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

熱點2.0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那麼事蹟材料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醫生個人事蹟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1

疫情如火,分秒必爭。連日來,xx街道廣大黨員羣眾為抗擊疫情踴躍捐款捐物的事蹟層出不窮,讓人無不感動落淚,充分彰顯了全村廣大羣眾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今天是誰在值班?我要為國家抗擊疫情捐款。” x月x日上午,xx和xx在父親的陪同下,來到xx辦事處,將自己的壓歲錢xxx元捐給街道里,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力。姐姐xx就讀於xx中學x年級,弟弟xx就讀於xx國小x年級,這讓值守人員很是詫異和感動。

當班值守人員看到是兩個孩子捐款後,提出他們是孩子,執意不接受他的捐款。“我們雖然是學生,但是沒有黨和政府,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聽説現在國家有災難,疫情嚴重,有很多人在受苦,大家都在為國家捐款,我們也來表個小小的心意,我們就把春節的壓歲錢捐給國家”。兩個孩子説。

“作為一名黨員,我經常教育他們要做黨的孩子,愛黨愛國,看到他們長大了,很欣慰,我今天帶着孩子來,把他們攢的xxx元零花錢捐給國家,用於這次疫情防控,貢獻一點心意。”孩子父親xxx説。

據瞭解,疫情發生以來,該街道積極號召黨員羣眾為抗擊疫情捐款,大家紛紛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包括很多貧困户、五保户也都積極捐款,大家用愛心繪就出一幅幅温暖的畫卷。羣眾的行動給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以巨大鼓舞,大家紛紛表示,有廣大羣眾的支持,一定要嚴防死守,抗擊疫情,堅決打好疫情阻擊戰,守護廣大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像這樣無私奉獻的愛心人士還有很多,在他們當中,有黨員幹部,有做生意的個體商户,有衣着樸素的村民,還有國小生。他們在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捐贈款物的同時,彰顯了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在國家有難時,此舉更加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彰顯了黨員幹部和羣眾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與理解,體現了幹羣同心協力共抗疫情的決心,必將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強大動力。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2

當各大媒體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公佈於眾時,息縣家家户户開始緊閉大門,昔日喧鬧的街道變得日益冷清,人們的心情慢慢沉重起來,這個冬天也變得異常寒冷了。

就在此危難之際,一批批的醫務工作者們義無反顧地奔赴一線,最美逆行者們的出現,為寒日增添了些許温暖,讓透不過氣的人們看到了希望。

為打贏這場疫情狙擊戰,息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決策部署、快速籌備隔離救治點,息縣人民醫院的醫務工作者紛紛挺身而出,踴躍報名,力爭前往第一線!在以院黨委領導班子的決策下,第一時間派出以一名副院長為帶隊領導,由15名黨員醫護人員組成的第一批救護小分隊,於大年二十九,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着極大的風險,第一時間前往隔離救治點,第一線人員,承擔着高額工作量,一天內,克服一切困難,成立病區,積極收治患者。他們奮戰在第一線,用生命守護着全縣人民的生命健康。

呼吸內科謝華主任,對發熱、咳嗽等病症比較有經驗,作為一名黨員,他得知要成立救護小組時,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前往第一線,充分發揮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孫志周主任,亦是一名黨員,他用科學的知識引導大家正確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窮其所學為患者減輕並解除病痛。在他進入隔離區的第四天,他年邁的老父親因急性冠脈綜合徵發作連夜住院,在疫情面前,孫志周同志始終奮戰在一線,未曾在父親的病牀前儘儘孝心,正可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樂於奉獻的孫玉青醫師,堅守在防疫區,兢兢業業地瞭解病人狀況,不分晝夜地積極探索治療方案。然而他的兒子出生還不足三個月,在醫院宣佈成立隔離救治點時,他毫不猶豫,主動請纓,這是何等的擔當與情懷。

帶班領導副院長李清泉,他的母親於1月30日因腦梗塞入住神經內科,作為唯一的兒子,不能前去看望,更不能守在母親牀旁,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留給了病人,時刻堅守在隔離病區,真正做到了舍小家為大家。

孫同嬌、陳豆、楊玲、楊曉晶等醫護人員,為了更方便地穿戴防護用品,毫不猶豫剪掉了自己蓄了幾年的秀髮。這一次,由於長時間的佩戴防護用品,陳夢茹的鼻子和兩腮出現了壓傷,同志們的臉也開始局部紅腫,脱下防護服,經常汗流浹背,褪下口罩,鼻翼、脖子、臉部壓痕明顯,久久不能消退……但他們毫無怨言,始終堅持在疫區奮鬥!

張孟影護士長在耳朵破損的情況下,為了安全考慮,醫院強行要求其撤離後,仍依依不捨,仍要求堅守在第一線,並堅定要求,傷好後,繼續來支援,這種不退縮、不畏艱險的精神,多麼可貴!

張素平同志,得知一線護理工作量大,大家比較辛苦時,作為重症醫學科的護士長,滿心焦慮,積極請戰,要求前往一線,在張孟影護士長被強行要求撤離時,立刻前往隔離病區,投入到共抗疫情的戰鬥中去。

積極樂觀的英雄們,還在疫區為戰友孫同嬌過了一個簡單而又特別的生日,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吹蠟燭,許願望,一起譜寫着勇敢、樂觀、不破疫情終不還的雄壯之歌。

數不清的血汗,凝聚成力量。帶着守護的使命,與病魔展開生死的較量。

大愛為醫,至高信仰,前路漫漫,他們眼神明亮,相信風雨後笑容會美麗綻放。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3

xx,男,1977年3月出生,xx村鄉村醫生。

10多年來紮根農村基層,用愛和堅守呵護全村百姓健康,身殘志堅傳遞醫者大愛,贏得了羣眾的讚譽。

身殘志堅,創新建立了“流動村醫室”。高馬二溪村是一個遍僻的小山村,全村人口1890多人,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年輕人多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居多,村民缺醫少藥是常事。應對現實困境加之自我腿腳不便,xx異常理解病人的痛苦。千方百計自籌資金幾萬元配備了一輛新車,將村民常用藥和醫療器械裝入車內,專門用於日常巡診和上門治療,隨叫隨到,實實在在方便了村民,村民樂哈哈的稱為家門口的村醫室。”流動村醫室”還免費為村民取送快遞,郵件,順路時常常搭乘村民,全方位便民服務。

