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尋隱者不遇教案教學設計

熱點1.57W

《尋隱者不遇》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的課文,講述了作者賈島到山中訪友而不遇的經歷。怎麼樣設計尋隱者不遇的教學?下面是的尋隱者不遇教案資料,歡迎閲讀。

尋隱者不遇教案教學設計

  尋隱者不遇教案篇1

一、教學目的:

1、 以《尋隱者不遇》為例,學習並運用讀懂古詩的一種方法——把“話”變成“畫”。

2、 訓練學生把對語言文字的抽象思維變成生動畫面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一種方法——把“話”變成“畫”。

三、教學難點:

如何把“話”變成“畫”。(即:如何使抽象思維變成形象思維。)

四、教學準備:

複合遮擋的文字投影片一張、圖畫場景投影片兩張、錄有古曲的音樂磁帶一盤。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 導入學法

1、 指名請學生背誦課內、課外學過的古詩。

2、 根據學生的背誦情況相機小結,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古詩可以説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好多古詩都描寫了引人入勝的景色,進而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在學習古詩的時候,不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還要把語言文字變成自己頭腦中的畫面,使自己進入到詩的意境中去,從而正確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讀古詩的一種方法——把“話”變成“畫”。

(打出投影,出示複合遮擋的文字投影片,師生一起對照投影片審題、解題,搞清楚“話”和“畫”的含義。)

(二)指導學法

1. 抓字眼、明詩意

逐字逐詞逐句弄懂詩的字面意思。(可以通過聯繫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師作適當的點播。)

2. 提問題、想詩境

以“松下問童子”這一句為例。

(1) 逐詞就詩句提出問題。

例如:什麼樣的松樹下面?誰問童子?怎麼問?問什麼?童子什麼樣?11

(2) 就問題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並用語言描述出來。

(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張圖畫場景投影片,幫助學生形成畫面。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合理想象,結合生活實際和看過的電影、電視劇、圖書等進行想象。)

(3) 學生藉助投影片,根據想象描述畫面。

3、 悟詩情、詠詩句

(1) 根據你所描述的畫面,體會詩人當時是怎樣的感情。

(2) 把體會到的感情通過讀表達出來。

(三) 總結學法

(再次出示複合遮擋的文字投影片,師生一起總結歸納學法。)

(四) 遷移鞏固學法

在老師適當的點播下,運用學法學習古詩後三句 。

1、 抓字眼、明詩意

2、 提問題、想詩境

(出示第二張圖畫場景投影片,學生填充內容、描述畫面。)

3、 悟詩情、詠詩句

提問:詩人雖然沒沒能尋到隱者,但是他並不感到失望,想到隱者的生活那樣有情趣,那樣逍遙自在,懷才不遇的隱者此時會是什麼心情呢?他會怎樣做?童子可能會怎樣做呢?

(播放古曲,配樂詠詩,引學生進入到廣闊而幽深的山中境界,從而體會詩人對隱者這種與世隔絕,甘與大自然為伍,自得其樂的採藥生活羨慕和神往之情。)

(五) 獨立運用學法

學習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六) 佈置作業

用把“話”變成“畫”的方法學習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七) 板書設計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興奮)

言師採藥去。

(回答)

只在此山中, (羨慕)

(就)(這)

雲深不知處。 (嚮往)

(瀰漫,繚繞)

附複合遮擋的文字投影片內容:

古 把

詩 話——抓字眼 明詩意

的 變——提問題 想詩境

一 成 悟詩情 詠詩句

種 畫

  尋隱者不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古詩,培養對古詩的興趣。

2.聯繫上下文並結合插圖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中描繪的情景,隱者的高潔品格以及詩人對隱者的仰慕之情,感受詩歌的內藴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描繪的情景,隱者的高潔品格以及詩人對隱者的仰慕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揭示課題

1.講賈島《推敲》的故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賈島寫的一首古詩,齊讀課題。

3.尋,尋訪。“隱者”是什麼樣的人?(古代隱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學問的賢士。)遇,遇到,碰到。誰能説説課題的意思?。

4你對賈島還有哪些瞭解?

二、 初讀古詩

1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此詩就是一個例證。首先,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首詩,要求讀懂詩歌的大意。

2點名讀。

3初讀了古詩,你知道詩中涉及了哪些人物?

