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通用20篇)

熱點8.81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蹟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事蹟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通用20篇)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

在索鎮河崖頭村,有這麼一個家庭,父母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進步,對上孝敬老人,對下科學教子,任勞任怨,勤儉持家,肯於吃苦,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最美家庭"的深刻內涵。

身體力行,弘揚美德

小耿夫婦二人相敬如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有困難共同面對,出了問題共同協商解決,是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婦。在贍養老人方面,他們盡心盡孝、精心照料、無微不至,總是竭盡所能為老人提供最好的飯菜、最好的衣物、最好的生活條件,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後來老母親卧牀不起,小耿夫婦一邊忙於事業,一邊精心照顧着老人,定時喂湯、餵飯、喂藥,不讓老人受到一點委屈,一直到老母親九十四歲去世。村民們都豎起大拇指:"小耿夫婦,真是好樣的!"

樂於助人、鄰里和諧

小耿家庭平時就喜歡樂於助人,村裏誰家有困難,他們都會熱心的去幫助別人。等到別人渡過難關後要答謝他,他總是擺擺手,説鄰里鄰居的沒什麼。村民有什麼事,也都喜歡找小耿評理調解。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家裏幾個孩子都養成了樂於助人的好品格。

自律自約,率先垂範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是令不從。"小耿夫婦堅信家庭教育是學育人才的搖籃,他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更新知識,不斷地拓展視野,以自己的好學、善學感染孩子們,讓孩子們在不懈的努力中,一步一個腳印的超越自己。他們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他們認為一個孩子無論長大以後幹什麼,"德"總是最重要的,高尚的道德是家庭的重要財富,它會使人不斷的從中獲得幸福和享受。因此在言傳身教中,他們要求孩子們尊老愛幼、與人為善,關心他人,誠信正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愛國守法,廉潔奉公

小耿夫婦教育子女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工作中,要堅持廉潔奉公的原則,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現在,孩子們各自已經成立了小家庭,並且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業,在村裏也都有很好的口碑。

"家和萬事興",小耿夫婦多年來一直堅守着"言傳身教、以德育人、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的家風家訓,家庭和睦、家風和諧,他們一家的家風教育應該成為宣傳的榜樣,帶動更多的家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2

在學習小覃同志的先進事蹟後,我深受感動。十四年如一日守在生病的丈夫身邊,照顧着他,希望他能早點康復,不離不棄。十四年如一日,小覃同志用自己柔弱肩膀撐起了一個家。她的心地善良、稱職擔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作為妻子的角色,小覃同志體現了作為一個妻子的:責任。十幾年的不離不棄照顧生病的丈夫,一直堅信自己的丈夫能好起來,從不失去信心。人間真情無處不在,十幾年來她一如既往,無怨無悔,無微不至,不離不棄,給了丈夫一個妻子能夠給予的一切。我曾經試想過,如果我是她,我能像她那樣扮演好這個妻子的角色嗎?也許會?也許不會?證明我在試想的時候就已經不確定。但她能紋絲不動的那樣堅強守着自己的丈夫,這就是我們該向她學習的精神。把一件看似平凡又看似理所當然的事做到不平凡,那就是不平凡的事。此刻,我們無不為之感動,真情無處不在,温暖時刻包圍。從此,我們要學會多給予身邊人一份關愛,一份理解,一份無私。學會給予、學會付出,而不是學會計較、學會自私。

作為兒媳的角色,小覃同志體現了作為兒女的:孝老。對丈夫的父母如同自己親生父母一樣的孝順。不僅僅要照顧生病的丈夫,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在自己公公精神崩潰中風住院的時候,她一直以樂觀的態度去安慰公公,無微不至的照顧公公讓他們對生活恢復信心。家庭的重任依然沒有打倒她。她仍然堅強的面對一起困難。做好每一件她覺得她該做的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美德。同是為人兒女,在我們面對父母的嘮叨,我們體現的是不耐煩。在我們遠行時,是否想起家中的父母,是否時常抽空回家陪父母。小覃同志對自己公公婆婆如同自己的父母細心照顧、關愛倍加、和睦相處是體現我們中國傳統:百善孝為先。所以我們要向小覃同志學習,對父母孝順,對長輩關愛。