不服輸,能做事,任勞任怨。作為村醫,他心裏有一本民情日記。一是為全村1600餘人參加醫保建檔立卡。二是對全村100多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了隨訪制度。三是對124名貧困户實行重點走訪,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送醫送藥上門。全村誰患病,誰需要定期上門檢查瞭如指掌。雙休日基本無休,堅宇村衞生室,流動村醫室,農户家三點一線巡診治療,把黨的温暖送入農户。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4

“護理仁心思患者,披星戴月我回遲。”這句話遠遠道不盡呼吸內科纖支鏡室介入組專職護士、主管護師小鄧早出晚歸的艱辛付出。見到她的那刻,怎麼也不能把面前這個温柔秀氣的女子和人們心目中做事風風火火,獨挑大樑的主管護師形象聯繫到一塊。組裏都稱37歲的她“鄧姐”,她在這個團隊是老隊員了,也是呼吸內科纖支鏡室唯一的一名專職護士。週日能休息已經很滿足了。

説起工作壓力,小鄧淡淡一笑:“其實沒什麼,我們乾的是這行,要説辛苦大家都很辛苦。”然而誰都知道,從肺功能檢測到科室病歷整理及支氣管鏡室,按理要三個人完成的工作,都是由她一個人包攬。每一項都繁忙,尤其是肺功能工作和支氣管鏡室的工作,但小鄧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她還協助兒科鍾禮立主任在省內率先開展兒童支氣管診治工作,並培養了兒童支氣管鏡專職護士。為此,小鄧幾乎放棄了醫院規定的所有節日,“公休假從來沒休過,沒人替,休了手術等不了,病人不樂意,週日能夠休息已經很滿足了。”因為這項工作技術含量高,別人很難分擔。早上七點半,小鄧就已經到了門診的纖支鏡室,做好房間的消毒工作,並且清點儀器,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將近8點預約好的病人就來了,她就開始給患者做霧化麻醉。8點半做纖支鏡的醫生來了,小鄧又成了他們最好的助手。一個上午會有三四名病人來做檢查,醫生輪着上,護士就只她一人,必須一直筆直地站在醫生的右邊,精神高度緊張,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醫生結束檢查,把病人送回去了,她還要認真清洗纖支鏡,藥洗、酶洗、刷洗,烘乾。最後她還要清理纖支鏡室。下午更是艱苦地戰鬥,一般都是一些複雜的操作,比如為腫瘤病人放支架,氬氣刀切除腫瘤,大容量的肺灌洗,胸腔鏡,難治性氣胸的纖支鏡封堵術等。隨着項目的不斷拓展,前來做纖支鏡下介入治療的病人越來越多。前去採訪的那個下午,小鄧和呼吸科主任劉志光為兩個矽肺的病人做肺泡灌洗,抽淨了16瓶大瓶的生理鹽水,足足做了5個小時。從工作室出來,小鄧隨手擦了擦着額前的汗,喘了口氣告訴記者,“病人都是排隊在等候,每次手術都是一個輪一個,必須先先術前準備,然後做手術,最後再消毒。每個步驟缺一不可,所以不能中途休息。”一次普通手術將近兩個小時,作為主管護師的小鄧每次都必須全程工作,天天周而復始重複,難道就不厭煩嗎?“不厭煩啊,我很熱愛這份工作呢。”她臉上洋溢着一種成就感,“覺得好有挑戰性,特別是看到患者一個個康復出院,很享受這份成功的喜悦。”我這一輩子都記得你。

小肖是湘西的一名女教師,69歲,支氣管出現畸形,大量細胞壞死,氣管下段腐爛發白,被當地醫院診斷為肺癌,數次治療無果後,她幾乎絕望了,抱着試試看的心情來到了湖南省人民醫院介入肺病組,經科主任劉志光反覆檢查後,確診為內膜結核。小肖重新燃起了希望,接受了一系列治療。小鄧見老人總是顧慮重重,不厭其煩地開導她,下班也一定要叮囑老人幾句才放心離開。幾次手術後,老人慢慢有所好轉,在她眼裏怎麼看小鄧有如自己的親閨女一般。老人每次來複診一定要帶些土雞蛋來,無論小鄧怎麼推脱,她仍然執意要送,面對老人的慈愛,小鄧索性認了這位“媽媽”。十多次的氬氣、冷凍、高頻電的治療後,在4月11日的最後一次複查中發現,她的內膜結核奇蹟般地痊癒了,小鄧高興得像個孩子。小肖卻拉着“女兒”的手老淚縱橫,“孩子,我這一輩子都記得你!”漢壽的葉新花,也是一名支氣管內膜結核病人,她的親戚在網上看到網友發帖稱讚該院介入肺病組有個獨門祕籍:經支氣管鏡選擇性大容量肺灌洗新技術效果很不錯,於是介紹她前來治療,治療一次病情略有好轉後她卻準備回家,小鄧很是詫異,特意找患者問個究竟,原來葉新花經濟狀況不好。小鄧將情況及時反映,醫院決定對患者減免費用,在門診治療。經過數十次治療,見到複查診斷上清晰的痊癒報告,葉新花激動萬分地對小鄧説,“要不是你幫我,我恐怕已經沒希望了!”

她有一雙長滿繭子的手,小鄧曾經有一雙芊芊玉手,十指修長,温柔如水。曾經的全家福照片上,她白皙娟秀的雙手,疊放在她女兒的胸前,真是讓人羨慕。而做完消毒工作後的她脱下手套,一雙手又紅又腫,粗糙無比,每個指節都長出了硬繭。長年累月的護士工作,特別是近兩年在纖支鏡室的超負荷工作,小鄧的手已不再秀氣。可她並不在乎,“我的手粗糙了,病人的氣管支氣管通了,呼吸順暢了,病人的肺清透了,煤渣、石棉洗出來了……”纖支鏡室也從以前院感科眼裏的“老大難”變成了現在的標兵單位。

