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精選1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別樣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精選14篇)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1

粽子和雄黃酒冒出了的陣陣香味從冰箱裏偷偷地逃了出來。一條條龍舟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江面上。像一條條兇惡的龍在舉行一場賽跑比賽。

聽説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那次戰國時期,楚王中了秦國的陰謀,屈原見狀,只好跳河自盡,屈原在楚國,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所以,百姓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全部往河裏扔粽子。

於是,端午節就加上了吃粽子這一習俗,喝雄黃酒,賽龍舟都是端午節的習俗,這是我喜愛這節日的一原因,因為很符合我男生的氣質。

我很喜歡粽子,首先準備好包粽子的米以及其他的原料,再將泡好的粽葉進行逐條平鋪。再把粽葉捲成三角桶的形狀。呵,説實話,還蠻像個冰淇淋筒,然後在裏面撒些材料和米,用繩子纏起來就大功告成。但在第六步用繩子纏起來可是讓我大費周章。但最後我請爸爸幫我纏了起來,最後把粽子放進鍋裏倒點水煮好了!那味道立馬讓我陶醉其中,果然,付出的努力越多,得到的回報就越好。吃下去“太好吃了!”我像吃了一年沒吃的肉包子一樣,特別地喜悦!

我最愛端午節!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2

在眾多的中華傳統節日裏,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了,正好今天就是端午,那我們就來説説端午吧。

要説端午,那我們就得先説説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他生活在戰國時代末期,是我國已知的最早的詩人和政治家。因他性格耿直被同僚排擠,最終被流放。他被流放到洞庭湖一帶,後來又在汨羅江畔,寫下了千古名篇《離騷》。

公元前278年。屈原見自己無力救國,於農歷五月初五在汩羅江投水自沉。據説,屈原投江後,百姓撈救的船隻從四面八方駛入汨羅江,洞庭湖。為使他的遺體不被魚鼈侵食,人們就往江中投放粽子類的食物,這樣就演化出了端午節“龍舟競渡”,“角黍投江”等習俗。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了。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呢,如賽龍舟、吃粽子、懸艾草、避五毒、吃五黃等習俗。所謂“五黃”,就是指黃瓜、黃鱔、黃魚、鴨蛋黃。雄黃酒。

幾天前,爸爸媽媽就帶我買好了包粽子的材料,然後包了許多粽子。粽子的口味有許多,有紅豆粽,有肉粽,還有蛋黃粽……剛出鍋的粽子熱乎乎的,一口咬下去,味道香糯可口,美味極了,我愛端午節。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3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和清明、中秋、春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每家每户都會在這一天在門前插上艾葉,還有包粽子和划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活動。

我奶奶在這天總會起得很早,包很多很多的粽子。包粽子可有意思了,我看我奶奶先拿起兩張大大的粽葉,捲成一個漏斗的形狀,接着按順序放入糯米、香菇、小蝦米、肉等食材,然後把粽子包裹成三角形的形狀,再那繩子綁住。看着看着,我不禁也拿起粽葉,跟着奶奶的手法,可是粽葉太滑了,我沒法把它捲成漏斗,心想:算了,算了,我還是等着吃香噴噴的粽子吧!不過,你如果想學的話,可以找我奶奶教,我奶奶包的又快又好看,準能教會你的。

“熟了!熟了!”奶奶笑眯眯的對我説,還給我拿了一個放在飯桌上,我馬上飛奔過去,迫不及待的吃了起來,吃了一個又拿了一個,太好吃了,我的肚子都撐得圓鼓鼓的了。

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們一家還會去看賽龍舟,可好玩了,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了!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4

通常説到端午節,我們就會想到賽龍舟、吃棕子等節目。可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的。

每年端午節,媽媽都會帶我到外婆家。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到外面採來艾葉草,插在窗户上,整個村子都沉浸在艾葉草那奇特的清香裏。除了包棕子,人們還要烙一種放了梅乾菜的肉餅。外婆做的肉餅可香了!除了自己吃,外婆總要送一些給隔壁那個白髮蒼蒼地老奶奶。

對於我來説,端午節是充滿驚喜和快樂的節日。那天,外婆總會象變戲法似的,變出一條漂亮的新裙子。我穿上它,不停地轉呀,轉呀,開心極了!外婆還會送給我一樣奇特的禮物,我把它叫作“吉祥串”。那是用大蒜杆和小碎布相間串成的。外婆把“吉祥串”掛在牀頭和我們的脖子上。據説,這樣可以辟邪呢!我總在想:這是真的嗎?

