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風》的原文及翻譯

熱點5.66K

《風》的原文及翻譯1

《風》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風》

唐代: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翻譯

風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註釋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開,這裏指吹。

三秋:秋季。一説指農曆九月。

能:能夠。二月:農曆二月,指春季。

過:經過。

斜:傾斜。

賞析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是一首描寫風的小詩,它是從動態上對風的一種詮釋和理解。

風無形,空氣流動形成風。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陣微風掠過,小草含笑向人們點頭,花兒在風中搖曳着,變着法兒撒歡兒,炊煙隨着風的節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纖細的柳枝輕拂着樹下游人的臉龐。

風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當它歡欣的時候,往往伴着細雨洋洋灑灑飄落,春天來臨的時候,風過千山秀、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拂拂,像“飛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風吹醒冬眠的柳絛,春風送來翩飛的燕子,春風吹綠了千溝萬壑,春風搖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們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當它發怒的時候,過江捲起漫天狂瀾,有蘇軾的《赤壁懷古》來證明: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它引發海嘯,將參天大樹連根撥起,用掌擊碎轎車甩向路溝,用衣袖揮斷成片樹木,狂笑着,輕蔑地看着對它束手無策的人們,視自己為一列戰車,而世上萬物如螳臂。

當它悲哀的時候,會發出嗚嗚咽咽的聲音,似在訴説心中的悲怨與委屈,似小孩在哭泣,聽之也不得不為之動容。

風是神奇的,風是千變萬化的,風是柔弱的,風又是強悍的。敏感的風,多情的風,悽婉的風,千姿百態的風,你是人類的朋友,卻也給人類帶來無盡的災難,風,你讓人不得不愛,同時也讓人懼之三分。

作者介紹

李嶠(644~713),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

《風》的原文及翻譯2

國風·鄭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橋鬆,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註釋

①扶蘇:樹木名。一説桑樹。

②隰(xí):窪地。華(huā):同“花”。

③子都:古代美男子。

④狂:狂妄的人。且(jū):助詞。一説拙、鈍也。

⑤橋:通“喬”,高大。

⑥游龍:水草名。即葒草、水葒、紅蓼。

⑦子充:古代良人名。

⑧狡童:姣美的少年。一説為狡獪的少年。

翻譯

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裏有美豔的荷花。沒見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裏有叢生的水葒。沒見到子充好男兒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狡童。

賞析

《國風·鄭風·山有扶蘇》一詩出自《詩經》,為《國風·鄭風》的第十首。為先秦時代鄭國華夏族民歌。這是一首描寫男女約會時女子對男子的戲謔、俏罵的詩歌。全詩二章,每章四句。全詩充滿了調侃、戲謔的意味,笑罵中藴含着深厚的愛,清新活潑。又因為全詩出自少女之口,不失其天真、善良。

全詩共二章,均借草木以起興。“山有扶蘇, 隰有荷華“;”山有喬松,隰有游龍“,描寫的盡是山中的樹,低谷的花,並未見一人。其實這並不是情侶約會的地點和景色的描寫,因為在《詩經》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興句式,如《邶風·簡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風·山有樞》中有“山有樞,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慄”等。這裏就是一個典型的起興,清代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説:“詩非興會不能作,或因物以起興,或因時而感興,皆興也”,即這裏的興只從語勢或韻腳上引出下文,使詩篇的開頭委婉含蓄,與後文的故事並不相關。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這兩句是賦,為女子的調笑之辭。“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孟子·告子上》)。“子都”,似為傳説中古代美男子名,這裏泛指俊美的男子。有論者認為“都“姝”古本雙聲,都”為“姝”的假借。《説文解字》雲:“姝,美也”,故子都就是子美。女子稱所愛為“狂且”,與美男子“子都”對舉,明明是雙方相約而來,偏説對方非己所愛,心愛叫冤家,可見其性格的爽朗善謔。

第二章是疊章,開頭兩句仍以草木起興引起下文。“不見子充,乃見狡童”反覆調侃,加強語勢,感情也層層遞進。“子充”泛指美男子。論者認為“充”,古韻在東部,姝”,古韻在區部,區東可以對轉,“充”即“姝”的對轉,故子充與子都實為同指。始為“子都”,此為“子充”,重章疊句,整飭中有變化,更顯得錯落有致。

