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端午節作文 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端午節作文 15篇

端午節作文 1

“五月五,是端陽,民俗節日不能忘不;蕩起漿,推開浪,龍舟下水喜洋洋……”早晨,我和媽媽説着這首小詩,向着美麗的西山走去。

雖説那時剛剛4點多,但山腳下早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羣,聲音就像瀑布一樣在我們的耳邊迴盪:孩子們的歡叫聲,小販們的叫賣聲。路上,不少人都在小路邊採艾蒿,小販們的推車上的小飾品也是琳琅滿目:有他們精心編織的五彩繩,用玻璃紙做的紙葫蘆、燈籠漂亮極了!還用那機靈可愛的小動物,香噴噴的糯米粽、新鮮的蔬菜、水果、魚,還有那煮熟的茶葉蛋等各種物品。我們也買了條五彩繩系在手腕上,因為這樣才有節日氣氛。

我不由得問媽媽:“為什麼人們會在今天上山採艾蒿呢?”媽媽説:“那是人們為了紀念我們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春秋時期,屈原眼見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是他於5月5日寫下《懷沙》抱石投汩羅江;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啄食他的屍體,向羅江中投擲米團,後來就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粽子’”“哦!原來向江中投擲粽子、上山採艾蒿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呀!”“嗯!媽媽點點頭。”

我愛端午節,因為我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得到樂趣。

端午節作文 2

我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中秋節、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端午節。

説起端午節,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忠心愛國,但卻受到了奸毒臣子的陷害,被逐出宮內,最後抱石跳江。這件事被當地老百姓知道後,很多人划着小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還有些人提着放滿小米的竹桶,把竹桶往江裏倒,給魚蝦吃,不讓它們傷害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把小舟變成了賽龍舟,把倒小米變成包粽子,來紀念他。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初夏到來,五毒也都出現了,人們為了辟邪驅瘟就在集市上或河邊割一些艾葉和菖蒲,插在門窗前。每當有風吹過,艾葉就會散發出一種香味,來驅趕蚊蟲;還有些地方喜歡在孩子們身上塗雄黃,家裏掛鐘馗捉鬼,舉辦龍舟賽……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包粽子,我也跟着學。先把泡好的粽葉捲成三稜錐,再用手抓一把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封緊粽葉,用繩子繫緊,弄成一串一串的。到了晚上,奶奶把煮好的粽子端了出來,一股粽葉和糯米的香味撲鼻而來,聞着就讓人食慾大開!解開粽子,沾上一點白糖,咬一口,又軟又香,吃完後脣齒留香。

端午節的習俗特別有趣,我們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端午節作文 3

今天是端午節,在莆田這算是個大節。從農曆5月七年級開始,過節的氣氛就濃郁得讓人期待。“七年級糕、八年級棕、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呵呵,也不知道我用譯得準不準。在莆田,這樣的節日總是讓人感到非常的温馨。

吃過糕吃過棕,今年的螺就沒得想啦。呵呵,都是環境污染惹的禍,今年的“麥螺”也就是大家在報紙上看到的”織紋螺”因環境污染而成為含毒的食物之一。可惜啊可惜!

今天是初五,在莆田的每一個院落裏,每一條巷子裏都飄着濃濃的“五味草”的清香。按照咱們這的風俗,今天是要用“五味草”煮出的水洗頭洗澡換上新衣服的。很慚愧,直到現在我還沒弄清楚是由哪些品種的草組成的。但那味道實在是好,洗過澡留在身上那芳草的清香,遠勝於任何品牌的沐浴露。

聽説今天涵江還有龍舟賽,真是嚮往極了!可惜,要上班,只能留一個永久的念想啦!

覺得在莆田這地方生活也不錯啦!若是在大城市裏,或許忙碌會讓我們不再為傳統節日而用心,那麼生活的樂趣也將會隨之淡去許多哦!

小城自有小城的快樂,不是嗎?

端午節作文 4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一詩是唐代詩人文秀寫的《端午》。

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我們學校迎端午的活動就在今天下午舉行。下午,我一來到校園,那撲鼻而來的粽葉味香得不得了。我迫不及待跑到了我們四年一班看,哇——在我們的課桌上早已擺放滿了粽葉,繩子,豬肉,冬菇……包粽子的材料非常豐富啊!

同學們找到自已的小組坐好,我們開始學包粽子了。包粽子是一件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的事情。我看着阿姨們很輕易就把粽子包好。同學一邊看着,學包着。我也拿起了粽葉學包了起來,首先卷粽子時這一關讓我手忙腳亂的,好不容易終於卷出了尖角,倒米又把我難倒了。這是,剛好管老師在我身邊經過,我趕緊叫管老師教我,管老師手把手教我包粽子在,好不容易,學包了一個粽子出來!哈哈哈……。把我樂翻了,特別的開心。

同學們都在優美地音樂聲,快樂地討論聲,歡快地笑聲和咔嚓地拍照聲下開開心心的學包粽子。沒過多久,我們共同努力和勤勞下成果出來了,粽子堆滿了一大鍋。包好的粽子有的像春捲,有的像一個金字塔,有的像一個三角體……雖然粽子包得不怎麼好看,但粽子裏面全包着同學們祝福語。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的快,一節課的時間過去了,端午節活動圓滿的結束了。期待下一年的端午節活動!