作為母親的角色,小覃同志體現了作為父母的:愛親。小覃同志自己揹負重任同時,對女兒教育也毫不鬆懈。她非常注重自己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時常教導女兒,認真學習,只有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優秀就是最大的進步。女兒叛逆期,她在第一時間請教老師,並用朋友的方法處理好母女關係,如今女兒念高中,乖巧懂事,跟小覃猶如好朋友,無話不説。小覃同志在孩子面前已經樹立很好的榜樣了,潛移默化的已經教會她如何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該深刻向學習小覃同志學習,學習她心地善良、稱職擔當、堅韌不拔。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3

xx,女,51歲,國小文化程度,系xx鎮廟溝村四組人,家中現有五口人,耕地面積5.6畝。xx是一名山溝溝裏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她三十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兩位老人,不離不棄。她孝敬老人,善待他人,教子有方的事蹟在全村傳為佳話,受到了全體村民的一致好評。20xx年3月被評為xx鎮第四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

長期以來公公、婆婆患病無勞動能力,特別是公公患有重病。丈夫前三年患腎癌,女兒上技校,一家全靠兒子一人在外打工維持生計。經濟困難,生活拮据,沉重的家庭擔子全壓在桂花一個人身上。由於經濟壓力太大無法給婆婆治病,老人於20xx年病故,後丈夫患腎癌醫治無效於去年病故。為給婆婆、丈夫治病,供孩子上學,給兒子結婚還貸,前後借貸達20餘萬元。眼下還有患重病、卧牀不起的公公需要人照顧。短短三年,失去兩位親人,特別是丈夫的離去,經濟困難的壓力,使五十出頭的xx蒼老了許多。xx面對現實,不僅沒有被困難打倒,而且信念更加堅定了。

三十多年來,凡是熟悉她的人都説説:“桂花在寶生(丈夫)家沒有過一天舒坦的日子,成天伺候老人、伺候病人,站鍋頭,奔地頭,既幹家務,又幹農活,實在太累了。”但xx卻不這麼認為,她説:“幹家務、幹農活、伺候老人都是一個家庭主婦的本份職責,天經地義。”好一個賢妻良母,這是她受孃家家風家訓的薰陶,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模範踐行家庭美德的結果。她在婆婆患病期間悉心照料,婆婆病重卧牀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兩年中,為其換洗衣服、被褥,餵飯喂藥,接屎倒尿,拆洗被褥,忙前忙後。特別是數九寒天在冰冷的小河中為婆婆洗髒衣服,臉凍紅了,手凍僵了,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鄰居看不下去勸她説:“你在屋裏熱點水洗麼,何必受這麼罪”。她卻説:“衣服太髒了,河裏面好洗,給老人洗乾淨穿上也舒服。”兒媳對婆婆的照料和孝順,婆婆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經常心疼地勸媳婦説:“不要這樣管我了,讓我早點離開人世,免得你受這麼大的苦、遭這麼大的罪。”xx卻説:“娘,你不要這樣説,伺候你是我的本分,誰都要老哩,誰還沒有個頭疼腦熱的。我們做兒女的,當媳婦的都要到這個路上去的,您就不操心這些了,安心養病吧。”在以後的日子裏,婆婆常對來看望她的親戚鄰居説:“桂花雖是媳婦,比親生女兒還好哩,要不是桂花的伺候,我怕是早就不在了……”親戚鄰居對桂花孝順老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也都讚不絕口。