吃過午飯,一個重要的節目就要上演了。那就是“稱小孩”!外公拿出一把大杆稱,把它掛在一根堅固的木樑上。稱上的大鐵鈎總是晃來晃去,引得我踮起腳尖,一把抓住。外公就趁機稱出了我的重量:“六十斤!”外公説,端午節稱過重的小孩,會長得又快又好。哈哈!我就是班裏最高的女生!

轉眼端午節又要到了,我彷彿聞到了艾葉草的清香,看到了外婆那慈祥的笑容......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5

這個端午假期,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到小拐摘草莓。

剛一進大棚,一股熱浪猛撲過來,熱得我氣都喘不上來。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説:“知道嗎?孩子,大棚裏温度要足夠高,草莓才能長得好,我們也就能吃上香甜的草莓了。”哦,我恍然大悟。

一走到草莓園裏,撲鼻的清香迎面而來,一行行綠油油的草莓葉像被梳理過一樣,一顆顆火紅的草莓像紅寶石似的吊掛在嫩枝上;粉嘟嘟的小草莓羞答答地躺在葉子底下,生怕別人看見。看了這些草莓,直叫人垂涎欲滴。我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彎下腰,撥開一片片葉子,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顆顆紅紅的草莓。不一會兒,我們就摘了滿滿兩籃子草莓。

看着這些紅通通誘人的草莓,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一顆放在嘴裏,哇,甜甜的,

沙沙的,像喝了一大口草莓汁。我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餵了幾顆,他們也異口同聲地説:“好吃!好吃!”

夕陽西下,我們滿載而歸。今天真高興啊!我們不僅品嚐到了香甜的草莓,還體會到勞動的快樂。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們放三天假。哎呀,這三天假我得好好玩。

可是放學回到家,我也不知道該幹什麼,除了那書包裏看着都頭皮發麻的作業本,我還能幹什麼呢?真當我心情低落,準備去做作業的時候,一陣“咚咚咚”的敲門聲驚醒了我。我緩緩地打開門,只見外公一手提着麻花,一手提着各種美味的開胃菜,我很慌,急忙撕開了麻花的袋子,可是外公卻阻止了我。他説:“有你這麼着急的嗎?這麻花先別吃,等一下吃飯了再吃麻花,這開胃菜就等着明天中午下飯!”“哦!”我躺在牀上,大聲地説。

我熬哇熬,終於到了第二天中午,外公一説飯好了,我就坐在了椅子上。菜來了,有粽子,但不得不説:這次粽子有點不好吃,吃起來有一大股苦味。還好,要不是裏面有牛肉和豬肉我才不會出吃。有一整隻雞,這雞可是我的最愛:這雞,外皮光滑,雞肉特多,醬汁鮮美,咬一口,滿滿的幸福感。還有什麼雞爪呀,土豆炒肉呀,豬肉湯呀,米豆腐呀等等等,豐富多彩。

吃完過後,我還和黃鋪田閒聊了自己吃的東西,我最喜歡黃鋪田吃的一樣東西就是“豆沙粽子”