對於小鄧每天的加班,家人早已習以為常,豁達的丈夫能夠體諒她,工作之餘總是儘量爭取早點回家做家務。十三歲的女兒也很懂事,小小年紀自理能力很強。“老公從沒因為我加班抱怨過,”小鄧一臉愧疚,“女兒也不吵,做完作業後她就開始盼着我回家。”至於週日會不會安排和家人外出玩,她笑了,“也許等我退休了才會有時間陪他們出去玩。”原來她心疼老公平時辛苦,每逢週日,便呆在家裏儘量多做點家務。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5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每當我哼唱起這首歌時就不禁想起身邊那些平凡而善良的人,正如孫宸的父母捐獻亡女器官時説“看着女兒的器官給別人帶去生的希望,就像他還活着一樣。”寒門學子劉春拾金不昧時説“我只是將錢還給真正的失主。”美國警察德普里莫為流浪漢買鞋時説“我時刻謹記要與人為善,因為世界上有許多人過得並不好。”他們為世界播種下一粒善的種子,而這種子正在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深植每個人心中。或許你會説這些人太遙遠,那就讓我來講述一個生動而實在的故事,一個真實在我身邊的普通人——__區城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醫生,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攜手抗擊疫情時,他在幹什麼呢

他只是一個社區服務站的普通醫生,或許他不能像北大協和的專家們那樣挽救病人生命於水火之中。或許他不能去參加“中醫中藥中國行”那樣重大的全國巡迴演講。他只能在這小小的社區服務站裏去關心守護每一位病人。在同事眼裏,x醫生是一個隨和可親的人,温文爾雅,做事永遠都是不急不躁。每天清晨,我們總會見

到他忙碌的身影,不是忙着給病人開藥方、就是幫病人測血壓,遇到病人諮詢問題,他更會熱情地給病人解答。在這抗擊疫情的特殊時刻,x大夫更是對自己嚴要求,各種院感工作毫不馬虎每日執行並登記,日復一日,周而復始。醫生的工作就是這樣千篇一律。但x醫生卻用他的熱情感染着身邊的同事,温暖着病人的心。他是不是一位好醫生,只要去看看病人的笑臉便可知曉的一清二楚。

我記得有一天有一位年老的高血壓病人在x大夫這就診。x大夫為病人查體時擼起病人的褲腿看看是否有水腫的情況。就診結束時病人起身離去,可能因為年老動作不便又或怕耽誤其他人的時間沒有整理衣服便倉促準備離開診室。x大夫看到後很自然的從椅子上起身,蹲下身幫老人放下了褲腿。老人一個勁地説着:“謝謝,謝謝您大夫!”滿是感激之情。還有一次他為病人打針,打完針後病人裸露着大半個身子。x大夫見狀拿起病人的外套輕輕的為他披上。這些事在他眼中及其尋常,但卻觸動着我的心。在我感慨醫務工作繁瑣、勞累的時候,x大夫卻用他的行動向我展現了做為一個醫生的偉大。他用他的行動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從平凡到偉大可能只是一念之間、一步之遙。他是醫生中的真、善、美。那就是待病人要真誠,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技術上要技術完美”。看到x醫生的做法,“大醫精誠”之感油然而生。

他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做了一件平凡的事卻彰顯了文明道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愛心情懷,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看到了平凡中的崇高與偉大,讓我想起四個字“凡人善舉”。

凡人善舉,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大愛,植根於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親切可感、真實可信。他一個小小的行為便勾起身邊人樸素的情感和心靈的廣泛認同,從而推動大家一起去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温暖、為社會作貢獻。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做一件善事容易,對一位病人認真和藹也容易,但日復一日的“真、善、美”卻不易。毛主席曾説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堅持不懈才是平凡中的不平凡。春秋輪換三十年,他人生最美麗的青春和汗水早已融入了這片熱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但充實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顯真實和樸實。在x大夫看來,到醫院找他的都是患者。對每一位患者,他總是熱情相待、虛寒問暖、詳細瞭解病情,然後對症下藥。有些老人不識字,x醫生就耐心叮嚀用法用量。x醫生深知普通羣眾生活的不容易,對病人他從來不開大藥方。對一些熟識的慢病患者x大夫經常到家裏去為別人檢查,工作繁忙實在脱不開身是就打電話詢問情況。他不但督促病人按時服藥就連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也幫病人想着。“您血糖高燙腳要注意水温,您血壓高吃飯少放鹽,您這太胖了得減減肥!”這些話總是掛在他的嘴邊。有的病人跟他打趣到“什麼都管幹脆上我家去得了”就憑這些,他深得患者的信任和敬佩。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文化激盪、思想交鋒、價值觀碰撞更加激烈的當下,一些人的價值觀和利益觀發生錯位和扭曲,日益膨脹的物慾卻漸漸掩蓋了善良的本性,出現了“信念動搖”和“價值缺失”,人們開始變得自私自利、冷漠無情。不管發生大事件還是小事件,總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態“冷眼旁觀”。有時候我們只需要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細心看看身邊的人,就會發現温暖滿人間。我們的周圍並不缺少道德正義和凡人善舉。  x醫生不僅在細微處關心、照顧病患,更讓我敬佩的是無論烈日炎炎還是冰天雪地只要病人需要他隨時出診。要知道我們並沒有必須出診的義務。有一天外面飄着鵝毛大雪,來門診看病的病人也很少,突然來了一位中年男子很着急的説老人在家頭暈噁心但行動不便沒法來看病。x大夫聽聞此話,二話沒説拿起診箱就去給病人看病去了。體檢時一些老人行動不便,x大夫早上六點天還沒亮就到單位準備東西到家了裏為他們抽血化驗,上門為患者輸液打針量血壓就更是家常便飯屢見不鮮了。我問他:“幹嘛把自己弄得那麼累”他卻説“我做好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卻換來大家的平安和笑

臉,是我賺到了啊!”他的夢想很簡單,就是做一個好醫生,踏踏實實的為病人服務,做好那些小事。我在用這份工作養家餬口的時候,他在工作中尋找快樂。就像同樣抒寫一份病例,我把那當作功課,他寫出的卻是助人為樂!