少女對心上人主動發起調笑戲謔,可以想象,被調侃的男子絕不會甘拜下風,當有回敬。妙語如珠,往來應答,場面應十分熱烈,氣氛也極為活躍,少男少女率真爽朗的性格及歡快健康的戲劇性場面,在這裏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風》的原文及翻譯3

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

唐代:韓愈

十月陰氣盛,北風無時休。蒼茫洞庭岸,與子維雙舟。

霧雨晦爭泄,波濤怒相投。犬雞斷四聽,糧絕誰與謀。

相去不容步,險如礙山丘。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

男女喧左右,飢啼但啾啾。非懷北歸興,何用勝羈愁。

雲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暫開霽,過是吾無求。

譯文

十月的時候冷鋒極盛大,北風的吹拂完全沒停休。

在這蒼茫的洞庭湖岸邊,你我相傍分別繫着小舟。

此時霧雨晦暗爭着落下,湖面波濤怒擊如同對投。

小舟四周的雞犬難鳴吠,你我船上的糧絕無處謀。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險像好似被阻礙着山丘。

現在清談雖可驅散餓感,平生夢想卻是來之無由。

左右的男女們都在喧譁,有的還因飢餓哭聲啾啾。

想到如非那北歸的吸引,怎會羈留此地忍受憂愁。

但看着天上雲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卻自在悠悠。

若此刻暫能停雨見晴天,這就已是我無上的祈求。

註釋

⑴樊汝霖雲:“永貞元年自陽山徙掾江陵,十月過洞庭湖作。或雲赴陽山時作。公《江陵途中》詩,敍初赴陽山雲‘春風洞庭浪’,而此詩則首雲‘十月陰氣盛’,可知其非矣。”王元啟雲:“此詩卒章明雲‘非懷北歸興,何用勝羈愁’,則其為徙掾江陵時作,非南遷時作可知。”洪興祖《韓子年譜》:“即祭文雲‘避風太湖,七日鹿角’者。”錢仲聯雲:“《水經注》:‘湘水左逕鹿角山東。’公蓋阻風於洞庭湖南岸也。”張十一署,即張署,河間人。貞元中監察御史,謫臨武令,歷刑部郎,虔、澧二州刺史,終河南令。詩一首。

⑵顧嗣立雲:“杜子美詩:‘烈風無時休。’”

⑶韓醇雲:“《漢書·鄒陽傳》:‘浮雲出流,霧雨鹹集。’《楚辭》:‘霧雨淫淫。’”

⑷朱熹雲:“‘斷’,方從杭、蜀本作‘絕’。今按:此句既有‘絕’字,則下一句不應便復出。方為杭、蜀所誤。此比多矣,今但刊正,不能悉論,而論其最著者一二,以曉觀者。”

⑸蔣抱玄雲:“《論語》:‘孔子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⑹李詳《證選》:“應璩《與曹長思書》:‘有似周黨之過閔子,樵蘇不爨,清談而已。’”

⑺朱彝尊雲:“偶然境道來亦醒眼,興趣乃在近而不得相就上。”張鴻雲:“造意可愛。”

⑻祝充雲:“啾啾,小兒聲也。”

⑼“用”,或作“由”。方成珪《箋正》:“此詩第二字仄平平仄,循環相間,井然不亂,當作‘用’為協。況第六韻即是‘由’字,不應復出也。”

⑽蔣抱玄雲:“《南史·宋文帝紀》:‘風轉而西南,景色開霽。’”

⑾“無”,或作“何”。張鴻雲:“寄託悱惻。”蔣抱玄曰:“寫得不即不離,自具神妙。

《風》的原文及翻譯4

原文

宗愨,字元幹,南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炳曰:汝不富貴,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拒賊,賊十餘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義為業,炳素高節,諸子羣從皆好學,而愨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稱。

江夏王義恭為徵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愨隨鎮廣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愨自奮請行。義恭舉愨有膽勇,乃除振武將軍,為安西參軍蕭景憲軍副,隨交州刺史檀和之圍區粟城。林邑遣將範毗沙達來救區粟,和之遣偏軍拒之,為賊所敗。又遣愨,愨乃分軍為數道,偃旗潛進,討破之,拔區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陽邁傾國來拒,以具裝被象,前後無際,士卒不能當。愨曰:吾聞獅子威服百獸。乃制其形,與象相御,象果驚奔,眾因潰散,遂克林邑。收其異寶雜物,不可勝計。愨一無所取,衣櫛蕭然,文帝甚嘉之。