快樂的端午節結束了,我的肚子脹得鼓鼓的。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7

這個端午節由於突發而來的疫情影響,略顯拘束、單調,許多傳承下來的習俗都不能像往年那樣照常進行。好在有香囊的香氣依舊飄進了西安城,飄進了我的心房。

這天,我放學回到家,準備迎接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這時父親遞給了我一個做工精巧的香囊,開心地對我説,這是一位有學識的道長送給他的。我第一眼看到它就很讚歎:好精緻的香囊啊!香囊為大約5釐米長的長方形,呈高貴典雅的紫色,略暗淡,上下兩端都有兩到三個精雕細刻的龍珠和白色如玉般的白荷花。白荷花下方則是一條條、一縷縷的絲帶細線。再來看看這香囊上的圖案與文字:正反面都用金線鑲着美麗的圖騰,起初不知道其用意,但再看看文字:健康平安、善心善行。這個圖騰是一個金鼎,其含義應是一個人,只有善其心,善其行,就能夠一生一世的健康、平安。而這個金鼎,就類似一個法門,就自身的善與儒裝進其中。

香囊不僅外觀好看,而且還藴含了人生哲理。這樣的一個香囊不免勾起了我的回憶:小的時候,經常去外公外婆家,而每逢端午節,外婆就會送我自己親手製作的香囊。有活靈活現的小動物,有顏色鮮豔的寶葫蘆……那每一個精心製作的香囊都是外婆對我的愛的詮釋。如今,由於種種原因,我與外婆已經生活在了兩個城市,今年也沒能回去看她,心理十分惦念外婆製作的香囊,越發地想念外婆。真希望這一年早點過去,疫情也早日結束。這樣,我就可以拿到我那份承載着厚愛的香囊了!

這個端午節雖如預料中的一樣,普通,平靜。我無法與最愛我的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相遇,也無法與其共度端午節,但希望他們如往常一樣平安、健康。

真希望這香囊的香氣能飄至故里,散佈成家人們之間濃郁的親情。好想回去看望我的親人!

這個別樣的端午節,也讓我領略到了端午節香囊的另一個含義,它寄託了家人之間的親情,寄託了親人們之間的想念與祝福,也是親人們之間溝通的橋樑。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8

去年的端午,是在學校過的,而今年的端午恰好是放暑假的第一天,又不上學還能美餐一頓,悠哉美哉?

一大早,爸爸和媽媽帶着我到老家過端午節。下了車,放眼望去,奶奶家的門上早已插上了艾草,聽媽媽説,這樣做可以避災驅邪。瞧,門口也站滿了人,説説笑笑,好不熱鬧!原來他們是在打餈粑,只見大伯右手握着錘頭,左手掂着錘尾,舉過肩頭,一上一下喊着號子努力地捶打着,餈粑也黏黏的貼在木棒上,像掛起來的一根根絲線,我們小孩子圍在周圍,隨着木棒的一起一落,也叫着笑着, 看到糯粑粑的餈粑,口水滴答。我們正準備下手時,爸爸發言了:“知道今天為什麼要吃餈粑嗎?答對才能吃喲。”

這可難倒了我了,我就裝作沒聽見,等待爸爸解釋。爸爸告訴我説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沒想到一種食物也有故事。我一邊品味着故事一邊上前去‘扯餈粑糰子’吃,看着那顆顆米粒變成了白花花的餈粑,又被我們扯成一綹一綹的送進嘴巴里,好不愜意!二伯二嬸看我們吃得開心,專愛逗我們城裏小孩玩,知道我們不懂,就忽悠我們,説把手在火邊烤烤再去扯餈粑糰子更好吃,可想而知——又燙又粘!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

我家鄉的端午節還有很多的習俗,如“取草帽”、吃茶葉蛋.盪鞦韆……端午節真有意思。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剛剛過去,但今年的端午節,在那次愛心的熔鑄中,顯得格外耀眼。

偉是一個極度叛逆的男孩,今年他迎來了自己到人世間的第十六個端午節,如果沒有這個端午節,偉可能還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五年前的端午節,天陰沉着臉,偉的父母在車禍中去世了,他被鄰居送去了孤兒院。那時,偉剛剛十一歲,正需要家人疼愛憐惜的時候,父母雙雙離世,使他陷入了無限的痛苦和絕望之中。在孤兒院中,一些較大的男孩常常會對他拳打腳踢,重複上演的事情使偉愈來愈孤僻,時刻像刺蝟一樣保護自己,他發誓要報復這個社會對他的不公。

