把過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農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禍福的“灶王爺”,以求温飽。過罷小年,人們便為春節做準備了。一般農家,殺豬宰羊,碾米磨面,做點豆腐,購買蔬菜,吊掛粉條,準備好過年所需的一切食物。關中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户户豆要蒸好多饃和包子,並準備禮饃。

禮饃分為三種:一種是媳婦要給孃家帶的“大饃”,狀如蝸牛殼,裏面包的是菜油、乾麪、葱花合拌的餡;一種是帶給不太走動的遠方親戚的“小饃”,形如菱角;另外是自家吃的饃,做成老虎、小鳥、魚等各種吉祥動物的形狀,在饃頂部表面會用紅色顏料點上紅點,象徵吉祥。這些饃和包子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後,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麪”的習俗。婦女上街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襪、老年人則購買紅紙、年畫、冥幣、白麻紙等大年禮儀用品。

大年七年級講究不出門,不能走親戚,出嫁的女子不能回孃家。初十到正月十五,稱為“追節”,舅舅要帶着燈籠和自家用面蒸的魚到外甥家,給外甥“送燈”。正月十四晚上,有新媳婦和新生小孩的家裏,要把自家蒸的花饃擺出來看。

大年前兩天,陝西不論關中、陝南、陝北,還是城市農村,要“掃舍”,城裏人叫打掃衞生。家家房前屋後,窯裏賽外,連拐角都要打掃得於於淨淨。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紙,貼上大紅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貼對聯和門神,屋裏掛上年畫。年終於來臨了。

大年三十晚飯前,家家户户必須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後打掃乾淨,收拾清整,貼好大紅對聯(有喪服的人家貼黃色或綠色對聯)及門神、窗花等,大門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處都要貼相應的對聯。一切準備就緒,便開始點臘燭、燒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後,全家大小共聚一桌吃“團圓飯”,俗謂“團年”。晚上,各家燈火通明,爐火熊熊,老少徹夜不眠,圍爐“守歲”,俗稱“坐年根”。

在守歲的同時,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換新衣,包餃子,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待到子時(相當於今23時——1時),萬家鞭炮齊鳴,意為“接天星”,“迎財神”,有的還擺上香案,行跪拜之禮。據説誰家鞭炮響得最先,財神就先光臨誰家。然後,便是晚輩為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也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孩子。

  淄博春節的習俗

接年

淄博稱“請神”。即在除夕日落前,由家中男性青少年提着馬(紙吊兒)到墳瑩或村外,接已故祖先回家過年。焚農曆正月七年級是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全國各地都有許多很有鳳趣的習俗和傳説,淄博也不例外。

香燒紙後,口喊:“爺爺、媽媽(奶奶)回家過年了!”然後回家,算是對祖先盡了孝。接年之後,直到八年級夜裏便不能掃地了,掃地意味着對祖先不恭,也會掃走財運。現在,有些農村此風俗還在流行。

守歲

接年後,人們便開始守歲了。

守歲是春節最熱鬧的時候,屋內燈光通明,一家人歡聚一堂,喝團圓酒,吃年夜飯,男女老少,盡情歡樂。年夜飯中,魚是不能少的,取“連年有餘”之意,但沒有鱗的魚不能上席。驢肉、馬肉、兔子肉等所謂“雜亂肉”也不能上席。

年夜飯中餃子是主要的,餃子餡裏要放上花生、棗、栗子、硬幣、糖果、年糕等,誰吃到這些東西就要説上一句有關的吉慶話,如吃到一塊糖則是“有甜頭”,吃到一枚硬幣便意味着“有錢花”。

守歲時禁忌最多,説話做事都要十分謹慎。“破”、“壞”、“散”、“死”、“賠”、“病”、“輸”、“痛”等下吉利字眼都不能出口,不能罵人,不能打罵孩子。餃子破皮了,要説“掙”了,蒜要叫“義和菜”,打碎了器具,要趕快説一聲“歲歲(碎碎)平安”或“越打越發”。

膠州民間過年,打碎了碗碟,要將碎片扔到井裏,路上遇到任何人都不能説話,這樣才可以消災免難。所以民間就有了“大年五更死了個驢,下好也説好”的俗語。守歲要守到新舊年交接的時刻,也就是俗話説的“大年五更”。這時還要祭天地、敬祖先、吃滑扎(餃子)、放鞭炮,至此,就算是辭別了舊歲,迎來了新春。

