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第一學期國小校本研訓計劃3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第一學期國小校本研訓計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一學期國小校本研訓計劃3篇

第一學期國小校本研訓計劃1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校本課程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校將依據國家基礎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為學生的幸福發展奠基”的育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及教師的資源,認真做好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與實驗。

一、課程目標

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使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科學、體驗生活、走向社會,促進學生愛科學、愛自然、愛生活、愛家鄉,進而愛社會、愛祖國等方面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通過實施校本課程,發展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核心的思維能力,轉變學習方式,促進教師教育觀、課程觀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課程結構,結合本地資源,完善和豐富校本課程。

1、學生層面

初步學會如何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知道怎樣提出問題、設計方案、並組織實施;會對自然、生活、社會及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嘗試進行生產勞動,體驗勞動和技術實踐過程;會自主地與活動相關的社會部門與個人聯繫,進行表達與交流,並學會自我管理,初步轉變學習方式,體現“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學生形象和“培養人、發展人、完善人”辦學理念,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

2、教師層面

通過對活動的參與、組織、指導和管理,轉變教育觀、課程觀和教學方式,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和指導者。改善教師知識結構,培養一支“一專多能”型的教師隊伍,促進教師的自身專業化成長。

3、學校層面

探索一條符合國中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校本課程開發的路子,建立並完善一套較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課程的設置模式,提升學校的辦學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課程文化和學校文化。

二、教學原則

1.綜合性原則。在活動中,既要對以往所學的各學科知識加以綜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綜合;也要關注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以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實踐性原則。強調在體驗中獲取知識,在調查、考察、實驗、探究、設計、操作、製作、服務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自主性原則。強調學生自主選擇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制定活動方案、開展實踐和表達結果。教師的指導應有利於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

4.開放性原則。強調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在時間安排、主題確定、方法運用、活動操作和成果表達等方面有相當大的靈活性,為學生髮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闊的空間。

5.過程性原則。關注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表現,關注不斷生成的新的目標和主題,關注實踐活動的方法、態度、體驗、誠信等。

三、主要措施

1、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動員全體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

2、制定校本課程開發和管理制度,以規範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課程開發納入教師業務考核中。

3、以教研組為單位確定本科組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

4、評估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確定課程開發的重點。

5、動員全體教師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開設校本課程。

6、充分發揮校本研訓的作用,整合各科組教師的特長和優勢共同開發校本課程。

四、課程結構

我校實施並推進的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的三個層面如下:

⑴校級層面的校本課程具體設計有兩個課程:

①進一步拓展、深化和落實《我們一起學手語》課程的整體功能。

②創新建構《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行動方略》課程。成立研發小組:領導小組:

研發小組:組長:邵宏成員:張衞嚴黎明季曉蘭曹偉建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行動方略》課程總體思路:

⒈與泰山國小聯繫,瞭解兄弟學校相關工作經驗。

⒉課程領導小組和研發小組成員及外聘的專家,分別論證課程建設的目標、內容、結構、實施原則、策略、方法、手段,

⒊具體分解研發任務,並分段實施。

⒋對階段性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和反思,進一步優化課程。

⑵學科層面的校本課程學科內的校本課程:七年級英語:《口語交際》八年級英語:《口語交際》九年級英語:《口語與閲讀》

七年級銜接教育《科學與自然》九年級物理《自然與科技》九年級化學《人與環境》

九年級政治《社會觀察與實踐》學科間的校本課程:

主要是在地理、計算機、語文學科之間整合《傳統節日研究》

這個層面的校本課程建設總體要求是積累課程資源,形成課程雛形,要求有必要的課程實施計劃、具體教學設計、階段性教學展示或考核。

⑶基於學生興趣激發和特長髮展層面的校本課程

這一層面的校本課程活動設計以走班制的形式開展,學校做好項目設置與

師資配備工作。

附:走班制選課表

説明:

⒈我校的校本課程實施常規管理工作具體由教導處負責,包括排課、方案檢查、教學監控、績效管理等。

⒉教科室負責課程實施經驗介紹,實施要求制定,實施情況調查、總結與反思工作。

⒊綜合實踐活動穿插在校本課程中進行,並繼續保持調查、遠足、參觀學習等大型活動方式。

五、選課方法

學生選課分以下幾步走:

1、向學生宣傳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激發學生參與校本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2、學校向學生公佈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説明等,讓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

3、先按正常教學班統計學生選課情況,再根據學生第一、第二志願,學校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原則上組班不超過50人,低於20人不開班。

4、視學生選課情況及場地限制,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

六、教學評價

(一)評價原則

對校本課程的評價,學校遵循重過程、重應用、重親身體驗、重全員參與原則。

一要體現評價的過程性。將評價貫穿於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全過程,重點評價教師參與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積極性,評價學生的參與與體會。

二要注意評價內容的豐富性。根據學生在校本課程中參與程度、學習態度、實踐體驗、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進行全面評價。

三要注重評價的激勵性。結合學生的活動過程及研究結果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髮揮特長,施展才能,創設有利於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習組織與學習環境。

四要強調評價手段的多樣性。評價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書面材料評價與學生口頭評價、活動展示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等方法。

(二)評價內容和方式

1.學生的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

2.教師評價

學校原則上要求全部教師都參與校本課程的實施工作,因此,教師校本課程參與工作作為教師的業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教師工作考核的標準是: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教導處通過聽課、查閲資料、訪問等形式對教師考核。

3.對課程的評價

對課程的評價標準和要求主要包括:師生積極參與,主動活動;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廣泛交往;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設置合適的活動目標;活動內容能與學科課程整合;活動與社會、家庭有機聯繫;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活動氣氛活躍、愉悦;學生樂於表現自己,發表見解;在活動中教師起組織引導作用。

七、課程管理

1、教導處

1)制定校本課程實施方案,課時計劃,加強校本課程師資管理,指導各年級組、備課組制定實施計劃。

2)落實各班指導學生了解各門學科,並做好學生選課,以便於對全校校本課程進行規劃。

3)根據計劃安排校本課程的課時和教學(活動)場所。

4)加強對每位教師開設課程的指導與測評,對活動過程進行監控。

5)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2.年級組、班主任和上課教師

1)對學生的活動進行日常管理,協助教務處做好課程的實施、評價認定工作。

2)對學生進行活動的安全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等。

3、教研組

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八、教材建設

教師可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

1、自編教材;

2、選編教材;

3、選用優秀教材;

4、拓寬現有教材。

九、課程保障措施

學校校本課程領導小組負責校本課程的組織、實施、管理、考核、存檔、教師培訓與考核獎勵等,負責校本課程實施基地的建設、與外界的聯繫和溝通及活動的各種協調工作。

1、師資隊伍管理。教師參與校本課程的工作情況是學校對教師進行業務考核、評優評先等的重要條件,根據各教師的實際指導情況計算工作量。

2、學生檔案管理。學校建立規範的學生活動檔案,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對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

3、課程資源管理。學校重視圖書資料、師資配備與培養、校內活動場所建設、活動基地建設等課程資源的建設。

4、誠信安全教育。學校在活動開展前,通過班級分散教育和年段集中教育,由專職教師、各職能部門、班主任和指導教師負責學生的誠信安全等教育工作,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

5、課程的研究與建設。對於校本課程的實施,儘管學校以前有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經驗,但不規範;儘管學校的有關部門開展了大量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探索工作,但不系統;絕大多數教師對校本課程實施的準備不是很充分,學校把校本課程作為一門獨立課程進行操作也不是很有把握。因此特別強校本課程的課題研究:如校本課程資源建設的研究、實施策略研究、過程管理的研究、評價與考核的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課程實施實效影響因素的研究、校本課程與地方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關係的研究等等。

十、步驟與措施

1、準備階段(開學前)

主要任務是啟動校本課程的開發,作好思想、人員、組織、教學的準備工作:

A、制訂方案、健全制度;

B、評估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確定課程開發的重點;