四年前的端午節,天氣無限的好,藍藍的天。明亮温暖的太陽,一位阿姨來到了孤兒院,因為在不久前,她的孩子得了重病,而永遠離開了她,她很想收養一個孩子。院長叫孤兒院的孩子站成一排,她一個個地走過,看着,當她的眼睛和偉對視時,她的心猛地一顫,多像她不久前去世的兒子啊!於是,阿姨果斷將偉帶回了自己的家中,為他買新衣服,供他上學,儘量滿足他的一切願望,即使這樣,也沒有換來偉的感激。相反,偉從來沒有叫過她一聲媽,甚至把她買來的衣服剪破了扔進垃圾箱裏……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阿姨捧着她親手包的粽子,滿心歡喜的去偉的學校,當看見偉的時候,來不及呼喊,她一個箭步,飛一般的衝了過去,擋在偉的身前,替他擋住了那輛衝過來的卡車,阿姨緩緩的倒在了地上,血染紅了她的青絲,染紅了那還在手裏攥着的粽子……

偉傻傻的愣在那裏,想起了那次父母倒在血泊之中的情景,又想起了平日裏阿姨對他的好,他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一聲;“媽……”隨即和周圍的人抱起阿姨飛奔去了醫院……

清晨,一縷和熙的陽光照亮了整個病房。阿姨緩緩的睜開眼,守候了一夜沒閤眼的偉,手捧着一顆粽子:“媽,吃粽子了!雖然,這粽子晚了些,但我們也要過節呀!”阿姨看着偉,蒼白的臉上露出了微笑!偉也笑了,發自內心的笑了!“媽,這粽子真香,有幸福的味道!”他説,阿姨眼裏閃着幸福的淚花……

是啊,這粽子的味道,就是端午的味道,這端午的味道,更是幸福的味道,在他們周圍散發着的是別樣的端午情。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10

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傳統節日正是它最好的載體。五千多年來,中華文化在年復一年的節日中傳承,而每一個節日,都被烙下了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印記。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寄託着人們對團圓的渴望,令多少團圓之人興奮不已;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七夕寄託着人們對愛情的嚮往,令多少青年如痴如醉;

“重陽不敢上高樓,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陽節寄託着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令多少背井離鄉之人感慨。

但,我最喜歡的節日還是端午節,因為,它被寄予了愛國的情懷。

端午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古代五月稱“午月”;五月初五就成了“端午”。這一天,陽氣(龍氣)旺盛,於是,崇拜龍的吳越之地便開始紀念這一天。後來,他們便開始做“角黍”,也就是用米作的“粽子”。漸漸的,這個節日就傳開了……

過了幾百年,吳國出現了一個新的人物——伍子胥。他愛國為民,在世的時候,曾經率眾興修水利,東通太湖,西入長江;建蘇州城、攻楚國,功勛累累,實在是令人可圈可點。據説他還曾以糯米築城牆,災民就以吃“牆磚”度過了饑荒。但在公元前484年,他卻因為被吳王懷疑,賜劍自刎了。這一天,正值端午。“世之所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他的死,對當時的人們是一種多大的衝擊!他這種愛國的情懷被深深地烙在了每個人的心上。為了紀念他,從此以後,角黍的原材料變成了糯米,它,便是我們所熟知的粽子。

再過了一百四十多年,屈原降生了。他以他的無畏,以他的“舉世皆濁我獨清”,開創了浪漫主義詩的先河,成為了《離騷》這本與《史記》同一層次的名著的作者。《離騷》這篇文章,正是他忠貞愛國的見證。

但是,一切彷彿都靜止了,在他投江之後。端午這一天,正是利用陽氣除害的好日子。屈原雖然已經去世了,但他的那一身陽氣之神永存。於是,天的“陽氣”與人的“陽氣”結合——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端午節寄託着人們對除“陰”的強烈願望,令多少愛國者感同身受。

傳統節日的傳承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自然的認識和尊重,藴含着厚重的歷史與人文情懷,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核心。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我們的老祖宗將他們的情感寄託在節日中,醖釀出美酒一樣香醇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11

今年的端午十分特殊,沒有踏青,沒有聚會,只能呆在家中,正好鍛鍊鍛鍊我的廚藝,而今天,當然要做最應景的粽子啦!