禍不單行,20xx年2月婆婆病逝後,丈夫身體感覺不舒服,經查為腎癌晚期。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對xx來説雪上加霜。三年來,她為給丈夫治病東奔西走,奔波於醫院和家之間,忙的喘不過氣來。為了讓丈夫安心養病,她強忍着淚,對丈夫説:“你啥心都不要操了,安心養病,家裏的活由我來幹。”xx為了這個家默默地承受了一個女人不應該承受的這一切。為了給丈夫治病,前後借款多達12萬元,即使是這樣,丈夫還是被病魔帶走了。丈夫臨終前含淚説:“桂花,我這一生沒有給你幸福,我對不住你。以後的日子,困難再大,想盡辦法給兒子把媳婦娶了,婚事一定要辦好,不要讓人家笑話。我不能為父親養老送終,拜託你一定要照顧好老人。”桂花強忍着淚説:“兒子的事我一定會辦好,父親我會照顧好的,家裏的事我會竭盡全力的。”

丈夫去世後,xx又忙碌着操持兒子的婚事,她向親朋好友借了5萬元,在今年2月為兒子操辦了婚事,完成了丈夫的遺願。兒子婚後三天,她把兒子、兒媳、女兒叫到身邊叮囑:“家裏為了給你婆、你爸治病,加之你的婚禮先後借了20萬元,我還要照顧你爺,不能出去打工掙錢。但是你們要記住,借的錢一定要還,你們省吃儉用也要將人家的錢還上。做人要有良心,要學會感恩。”兒子、兒媳、女兒三人聽了默默地點頭答應,不久就走上了打工的路途。

桂花面臨一件件、一樁樁的磨難,頭髮白了,身體消瘦了,臉上的皺紋多了,但仍很樂觀,憔悴中顯現堅毅。別人都説:“若是別人,身體早垮了。”而桂花卻説:“辦法總比困難多,一切都要面對現實,愁眉苦臉是一生,説説笑笑、開開心心也是一生。”

xx就是這樣一個人,對老人孝順,對親人親密,對孩子嚴謹,對人生樂觀,對生活充滿嚮往,對未來充滿希望。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4

小劉,女,43歲,北戴河區第二幼兒園保健醫。1994年她27歲的時候,因和丈夫感情不和造成家庭破裂,她帶着年僅4歲的女兒劉索亞生活,至今已經過了16年。如今,女兒已經20歲了,而且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現在上大學二年級。送孩子踏上去往大學的列車,小劉流出了幸福的淚水。

她知道單親家庭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總是儘量多的給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懷。回想這麼多年來,她和女兒相依為命的日子,她總是覺得自己給予孩子的太少太少了。由於小劉一個人工資養活2口人,所以,為了能夠給女兒留出更多的教育經費,她和女兒一直過着清貧的生活。每次買菜都是選價格最便宜的,買肉和魚的次數是有限的,每次買都是留給女兒吃,她自己總是捨不得吃。女兒小時候有一次生病發燒躺在牀上一天沒吃飯了,她很心疼問女兒想吃什麼,女兒説她很想吃草莓,當時正是草莓剛上市的時候,十塊錢一斤就沒捨得給孩子買,做母親的心裏真不是滋味。她很少買新衣服,經常穿的就是單位發的那幾套工作服,過年也很少添一件新衣,一雙鞋子穿破了修修補補,穿爛了才買一雙廉價的鞋子。她對女兒卻總是關愛有加。好吃的留給女兒吃,過年給女兒添置一些新衣服,叫女兒在學校和同學們相處時不被別人看不起。她和女兒相依為命的日子,儘量帶給女兒幸福和快樂。