近幾年,在淄博,守歲習俗已淡化,除全家歡聚一起喝團圓酒、吃團圓飯以外,最主要的活動就是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了。

  佛山傳統春節習俗

佛山春節習俗,按表現形式和習俗時間不同,大致可分為:臘月迎春、新年賀歲和酬神祈福三大類。

從臘月下旬至年三十為臘月迎春習俗,包括謝灶、掃屋、上揮春、開油鑊、行花街、賣懶、除夕點燈照耗、責年(“責”為“壓”之意)等。

正月七年級交子時始至正月十五為新正,賀歲習俗有:燃鞭炮賀新歲、接財神、買發財大蜆、唱賀正龍舟歌、鯉魚歌、拜年賀歲,行銀路、醒獅賀歲等。

春節酬神祈福習俗主要有:七年級逛祖廟、遊神祈福、元宵燈節與花燈會、元宵踏青、生菜會、燒花炮與演大戲,正月十六行通濟等。

1、洗邋遢。“年廿八,洗邋遢”,這個習俗我想很多佛山人都淡忘了,我起初更是連這個説法都不知道。洗邋遢主要是為了辭舊迎新。人們在年廿八的時候,都會將家中的香爐、房間以及除了廁所以外的所有東西都打掃一遍,以乾乾淨淨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同時,人們還會換上新衣服,洗洗腳,讓自己以全新的面貌來迎接新年。

2、放鞭炮。這個習俗是非常普遍的,人們在年三十晚十二點正一起燃放鞭炮,驅走不吉利的鬼怪——“除夕”,家家比賽放鞭炮,看誰家的響。

3、做點心。在大年三十前幾天,許多老太太就開始做煎堆、油角和鬆糕等傳統食品,送給親朋戚友。親戚朋友們也會把自家做的小吃互相贈送,大家都高高興興地迎接新年。

4、吃年夜飯(團年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的家人都會齊聚在一起吃晚飯。不管是老的還是少的,不管是在家的還是在外工作的,都會趕回到家,一起幫忙做些家常菜,然後看着電視,一起談天説地,其樂融融,一直到深夜……5、發“財神”。在大年三十的時候,街上的一些乞丐就自己製作一些“財神貼”,一家一户地敲門派發“財神”。因為是過年,開門的主人都會給乞丐們一個小小的紅包。

6、拜祖先。大年七年級早上,人們就會上山或者到墓園去拜祖先,祈求新年的風調雨順,祝福自己和家人,在新年順順利利,以燒香拜佛來祈福。佛山人認為,祖先可以保護他們平安,可以讓他們順順利利,真是不忘祖先!

7、愛花情結。在過年前,人們愛花的情結非常濃,有“行花街”的習慣。在佛山的街道上,很多人都會逛花街,在這個店買一棵桃樹,又在那邊店買一盆含苞的水仙,或者是一盆金橘……逛花街是佛山人民歷來就有的傳統習俗。

8、舞醒獅。在傳統的佛山過年習俗中,舞醒獅慶春節是不可缺少的節目。從大年七年級開始,很多村裏的祠堂前,或者小鎮的街道里,都能聽到鑼鼓的響聲,都能看到上竄下跳的醒獅,精彩極了!

9、佈置家。過年了,很多人都會自己寫春聯或者讓別人寫春聯,佛山人叫“揮春”,還貼“福”字,貼財神像在門上迎財神,使過年的氣氛更加濃。

10、拜年。年七年級,人們早早起牀,迎春祭神完畢後,一家人在廳堂舉行拜年禮儀。拜年禮後,人們可以出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他們有的帶一些小小的心意,有的專程來敍敍舊,敍敍去年的感受……11、開年“返外家”。在大年八年級早上,各家各户拜神放鞭炮,然後吃“開年飯”。“開年飯”必有“生雞”(雄公雞),寓新歲吉利有生氣之意。吃過“開年飯”後,已出嫁的婦女偕丈夫和子女“返外家”,一般攜帶煎堆、油角、年糕之類年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