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精選小班學期工作計劃三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計劃了。好的工作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學期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小班學期工作計劃三篇

小班學期工作計劃 篇1

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素質,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科質量,使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成長,特制定本學期數學學科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有:比較長短,比較最長和最短。比較粗細,比較最粗和最細,按規定排序,數數,6、7、8、9、10的認識,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形狀特徵,裏和外,空間位置,整體與部分,邏輯推理,共24個學習認識內容。

二、教學目的要求:

(一)目的:

1.激發幼兒對事物中存在的數、量、形、時間、空間及其邏輯關係的興趣,指導幼兒體驗生活中包含的各種數量關係,感知數學的重要性。

2.發展有關數、量、形、空間和時間的基本概念,鼓勵幼兒初步使用分類排序、推理、計算、估算與預測等初步方法探究事物的主要特徵。

3.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鼓勵幼兒運用數學思考、分析問題情境,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技巧,解釋和證實自己的答案,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和創造性。

4.培養數學的閲讀與交流能力,指導幼兒用自己最能理解的某一語言形式,如實物、圖片、符號、文字等闡述實際生活中的各種數學現象和數學關係,並與同伴、教師、家長交流。

5.鼓勵幼兒動手動腦,積極探究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和遊戲中的簡單問題,感知數學的實用性。

(二)要求:

1、是幼兒認識長方形,粗細,比較出最長和最短,最粗和最細,按規律排序。

2、使幼兒在認識物體的同時練習數數,認識6、7、8、9、10,並能用數字表示相同數的物體。

3、認識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並能正確區別各圖形,掌握它們的特徵。

4、瞭解方位,掌握裏外、空間位置。

5、區分整體與部分,初步培養邏輯推理與思維能力。

三、教學方法與措施:

1.將數學教育建立在幼兒經驗的基礎上:由於經驗受限,幼兒很難正確判斷事物,如看到10斤樹葉和10斤煤擺在一起,幼兒就會把大的看作重的,會説“這堆樹葉比煤重”。因此,就得引導幼兒發現新舊經驗之間的關係,重視幼兒已有的生活和遊戲經驗,思考是否有必要

加以豐富和補充,教學時要減少講解和集體教學活動,增加幼兒的實際操作和幼兒之間的交流探索。

2.重視幼兒的參與和探索過程:幼兒數學學習必須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過程,數學教育應該以問題為中心,根據問題情境設置一系列遊戲、操作等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重視數學環境的創設:幼兒是通過感官和對具體事物的接觸、探索、嘗試、操作和體驗來發展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口授耳聽的學習方式難以提供他們思維發展所需要的直接和具體的經驗。

4、要有效地促進幼兒數概念的發展,藉助實物和圖片,通過集體的演示、講解,分組的研究、交流、探討,個別的操作練習及遊戲等,引導幼兒學習數概念及相關的知識與技能以外,還應創設適宜的環境,如設置數學活動區(角),提供有利於幼兒數概念發展的操作材料,製作有關數學學習的牆飾、掛件,張貼有關數字和實物的掛圖、卡片,以激發幼兒探索和學習。

5、開展各種活動來進行數學教學:設計各種活動,提供不同的選擇的機會,以滿足不同兒童的各種需要。

6、讓幼兒實際操作來進行數學教學:只有在幼兒參與大量的活動,使用了大量的材料,並經常討論他們的觀察和發現,幼兒才有可能掌握概念。

四、教學進度計劃:

(略)

小班學期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班共有28名寶寶,其中男孩18名,女孩10名。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大多數寶寶已經養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慣,雖然有一部分寶寶沒有上過幼兒園,但是哭鬧的現象很少,不會特別懼怕上幼兒園,我們耐心的為寶寶付出,使寶寶儘快的熟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並且喜歡上幼兒園,在保證寶寶安全的基礎上,我們將加強培養寶寶良好的常規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指導思想

本班教師將根據《園務工作計劃》,深入學習《幼兒園教師崗位職責與規章制度》、《幼兒園保教工作量化評估細則》、《保教人員工作程序要求》等各項規章制度。在工作中,堅持做到“三定”、“四統一”、“五備”,結合本班寶寶的年齡特點個性差異和課程的實踐,從幼兒安全、託班保育、教育教學、衞生工作和家長工作這幾方面開展工作。