端午節作文 5

眾所周知,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裏,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端午節起源於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的國家滅亡了,他就抱起一塊大石頭投江自盡,屈原為人正直,很受百姓愛戴,於是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每到農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

説起端午節,最令人神往的就是粽子啊,蒸籠泡好的糯米,在一片片蒼翠欲滴的竹葉包好,加些調料信心,先得往那顆顆飽滿的糯米粒中添上一顆甜棗,那可真是錦上添花。而包粽子更是要仔細熟練,但這包裹的這層裝飾物常讓外國人摸不着頭腦,記得有一個笑話,一箇中國人的外國朋友來中國旅遊,恰逢端午節,就送了一罐新鮮的粽子給那位朋友。過後那人隨口問起粽子的味道如何?那外國人答道:粽子味道太好了,就是外面那層白菜煮的太硬了,好不容易才嚥下去。包好之後,用紅細線捆好紮好袋,再丟進蒸籠的一蒸,霎時,糯米的香味,蜜棗的甜文香灼液的清香,迸濺到空氣中。

也有別的吃食在端午節裏,汪曾祺先生曾經在端午的鴨蛋中寫道,描述鹹鴨蛋,用筷子頭一紮只紅油就冒出來了,寫得我垂涎三尺。

端午節作文 6

“咚咚咚咚……”忽然從湖中傳來了驚天動地的鼓聲,我好奇地往聲音傳來的地方跑過去。

走到半路便看見文峯塔腳下湖中的賽道每條賽道的分界線上都有串在一起的許多彩色氣球,每條賽道的起點都有一條“龍”,而且每一條“龍”上都有駕馭它的使者。這不就是“驅龍者”嗎?突然一聲鑼鼓響,所有的“龍”一躍而起你追我趕的向終點駛去,不過一會兒,就只能看見“龍尾”了。

緩過神來才發現身後有一大堆人圍在一起,我混進人羣,看到一隻龐大的“金龍”正表演着,“龍”是由三個人組成的,是它們披上了“龍皮”,戴上了沉重的“龍頭”為市民們表演,這時,另一隻有着鋒利的爪牙的“黑龍”也騰雲駕霧地上台了。“金龍”看見它上台就衝上去。我以為還以為它們是見到夥伴要親熱一會兒,然而它們竟直接白刃相接了,看形勢大有不爭個你死我活誓不罷休的樣子。

正沉醉於激烈的比賽時,旁邊小女孩找媽媽要粽子吃的聲音把我從那比賽中拉了回來,哦!看我這記性,原來今天是端午節!,我説怎麼一會兒龍舟一會兒龍賽呢?哈哈哈,端午節除了舞龍還有各種口味的粽子呢,正想着我最愛的豆沙粽,發現手上一濕,口水都出來了呢?

我喜歡端午節,有“龍”可看,有“粽”可吃。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端午節嗎?

端午節作文 7

媽媽説今天晩飯去外婆家吃,我連忙問“,為什麼呀?媽媽笑着説“,你想想“,哦,原來是端午節,説到端午節,我還聽説一個小故事呢,就是關於屈原受冤抱後自投日羅江的故事,人民為了紀念他也就把每年的農厲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我和哥哥坐上媽媽的車,一會兒工夫就到了外婆家。一進大門,我眼前突然一亮,不驚的大叫起來,哇“好漂亮的房子,高高的新樓房,寬闊的大院子,還有一陳迎面撲來的飯菜香味,使我迫不及待的朝外婆家的廚房跑會,我大叫一聲,外婆我來了。外婆笑着説,好個,趁着還沒到吃飯的時間,我和表弟在院子裏玩,院子裏種了果樹,蔬菜,還有許許多多的花花草草,有的開出了五顏六色的小花,可漂亮了,還有一座小橋呢。橋下養着許多小魚……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吃飯了,我象兔子一樣飛快地衝進廚房,哇!好多菜呀!我一邊吃一邊説,外婆做的菜真好吃。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盤龍蝦。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那是我的最愛。

時間過的好快呀,吃好飯帶着外婆親手包的粽子向外婆説了一聲謝謝,就和媽媽一起回家了。

端午節作文 8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節日裏我最喜歡吃的食物是肉粽,在前一天晚上就想着明天的到來。