雖然之前學過包粽子,但因為以前怕自己做麻煩,都是家家户户買回來吃的,但今年,還是買來食材,自己做的更衞生,更美味啦!所以,今天是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包粽子,首先要把竹葉折成鬥狀,盛滿糯米,中間可以放棗,放豆沙,再將竹葉一層層包牢,最後用線繫住就可以了。聽着十分簡單,但操作起來卻十分不易,我雖然學過,但沒有多練習,不是把竹葉折破,就是包的不夠緊,稍微一動米粒就從縫隙裏流了出來。媽媽笑着説還是我先來示範一下吧!媽媽整套動作行雲流水,不一會兒一個規規整整的三角粽就完成了。我認真地學習,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於完成了我的第一個作品。我做的不亦樂乎,而時間也過得飛快。轉眼間,一屜的粽子都包好了,那一個個全身披綠色戰甲的勇士們站的整整齊齊,但其中還有幾個東倒西歪,好不調皮,大概就是我包的那幾個吧。

媽媽將一屜粽子放入蒸籠,我便拿着小板凳坐在籠邊,等待着美味降臨。就這樣,等啊!等啊!終於,在我的肚子第三次向我抗議時,粽子終於蒸好了。我趕緊叫來了媽媽,她戴着手套,打開籠蓋,一股白色霧氣撲面而來,夾雜着竹葉的清香。整個廚房被霧氣包圍着,香氣氤氲,彷彿置於仙境。一個個胖嘟嘟的粽子躺在籠屜中,我早已搶出一個粽子,顧不上燙手,撕開竹葉就啃了一口。軟糯的白飯香香甜甜,中間的棗兒火紅養眼,在紅白綠三種顏色的碰撞中,我理解了端午的真諦。

弟弟也被香味吸引來了,他看見粽子,直接上手,又閃電般的收回,手上剎時被燙出一片紅印。爸爸笑着,過來幫弟弟拿了一個,撕開粽葉,露出內部白白胖胖的身體,圓滾滾,可可愛愛。弟弟看直了眼,又忍不住上手碰了一下,手又多了一片紅印,他委屈地吹着自己的小胖手,引得家人一陣鬨笑。

今年的端午節十分特殊,雖然不能和家人出去散心,也不能親朋好友互相串門或一起聚餐,但今年我更瞭解了端午,也體會到了和家人一同包粽子的樂趣,這就是別樣的端午。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12

一眨眼,端午節到了。在我們這裏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

端午節前幾天,奶奶、媽媽和我到山上摘粽葉,準備做端午節吃的粽子。粽葉要摘得又大又長,如果太小的話,糯米包不進,蒸熟後會溢出來的。摘完粽葉,還要找捆在粽葉上的繩子,這種繩子不一點用長枝條代替,還可以用細毛線捆。

摘完粽葉,要把粽葉洗乾淨。因為粽葉上有很髒的污垢,最好用開水浸泡,這樣不僅能洗清粽葉上的污垢,還能殺掉留在粽葉上的病菌。除了準備粽葉,還要準備包粽子的餡和糯米。餡一般是赤豆、肉、栗子、紅棗等,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作餡。糯米一般在端午節前買來。糯米也要衝洗沖洗,至少衝洗三次。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要把粽子包好、蒸好。包粽子的一般步驟是:首先把一片葉子的末尾和另一片葉子的頂部重疊;再在葉子重疊部分彎成一個圓錐形的;然後在圓錐形裏放一些糯米,(放少一點,因為還要放餡);最後放上餡,放上糯米;把糯米包裹起來,用繩子捆好。這天晚上,整晚都蒸粽子,一刻不停。

