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春節名稱有哪些歷代變化

春節名稱的歷代變化

春節名稱有哪些歷代變化

一、先秦時代

先秦文獻中並沒有出現春節的名稱,但是已經出現了藴涵春節意義的詞語。我們可以從先秦的文獻典籍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尚書舜典》中記載:“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

《尚書正義孔安國傳》曰:“上日,朔日也……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

《舜典》的意思是説,正月七年級這天舜在祖廟裏接受了堯的禪讓;《孔安國傳》意思是説,正月七年級舜到祖廟祭祀祖先。這是有關春節起源的最早的文字痕跡。從僅有的一些文獻我們無法判斷先秦時期,春節的通用名稱是什麼,但是“上日”和“元日”似乎被後世繼承的要多一些。特別是“元日”,兩千多年以來一直在沿用。

二、秦漢時期

清代黃生曾考證認為“正月”之“正”的讀音並非源於秦始皇諱“政”,而《釋文》也有:“正音徵。”因此,正月之正讀平聲是很古的事了。

漢代對春節的叫法比先秦時期要多了。《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顏師古注曰:“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這是把春節稱為“三朝”。也有把春節稱為“三始”的,《漢書鮑宣傳》:“今日蝕於三始,誠可畏也。”有的叫“歲旦”,《東觀漢記吳良傳》:“歲旦,與掾吏入賀。”也有叫“正旦”的,《東觀漢記戴憑傳》:“正旦朝賀,百僚畢會。”在《四民月令》中有:“正月一日,是謂正日。”“正日”的説法應該比較正式,因為《四民月令》是東漢時代的農家月令書,相對而言比較權威。這時,先秦時期的“元日”也有使用。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春節的名稱又有新的創造。象“元辰”、“元正”、“元首”、“歲朝”、“履端”,另外還有模仿漢代的“三朝”、“三始”而創造的“三正”、“三元”。而且現在比較流行的“元旦”、“新年”的説法也是這一時期的創造。在《玉燭寶典》卷一中有“肇惟歲首,正月元旦……”樑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出今朝。”而在北周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但是這兩個現在比較流行的名字,當時並沒有通行,人們還是慣常用“元日”、“正旦”和“正朝”等。

四、隋唐宋元明時期

隋唐宋元明時期,可以説是“元日”一統天下的時代。《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卷二十三共收錄了隋唐宋元明時期有關春節的詩歌120首,其中題目中用了“元日”的有69首,有些詩雖然題目中沒有,但是很多在詩句中出現了。今天我們常用的“年”也是出現在這個時期,但是當時並不常用。

五、清代至近代

清代至1948年春節的名稱基本上固定在“元旦”上。同樣以《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為例,清代已經把“元旦”作為類目名。而且在《中國地方誌民俗資料彙編》中有90%以上的地方誌中使用了“元旦”一詞。

“元旦”作為春節的名稱,並不是僅指正月七年級,而是包括好幾天,這和“元日”只代表新年七年級一天不同。

六、“春節”名稱的由來和盛行

“春節”一詞最早源於東漢時期的文獻。但當時並不是指新年,和今天我們所説的春節並不是一個意思。《後漢書楊震傳》有:“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燋心。”這裏的“春節”是春季的意思。南宋著名詩人文天祥在《文山集》卷二十中有《二十四日》一詩:“春節前三日,江南正小年。”根據考證,詩中“春節”應是“立春”而不是正月七年級。

直到清代一些地方才將夏曆的新年稱為“春節”,但是清代影響最大還是“元旦”,“春節”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影響。“春節”的普遍使用是在1912年辛亥革命以後。

1912年1月2日,孫中山通電全國,宣告“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旦”。於是舊曆的元旦也就改為了“春節”,雖然民國禁止陰曆節令的娛樂活動,但是由於民國四分五裂,人們還是習慣於過傳統的“元旦”——“春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12月23日通過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規定了“新年”(公曆元旦)、“春節”(傳統的年節“元旦”)、勞動節、國慶節等為法定節日。從此“春節”才替代了流行了三百多年的“元旦”,沿用至今,而“元旦”則成了公曆新年的節日名。

春節壓歲錢的由來

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着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裏健康吉利。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兇”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斗等。

唐代,宮廷裏春日散錢之風盛行。當時春節是“立春日”,是宮內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間並沒有這一習俗。

宋元以後,正月七年級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不少原來屬於立春日的風俗也移到了春節。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為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是這樣記載壓歲錢的:“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到了明清時期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着賜給孩子,“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

民國以後,方孔圓錢基本取消,則演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意為“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裏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着“財源茂盛”、“一本萬利”。

貨幣改為如今的紙幣後,家長們喜歡選用號碼相聯的新紙幣賜給孩子們,因為“聯”與“連”諧音,預示着後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這種送連號錢給晚輩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標籤:春節 歷代 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