端午節終於到了,我一睜開眼睛就向廚房跑去。一跑進廚房,我就對媽媽説:“我想吃肉粽!”媽媽慢慢地説:“今天,你要學着包粽子了!”我心想:“我都不會包粽子,那我是不是要吃不成了。”媽媽好像看出我的心思,説:“那我就教你吧!”我被她説的話愣住了,過一會兒我才説:“好,那你教我吧!”媽媽又説:“先去刷牙,吃早飯。”

做好後我來到廚房,媽媽説:“開始。”我按她説的方法做,先洗好竹葉,再把竹葉巴成甜筒形,放把白白的糯米,放一顆大的鮮肉,用葉子把口子蓋起來,然後綁上繩子,最後打一個結。我喜歡吃肉粽。我把它放進鍋裏,還把其他的也放進去,過幾分鐘粽子就燒好了,我在鍋裏翻找自己包的粽子,它非常顯眼,因為只有它,被繩子綁得像一個線團。我咬了一口,真是又黏又糯!“哎呀,我做得和五芳齋的一樣好吃!”

我喜歡端午節,緣起於那一個個小肉粽!

端午節作文 9

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在這個傳統節日裏,有許多習俗:賽龍舟、包粽子……

端午節的由來,是很久以前,有一位詩人——屈原。他很愛國,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人們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來紀念屈原。

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傳來了粽子的飄香。在以前,人們用粽葉包粽子,投進江裏,是怕魚吃掉屈原的屍體,讓魚吃粽子,魚吃飽後,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

粽子的總類繁多,有甜的也有鹹的。有白粽子、肉粽子、蛋黃粽子、豆沙粽子……有小巧的“一口粽”,也有填滿餡料的大粽子。

粽子是用粽葉包的,餡料主要是糯米,包好用繩子繫緊,拿去蒸。熟了就是美味可口的粽子。

在端午節,人們用艾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掛在門上。因為端午時節及其隨後的一段時間裏,濕熱、温毒之氣鬱蒸,蚊蠅害蟲及細菌活動頻繁且繁殖生長迅速,疫病萌發,百病易從口鼻而入,所以用艾葉等做成香包,可以驅蚊、消毒。

賽龍舟是端午節很重要的一個習俗,在南方很流行。因為很久以前,楚國人很捨不得屈原,變坐船去營救。之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賽龍舟來驅趕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賽龍舟體現出人們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精神。

在這個端午節,可不要忘了這位偉大色詩人!

端午節作文 10

每年的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節日習俗,傳説是屈原沉江後,漁民們怎麼也找到它就撒米到江裏漸漸的灑米變成了包粽子划船變成了賽龍舟,提前幾天奶奶就買好了粽葉,糯米,紅棗,花生,葡萄乾紅豆……

端午節那天全家起了個大早全部人一起開始把我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只聽他的一生中葉散架了我子子,老子給他撥出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他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到個落腳點站下,卻又不由自主的搖晃起來,又像個不倒翁,我看着的成果,忍俊不禁的開始捧腹大笑,站在一旁的奶奶撇撇捺那不像樣的粽子又喵了喵我不由分説的拿過粽葉耐心的教導我:“包粽子要專心致志,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很奇怪心裏想:小小的粽子,還有學問,還是乖乖學吧,免得我包的粽子又不成樣子。

我把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一起疊好,從中間捲曲做成漏斗的形狀,先放一顆甜棗,再放入一粒一粒一粒白花花的糯米三繞四卷,一位大肚將軍出現在我面前再給他繫上腰帶,它就顯得更加神氣了,包粽子完後,就要準備煮了,樹上一口大鍋,再把粽子輕輕的,慢慢的放進去,最後蓋上大鍋蓋煮粽子可不是那麼好等的,我坐在客廳裏等了許久才好。

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真正含義了。

端午節作文 1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全家五點便起牀了,媽媽在脖子、手腕、腳脖給我戴上了五色絲線,説這可以驅除五毒,還告訴我五毒是青蛇、蜈蚣、蠍子、壁虎和蟾蜍。

早飯有粽子、雞蛋,我們玩了鬥蛋,結果我的蛋成了蛋中王,飯後媽媽和爸爸帶我去了九溪,我問道為什麼要這麼早去九溪?媽媽告訴我在端午節用小溪裏的水洗臉,眼睛會看得更清楚,於是我連忙跑到小溪邊洗了起來,洗完後睜眼一看,哇,果然看得更清楚了,我連一根細細的.蜘蛛絲都看得一清二楚!

接着,我們爬了一座山,我們碰到了兩隻壁虎,一隻蟾蜍,看來真是五毒繁多的季節,不過我一點也不怕,因為我帶着去五毒的絲線呢!

當我爬到山頂,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遠處一片綠油油的茶園,錢江一橋猶如一條長龍橫卧江面,山間開放着圓圓的、大大的、五顏六色的繡球花,有白的、藍的、紫的、玫紅的……真美呀!