第二天就是端午節了,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周圍旁灑上雄黃,據説這樣可以避邪,還可以防白蛇。端午節吃粽子其實就是紀念死去的屈原。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着奶奶或外婆親手包的粽子,感覺是多麼幸福啊!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13

很顯然,今天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端午節。作為第一個法定假日的端午節,它本該是歡樂的;作為“5·12”國殤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它卻是苦澀的;作為適逢千萬學子大學聯考趕考的小長假,它又是忙碌而緊張的。

這樣一個多少有些五味雜陳的端午節,它的節日味道似乎被“沖淡”了。畢竟,數萬個同胞的生命已隨風而去,數百萬同胞心中仍纏繞着災難的陰影;千萬個家庭正為大學聯考考場裏的孩子而坐立不安、心懷祈禱,又有十餘萬災區考生尚處困頓,只能無奈遙望他鄉的考場……

然而,也許正因如此,這個別樣的端午節也給了每個人一個難得的契機,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稍稍停下腳步,認真思索一個問題:端午節對我們究竟意味着什麼?它在我們的生活、甚至生命中到底佔有何種位置?

上溯歷史——端午之起源,中國人公認的莫過於紀念不願隨波逐流、抱石自沉汨羅的千古愛國詩人屈原,人們在江中投入粽子,一是祭祀,二是餵飽魚蝦,希望它們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至於賽龍舟,也是為了驅趕水中的魚蝦,令其遠離屈原的遺體。正因這種對偉大愛國者的樸素情感,讓兩千多年來的端午節具備了濃郁的人文氣息。這種愛國主義的道德弘揚,構成了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內核,並對中華民族起到強大的凝聚作用。

民愛國、國愛民——透過兩千多年對屈原始終如一的深情祭奠,可以窺見我們的祖先對與人民良性互動關係的一種理想和期盼。然而,在“朕即天下”和“牧民如牧羊”的帝王時代,這種政治理想幾千年來從未實現,民為國而拋頭灑血者雖眾,國(統治者)為民而真正願意犧牲者卻罕見之至。時至現代,這種理想的政治圖景終於徐徐顯現,從“天下為公”,到“人民萬歲”,再到“我是人民的兒子”,直至領導人不顧個人安危趕赴災難現場、共和國為普通死難者而哀悼三日……現代文明行進的足跡,清晰可見,令人振奮。

駐足今朝——端午節之所以歷千年而不消亡,除其強大的傳統內核外,還在於其契合民間的實用性節日形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既有廣泛的娛樂性,又包含驅邪辟邪的樸素願望;尤其是賽龍舟,作為農耕社會的一項常規團體運動,既是一種激情的宣泄,又激發並訓練了人們高度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遺憾的是,忙碌的現代生活,讓人們逐漸淡忘了包括端午在內的許多傳統節日。即使是在傳統節日氣氛相對濃厚的廣東,亦存在這種趨勢。

“儀式”的舉行,需要心境和閒暇。因此,當“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被納入法定假日,這些“儀式”的復興,方才在更大範圍內成為可能——正如我們的春節,國外的感恩節、萬聖節、聖誕節之繁盛,都必以公共假期為前提。在廣州的泮塘一帶村子,今年端午“龍舟節”的參與者中,“80後”就明顯比往年多了很多,原因很簡單:今年端午有小長假。可見,只要政府下決心,一個小小的改變,亦可帶動傳統的復興和延續。

在國難傷情和奧運榮光並存的一年,這個端午節,我們感受到別樣的情懷。

別樣的端午節作文 篇14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為內蒙古電視台錄製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因為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台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後,看到舞台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台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裏像裝了十八隻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台上坐好以後,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台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眾,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為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裏更緊張了,拿着小國旗的手心裏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着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雲外,隨着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台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半天的錄製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因為能來這裏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願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