她常常告訴孩子,父母的錯不是孩子的錯,越是經歷坎坷越要堅強自信,要做出樣子給別人看看我們能行。我們不能消沉下去,我們要努力向上。她常常告訴女兒:苦難是一個人童年最大的財富,我們不和別人比吃比穿,要比學習成績。她是這樣要求孩子的,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她自己不僅要養家餬口,還自強自立參加了大專函授班,取得了心理學大專學歷。由於在幼兒園工作,她還用業餘時間自修了教師資格證,在班級缺人需要配班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到班級配班。在她女兒7歲那年,她上大專函授班,有一天她女兒發高燒40度,小臉通紅昏睡在牀上,為了不影響母親參加函授學習,自小就很懂事的女兒,沒有哭,沒有鬧,她給女兒吃了些藥就去秦皇島上課了,下午上完課回到家一試體温42度,趕緊抱着女兒去醫院。每當想起這件事她都很後怕。

她對女兒在生活和學習方面要求都很嚴格。她的女兒小時候脖子上總是掛着一串鑰匙,國小二年級時她就教女兒開門,自己放學後回家先完成家庭作業;為了讓孩子學習成績好,上興趣班需要花的錢她從不吝嗇。她經常苦口婆心的教導孩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知識改變命運,我們可以做物資的貧窮者,而不能做知識的貧窮者,一個人最大的富有應該是內在的富有。她的女兒從小到大學習非常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思想品德優良。

她和丈夫離異後,在女兒16歲時,他的爸爸因車禍突然去世,這件事給女兒一個沉重打擊,當時孩子悲痛的每天流淚不止,嚴重影響了她女兒的學習生活,從此她的女兒連一個名義上的父親也沒有了,而她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那段時間她給女兒更多的關心和愛,默默忍受着,希望時間能慢慢撫平女兒的心痛。

她的女兒轉眼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秦皇島一中,為了讓女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她和其他家庭一樣為女兒在秦皇島租了房子,每天自己跑公車上下班,一個人堅持陪着女兒度過了高中最艱苦的學習生活。為了緩解經濟方面的壓力,她將北戴河的房子出租出去,只保留了一間房放置家裏的物品,在高中學習期間,更是省吃儉用維持生計。女兒高中學習結束,重新搬回北戴河居住,為了節省開支,她和女兒親自動手粉刷了房子。她的女兒考上了大學,為了省路費,她將女兒送上了南去的列車,沒有像其他孩子的父母一樣親自歡歡喜喜的送孩子到學校。一個人的工資培養一個大學生,不僅要負擔學費、住宿費、書費、伙食費,還要負擔專業學習所需的其他很多費用,她感覺到壓力很大。幸好有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使她感覺到温暖,也減輕了她的負擔。她有信心將女兒的學業完成,並不斷進取,向更高的方向邁進。

小劉認為,雖然無法彌補單親家庭給女兒內心留下的陰影和缺憾,也無法給予女兒物資上的富足,但她願儘自己最大努力,讓女兒在苦難和現實中學會堅強,失去的已經無法再得到,學會珍惜所擁有的,努力學習,努力做事,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她告訴女兒,雖然你無法選擇出身,但你可以選擇將來的路,路就在你腳下,下定決心勇敢去追尋吧。她願意陪着女兒,她願意永遠默默的守望女兒的幸福!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5

小王,開城鎮都督村人,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臟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間的婆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邊羣眾,她的事蹟傳遍六店街道。自與丈夫結婚以來,她和公婆的和諧程度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視如己出,從未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願對她説也不願意告訴自己的女兒們,立梅成了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

20xx年,身患心臟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樓醫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在眾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關係最融洽的三兒媳婦小王主動去醫院照料公公,她沒有在丈夫的三個姐姐和兩個嫂子面前説一句抱怨的話。多年來,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邁體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術後,老年病纏身不能起牀正常活動,連吃飯都要人喂,這些年來吃喝拉撒睡全靠兒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對一雙公婆真是無微不至地關心,生活上多方照顧,夏天買回夏裝,冬天買回毛衣、羽絨服。婆婆經常腰、腿痛,立梅就給婆婆尋醫問藥,擦腰洗腳或陪送醫院診治,就像女兒照顧母親一樣。

丈夫徐魯生因工作需要經常不在家,立梅不僅悉心照料公婆,還特別重視一對兒女的學習,把這個家操持得美滿温馨,從不讓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個孝順的媳婦,又是一個賢惠的妻子,還是一個善良的母親。

鄰居都羨慕徐家有一個像女兒一樣好的兒媳婦。小王的事蹟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圍村莊也傳為佳話,沒有誰不誇她的。都説:“有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媳婦!”