二十年,孝武伐元兇,以愨為南中郎諮議參軍,領中兵。孝武即位,以為左衞將軍,封洮陽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遷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先是,鄉人庾業,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賓客;而愨至,設以菜菹粟飯,謂客曰:宗軍人,慣啖粗食。愨致飽而去。至是業為愨長史,帶樑郡,愨待之甚厚,不以前事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誕據廣陵反,愨表求赴討,乘驛詣都,面受節度,上停輿慰勉。愨聳躍數十,左右顧盼,上壯之。及行,隸車騎大將軍沈慶之。初,誕誑其眾雲:宗愨助我。及愨至,躍馬繞城呼曰:我宗愨也!事平,入為左衞將軍。五年,從獵墮馬,腳折不堪朝直,以為光祿大夫,加金紫。 愨有佳牛堪進御,官買不肯賣,坐免官。 明年,復職。廢帝即位,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贈徵西將軍,諡曰肅侯。

參考譯文:

宗愨的字是元幹,南陽人。叔父宗炳,性情孤傲清高不想做官。宗愨小的時候宗炳問他的志向是什麼?他回答:希望駕着大風颳散綿延萬里的巨浪。宗炳説:你如果不能獲得榮華富貴,就敗壞我們家族了。宗愨的哥哥宗泌娶妻,才剛過門,當晚就有強盜來打劫。當時宗愨才14歲,卻挺身而出與強盜打鬥,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沒能進屋。當時天下太平,有點名望的人都認為習文考取功名是正業。宗炳向來有高尚的操守,他的兒子侄兒們都愛讀書,獨有宗愨縱任意氣愛武藝,因此得不到故鄉人的稱讚。

江夏王劉義恭任徵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宗愨隨同義恭鎮守廣陵。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征伐林邑,宗愨自告奮勇請纓參加戰鬥。劉義恭向文帝推舉宗愨説他有膽量和勇力,於是任命為振武將軍,作為安西參軍蕭景憲的副將,隨同膠州刺史檀和之圍攻區粟城。林邑派大將範毗沙達前來營救區粟,檀和之派一支偏軍抵擋,被敵人打敗。又派宗愨前往,宗愨分兵幾路,放下軍旗悄無聲息的前進,一下子就攻破了敵軍,佔領區粟城,進入象浦。林邑王范陽邁調動全國兵力前來抵抗,把鎧甲披在大象身上武裝起來,象羣進入陣地前後沒有邊際,宋軍不能抵擋。宗愨説:我聽説獅子能威懾鎮服一切獸類。於是仿製獅子的形狀,與大象相抗,大象果然驚恐奔散,敵軍人馬因此潰敗逃散,於是攻服林邑。收取林邑奇珍異寶及其他各種物品,多得數不清。宗愨自己一點也沒有要,除隨身攜帶的'衣服木梳篦子等物外一無所有,文帝十分讚賞他。

元嘉三十年(453),孝武帝劉駿討伐劉劭,任命宗愨為南中郎諮議參軍,兼領中兵。孝武帝即位,任命他為左衞將軍,進封洮陽侯。孝建年間,不斷長官為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早先,同鄉人庚業,家境十分富足用度奢侈,用一大桌子的菜餚招待賓客,而宗愨到來就擺上酸鹹菜和小米飯,對客人説:宗愨是軍人,習慣於吃粗糙的飲食。宗愨吃飽後就離去。這時庾業為宗愨的長史,出任樑郡太守,宗愨對他很厚道,不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

大明三年(459),竟陵王劉誕佔據廣陵謀反,宗愨上表請纓帶兵征討,騎着傳送公文的馬急速到都城,當面接收皇帝指示,皇上停下車駕對他慰問勉勵一番。宗愨聳身跳躍數十下,跳躍時左顧右盼氣度豪邁威嚴,皇上讚揚他的健壯。到出兵時,隸屬於車騎大將軍沈慶之部下。起初,劉誕哄騙部下説:宗愨是幫助我的。及至宗愨來到,騎在馬上繞城急馳高呼説:我就是宗愨。事情平定後,入朝任左衞將軍。大明五年(461),隨從皇上打獵不慎從馬上摔下來,腳被折傷不能上朝值班,皇上任他為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宗愨有好牛,符合進貢皇上的條件,官府去買,他卻不賣,因此獲罪被免去官職。第二年(462),恢復原職。前廢帝劉子業即位(465),任命宗愨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銜。這年宗愨死。朝廷追贈為徵西將軍,加諡號為肅侯。

