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中元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中元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之首,雖説是鬼節,卻並不陰森,是個願望匯聚的節日,元節的節食風俗,各地各不相同。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的中元節是哪國家的節日,希望大家希望!

中元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中元節是哪國的節日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這個節在老百姓中還有幾種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節”。在這一天,老北京有中元法會、拜三官、盂蘭盆會、燒法船、祭祖、放河燈、點蓮花燈、送面羊等民俗。其實,民間之所以叫“鬼節”,無非是人們對逝去親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習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彩,會發現其中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愛心的體現,無論是對尚健在的長輩,還是已逝的親人,不忘孝道,這才是“中元節”的現實意義。

盂蘭盆會,也稱盂蘭盆齋、盂蘭盆供。這是來源於佛教的習俗,比道教的中元活動要早,我國從南北朝時期的樑代開始仿行。“盂蘭”是梵語音譯,意為倒懸,“盆”是漢語,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器皿可以解先亡倒懸之苦,因此,盂蘭盆會實際是個“孝親節”。依據《盂蘭盆經》而舉行儀式,始於梁武帝。自此以後,成為風俗,歷代帝王以及民間無不舉行盂蘭盆會,以報祖德。

華人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新加坡特別熱鬧,持續長達一個月之久,超越所有其他華人傳統節日。不説別的,單單在陰曆七月期間的歌台遍地開花,通常一個晚上十幾場,每場觀眾至少一兩千名。

盂蘭盆節是在日本僅次於元旦的盛大活動,原來是佛教的法式。盂蘭盆是“Ullabana”的音譯略詞,本意是“倒懸之苦”,為了拯救這個苦難而進行的法式。據“盂蘭盆經”的解釋,説是目連尊者為了拯救陷入餓鬼道的母親,按照佛教的教義,在7月15日(陰曆),供奉各種食品為供品,以這個法式救出了母親。

這個活動在很古以前在印度和中國盛行,在日本則從飛鳥時代開始進行。後來傳播得很廣泛。家家都設魂龕、點燃迎魂火和送魂火,成為祭奠祖先的日本特有的活動。

在日本,離開自己的故鄉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多,所以利用這個時段回老家團聚。可以説這是祖先和活着的人一起聚會,也不算過分吧。從中國的風俗來看,好像是把清明和春節一起過一樣。因為城市裏的人都回到鄉下去,被稱作“民族大移動”,這時大城市東京等地有一段時間顯得很冷清。

中元節吃什麼

1、吃瀨粉

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瀨粉,是東莞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寓意長長久久,多福多壽。

東莞最出名是燒鵝瀨。燒鵝瀨,最講究的是一鍋美味的高湯,那得用整隻雞、大塊肉、大塊骨,加許多特種藥材和香料熬製。吃的時候,將瀨粉在熱水中燙一燙放入碗中,然後加上一大勺高湯,粉面再鋪上一層皮脆肉嫩的燒鵝。

2、蒸麪羊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説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説有關。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説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這一民俗的另一説法是,母親為出嫁的閨女用白麪塑一雙羊,當然還要蒸熟,而且羊頭還要纏掛上紅布條。孃家要組成一支小型送羊隊伍到新姑爺家,由新姑爺動手切開面羊,並將切下的第一塊用紅繩拴掛在客廳中,這塊“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來新面羊時才能取下來。這其中的講究是“陳羊見新羊,年年有餘糧。”新姑爺切完羊後,要吃羊頭,出嫁的閨女則吃羊腳,其他的分送男方長輩鄰里,以表和和美美,共享喜慶吉祥。

3、吃花饃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麪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

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麪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

4、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況且雞爪呈耙狀,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概怕積下惡怨,不肯回到原處),所以選腳掌扁平的鴨子也在情理之中了。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中元節吃鴨是因為傳説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過不了。於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游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

5、吃扁食

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現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餃子,其實扁食和餃子大不相同。扁食和餃子的區別,首先在皮,其次在餡。

以皮而論,餃子皮較厚,而扁食皮薄如蟬翼,晶瑩剔透。餃子餡少,小到只有大拇指那麼點,因此餃子的個頭也比較小,一碗餃子雖説也有十多個,但在碗中卻只佔到三分之一,其餘全是湯,並且餃子的'餡較為單一,多為豬肉加些素菜和調料。而扁食就大不一樣了,不僅肉類、菜類均可入餡,連雞、鴨、魚、蟹、饊子、嫩黃豆等等都可入餡,且特別講究搭配,雞脯配芹菜,豬肉配薺菜,雞蛋配韭菜等等。

6、吃“餃餅”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相傳,餃餅筒是濟公所留下來的:濟公在國清寺為僧時,見每一餐都剩下許多菜,覺得很浪費,就把這些菜裹在糊拉汰皮裏供下一餐再食用,這種做法受到了眾僧的喜愛,便流傳至民間。

製作餃餅筒,要先將餡炒好放在一邊備用。常見的餡有豬肉、豬肝、雞蛋絲、豆腐皮、冬筍、豆麪、芹菜、豆芽、海帶、魚乾等。再將事先準備好的麪粉往“鏊”上糊,糊成一張薄薄圓形的皮(糊拉汰皮)。最後將食材按順序裹在糊拉汰皮裏,要做到不能裹得太“胖”,也不能裹得太“瘦”,否則就不好看了。餃餅筒包好了也要放在“鏊”上煎一煎,一直要煎到外表皮呈金黃色並油光發亮。