經典國學《弟子規》中説:“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王用自己切實的行動詮釋了“孝”的真諦。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今天,在越來越文明的新農村裏,這樣的好媳婦就是我們民族傳統美德的傑出代表!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6

學習了小覃同志的先進事蹟,讓人感動和佩服。從她的事蹟中,我們得知:從20xx年,29歲的她就開始照顧30歲的丈夫和4歲的女兒。十四年如一日,小覃同志一直守護在丈夫身邊,期待他能早日康復;十四年如一日,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撐起了整個家。

小覃同志是一位善良忠貞的妻子。她為照顧丈夫勞心勞力,日夜守護,每天付出。在她的精心照料和護理下,丈夫漸漸康復。她是市人民醫院醫生護士們公認的最會護理的家屬;她是老家鄉親們心中妻子的楷模;她是我們維林人的榜樣。

小覃同志是一位賢良的母親。她為女兒做榜樣,用自己的堅強、樂觀感染女兒。她對女兒教育也毫不鬆懈,如今女兒乖巧懂事,跟她猶如好友。

小覃同志是一位很好的媳婦。她對公婆很有孝心,在她的盡心付出下,中風住院的公公得以康復出院。當公婆與別人聊起她時,總是毫不掩飾對她的讚賞,連誇她心地善良、稱職擔當。

生活的打磨,讓小覃同志成為一個思想成熟、心態平和的人。她以不抱怨的心態努力生活;她擁有温暖卻又淡然、沉靜卻又自信的氣質。

小覃同志的堅持,以及對丈夫的不離不棄、無微不至的照顧和真愛令人感動。在她身上體現了中華傳統女性的善良、忠貞、堅韌和美德,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的事蹟激勵我們學着面對艱難,學着堅強樂觀,學着去做生活的強者,學着去做一個孝老愛親的人。

我相信生活不會辜負這麼一位善良的女性,在此我要衷心祝福小覃同志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日子越過越好。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7

xx,男,出生於1958年4月,現年60歲,居住在氣象台社區55號。數十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哥哥50年無怨無悔,不離不棄。

在幾十年的漫長歲月裏,xx與愛人xx照顧癱瘓的哥哥已成為氣象台社區傳頌的佳話。xx70歲,是xx的大哥,因從小患病,腿腳不方便。母親早逝,父親和兩個妹妹都在外打工,哥哥的生活起居全靠最小的弟弟xx照顧了。

弟弟勇擔照顧重任

由於患有強直性脊椎炎,xx從12歲起就開始“跛腳”,常人走1百米幾分鐘,但他卻要花半個小時。由於腿腳不方便,他讀完國小便在家為一家人洗衣、做飯。18歲時,xx徹底站不起來了,家務活便都落在了8歲的xx身上。

xx是幸運的,上帝關上了他的一扇門但是卻為他打開了一扇窗,他雖然不能向正常人那樣行動自如,但是他有親人的關心與愛護,他擁有這世界上最美好的親情。

xx本着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堅持照顧哥哥。每天放學回家,他總是先做好一家人的飯菜,再花上1個半小時給哥哥做全身按摩,直到幫助哥哥如廁、洗澡後,才有時間做作業。看着小夥伴們在户外玩耍嬉鬧,小小年紀的xx,卻只能過早的挑起照顧哥哥的重擔。

xx在家時都是坐在弟弟為他加工的木凳上,木凳釘了鐵條比較紮實,不容易摔跤。如今xx可以坐在凳子上慢慢移動,總躺着也怪難受的。雖已67歲,頭髮也花白,可他的精氣神卻絲毫不輸給年輕人。