  三、班級工作重點

重點做好保教結合的工作,以一日生活為主線,使幼兒各方面得到發展。

幫助寶寶進一步熟悉幼兒園的生活環境,養成一定的常規習慣,培養寶寶愉快的情緒,喜歡上幼兒園。

豐富寶寶動手、表達和審美方面的經驗,認真開展每週三的藝術教育活動。

認真做好班級安全工作。

(5)班級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四、工作月曆表

三月份

做好開學準備工作,幫助新入園寶寶儘快適應幼兒園環境。

儘快建立班級常規,開展有序的一日活動。

積極制定各類班級工作計劃。

召開新學期家長會。

積極完善班級博客。

開展感恩主題活動:我的好媽媽。

做好一月家長開放日活動。

四月份

認真做好換季時的各種疾病的預防消毒工作。

積極開展春季趣味運動會。

開展清明節主題活動。

認真做好班級寶寶行為習慣的養成工作。

五月份

做好春夏季加強性消毒工作。

(2)認真組織寶寶參加幼兒園組織的`繪畫展活動。

組織寶寶參加幼兒園的消防演練活動。

六月份

慶“六一”親子活動及藝術展示活動。

做好學期末保教工作考核。

(3)做好家訪工作。

認真開展藝術教育活動的展示工作。

七月份

做好學期末家長開放日活動。

班級財產清理工作。

做好班級工作總結。

小班學期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精神為立足點,以《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為指導,深化二期課改精神理念,圍繞二期課改,以理論學習為抓手,讀懂新教材;以探索型主題活動的形式,激活思維;以專題研究為突破口,增強問題意識。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發揮年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二、現狀分析:

1、教師情況分析

小班教研組共有教師六名,在編教師四名,其中兩名是本學期剛踏上幼教崗位的新教師,讓她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對二期課改有初步的認識是本學期的一項重要工作。其他

幾名教師多數上學期帶的是大班,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小班幼兒不能相比,小班幼兒第一次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身邊走向社會,走進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不適應的情況較多,因此,我有必要及時組織教師學習、討論幼兒活動時會碰到的困難,及時解決,使每項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杜絕事故的發生。教師們在學習實踐二期課改過程中,理論與實踐上還有一段差距,教師之間存在着個體差異,因此在教育實踐中的反映也不同,還需進一步學習,加強鍛鍊,因人而異。

2、幼兒情況分析

本學期小班為三個班級,每班人數在31~33名,其中外地生佔了半數。幼兒情緒已基本穩定,已初步適應了幼兒園集體生活。由於幼兒多數為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行為不受約束,因此各班要逐步加強幼兒各項常規的培養。另外孩子年齡較小,因此生活自理、衞生習慣、語言表達等方面都較差,教師應正確加以教育引導。

三、目標與措施:

目標:

1、在學習討論中增強教師職業意識,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塑造良好師德風範。

2、進一步深入學習新教材,落實二期課改理念,深化課程改革,讓課程適應每一位孩子的發展。

3、開展“在主題活動中引導、保護幼兒探問興趣的實踐研究”的專題研究。

4、創設良好的課程化環境,投放豐富、多樣的活動區材料,以環境育人,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活動氛圍。

5、重視班級幼兒良好的常規培養,認真按照幼兒作息時間開展一日活動。

6、認真做好家長工作,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與家長溝通,幫助家長了解、認識幼兒園的新課程,以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措施:

1、保證每月二次的教研活動時間,大家共同分析本月的工作及發現近期存在的問題,商量解決方法。

2、教研組學習與教師自我學習相結合,進一步學習新教材,實施新教材。

3、開展定期的觀摩研討新教材活動(每月一次),能發現問題,取長補短,提高自身的水平。

4、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開展豐富、適宜的活動。

四、具體活動安排:

9月份:

1、穩定幼兒情緒

2、召開年級組會議,宣讀年級組計劃進行討論修改

3、各班正常開展教學,制定班級計劃

4、學習幼兒新操

5、召開新生家長會及各班家長會

10月份:

1、理論學習

2、小班第一學期班級計劃

3、新教材觀摩研討活動

11月份:

1、理論學習

2、新教材觀摩研討活動

3、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

12月份:

1、理論學習

2、新教材觀摩研討活動

3、迎“元旦”幼兒親子活動

1月份:

1、理論學習

2、幼兒發展評估

3、各類記錄總結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