C、確定校本課程選題;

D、教導處選配校本課程教師;

E、教師挖掘教材資源,選擇或編寫教材。

2、實施階段

A、公佈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説明等,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

B、統計學生選課情況,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

C、教導處確定校本課程的形式,開課設節:

D、教師制訂學期計劃,上交教導處檢查;

E、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

F、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研討教材教學策略,提高教師對教材的駕馭能力;

G、定期檢查、記錄、測試,反饋實驗情況,對出現問題進行調查與診斷;

H、教師按學期對教材內容、教材的使用、學生學習效果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評價。

3、總結階段

A、教師整理好講義和全部實驗材料;

B、教師寫出校本課程分析報告,進行反思性評價;

C、教務處發放學生問卷,對教師進行評價。

第一學期國小校本研訓計劃2

一、確定一個發展目標制定學習三年規劃,明確研訓遠景目標。

本學期起,我們將精心策劃新一輪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和老師三年發展規劃,全體教師潛心思考,集聚智慧,使學校新三年規劃成為大家的共同智慧與創造,為今後三年研訓工作提供明確的發展目標。

在制定和論證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後,我們將組織老師共同學習學校三年發展規劃,教師將結合個人實際和學校新三年規劃的目標與策略,思考並形成個人的三年規劃,學校組織分學科學習、交流和修改,使所有教師既認可學校的規劃,也努力踐行個人規劃,同時學校根據老師三年發展規劃,確立教師發展梯隊及目標,併為教師的分步成長提供更多校本研訓的平台和機會。

二、夯實一個理論基礎潛心學習新基礎理論,期望明析發展思路。

新基礎教育在基地學校中的推行,提高了推行學校的'發展速度。目前新基礎教育已完成了成型性研究,並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實踐與發展理論,具有極強的時代性和變革性,符合當今教育發展的主流,對我們學校的發展有着較強的啟發性。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基礎教育對老師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特別是對教師的思維深度廣度、思維清晰度、思維創新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對於習慣於約定俗成、順其自然的老師來説,參加新基礎實驗必將經歷一場脱胎換骨的痛苦洗禮,如不能堅持信仰,半路而廢,必將是邯鄲學步,貽笑大方。

所以,理智地面對,辨證地認識,潛心地學習,不失為明智的選擇。本學期我們將組織老師利用學校研訓時間和老師自由分配時間,潛心學習新基礎成型性研究報告和各學科指導綱要,並積極組織專題的學術沙龍。並以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為宗旨,嘗試在相關年級、相關學科進行實踐試水,通過學習實踐反思再實踐,來加深教師對新基礎理論的理解和把握。

三、抓住一個研訓重點狠抓學科專題研訓,促進老師專業發展

通識研訓和學科專業研訓是學校研訓工作的兩個方面,要兩手抓兩手硬,但從某種角度來看,學科專題的研訓更是重點,更是老師發展的關鍵載體,而且更易讓老師接受。所以本學期我們抓住一個研訓重點學科專題研訓。(一)語文專題研訓。

本學期,我們將延續上學期兩個專題研訓(低年級認識教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的基礎上,開展低年級童話教學、中年級寫人類課文、高年級對寫人記事文章的專題研訓工作。專題研訓都體現三放三收的過程,先在個人思考研究的基礎上,備課組層面開展對此課型的第一輪研究,然後分年段進行第二輪的研討,最後是學科組層面的綜合呈現。每月四次的研訓活動,一般為一週備課組,一週分段教研組課堂教學,一週分段教研組研討,在集聚眾人智慧的第二輪研討基礎上,最後一週大學科組推出精品,進行研討的最後總結提煉。在全員參與,不同梯隊教師跨層組合的研究中,教師們着力紮實自己的課堂,年級內相互協作,完成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反思重建、評課的過程資料的積累,每月的反思也圍繞學科組的專題研訓進行主題反思,促進不同梯隊教師在不同層面上的專業發展,實現成事與成人的共贏。