《風》的原文及翻譯5

【原文】

宗愨,字元幹,南陽涅陽人。叔父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拒賊,賊十餘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義為業,少文既高尚,諸子羣從皆愛好墳典,而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知。

【譯文】

宗愨,字元幹,是南陽涅陽人。他的叔父宗炳學問很好卻不肯做官。宗愨小的時候,宗炳問他長大後志向是什麼?他回答:“希望憑藉着大風颳散綿延萬里的巨浪。” 有一次,宗愨的哥哥宗泌結婚,結婚的當晚就遭到強盜打劫。那時宗愨才14歲,卻親自上前抵抗強盜,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根本進不了正屋。當時天下太平,有點名望的人都認為習文考取功名是正業。宗炳因為學問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讀儒家經典。而宗愨因為任性而且愛好武藝,故而默默無聞。

【註釋】

1、宗愨:南北朝時宋朝人。

2、高尚不仕:宗炳是當時着名畫家,志趣高尚不肯做官。仕,意動用法,名詞作動詞,做官。

3、拒:抵禦,抵抗。

4、賊:強盜(古今異義)。

5、披散:分散,此指逃散。

6、並:都。

7、以:認為。 為:是 素:一向。

8、諸子羣從:眾兒子及侄子。

9、任氣:放任意氣。

10、為……所……:表被動。

11、鄉曲:鄉里。

12、稱:稱讚。

【內容簡介】

乘風破浪,出自沈約撰 《宋書·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宋書》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樑沈約撰﹐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宋書》收錄當時的詔令奏議﹑書札﹑文章等各種文獻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於後代的研究。該書篇幅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很注意為豪門士族立傳。

【內容分析】

宗愨是南朝宋時人,“乘長風破萬里浪”是他少年時的豪邁志氣。他後來也確實屢建戰功,成了名顯一時的將軍。

宗愨為人廉正,曾任豫州刺史、雍州刺史,官封洮陽侯。年少時,他任俠尚武,曾經説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宋文帝時代,他屢立戰功。劉駿即位為宋孝武帝,為左衞將軍,遷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

最可貴的是當時的讀書人都“以文藝為業”,他確定志向後努力習武,不為環境所改變:他的行為不被“鄉曲所稱”,也不為俗人的非議而動搖,可謂我行我素。無數事實説明,實現某種志向往往要受到外界的壓力。法國文學巨匠巴爾扎克在轉向文學創作時,不僅外人,就連父親也竭力反對,甚至斷絕經濟上的支援。陳景潤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過程中也受到不少人的嘲諷與責難,而事實證明,他們的路走對了。

【作者簡介】

沈約(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

沈約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説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徵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於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羣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樑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

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諡例》、《宋文章志》,並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風》的原文及翻譯6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天夜裏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説:“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註釋

疏:指稀疏。

捲簾人:有學者認為此指侍女。

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濃睡:酣睡 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

 創作背景

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據陳祖美編的《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作於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後。

《風》的原文及翻譯7

《匪風》,《詩經·檜風》的一篇。是一首先秦時代的檜地漢族民歌。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是家住西方而遠遊東土、久滯不歸的詩人的思鄉詩。詩人驅車東去,疾風從耳邊呼呼掠過,塵土揚起,詩人的思緒也隨之而起,離家越來越遠了,不由回頭看看大路,心裏悲傷起來,此時,他多麼希望有個西歸的同鄉,託他報個平安家信。《詩經》是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風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