揹着哥哥每週看戲

xx8歲那會,一大家人擠在民主路十幾平米的小屋裏。晚上哥哥關節疼得睡不着,眼淚都快疼出來了卻拼命忍住,弟弟就爬起來陪哥哥一塊兒哭。回憶起童年,哥倆最開心的就是每週六了,哥哥愛看露天電影,弟弟就揹着他去解放路的劇院,那時候買不起輪椅,多虧了同去的小夥伴幫助輪流背。

日子一天天過去,xx也一天天長大,他做過搬運工、當過建築工人,無論打什麼工,他總是會抽時間回家為哥哥做飯。由於經常做飯,xx練出了一手好廚藝,由於廚藝了得,他被城區某單位招進去當了食堂廚師。這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一干就幹到了退休。

帶上哥哥成家立業

xx總説,“挑媳婦要温柔、善良、能包容我的,我的生活重心肯定是放在哥哥身上,還好這個心願實現了。”xx有個温柔的媳婦兒,她叫xx,除了照顧女兒,就是照顧哥哥了。原來兄弟倆的住所只隔一堵牆,還是窗對窗,哥哥有啥事喊一句弟弟就能聽見。弟弟不在家,弟媳便會過來照顧哥哥。對於自己嫁到xx家後所做的一切,xx靦腆地説,自己所做的這些都是應該的,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説兩家話。早在嫁過來以前,她就知道家裏有一個大哥需要照顧,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有其他的想法。xx總説,“他是我們的哥哥,照顧他是應該的,別的人家裏也會這麼做,這也沒啥。”

哥哥自己在家摔了3次,摔一次就要在牀上躺半個月,弟弟總是自責不已。但是xx總是不願意麻煩弟弟一家,但是作為親人,他們怎會嫌麻煩呢?

幫哥哥圓創業夢

上世紀80年代,哥哥xx曾組建過自己的家庭,並生有一女。可好景不長,也許是頂不住這樣的生活壓力,愛人在孩子1歲時悄悄離家。有了女兒,xx自食其力的心願越來越強烈,為了滿足哥哥的心願,xx幫哥哥盤下了一家小雜貨鋪,並和他一起張羅生意。

xx忘不了,一週總有幾個中午,弟弟都會抽時間騎三輪車去進貨,忙得大汗淋漓再去上班;每逢夏季,因為在太陽下曬久了,弟弟的脖頸處總會曬脱皮……

對於這些,xx總覺得這都是當弟弟的該照顧的,哥哥過得幸福快樂,就是最好的事。

50年來,xx用雙手為癱瘓哥哥撐起了一片晴空,譜寫了血濃於水的親情篇章。如今兄弟倆都“退休”了,各自的女兒都已長大成人,結伴在武漢打拼。對於以後的路,xx説,日子再難,也不能不顧親情,既然選擇了堅持,就不會放棄。如果可以,我願意再陪哥哥半個世紀。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8

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靈慰藉,為老人排解憂慮,分擔愁苦,與老人默契溝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細心家長,知己摯友,對老人真心呵護,她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東經路社區海寧路的居民小張。她直爽熱情