專題研研的過程中,我們將定期邀請邵蘭芳、朱潔茹、張七中等老師做客我們的課堂、參與我們的研訓工作,為我們理清思路,開闊視野,導言導行。

專題研訓目標:

1.錘鍊教師的“三種能力“

在專題的研訓過程中,力求錘鍊教師的“三種能力”:一是恰切的教學目標設定、準確性的教材解讀、針對性的學生分析能力;二是彈性化的、整體性的、結構化的、層次性的教學設計能力;三是後續思考、勤於筆錄與再實踐的能力。

2、夯實老師的“三大積累”

閲讀的積累:大力倡導做“讀書人,文化人”。本學期將繼續進行主題內容的學習,45歲以下青年教師及骨幹教師學校下發的在專用筆記本上寫好隨筆,定期作交流並對其學習內容進行實踐。

實踐的積累:勤於上研討課,勤於參與評課研討,上重建課、勤於反思。

寫作的積累:不斷實踐、反思、研究、總結、重建,養成練筆的習慣。做到三“優化”:優化教學反思、案例評析、教學隨筆的撰寫。

3、養成“八大習慣”:

(1)開放的習慣

(2)尋找教材和學生語文能力對應點的習慣

(3)對預習反饋的習慣

(4)傾聽的習慣

(5)教結構用結構的習慣

(6)資源捕捉和轉化提升的習慣

(7)整體思考的習慣

(8)後續思考和實踐的習慣

(二)數學專題研訓。.

1、理論學習培訓

(1)每人一本《新基礎教育綱要》,自主閲讀。

(2)組內共讀,結合現有的幾本新基礎理論書籍,每人自選一個主題,每週帶領大家閲讀。2、學科專題研訓

將在新基礎教育改革的指引下,確立新的課題《結構關聯與開放互動有效結合的課堂教學研究》。這學期,我們的研究主題的內容是:(1)數概念教學(2)規律探究(3)統計教學(4)數量關係式

3、個性化校本研訓策略。

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趨,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尋求一條適合自己的校本研訓路線:學習喚醒模擬移植實戰演習靈活運用

4.各級梯隊成長

1、進一步關注骨幹教師,促進骨幹教師的成長。

要求骨幹教師做到五個一:一次主題講座,一次展示課,開展一個小課題研究,至少一篇論文或案例發表或獲獎,帶好一個徒弟。

要求青年教師做到五個一:讀好一本書,跟好一個師傅,跟蹤聽課一週,至少一次彙報課,撰寫一篇論文或案例。(三)英語專題研訓。.

1.組織全體英語教師學習《新基礎教育》等教育教學理論,以及相關的教學改革經驗論文,從而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切切實實地改革課堂教學,積極探索提高教學效益的途徑和方法,提高我校的英語教學質量。

2.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版,明確國小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要求英語教師對課程標準中闡述的“基本理念”和“實施建議”要常讀且時刻牢記,並努力內化成自己的教學思想,逐步體現在自己教學的一言一行中。

(四)班主任專題研訓

1.個人閲讀。研究團隊中的教師人手一本“新基礎教育”班隊建設方面的書籍。2.集中學習。利用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會,根據我校班級建設和學生髮展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資料。

3.外出學習活動。有“新基礎教育”研究活動,儘可能外出學習,借鑑兄弟學校成功經驗。4.班主任的歸一工程:(1)互促共榮的青藍工程

開展青年班主任成才的試點計劃,“一週班主任試着做”“班主任導師團扶着做”的活動,提升班主任隊伍的整體戰鬥力!(2)循環遞進的研課工程

班隊隨堂課研討在各年級循環進行,全校的觀摩研討課在前一輪隨堂課的基礎上進行(備註),並爭取開展一次校際課堂交流活動,提升課堂有效性!(3)碰撞提升的藝術工程

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會是提升班主任工作智慧性與藝術性的盛會,將分四個主題圍繞一個核心進行,一個核心就是提升班主任開展班隊工作與家庭教育過招的智慧和藝術性!其中,將擇優秀教師在馨竹論壇作全校交流,擇優秀想法與做法變成冊子!