誰能亨魚?溉之釜鬵。誰將西歸?懷之好音。

【譯文】

大風颳得呼呼響,大車急馳塵飛揚。一條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悲傷。

大風颳起直打旋,大車飛馳如掣電。一條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悽慘。

哪位將要煮魚嘗?請借鍋子多幫忙。哪位將要回西方?請帶好信到家鄉。

【註釋】

①匪:通“彼”。發:猶“發發”,風吹聲。

②偈(jié):疾馳貌。

③周道:大道。

④怛(dá):痛苦,悲傷。

⑤嘌(piào):輕快貌。

⑥吊:悲傷。

⑦亨:通“烹”。

⑧溉:舊説釋洗。聞一多《風詩類鈔》則以為溉通“摡”,“摡同乞,給予也”。釜:鍋子。鬵(xín):大鍋。

【鑑賞】

詩人家住西方,而遠遊東土,久滯不歸,因作是詩以寄思鄉之情。《毛詩序》以為檜邦“國小政亂,憂及禍難,而思周道焉”,鄭箋曰:“周道,周之政令也。”孔疏曰:“上二章言周道之滅,念之而怛傷;下章思得賢人輔周興道:皆是思周道之事。”朱熹《詩集傳》雲:“周室衰微,賢人憂歎而作此詩。言常時風發而車偈,則中心怛然。今非風發也,非車偈也,特顧瞻周道而思王室之陵遲,故中心為之怛然耳。”其説皆不足為訓。

前兩章字句略同,意思重複,寫法也一樣。前兩句寫所見之景,後兩句直抒胸中憂思。詩人滯留東土,佇立大道旁,見車馬急馳而過,觸動思歸之情。他的心也隨急馳的車輛飛向西方,但是,車過之後,留下一條空蕩蕩的大道和他孤身一人,車去而人竟未去。風、車之急速,他人之已歸去,與自己之滯留不得歸,動與不動,形成多層對比。“顧瞻周道”,描繪詩人徬徨無奈情狀如在目前。這時詩人再也按捺不住滿腔的憂傷,終於噴發出強烈的心聲:“中心怛兮”,“中心吊兮”。其聲如急管繁弦,反映詩人思歸的急切心態。

第三章句法忽變,陡然一轉,以“誰能”二句起興,興中有比,是在無可奈何的境地中發出的求援呼聲,“誰將”二句,寫詩人既不得歸,只好託西歸者捎信回家,是不得已而求其次。但這次着也未必能實現,“誰能”、“誰將”均是疑問希冀之詞,還沒有着落。詩人不説自己如何思鄉殷切,羈旅愁苦,反以“好音”以慰親友,情感至為深厚。陳震《讀詩識小錄》評曰:“意在筆先,神愴言外。”誠然。

《風》的原文及翻譯8

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爾 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説也。女之耽兮,不可説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譯文:

憨厚農家小夥子,懷抱布匹來換絲。其實不是真換絲,找個機會談婚事。送郎送過淇水西,到了頓丘情依依。不是我願誤佳期,你無媒人失禮儀。望郎休要發脾氣,秋天到了來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牆,遙向復關凝神望。復關遠在雲霧中,不見情郎淚千行。情郎即從復關來,又説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沒有凶兆心歡暢。趕着你的車子來,為我搬運好嫁粧。

桑樹葉子未落時,綴滿枝頭綠萋萋。噓噓那些斑鳩兒,別把桑葚吃嘴裏。哎呀年輕姑娘們,別對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戀上你,要丟便丟太容易。女人若是戀男子,要想解脱難掙離。

桑樹葉子落下了,枯黃憔悴任飄搖。自從嫁到你家來,三年窮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歸,水濺車帷濕又潮。我做妻子沒差錯,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無常沒準則,變心缺德耍花招。

婚後三年守婦道,繁重家務不辭勞。起早睡晚不嫌苦,忙裏忙外非一朝。誰知家業已成後,漸漸對我施兇暴。兄弟不知我處境,個個見我哈哈笑。靜下心來細細想,獨自傷神淚暗拋。

當年發誓偕白頭,如今未老心先憂。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温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競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

註釋:

(1)氓:《説文》“氓,民也。”本義為外來的百姓,這裏指自彼來此之民,男子之代稱。蚩(chī)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一説憨厚、老實的樣子。

(2)貿:交易。抱布貿絲是以物易物。

(3)“匪來”二句:是説那人並非真來買絲,是找我商量事情來了。所商量的事情就是結婚。匪:通“非”,讀為“fěi”。即:走近,靠近。謀:商量。古音咪(mī)。

(4)淇:衞國河名。今河南淇河。

(5)頓丘:地名。今河南清豐。丘:古讀如“欺”。

(6)愆(qiān):過失,過錯,這裏指延誤。這句是説並非我要拖延約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為你沒有找好媒人。