另外,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

中元節的傳説

傳説一:

“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説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盂蘭實際是佛教的節日,“盂蘭”為梵文,意為救倒懸、解痛苦。

據“佛説盂蘭盆”經記載,當時佛陀的弟子目揵連尊者,以神通力發現其去世的母親在餓鬼道受苦,目揵連孝順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誰知食物在咽喉中變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萬分。目揵連焦急憂慮,於是去問佛陀應如何救渡。

佛陀告訴目揵連尊者説:“你母親罪根深重,曾有五百世的慳貪,縱使你神通第一也無法解救她的苦難,必須靠十方眾僧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

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解夏日,又是“佛歡喜日”,亦是眾僧自恣日。所謂自恣就是自己檢點,如發覺自己有過失,應對人露懺悔:如任何人犯過,亦應對僧眾懺悔。當日一切聖聖眾,均精持律儀,身,口,意三業清淨,這時候設齋供僧,功德最為殊勝。

故此佛陀咐矚目揵連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準備飯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燒香燃燈,將世上最珍貴的食物都放在盂蘭盆內,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眾僧唸咒加持,祈福消災,使在世人增長福慧,先亡超度。

後來目揵連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設盆供養及齋僧,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親得以脱離餓鬼之苦。

傳説二:

每年農曆7月14日是中元節又叫鬼節或着叫盂蘭節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節日。中元節源自道,後來佛教改為現現在俗稱的鬼節。盂蘭節在印度語中意指“倒懸”,“倒懸”指的的是釋迦十大第子目蓮的母親死後後受餓鬼之苦,不能吃東西。後後來得到釋迦幫助。用百味五果供養十方神佛並藉功德救母親。所以現在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農曆7月舉行普渡會,現在叫鬼節。一般來説古時候都不願在這個月作嫁娶等重要事。

傳説三:

關於鬼節的來歷,傳説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裏少不得受十八層地獄的種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中不忍。

在七月十五這天竟恂私情,讓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牢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説。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託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為“鬼節”。鬼節這天,人們要燒紙錢,擺供品祭奠故去親人的亡靈。

中元節要注意什麼

必須祭祀祖先

七月十五是傳統的祭祖節日,人們除了祭祀自己的祖先,往往還會多準備一些食物、供品給那些孤魂野鬼們。為了自己的祖先不至於淪為無人祭祀的遊魂,切不可不祭祀自己的祖先。

當天忌拍照

中元節祭祖並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着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在中元節這天祭祀的時候,最好不要在這天晚上拍照,這不僅是對祖先的不尊重,而且易拍到不吉的東西。

鬼月不宜搬家

從農曆的七月七年級到七月廿九,是傳統祭祀鬼魂的“鬼月”。從七月七年級開始,地府打開鬼門關,放幽冥界裏咱們的祖宗、師長、親戚和朋友以及各種冤親債主回到陽間,享受人間祭祀。儘量不搬家、開市、嫁娶等。

晚上少照鏡子

中元節這天晚上儘量少照鏡子,晚上去洗手間也不要看鏡子,以免看到不該看到的東西。另外,風水學中,卧室裏面的鏡子不要照着牀,否則易做惡夢,長久對主人的身體也不好。

儘量早點睡覺

中元節這天晚上儘量早睡覺,不建議熬夜,也不要隨便在外面撿錢回家,要捨棄掉,否則易有不利的運勢,建議自感陽氣弱的朋友,多呆在家中為好。

遠離河邊湖泊

中元節這天也是陽氣弱,容易出事的一天,所以這天如果沒有什麼特殊情況,最好少河邊,湖邊為好,尤其是小朋友或者是氣場弱的人要遠離河邊湖泊為好。

拓展: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1、忌半夜晾衣服

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裏,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2、忌披頭散髮睡覺

鬼月,到處都是在外遊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髮,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3、夜遊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更加不要去偏遠或者人少的地方,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4、忌半夜慶生

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5、忌説“鬼”字

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説「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説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6、忌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餘,自然會對你不利。

7、忌亂拍他人肩頭

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8、忌將筷子插在碗上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鬼魂來與你分享食物。

9、牀頭忌掛風鈴

因風鈴會招陰。

10、忌偷吃祭拜的祭品

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11、忌輕易的回頭

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否則會有麻煩。

12、忌下水游泳

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説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13、忌吹口哨

晚上吹口哨,容易吸引鬼魂的注意。

晚上出門注意事項

1、晚上出門不宜呼喊名字。

2、不穿帶自己名的衣服。

3、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

4、不拍別人肩膀。

5、不吹口哨。

6、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

7、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

8、不宜玩碟仙筆仙靈異遊戲。

9、不要隨便撿起路邊的錢。

10、路經喪事場所,嘴裏及心裏不可有不敬的念頭或言語。

11、忌亂踩冥紙或亂燒冥紙。

12、不要傷害無辜生靈。

13、夜遊時最好不要亂照相。

14、吃飯時不可以將筷子插在飯碗之上。

15、走路不宜勾肩搭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