他時時把笑臉掛在嘴邊,似乎沒什麼事可以把他惹惱。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病人嘮嘮叨叨沒完沒了的問問題,一個降壓藥能説上半小時。大部分醫生會認為説了你也不懂按我説的做就行了,可x大夫的耐心勁着實讓我佩服,它他可以幫病人做個血壓監測的小本子再為病人講解降壓的原理分析血壓不達標的原因,我説“您不煩啊説了他們也不懂啊。”x大夫卻説“我也不是想讓他們懂,其實病人就是想跟咱們聊聊天,心裏就踏實病也好了大半了。”還有一次有一個病人拿着別人的醫保卡要開藥沒有任何身份證明被x大夫拒絕,病人當即大怒。髒話罵的難聽的很,旁人都聽不下去了。x大夫一點沒惱怒依舊和善的説只要拿來身份證明隨時都能給您開,病人拂袖而且去。過了幾天這個病人又來門診開藥,估計想着前兩天的事自己也有些不自在連忙道歉。x大夫絲毫沒有介懷更是熱情有加,還安慰病人説生病了都着急上火可以理解。他的從容淡定感染着身邊的每位同事,讓我們也都“心大”了許多了。

凡人善舉就像我們小時唱的兒歌一樣“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裏面”一樣那麼簡單那麼容易,可又不簡單不容易。匯涓流而成江海,積小善而成大德。凡人善舉,凝聚的是關愛,温暖的是社會,雖然人平凡、事情小,但藴含的能量不可小看。我們每個人都要以“凡人善舉”為鏡,認真查看自己在言行舉止之中,有無小善不為之時,有無違德失範之處,有無不善不義之事,從而把善行善舉盡心盡力地做好,更好地引領人們向善、從善、行善。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關愛身邊人開始,就能使“凡人善舉”從個人自發行為變成社會的普遍自覺,從我改變,從我做起,就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社會正能量。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6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每當我哼唱起這首歌時就不禁想起身邊那些平凡而善良的人,正如孫宸的父母捐獻亡女器官時説“看着女兒的器官給別人帶去生的希望,就像他還活着一樣。”寒門學子劉春拾金不昧時説“我只是將錢還給真正的失主。”美國警察德普里莫為流浪漢買鞋時説“我時刻謹記要與人為善,因為世界上有許多人過得並不好。”他們為世界播種下一粒善的種子,而這種子正在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深植每個人心中。或許你會説這些人太遙遠,那就讓我來講述一個生動而實在的故事,一個真實在我身邊的普通人——__區城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萬軍醫生,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攜手抗擊疫情時,他在幹什麼呢?他只是一個社區服務站的普通醫生,或許他不能像北大協和的專家們那樣挽救病人生命於水火之中。或許他不能去參加“中醫中藥中國行”那樣重大的全國巡迴演講。他只能在這小小的社區服務站裏去關心守護每一位病人。在同事眼裏,萬醫生是一個隨和可親的人,温文爾雅,做事永遠都是不急不躁。每天清晨,我們總會見到他忙碌的身影,不是忙着給病人開藥方、就是幫病人測血壓,遇到病人諮詢問題,他更會熱情地給病人解答。在這抗擊疫情的特殊時刻,萬大夫更是對自己嚴要求,各種院感工作毫不馬虎每日執行並登記,日復一日,周而復始。醫生的工作就是這樣千篇一律。但萬醫生卻用他的熱情感染着身邊的同事,温暖着病人的心。他是不是一位好醫生,只要去看看病人的笑臉便可知曉的一清二楚。

我記得有一天有一位年老的高血壓病人在萬大夫這就診。萬大夫為病人查體時擼起病人的褲腿看看是否有水腫的情況。就診結束時病人起身離去,可能因為年老動作不便又或怕耽誤其他人的時間沒有整理衣服便倉促準備離開診室。萬大夫看到後很自然的從椅子上起身,蹲下身幫老人放下了褲腿。老人一個勁地説着:“謝謝,謝謝您大夫!”滿是感激之情。還有一次他為病人打針,打完針後病人裸露着大半個身子。萬大夫見狀拿起病人的外套輕輕的為他披上。這些事在他眼中及其尋常,但卻觸動着我的心。在我感慨醫務工作繁瑣、勞累的時候,萬大夫卻用他的行動向我展現了做為一個醫生的偉大。他用他的行動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從平凡到偉大可能只是一念之間、一步之遙。他是醫生中的真、善、美。那就是待病人要真誠,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技術上要技術完美”。看到萬醫生的做法,“大醫精誠”之感油然而生。

他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做了一件平凡的事卻彰顯了文明道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愛心情懷,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看到了平凡中的崇高與偉大,讓我想起四個字“凡人善舉”。凡人善舉,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大愛,植根於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親切可感、真實可信。他一個小小的行為便勾起身邊人樸素的情感和心靈的廣泛認同,從而推動大家一起去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温暖、為社會作貢獻。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做一件善事容易,對一位病人認真和藹也容易,但日復一日的“真、善、美”卻不易。毛主席曾説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堅持不懈才是平凡中的不平凡。春秋輪換三十年,他人生最美麗的青春和汗水早已融入了這片熱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但充實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顯真實和樸實。在萬大夫看來,到醫院找他的都是患者。對每一位患者,他總是熱情相待、虛寒問暖、詳細瞭解病情,然後對症下藥。有些老人不識字,萬醫生就耐心叮嚀用法用量。萬醫生深知普通羣眾生活的不容易,對病人他從來不開大藥方。對一些熟識的慢病患者萬大夫經常到家裏去為別人檢查,工作繁忙實在脱不開身是就打電話詢問情況。他不但督促病人按時服藥就連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也幫病人想着。“您血糖高燙腳要注意水温,您血壓高吃飯少放鹽,您這太胖了得減減肥!”這些話總是掛在他的嘴邊。有的病人跟他打趣到“什麼都管幹脆上我家去得了”就憑這些,他深得患者的信任和敬佩。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文化激盪、思想交鋒、價值觀碰撞更加激烈的當下,一些人的價值觀和利益觀發生錯位和扭曲,日益膨脹的物慾卻漸漸掩蓋了善良的本性,出現了“信念動搖”和“價值缺失”,人們開始變得自私自利、冷漠無情。不管發生大事件還是小事件,總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態“冷眼旁觀”。有時候我們只需要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細心看看身邊的人,就會發現温暖滿人間。我們的周圍並不缺少道德正義和凡人善舉。

萬醫生不僅在細微處關心、照顧病患,更讓我敬佩的是無論烈日炎炎還是冰天雪地只要病人需要他隨時出診。要知道我們並沒有必須出診的義務。有一天外面飄着鵝毛大雪,來門診看病的病人也很少,突然來了一位中年男子很着急的説老人在家頭暈噁心但行動不便沒法來看病。萬大夫聽聞此話,二話沒説拿起診箱就去給病人看病去了。體檢時一些老人行動不便,萬大夫早上六點天還沒亮就到單位準備東西到家了裏為他們抽血化驗,上門為患者輸液打針量血壓就更是家常便飯屢見不鮮了。我問他:“幹嘛把自己弄得那麼累?”他卻説“我做好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卻換來大家的平安和笑臉,是我賺到了啊!”他的夢想很簡單,就是做一個好醫生,踏踏實實的為病人服務,做好那些小事。我在用這份工作養家餬口的時候,他在工作中尋找快樂。就像同樣抒寫一份病例,我把那當作功課,他寫出的卻是助人為樂!