(7)將(qiāng):願,請。無:通“毋”,不要。

(8)乘:登上。垝(guǐ)垣(yuán):倒塌的牆壁。垝,倒塌。垣,牆壁。

(9)復關:①復,返。關:在往來要道所設的關卡。女望男到期來會。他來時一定要經過關門。一説“復”是關名。 ②復關:衞國地名,指“氓”所居之地。

(10)涕:眼淚;漣漣:涕淚下流貌。她初時不見彼氓回到關門來,以為他負約不來了,因而傷心淚下。

(11)載(zaì):動詞詞頭,無義。

(12)爾卜爾筮(shì):燒灼龜甲的裂紋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shī)草占卦叫做“筮”。體:指龜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結果。

(13)咎(jiù):不吉利,災禍。無咎言:就是無兇卦。

(14)賄:財物,指嫁粧,粧奩(lián)。以上四句是説你從卜筮看一看吉凶吧,只要卜筮的結果好,你就打發車子來迎娶,並將嫁粧搬去。

(15)沃若:猶“沃然”,像水浸潤過一樣有光澤。以上二句以桑的茂盛時期比自己戀愛滿足,生活美好的時期。

(16)于嗟鳩兮:於:通“籲”(xū)本義為表示驚怪、不然、感慨等,此處與嗟皆表感慨。鳩:斑鳩。傳説斑鳩吃桑葚過多會醉。

(17)耽(dān):迷戀,沉溺,貪樂太甚。

(18)説:通“脱”,解脱。

(19)隕(yǔn):墜落,掉下。這裏用黃葉落下比喻女子年老色衰。黃:變黃。其黃而隕:猶《裳裳者華》篇的“芸其黃矣”,芸也是黃色。

(20)徂(cú):往;徂爾:嫁到你家。

(21)食貧:過貧窮的生活。

(22)湯(shāng)湯:水勢浩大的樣子。

(23)漸(jiān):浸濕。帷(wéi)裳(cháng):車旁的布幔。以上兩句是説被棄逐後渡淇水而歸。

(24)爽:差錯。

(25)貳:“貣(tè)”的誤字。“貣”就是“忒”,和“爽”同義。這裏指愛情不專一。以上兩句是説女方沒有過失而男方行為不對。

(26)罔:無,沒有;極:標準,準則。

(27)二三其德:在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行為前後不一致。

(28)靡室勞矣:言所有的家庭勞作一身擔負無餘。室勞:家務勞動。靡:無。

(29)“夙興”二句:就是説起早睡遲,朝朝如此,不能計算了。夙:早。興:起來。

(30)言既遂矣:“言”字為語助詞,無義。既遂:就是《穀風》篇“既生既育”的意思,言願望既然已經實現。

(31)咥(xì):笑的樣子。以上兩句是説兄弟還不曉得我的遭遇,見面時都譏笑我啊。

(32)靜言思之:靜下心來好好地想一想,言:音節助詞,無實義。

(33)躬自悼矣:自身獨自傷心。躬,自身;悼,傷心。

(34)“及爾”二句:當初曾相約和你一同過到老,偕老之説徒然使我怨恨罷了。

(35)隰(xí):低濕的地方;當作“濕”,水名,就是漯河,黃河的支流,流經衞國境內。泮(pàn):通“畔”水邊,邊岸。以上二句承上文,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邊際,而自己愁思無盡。言外之意,如果和這樣的男人偕老,那就苦海無邊了。

(36)總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時把頭髮紮成丫髻,稱總角。這裏指代少年時代。宴:快樂。

(37)晏晏(yàn):歡樂,和悦的樣子。

(38)旦旦:誠懇的樣子。

(39)反:即“返”字。不思其反:不曾想過會違背誓言。

(40)反是不思:違反這些。是,指示代詞,指代誓言。是重複上句的意思,變換句法為的是和下句叶韻。

(41)已:了結,終止。焉哉(古讀如茲zī):語氣詞連用,加強語氣,表示感歎。末句等於説撇開算了罷!