三、精讀古詩

1(出示插圖)那麼,圖上畫的這兩個人是誰?(詩人和童子)

2詩人是在哪裏碰到這個童子的?從詩中的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松下”指出了事情發生的地點,也是隱者的`隱居之地。我們知道鬆、竹、梅合稱“歲寒三友”,古人寫松樹大多與表現孤傲高潔的品質有關,詩中是為了突出隱士遠離塵俗的高潔。

3這個童子與隱者是什麼關係?從哪可以看出來?

4理解“雲深”,“不知處”,説説詩意。

5請同學們默讀古詩,讀着讀着,你彷彿聽到他們説什麼?請你試着填一填右邊的方框。

6你怎麼知道賈島這樣問?

小結:通過童子的回答,能推測出賈島在問什麼。明明三番問答,賈島採用了以答含問的手法,把詩精簡為二十字。可見他在謀篇佈局上的“推敲”。

7體會《尋隱者不遇》一詩所描繪的情景,再寫下來。

8這首詩的成功,不僅在於簡煉,還貴在善於抒情。讓我們再細細品讀這首詩,從中你還能讀出詩人在問答中的情感變化。(點名讀)

“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後一答:“雲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板書(滿懷希望--失望--一線希望--再次失望)

9一般訪友,問知其出去了,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後並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體現了詩人對隱者什麼樣的情感?

10有感情的朗誦古詩。

四、拓展延伸

1賈島的詩有像我們今天學習的這樣很安靜,置身世外尋訪隱者的詩,也有豪情萬丈的詩。

2教師相機出示詩

(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3總結:賈島作詩愛推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讓我一起來背一背《尋隱者不遇》。

教後記:

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着眼於錘字煉句,在謀篇構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此詩就是一個例證,因此,上課時我以賈島作詩愛推薦為主線,貫穿整堂課。

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裏把問話省略了,只從童子所答“師採藥去”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接着又把“採藥在何處”這一問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覆對方採藥究竟在山前、山後、山頂、山腳的問題。我首先請學生默讀古詩,想象當時的情景。為了降低難度,我出示課件:出示古詩,並請讓學生試着填一填右邊的方框中詩人與童子的對話。

然而,這首詩的成功,不僅在於簡煉,還貴在善於抒情。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後並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後一答:“雲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但是,我在引導學生揣摩詩人對隱者的仰慕之情時,顯得有些生硬。要是能注意到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積極去感悟就更好了。

  尋隱者不遇教案篇3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

(二)教學過程

一、引入

1、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的詩人,有誰説説看我們學習過哪些唐代詩人的詩。(學生答)

2、你們説的都很好,今天我們在認識一位唐代詩人,他的名字叫賈島。我們先來看一個短片。(尋的動畫片)

3、今天我們就學習這首古詩,跟我齊讀題目,尋隱者不遇,再讀一遍(兩遍)

二、學習古詩

1通過剛才那個短片,我們已經大概瞭解了這首古詩的意思,現在大家根據古詩上的拼音自己讀三邊,讀好後坐正舉手。(自由讀)

2、好,大家讀好了是不是,現在跟着老是一起吧古詩讀一遍,尋隱者不遇(學生)注意“隱”是前鼻音,“隱者"是隱居山林的人,有誰可以告訴我這題目的意思是什麼?(學生)題目的意思是作者尋找一位隱居山林的人沒有遇到。大家再把題目讀一遍(生讀)

第一句:(讀)“松下問童子”,“童”是一個生字,有誰能用這個字組一個詞。(生)翻譯:松樹下詢問一位童子。(齊讀第一句)

第二句:(讀兩遍)誰説説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生)翻譯:我的師父上山採藥去了。

第三四句:(讀)“此”是平舌音,注意,讀。那你們説説“深”的反義詞是什麼?(淺)這兩句的意思是,只知道師父就在這座山中採藥,可是山高雲深的我不知道他在那裏。

3、大家齊聲把這首古詩讀一遍(生)

4、大家讀的真好,有誰願意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3-4人)

5、他們讀的好不好,大家把這首古詩再讀一遍。(生)

6、讀了這麼多遍,有誰會背了嗎?會背的的舉手,好現在同桌之間互相背,左邊的先背給右邊的聽,然後右邊的再背給左邊的聽(自由背)

7、有誰願意背給大家聽聽。(指名背)

8、大家齊背(生)

9、古詩就學到這。大家把書韻流香拿出來,把古詩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