他時時把笑臉掛在嘴邊,似乎沒什麼事可以把他惹惱。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病人嘮嘮叨叨沒完沒了的問問題,一個降壓藥能説上半小時。大部分醫生會認為説了你也不懂按我説的做就行了,可萬大夫的耐心勁着實讓我佩服,它他可以幫病人做個血壓監測的小本子再為病人講解降壓的原理分析血壓不達標的原因,我説“您不煩啊?説了他們也不懂啊。”萬大夫卻説“我也不是想讓他們懂,其實病人就是想跟咱們聊聊天,心裏就踏實病也好了大半了。”還有一次有一個病人拿着別人的醫保卡要開藥沒有任何身份證明被萬大夫拒絕,病人當即大怒。髒話罵的難聽的很,旁人都聽不下去了。萬大夫一點沒惱怒依舊和善的説只要拿來身份證明隨時都能給您開,病人拂袖而且去。過了幾天這個病人又來門診開藥,估計想着前兩天的事自己也有些不自在連忙道歉。萬大夫絲毫沒有介懷更是熱情有加,還安慰病人説生病了都着急上火可以理解。他的從容淡定感染着身邊的每位同事,讓我們也都“心大”了許多了。

凡人善舉就像我們小時唱的兒歌一樣“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裏面”一樣那麼簡單那麼容易,可又不簡單不容易。匯涓流而成江海,積小善而成大德。凡人善舉,凝聚的是關愛,温暖的是社會,雖然人平凡、事情小,但藴含的能量不可小看。我們每個人都要以“凡人善舉”為鏡,認真查看自己在言行舉止之中,有無小善不為之時,有無違德失範之處,有無不善不義之事,從而把善行善舉盡心盡力地做好,更好地引領人們向善、從善、行善。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關愛身邊人開始,就能使“凡人善舉”從個人自發行為變成社會的普遍自覺,從我改變,從我做起,就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社會正能量。?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7

xxX從事臨牀工作三十多年,一直都是把“醫者仁心”這句名言作為自己的從醫風格,用自己的仁愛之心對待每一位患者。在醫療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刻苦鑽研、精益求精,視病人為親人,為無數的患者解除病痛,也贏得了廣大患者的良好讚譽。

20xx年冬天,天氣非常寒冷。晚飯後,有一位老病友突然打電話説自己的家人出車禍,胸部嚴重外傷。聽説他現在在xxX市人民醫院工作,直接把親戚把他送市醫院搶救的。接到電話,他二話沒説就跑步來到醫院ICU病房。患者雙側多發性肋骨骨折並肺挫裂傷、血氣胸、創傷性休克,傷情非常嚴重,給病人檢查後積極組織、參與搶救工作,因為診斷明確,搶救及時,病人很快脱離生命危險,體徵趨於穩定。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每天再忙都要去ICU病房查看患者病情,為患者進行精心的治療。病人傷情恢復的很快,快出院時,其女兒將兩千元紅包塞到他的手中,説是無論如何都要報答他的救命之恩。當時xxX推脱不了,就先收下了,之後叫護士長把這錢交上病人住院費。

來到xxX市人民醫院工作後,這樣的例子,在xxX的工作中數不勝數,不勝枚舉。xxX一如既往的堅守着自己三十多年從醫風格和醫者情懷,把自己仁愛之心通過精湛醫術撒播於廣大的患者心田,多次收到病人和家屬送來的錦旗和感謝,然而他始終如一,帶着一顆仁心,為病者去除傷痛,為醫者傳播德風。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8

他先後多次被評為“優秀醫師”、“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工作中細緻入微,精益求精,保持着一名醫務工作者對生命精心呵護、對病人真切關愛的優良品德,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對事業矢志追求、對工作認真負責的高尚風範。

多年來,他始終以敬重嚴謹的態度對待自己所從事的神聖職業。在醫院,除了臨牀工作,他還刻苦學習鑽研,使他在全面掌握瞭解本專業前沿學術動態和最新理論的同時,還具備了豐富的臨牀醫學理論知識。他積極參與醫院卒中中心建設,20xx年被聘為“河南省腦血管病醫院急性血管內治療機械取栓裝置首席協作專家”、“國家十三五H型高血壓臨牀協作研究項目研究員”、“河南省卒中學會急診治療分會委員”。

腦血管疾病的治療需要一段漫長的治療過程,病情反覆甚至復發的情況經常出現,由此給患者家屬帶來的經濟、心理、精力方面的壓力可想而知。郭大夫處處為病人着想,每次接到病人的求助,他都會熱心主動幫忙,出錢出力在所不辭。就這樣,xxX堅持以一顆誠信的心來面對自己的事業,盡心盡力地為病人服務,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他一直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記在心上、更體現在行動上。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9

他,不斷探索、孜孜以求,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攀登着醫學高峯;他,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用無疆的大愛護佑着百姓的健康。他就是榮獲黑龍江省“最美醫生”提名獎、“首屆龍江名醫”、國務院特殊津貼,被評為國家二級教授的第四醫院內分泌科主任x。大醫精誠,一個苦心專研醫術的勇敢開拓者。目前,中國約有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至少有一億以上的疼痛患者倍受煎熬。其中,糖尿病足性疼痛在內分泌領域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頑固、複雜、難治性慢性疼痛。尋找截肢率低、安全有效、價格合理、風險較小的治療方法,一時成為國內外內分泌科醫生臨牀探索的課題。從醫近40載,x親眼目睹了無數病人承受着疼痛的煎熬和截肢的殘酷。糖尿病足越難治,他越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學習、臨牀、學習、再臨牀……,周而復始,近200萬字的讀書學習筆記鋪滿了案頭。多年付出,終有所成。學貫中西的x,潛心研製出了6種中藥,其中解毒生肌膏、紅升丹療效尤為顯著,堪稱“獨家祕藥”;獨創全封閉變量負壓套管技術、股動脈介入並長期保留、蠶食性清創術等30多項技術(其中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在國內率先開展坐骨神經阻滯術(獲得黑龍江省醫療新技術一等獎);B超引導坐骨神經阿黴素阻滯術、亞甲藍和臭氧注射治療糖尿病足疼痛和痛性神經病變等多項技術;榮獲了“中國慢性創面突出貢獻獎”。十幾年來,他帶領的團隊治癒患者萬餘例,截肢率創國內最低,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也奠定了大慶市第四醫院內分泌科在國內該領域的學術地位。