賞析:

《衞風·氓》是一首上古民間歌謠,以一個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説了其情變經歷和深切體驗,是一幀情愛畫卷的鮮活寫照,也為後人留下了當時風俗民情的寶貴資料。

這是一首短短的夾雜抒情的敍事詩,將一個情愛故事表現得真切自然。詩中女子情深意篤,愛得坦蕩,愛得熱烈。即便婚後之怨,也是用心專深的折射。真真好一個善解人意、勤勞聰慧、果敢率真、通情明義的鮮明形象。在婚前,她懷着對氓熾熱的深情,勇敢地衝破了禮法的束縛,毅然和氓同居,這在當時來説,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按理説,婚後的生活應該是和睦美好的。但事與願違,她卻被氓當牛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棄。原因就是當時婦女在社會上和家庭中都沒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這種政治、經濟的不平等決定了男女在婚姻關係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隨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婦女而不受制裁,有拋棄妻子解除婚約的權利。“始亂終棄”四字,正可概括氓對女子的罪惡行為。因此她雖曾勇敢地衝破過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運,終於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壓束下逆來順受的婦女命運,很不幸地異途同歸了。“士之耽兮,猶可説也;女之耽也,不可説也!”詩人滿腔憤懣地控訴了這社會的不平,使這詩的思想意義更加深化。詩中女主人公的慘痛經歷,可説是階級社會中千千萬萬受壓迫受損害的婦女命運的縮影,故能博得後世讀者的共鳴。

詩中雖以抒情為主,所敍的故事也還不夠完整細緻,但它已將女主人公的遭遇、命運,比較真實地反映出來,抒情敍事融為一體,時而夾以慨歎式的議論。就這些方面説,這首詩已初步具備中國式的敍事詩的某些特徵。這些特徵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其後二千餘年的敍事詩,在《孔雀東南飛》《長恨歌》,直到近代姚燮的《雙鴆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氓》詩的結構,是和它的故事情節與作者敍述時激昂波動的情緒相適應的。全詩六章,每章十句,但並不像《詩經》其他各篇採用復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運發展的順序,自然地加以抒寫。它以賦為主,兼用比興。賦以敍事,興以抒情,比在於加強敍事和抒情的色彩

開頭一、二章,《詩集傳》雲:“賦也。”具體描寫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結婚的過程。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個男子以買絲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愛情,一會兒嬉皮笑臉,一會兒又發脾氣,可謂軟硬兼施。可是這位單純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質,説是必須有人來説媒,最後將婚期訂在秋天。從此以後,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復關”,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復關,便淚流不止;既見覆關,就像見到所戀之人,不禁眉開眼笑。她還打卦占卜,預測婚事的吉凶。及至男方派車前來迎娶,她就帶着全部的財物,嫁了過去。這兩章敍事真切,歷歷可見,而詩人作為一個純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畫得栩栩如生。方玉潤評這一段雲:“不見則憂,既見則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於情者耳。”(《詩經原始》)一個“痴”字。點出了此女鍾情之深。

朱熹《詩集傳》謂第三章“比而興也”,第四章“興也”,也就是説這兩章以抒情為主,詩中皆以桑樹起興,從詩人的年輕貌美寫到體衰色減,同時揭示了男子對她從熱愛到厭棄的經過。“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顏亮麗。“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則以“戒鳩無食桑葚以興下句戒女無與士耽也”(《詩集傳》)。桑葚是甜的,鳩多食則易致醉;愛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戀則易上當受騙。男人沉溺於愛情猶可解脱。女子一旦墮入愛河,則無法掙離。這是多麼沉痛的語言!從桑葉青青到桑葉黃落,不僅顯示了女子年齡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時光的推移。“自我徂爾,三歲食貧”,一般以為女子嫁過去三年,但另有一種解釋:“三歲,多年。按‘三’是虛數,言其多,不是實指三年。”(程俊英《詩經譯註》)實際上是説女子嫁過去好幾年,夫妻關係漸漸不和,終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車子,渡過淇水,回到孃家。她反覆考慮,自己並無一點差錯,而是那個男子“二三其德”。在這裏女子以反省的口氣回顧了婚後的生活,找尋被遺棄的原因,結果得到了一條教訓:在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裏,只有痴心女子負心漢。