(五)綜合實踐專題研訓

1、堅持“每月導讀”:充分利用網絡平台,堅持“每月導讀”,並向教師推薦相關書籍,鼓勵教師認真閲讀,每學期做好20xx字以上的讀書筆記,厚實底藴,更好地策劃、組織綜合實踐活動。

2、開闢“教師論壇”:開學初課程培訓時,我們將以“道出心中的困惑”為主題,收集整理當前教師在課程策劃與實施中的疑惑,並組建課程導師團,策劃一期“綜合實踐活動大家談”馨竹論壇,讓更多教師走近綜合實踐活動,瞭解綜合實踐活動。

3、開展“課型研究”的專題研訓: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其他課型的研究,如知識普及型、方法指導型、設計製作型、成果交流型、活動評價型等,各年級承擔一定的研究任務,開展研究課觀摩活動,積累研究素材,形成研究方法與策略,從而提高活動課的質量。

四.構建一個研訓平台做實做強馨竹論壇,提升研訓質量品味。

本學期,我校繼續對週五校本研訓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改革,設立龍小“馨竹論壇”,減少以往自上而下的單向傳授式的講座比例,建立平等互動的研訓平台,營造自由的學術教研空間,加強教師間的優質資源的交流和共享,提升龍小教師團隊共進的教研質量。本學期的“馨竹論壇”分四大版塊:教育科研篇、習慣養成篇、課程開發篇和老師成長篇,其中汲及師德教育、專家講座、專題培訓,主題沙龍、經驗分享、故事講述等6種活動形式,期望提升週五校本研訓的質量和品味,更切合老師的成長需要。

五.打造一個新人空間加強新師研訓力度,培植學科後備人才。

1.基本功技能競賽。

五年以內青年教師勤練基本功(鋼筆字、粉筆字、朗誦、特長展示等),期末過關考核。2.微格教研反思重建。

在上學期對青年老師進行微格教研的基礎上,繼續開展此項活動,引領青年教師回讀自我並嘗試重建課堂,行為跟進。

2.青藍結對活動。

本學期共有17位青年教師將於我們的骨幹教師結對。隨着“新基礎教育”越來越近地走入我們的視野,教師們在選擇指導老師時,不僅侷限於學科教學方面的指導,同時對教科研、班隊建設等方面也有了新的需求,我們在骨幹教師的選擇上較之往年有了調整:青年教師不侷限於選擇一位青年教師,有的青年教師選擇了兩位,甚至三位,而我們的骨幹教師也不侷限於帶一位青年教師。我們期待着指導教師們用優秀感染身邊人,青年教師用別人的優秀來豐厚自己,期待“青藍工程”結對活動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開花結果!

六.營造一種研訓文化積極建設研訓博客,打造教師精神家園。

我們除了要構建一個物理存在的研訓團隊,更要建設一個全體教師心靈棲息的精神家園。我校的教師交互性網絡博客,不僅是老師校本研訓的跨時空平台,更是教師的精神家園,體現出一種濃濃的研訓文化。

(一)源於競爭的專業成長驅動力

沒有合作的競爭是無序而淺顯的,沒有競爭的合作是缺乏生命力的。在我們學校博客中,本學期,我們繼續開闢精采隨筆、教學論文、參賽專欄、錄像課反思、外出學習等專欄,優秀的日誌對於沒有發表日誌的老師就會有一種內心的觸動,自然會產生一種基於自身懈怠的職業危機感和孤獨感,這就是一種源於競爭的專業成長驅動力,體現一種積極的競爭文化。

(二)源於成功的專業成長愉悦感

任何人都有被人欣賞、被人讚揚肯定的強烈願望。加上教師工作繁忙,壓力較大,如果在工作中一直得不到肯定和讚揚,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悦,那教師極容易產生職業的倦怠。交互性網絡博客期望體現創造成功的平民性和人性化。本學期,我們將網絡博客的評論納入了學校教科研考核的細則中,在博客中,只要願意,只要去做,就可以得到即時的欣賞、讚揚和激勵,就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體會到自身工作和學習的價值,體現一種欣賞文化。