大愛無疆,一個讓患者絕處逢生的健康守護者。説,他深知健康之寶貴,疾病不單帶給患者痛苦,更會給他們造成極大的家庭負擔,為醫者最大的責任就是幫助他們戰勝病魔,恢復健康。所以成為好醫生、大醫生的信念,紮根在他心靈深處。“少花錢、治好病、低代價、高效益”、“醫生是給病人治病的醫師,也是給病人理財的會計師”……這些銘言是x時刻堅守的準則。多年來,x率領他的團隊建立了糖尿病患者檔案近萬例,為患者節省費用近200萬元。

在國內內分泌領域已是赫赫有名的x説,路走得再遠,山登得再高,作為一名醫生,初心不可忘!所以無論多麼複雜的手術,無論多晚的時間,患者在哪裏,他就在哪裏。在講學途中的飛機場,在下榻的賓館,x總是不厭其煩,熱心接待遠道慕名而來的病人,為他們答疑解惑。已經年滿60歲,兩鬢斑白的他,彎着腰站在患者身旁,全神貫注,清創術的動作一絲不苟,他的眼中全是患者!分身乏術的他還多次受邀前往國內多省、市醫院會診、查房,長途跋涉、不辭辛苦,他只想為糖尿病足患者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x走到哪裏,生的希望就跟到哪裏。眾多瀕臨絕望的患者因為有了他而重獲新生。他幫助他們用雙腳重新踩在堅實的土地上,他幫助他們再次激發出擁抱美好生活的勇氣,他們説他是華佗再世!

鏗鏘前行,一個永不滿足的探索者。近幾年,為了進一步提升糖尿病足的治療和科研水平,他率先成功製做了大鼠糖尿病足模型,撰寫的論文發表在美國的醫學雜誌,獲得了兩項黑龍江省政府科研二等獎。x還主持了三屆全國慢性創面學術會議、八屆東北地區糖尿病足高峯論壇及糖尿病足臨牀技能培訓,吸引了20多個省、市同行參會、進修、學習。他先後受邀到澳大利亞、香港、澳門、北京國際糖尿病足學術會議、中美國際糖尿病足學術會議、第十屆國際疼痛學術會議、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禮來糖尿病高峯論壇、7—13屆全國糖尿病足學術會議等進行學術報告,將治療糖尿病足的技術與經驗向全國全面推廣。

目前兼任中華預防醫學會組織感染與損傷預防與控制分會糖尿病足學組、中國康復醫學會組織修復重建分會東北地區糖尿病足專家委員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促進會糖尿病足學組、國際血管聯盟中國糖尿病足學會、黑龍江省糖尿病學會、大慶醫學會等國內多個醫學會的常委、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組長、副組長等職務。他還獲邀參加了《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的編寫。

治癒的患者越來越多,x的懸壺濟世之路也越走越遠。他把人生活成了一束光,温暖着寒夜裏的人!他憑藉一顆最善的心成為了患者心裏最美的人!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10

20xx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發,由點及面,很快波及全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國醫護人員和疾控工作者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前赴後繼、視死如歸,投入到了與病毒搶奪時間、挽救人民生命的偉大斗爭中。同志們立下了神聖的誓言:無論生死,不計報酬!

在這千千萬萬名抗疫戰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xx。

24歲的xx20xx年x9月剛剛入職到儀徵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平時工作刻苦、勤奮,深得大家的讚許。

20xx年x11月,xx被派往揚州市疾控中心進修學習PCR技術(生物學的聚合酶鏈反應)。2020年1月30日,當她接到去揚州市疾控中心協助檢測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時,沒有絲毫遲疑,收拾行裝,立刻趕往揚州市疾控中心報到。

在長達26天的時間裏,她全程參與了揚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檢測任務,包括樣本的前期處理、核酸檢測體系的配製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護設備,在實驗室裏一待就是4、5個小時,最長6個多小時,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飯。悶熱、疼痛、飢渴,但她始終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兢兢業業地完成所有工作。

xx的父母也是醫務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線,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時,給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時候,他們一邊擔心女兒的安全,一邊又怕打擾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進了家門才會回房休息。雖然家在臨近的邗江區,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飯的次數卻屈指可數。

作為檢驗隊伍中最年輕的一員,xx積極主動地承擔各項工作。“能幹,吃苦耐勞,認真負責”是揚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老師們對她最多的評價。

在結束了揚州市疾控中心的調用工作後,她立即回到了儀徵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的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當中,開展疑似新冠肺炎樣本採集、送檢單彙總、樣本的核對等工作。

當前,新冠肺炎還在肆虐之中,任重道遠。我們相信,有全國人民的共同奮鬥,有無數個象xx一樣優秀的醫護人員、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們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11

xx,女,xx年10月11日出生,黨員,大學本科,醫學學士學位,副主任醫師,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門急診科科主任、基層黨支部書記。

主要事蹟:

1、組建發熱門診,制定管理制度流程和崗位職責,做好培訓工作。為了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院從1月18日起開展發熱門診接診工作,由於我院是精神病專科醫院,雖然有發熱門診但從未接診過一例發熱病人,所以發熱門診的工作是從零開始。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門急診科的主任和黨支部書記,勇挑重擔,擔任發熱門診工作小組組長,在醫院領導的堅決支持下從組建醫護人員就位發熱門診崗位和發熱預檢分診崗位;到準備各種物資;到挑燈夜戰以最快的速度根據防控指南制定出發熱門診的各項崗位職責和流程,應急預案等並做好人員崗前培訓,要求防控各項知識做到全員全覆蓋培訓。只用了一天的時間發熱門診開始接診發熱病人,及時做好了對發熱病人的排查和診治工作。

2、做好黨建工作,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作為支部書記,帶頭講政治,牢記黨的宗旨,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勇挑重擔,面對疫情衝在最前面,帶領科室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積極要求入黨的羣眾,積極投入到發熱門診的工作中,還發展支部一名羣眾在疫情防控攻堅戰中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在醫院黨委的號召下,更多的黨員同志主動要求到我們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崗和發熱門診醫生崗位來,黨員衝在一線,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抗擊疫情攻堅戰。