詩之五章用賦的手法敍述被棄前後的處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爾,三歲食貧”,補敍多年為婦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勞作,一旦日子好過一些,丈夫便變得暴戾殘酷。這個“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猙獰面目,以及女主人公被虐待的情景。後四句寫她回到孃家以後受到兄弟們的冷笑。《詩集傳》釋此段雲:“蓋淫奔從人,不為兄弟所齒,故其見棄而歸,亦不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歸咎哉,但自痛悼而已。”説女主人公“淫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話可以幫助讀者理解她當時所受到的精神壓力和由此而產生的內心矛盾。

第六章賦兼比興,在抒情中敍事,當初他們相戀時,有説有笑;男子則“信誓旦旦”,表示白頭偕老。可是他還未老時就產生怨恨,而且無法挽回。這裏用了兩個比喻:浩浩湯湯的淇水,總有堤岸;廣闊連綿的沼澤,也有邊際。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為什麼竟沒有到頭的時候?《詩集傳》指出“此則興也”,其實它是比中有興。詩人運用這兩個比喻,強烈地抒發了一腔怨憤,訴説了棄婦無邊無際的痛苦。為了擺脱這些痛苦,她下決心與那男子割斷感情上的聯繫:“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從此後不再希望他回心轉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嗎?方玉潤認為:“雖然口縱言已,心豈能忘?”(《詩經原始》)是的,從這女子一貫鍾情的性格來看,她對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兩斷,這就是今天常説的悲劇性格。

《風》的原文及翻譯9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註釋】

(1)凱:樂。南風和暖,使草木欣欣向榮,所以又叫做“凱風”。

(2)酸棗樹叫做“棘”。棘心:是未長成的棘。作者以“凱風”喻母,以“棘心”自喻。

(3)夭夭:旺盛貌。

(4)劬(渠qú):勞苦。

(5)棘薪:已經長成可以做柴薪的棘。長成而只能做柴薪,比喻自己不善。

(6)聖:古通“聽”。“聽善”是聽從善言的意思。

(7)令:善。以上二句言阿母是能聽從善言的,但我們這七個兒子之中卻沒有一個善人(不能以善言幫助阿母)。

(8)寒泉:似喻憂患。

(9)浚:衞國地名,在楚丘之東。似即作者母子居住的地方。下:古音如“户”。

(10)睍(xiàn)睆(huǎn):黃鳥鳴聲,又作“間關”。黃鳥:今名黃雀,是鳴聲可愛的小鳥。

(11)載:則。“載好其音”即“其音則好”。這兩句是以鳥有好音反比人無善言。

【題解】

這是兒子憐母的詩。本事不傳。《孟子·告子下》:“凱風親之過小者也”,大約母氏因小過不得志於其夫,陷於痛苦的境地,兒子悔恨不能勸諫,使阿母免於過失,又自責坐視阿母處境痛苦,不能安慰。

【餘冠英今譯】

和風吹來從南方,吹着小棗慢慢長。棵棵棗樹長得旺,累壞了娘啊苦壞了娘。

和風打從南方來,風吹棗樹成薪柴。娘待兒子般般好,我們兒子不成材。

哪兒泉水透骨寒?寒泉就在浚城邊。我娘有了七個兒,孃的日子總辛酸。

嘰嘰呱呱黃雀鳴,黃雀還有好聲音。我娘有了七個兒,有誰安慰孃的心。

【參考譯文】

和風從南到,吹那嫩棘條。枝條隨風曲,母親多操勞。

和風從南到,吹那棘枝條。母親敏且善,無奈兒不孝。

寒泉何處有?就在浚城處。兒子有七人,母親卻勞苦。

婉轉黃鸝音,歌聲真動人。兒子有七人,無人慰母心。

《風》的原文及翻譯10

詩經:匪風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

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風飄兮,匪車嘌兮。

顧瞻周道,中心吊兮。

誰能亨魚?溉之釜鬵。

誰將西歸?懷之好音。

註釋

匪:彼之借

譯文

大風颳得呼呼響,大車急馳塵飛揚。

一條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悲傷。

大風颳起直打旋,大車飛馳如掣電。

一條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悽慘。

哪位將要煮魚嘗?請借鍋子多幫忙。

哪位將要回西方?請帶好信到家鄉。

賞析

《匪風》描寫遊子行至途中,望見隨風揚塵奔馳的馬車,引起以對家中親人的思念,但願能遇到向西回去的路人,請他帶個平安 的音訊與家人。餘冠英先生説這與唐人岑參《逢入京使》一意境相似,所謂:“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平安。”

標籤:原文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