(三)源於傾訴的心靈棲息地

人需要有歸縮,心靈更需要棲息。本學期,我們在博客中除了開闢一些有關學科專業成長的欄目,同時也開闢“心路歷程”、“心靈盪滌”、“幸福家庭”、等專欄,開墾一片教師心靈的棲息地。讓老師可以將平時的心情日記和教育敍事系列發表在“心路歷程”中;讓教師可以將平時所看到的、所讀到的、所聽到的能夠觸動、淨化和振憾心靈的事情以隨筆的形式記錄下來,發表在“心靈盪滌”欄目中;將平時家中愉快事、煩心事、教育子女的有趣事記錄下來,發表在“幸福家庭”欄目中,每個人的內心需要傾訴,心靈需要慰藉,心情需要釋放,彼此增加了信任、寬容和諒解的成分,教師間形成一種相互欣賞、相互憐惜的真誠友誼,從而體現出一種和文化。

第一學期國小校本研訓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動力,以“健康第一”為宗旨,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以校本研訓為重點,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推進體育內涵發展和形成學科特色,使學校的體育教育教學質量越上一個新台階。

貫徹實施教育部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貫徹《國小生體質健康標準》,通過開展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多種形式的校內體育競賽活動和教研活動,創建“參與健身”的健身氛圍,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水平,以學校的學科體育特色為突破點,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二、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學校體育校本研訓工作計劃、校本研訓活動計劃(包括時間、地點、內容等)、“課外體育活動”等計劃。

2、召開體育教師會議,佈置本學期相關體育工作任務,嚴格執行新課程標準,上好體育課,增強學生體質、心理、社會適應能力。

3、健全“兩課、兩操、兩活動”,重點抓大課間(早操),制定具體的廣播操比賽和訓練實施方案,全校動員,課間操重點抓好廣播操的訓練。

4、根據“課外體育活動”計劃認真組織並開展好“課外體育活動”,並向東壩鎮各完小、辦學點下發關於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通知,及相關要求和説明。

5、籌備三十一屆鎮運動會,制定相關計劃與規程,相關通知要求下發到全鎮各校,認真選拔運動員,並初步確定各年級組運動員名單,以積極的態度備戰鎮運動會。

6、按縣教育局要求,完成四-六年級學生健康知識網上在線答題和健康知識測試。

7、加大校本研訓和校本建設,積極開展校本研訓(地點待定),每學期每位專職體育教師不少於6次體育研訓活動、兼職體育教師每學期不少於2次,做到有備課、有評價、有總結。

8、積極參加縣國小相關體育教學研討活動。

9、開展鎮、校體育校本主題研訓活動(時間、地點待定)。

十月份:

1、認真組織大課間活動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2、加強對學校體育器材的管理,對體育室使用記錄進行記載。

3、加強體育課堂安全教育,在學生中開展安全活動教育,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傳授,增強學生鍛鍊中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

4、編排鎮運動會秩序冊,籌備並召開鎮三十一屆運動會。

5、舉行校一~六年級廣播操比賽。

6、積極學校體育校本研訓主題活動(地點待定)。

7、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準備工作。參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項目進行認真準確的成績測試。

十一月份:

1、繼續做好“大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開展。

2、積極組織開展校、縣體育教學主題研討活動(時間待定)。

3、參加縣教育教學相關教學交流研討,並結合學校體育校本教學研討開展主題彙報。

4、完成XX-XX學年度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並向國家數據庫上報。

十二月份:

1、繼續認真組織並開展好“大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

2、組織教師參加體育相關教學活動研討觀摩(時間待定)。

2、根據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積極開展冬季三項體育鍛煉活動。

3、各班認真選拔長跑運動員,開展冬季長跑運動會。

4、積極參加縣體育研訓系列主題活動,並做好活動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一月份:

1、體育老師加強自身的學習,撰寫教學心得及教學論文。

2、體育工作總結。

3、進行資料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