3、堅守一線,帶病堅持工作。發熱門診的工作,從最開始的零經驗到理順工作流程,總結經驗教訓,修改工作方案,協調發熱門診的各項工作,這需要組長的堅守和堅持。疫情防控期間正值春節假期,放棄了與家人團聚,不顧自己身體有病,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12

人人都有一個夢想,我兒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手拿手術刀的醫生,解除病人的痛苦,然而由於大學聯考成績的不理想,加上填報志願時的不嚴謹,我被泰山醫學院放射系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成為一名拿手術刀醫生的夢想基本破滅了。既來之則安之,從事放射工作,也是會成為一名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醫生的。接下來,我度過了三年的'放射學求學生活,為以後成為一名合格的放射科工作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xx年10月我如願成為了一名放射科醫生,當時每天的工作就是操作各種放射機器,為病人拍片子,洗片子,讀片子,照鏡子。我雖然不拿手術刀,卻也決定了同行手術刀的方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接觸放射科的實際工作後,專科畢業的我感到大學理論與實際放射科工作的巨大差距,為此我積極跟着醫院的老醫生學習,遇到疑難問題積極向上級醫師請教,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通過各種關係到上級醫院偷師學藝。《X線診斷學》、《X線攝影技術學》從老師的手裏接過了學習資料後,白天在老同志指導下看新病人X線片,晚上在科室讀放射專業教材,翻閲片庫老片,全不顧悶熱的天氣、蚊蟲的叮咬。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後成功完成了畢業後的角色轉換,開始獨立值班、為病人檢查。

完成角色的轉變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20xx年5月,醫院由於CT室缺人,醫院決定讓我從事CT工作,派我到青醫附院影像科進修學習六個月,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缺乏的新知識的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努力。六個多月的艱苦學習過後,開始了我CT診斷醫師的新工作,可六個月的積累面對每天的新病例,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學中幹,幹中學”,從那時起,到後來隨着單排螺旋CT、16排螺旋CT科室新設備的增添,我一直堅持不懈的刻苦學習,緊跟影像學快速發展的步伐。每個病例都都認真面對,每張片子都仔仔細細,這已成為我多年來工作的習慣。

工作以後我勤奮踏實,努力鑽研,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學術水平;工作中我始終如一,兢兢業業全身心的為廣大患者服務;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優良的工作成績,詮釋了醫務工作者敬業奉獻的高貴品質,贏得了全院醫護員工和廣大患者的好評。

就這樣,從初窺門徑、漸入佳境,我一學就是19年,一干也是19年,由於工作出色我在畢業十四年後晉升為主管技師,並擔任了醫院醫技科主任。

真誠關愛,嚴謹求實,努力服務廣大患者

我在近二十年的從醫生涯中,始終將病人的生命健康放在心上,我秉着嚴謹科學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每一張片子。近二十年來,我從未以任何理由推脱、拒絕過任何患者。

一件件細小而又普通的事情,卻見證一位醫者仁心的樸素情懷。我真誠的去關愛每一位病人,認真的去為病人服務。畢業近二十年來我幾乎沒有休過病假、國家法定的放射假、公休假,即使是中秋、春節這樣萬家團聚的日子,我也絕大多數在醫院度過。任何時間只要一個電話,我就會趕到醫院,滿腔熱情的為病人服務。

加強科室管理,提升科室業務水平

我一方面注重科學管理,加強科室業務學習,同時又毫不保留的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臨牀經驗傳授給年輕同志。我制定了完善的科室管理和業務學習制度,多年來一直加強疑難病例隨訪和科室內的回顧性讀片。每週的輪流業務學習講座加大了青年醫生的自學、交流的壓力和動力。我在影像中心內部實行的X線、CT等各崗位工作的輪換,切實提高了年輕醫生的各種影像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20xx年3月,為了醫院的發展及保證病人的就診需要,醫院新購西門子16排螺旋CT一台,為了儘早安裝使用,我從機房防護、機房裝修到新設備基礎施工等方面提早介入,帶領同事們精心考慮,加班加點,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保障了臨牀工作的順利進行。

從醫近二十年來,我始終秉承“醫乃仁術”的理念,注重培養從醫的仁德,堅守從醫的良知,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學術水平,努力為廣大患者服務。作為一名科主任、一名醫院職工,我始終從醫院的大局出發,時刻維護醫院的利益,只要對醫院有利,對病人有利,我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紮紮實實把工作做深、做細。20xx年被評為壽光市衞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我以自己的嚴謹、敬業的工作態度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1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一場疫情防控戰全面打響,醫院快速響應,周密部署,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她責無旁貸承擔起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艱鉅任務,在醫院的安排下積極組織科室人員參加疫情防控的各項操作流程,反覆操練並掌握,做到人人過關,充分保證了救治病人的過程中有過硬的技術。

國有難,操戈披甲,人有危,眾士爭先。關鍵時刻,作為共產黨員的她早已做好了衝鋒陷陣的準備,沒有半點的猶豫和退縮,她身先士卒,主動“請纓”投入到這場“疫情阻擊戰”中。

隔絕的是疫情,傳遞的是温暖

在隔離觀察病房裏,她身着厚重的防護服,我們無法看清她青春的容顏,但總能見到她忙碌的身影。每天,全程指導隔離病區工作、檢查進出隔離區醫護人員防護措施是否準確到位、實時掌握隔離患者情況、對隔離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消除被隔離的恐懼和焦慮心理、提供患者的日常生活所需、給予每位護士心理及生活上最大的幫助與支持。

愈是艱難險阻,愈顯擔當作為

年三十前夕,隔離觀察病房裏來了一位從武漢返蓉的女患者,出現發熱、咳嗽症狀,留觀期間情緒表現得尤為焦慮和緊張,狀態極差,為緩解患者的孤獨恐懼感,她把患者當做家人,噓寒問暖,耐心溝通疏導,無微不至的精心陪護。

即使再忙、再累,隔離觀察病房裏的每一個工作流程和細節她都是親力親為。1月25日,當患者病情好轉,經過醫療專家組對患者進行會診,且患者血樣核酸檢測為陰性,確定將該患者排除隔離之後,她還在隔離觀察病房指導着終末消毒。