下山路上,火熱的太陽已經升到頭頂,濃密的枝葉好像也遮不住這火辣辣的陽光,我們也該回家了,端午之行就此結束。我身帶五色絲線、用溪水洗臉、登高祈福,都寄託着美好的寓意,願我們全家都健健康康的。

端午節作文 12

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個節日一一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十大節曰之一,因為那天,家家户户都非常熱鬧,家人們會把白天做好的粽子都蒸熟了端出鍋放到桌子中間,放好了後就可以開吃了。

你們知道粽子是怎麼包的嗎?我也包過就讓我來分享一下吧!

首先,我和媽媽去家附近的市場買一些肥肉、鴨蛋黃、綠豆、還有臘腸回來,如果喜歡吃甜的棕子也可以哦,那就在裏面包上冰糖紅棗,就可以了,但是我還是喜歡吃鹹肉粽,滿滿一口油油的想想就香,再去買一些棕子葉和棕繩回來乾淨就好了,現在材料就都齊了。可以開始包粽子啦。照着媽媽説的步驟首先,把粽葉摺疊成漏斗形狀。在這個漏斗中先放一小半米,再放肉、鴨蛋黃、臘腸和一點綠豆,然後再放點米把之前加進去的材料蓋住,米和漏斗口持平即可,米太少了粽子很癟,太多了包不住。話剛説完就看到媽媽包了一條四個角都塞得滿滿的漂亮的棕子,再看看我手中的,什麼都不像的而且只有三個角的"怪棕子"我心想怎麼包棕子這麼難呀。可媽媽説了:其實棕子有很多種形狀,有條形的、有四角形的也有三角形的等,包多了找到竅門你就會越包越好的。聽到媽媽的鼓勵我是"越戰越勇"一口氣包下十條,想想都開心。

這次包粽子真是讓我回味無窮啊!

端午節作文 13

今年的端午節來到了,媽媽為了給我們能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清晨六點就起牀了。

媽媽包粽子可真好呀!她先把粽葉靈活的圍成一個漏斗形,然後向裏面塞上糯米,接着變戲法似的裹了幾道,最後把線紮好,一隻粽子就包好了。

媽媽一邊包,一邊給我講端午節的來由,屈原以前是一個忠臣,但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包圍自己的國家,為了表示忠心,屈原跳進大江來以死抗爭,但百姓怕大魚吃屈原,就包了許多大粽子,想讓魚一吃把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了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講完之後,一個個形態的粽子也包好了,我們該蒸粽子了,先把粽子一層一層放進鍋裏,蓋上鍋蓋開了火。過了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撲鼻而來,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粽子,剝了粽葉,也顧不上燙手燙嘴,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一個粽子吃完了。

今天端午節不僅能吃上如此美味的粽子,還能讓我知道端午節的來由和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作文 14

端午節快到了,今天,媽媽給我戴上了一種紅黃綠相間的“花繩繩”,我十分不解,便問媽媽説:“媽媽,端午節戴這種繩子有什麼用呢?”媽媽説道:“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我又問媽媽:“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呢?”媽媽故作神祕的説:“很多啊,你自己上網查查看吧!”

上網一查,果然沒錯,端午節的習俗可多着呢,賽龍舟、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躲五、送時、驅五毒、飲雄黃酒等等。其中賽龍舟、食粽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看完這些,我覺得我對中國節日習俗的瞭解真是太少了。

原來一個小小的端午節有這麼多的習俗,我以後一定要多查閲資料,瞭解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

端午節作文 1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了,我們縣城會在這個激動人心的節日中,舉行一個隆重的交流會,這時的我既高興又傷心,高興的是因為又可以趕集了,傷心的是因為期末考試快要來臨,心裏總是惦記着考試,算了,還是以樂觀的心態和激動的心情去感激吧!

在這個節日中,我們會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在賣粽子的截癱上,有米加肉沫的肉粽子,有黃米加葡萄乾的粽子,還有糯米加紅棗的粽子,我和外婆各買了三個拿回去蒸,蒸了兩個小時還沒有熟。又過了一會兒,我睡着了,睡夢中聽見外婆説:“粽子熟了,快來吃吧!”聽到這句話我馬上飛奔下牀,坐到了凳子上,吃着香噴噴的粽子,開心極了!

第二天,我們開着自家的小汽車去宋家溝趕回,到了那裏,我迫不及待地飛奔到了遊樂場的地方。映入眼簾的是掛在天空上的一隻大龍舟,細看才發現原來是海島船,買好票坐在上面,好到船往起升的時候並不可怕,往下降的時候心就像馬上要蹦出來,人們就像飛在天空中一樣,非常刺激!我們還去玩了很多的項目,就不一一介紹了。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個美美的端午節!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