面對肆虐的疫情,雖然暫時完成了這一階段的工作任務,但她卻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戰疫一刻不停,她就會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隨時做好迎戰準備。她深知這場艱鉅的“持久戰”需要加倍博弈,方能取勝,她説“:只要病毒一刻不退,我就要時刻堅守好崗位”。

愛是責任擔當,亦是奉獻之歌

脱下防護服回到急診科,她還要面對忙碌繁雜的門診、急診工作……事無鉅細,大大小小,一樣不能拉下。她就像一個臨危不懼的女戰士,奔忙在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搶救室、隔離觀察病房之間,哪裏需要她就在那裏,沒有怨言、沒有觀望、沒有彷徨,有的只是義無反顧的付出和無懼無畏的勇氣與擔當。

三十五歲的她很年輕,卻有着一顆熾熱的醫者仁心。三十五歲的她很平凡,卻藴藏着無懼無畏的勇氣和決心。正是這千千萬萬個的她,共同護佑着祖國人民的幸福安康。

她,是我們身邊最可敬的白衣天使!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是抗疫中最美的逆行者!

致敬!逆風前行中最美的你,感恩有你!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14

我是一位鄉村醫生。為四周的鄉親們作預防保健,治病療傷工作。我拖側重度殘疾的雙腿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着我不平凡的人生。我服務於社會,不但沒有成為社會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卻是那樣的出色。

19xx年,一場蕭瑟的秋雨後,我不幸得小兒麻痺後遺症,從此就再沒有站起來走過一步路。清貧的家境,苦悶、旁皇、無助乃至失看伴隨我度過了本該是無憂無慮,從滿天真與童趣的童年。

或許是命不當盡,上天固然沒有給我一雙健全的腿腳,卻賜予了我能吃苦刻苦而又發奮圖強的好父母,我們真情無私的庇護,不向苦難低頭的寶貴品質,還有那些好心村民對我的真誠鼓勵和開導,使我逐漸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別是看書學習,驅走了我心中久積不散的陰霾,感遭到陽光的明亮和燦爛。

一九xx年的夏天,我開始嘗試着自學。家裏有《小人書》和一本撕的沒有部首的《新華字典》。我就把《小人書》上的字一頁一頁的翻字典查找,找到後把拼音標到《小人書》字的旁邊,然後一遍一遍的往讀。不到半年我就熟悉一千多字。以後,我借來舊課本開始依照課本學習。

這就是我自學的開始,從a o e開始念起,從一筆一劃開始寫起,從簡單的加減乘除開始算起。學習使我過於單調無聊的生活中有了樂趣,固然這背後要付出比凡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勞。

學習更給我打開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提供了對生存和生命進行深進思考的營養,特別是我知道了很多殘疾人的人生經歷,貝多芬、保爾、張海迪,他們也是殘疾之軀,處境也非常艱鉅,但是他們沒有由於身帶殘疾就失往對生活的勇氣,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迷茫不振,沒有迴避現實,而是英勇地直麪人生,昂開端,挺起胸,自立自強,向命運挑戰,向不幸抗爭,他們的事蹟和精神,深深震動着我,感染着我,並隨着我年齡的增長逐漸內化為我的人生信條:固然身患殘疾,但也要奮發努力,爭取做一個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不成為社會包袱、不成為家庭拖累的人。張海迪不是説讀書可以給人帶來生活和克服困難的氣力嗎?那末小小的我就要為了本身站起、改變命運而刻苦學習。就這樣,白天苦讀,夜伴孤燈,七年辛勞自學,我完成了從國小到高中的全部課程。

知識照亮我前進的航程,信念賦予我攀登的勇氣。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鄉村,遠赴千里之外的省會石家莊,自費在一所醫學院跟班學醫。

我想做一位醫生,為老百姓治病療傷,服務於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石家莊學習了的三年裏,我沒有回過一次家。環境變化和身體殘疾給我帶來了很多困難,作業的壓力我要堅持頂住,迎頭遇上。平常生活中,上樓下樓、打飯打水、洗衣服、上廁所等一些瑣事,對一個健全人來講是舉手之勞,可是對我而言卻是何等的艱鉅。但我沒有在困難眼前畏縮,依然以堅韌挺過每件難事,用微笑迎接每個拂曉。

我的學習成績在全系也是很優秀的,教授們對我的經歷既感到驚奇又很是讚美。驚奇的是我的自學歷程,讚美的是我雖是自學,但成績卻一點也不比正式參加大學聯考學生的成績差。xx,xx年我連續兩年被學校授與優秀學生的榮譽。

醫生個人事蹟材料15

1月24日,荊州一醫主治醫師王醫生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醫療人員,第一輪換崗後,剛解除隔離觀察的王醫生再次主動請戰,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當前,使命必達。王醫生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着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念頭: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緊急處理,患者會很快出現心跳驟停。”王醫生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給患者開始實施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隨着急救藥物開始起效,患者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搶救時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較大,暴露的危險更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時大幅度的動作可能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面對危險,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搶救患者,必須爭分多秒。在搶救之前,王醫生設想過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應該怎樣做,然而真正操作起來,這種擔心早被拋到腦後,“光想着怎麼救人了。”好在一切順利,沒有發生意外。這樣驚心動魄,與死神抗爭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隔離病房內上演,高壓力、高緊張的狀態是工作日常,半夜起來搶救患者更是習以為常。

一種態度:責任

每天早上8點王醫生都會準時穿上防護裝備。查房時,王醫生都問的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温、咳嗽等症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

對確診患者,王醫生責任就是執行新冠肺炎專家組治療方案。患者個體差異很大,有的症狀輕,有的危重,有的恢復快,有的遲遲不見慢,有的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王醫生和醫療團隊採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患者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後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迴歸家庭和社會。”王醫生説,這就是戰“疫”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很年輕,也更辛苦,夜班8個小時,不能休息,特別困時,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個信念:擔當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但是出於醫生的職責,生命相托,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託得住。必須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擔當有責任去盡力救治患者。”王醫生已經1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節奏全部打亂了,家裏的大小事情都是王醫生愛人在安排。

王醫生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説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脱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出隔離病房後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2月25日,王醫生立刻申請再次進入隔離病房。他希望,現在沒有新增病例,按照這樣的節奏持續,疫情早日結束。疫情結束後,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將手裏沒有完成的手術做完。

標籤:事蹟材料 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