關心着孩子的心情,從沒有因為成績不好,打罵過她的孩子,成績不好時,她會笑着説:沒關係,只要努力了就行。成績好了她就説,繼續努力,我女兒一定行。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晚上上晚自習,晚飯要在學校吃,我那時候胃不好,吃的不舒服了胃就痛,媽媽怕我難受,每天下班後,不論是颳風還是下雨、下雪,做好可口的飯菜騎着自行車每天堅持給我送飯,三年來從沒間段過。晚上自己回家時,在小區門口都會看她的身影,然後和我一起慢慢走回家,邊走邊聊一些學校的事情,就像一個大朋友一樣,我也會把學校和班裏的事情和媽媽講一下,媽媽總是在認真的聽,和我聊。上高中時,由於房子小媽媽和我住一間房,我寫作業時,媽媽就要在外面的廳裏等侯,冬天暖氣不好,媽媽就裹個大衣在那裏坐着,把電暖氣放到我的旁邊,不論到幾點媽媽都在那裏等着,從沒有先睡的時候,有時媽媽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因為早晨媽媽還得早早起來給我準備早點。在孩子壓力大的時候,給予安慰。也許是一件新衣,也許是一菜餚,也許是一個禮物。平常的無足掛齒,卻體現着母親對孩子的關心和愛。

上大學後,媽媽跟我説,在學校過集體生活,不要太任性,同學們走到一起是緣份,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做事情要為大家着想,不要只想着自己。我的學校離家比較近,星期六、日的可以回家,每次回學校時,媽媽都給我做一些好吃的東西帶上,讓我給宿舍的同學帶回去,因為她説,你的同學家大多數都不在本地,你想吃可口的,一個電話,中午就可以吃到,但她們離家遠,學校的飯菜又不可口,帶些回去給她們吃吧,問問她們想吃什麼,然後我給你們做。同學生病時,媽媽就陪她們去看病,為她們跑前跑後,樓上樓下的忙個不停,就像是我生病了一樣,後來我們的同學都説:媽媽真好,我們都要認她當媽,到後來她們只要接到我媽媽打來的電話,都喊説是媽媽打來的,都爭着喊媽媽。

父親去世後,媽媽把家裏的一切事情都擔了起來,爺爺從老家來,她無微不至關懷他老人家,給老人做可口飯菜,爺爺做過直腸癌手術,大便控制不好,經常弄到衣服上,牀上,媽媽從沒怨言,總是把爺爺的衣服、牀單等給洗的乾乾淨淨,還給老人家買好換洗的衣服,比父親在時還要細心,爺爺有時候都不好意思讓媽媽弄,但媽媽説:沒關係,誰都會有老的時候,年輕人多幹點沒啥。爺爺回老家時,媽媽怕老人自己走危險,就親自把老人送回去。

媽媽雖然只是個普通的工人,但對待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工作忙時媽媽經常加班,有時忙了,就經常把工作帶到家裏來幹,有時我睡醒一覺,看到媽媽還趴在寫字枱上在寫呀算呀,有時在電腦前工作,我勸她早點睡,她總説沒關係,幹完就睡,有時都到深夜2、3點多鐘,這種敬業精神也給我做出了榜樣,媽媽曾多次獲得過單位嘉獎,還榮過一次三等功。

在我剛剛工作時,她會擔心,因為在家裏,從未受過委屈的花朵,剛剛走入社會,一定會吃不消,但是她明白我的想法,從來也不説什麼,靜靜的聆聽我電話裏委屈的哭訴,但是她會告訴我,一切事情貴在堅持,堅持下去就是勝利,人生是你自己的選擇,你堅持,媽媽就支持,有一天你飛不動了,想回家了,媽媽永遠在這裏等着你。很安慰,很感動的話語,我明白她心裏的捨不得,明白她的心疼,但是為了女兒的夢,她選擇聽孩子的,孩子的.人生,讓她自己去走,這樣她才不會後悔。

母親,給予我生命,養育我長大,給予我支持,撫慰我心靈。特別是父親去世後的這十二年,她承受的,比三口之家多的多,可是她從未説過苦和累,因為她認定,我是寶貝,她是我的守護神。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人。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9

小朱同志,男,現年48歲,大專文化,是甘州區新樂國小的校長。在工作中,他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多次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為人兒、為人夫、為人父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着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一、常懷一顆孝順之心

朱校長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裏:父母親一輩子經歷的苦難不可勝數,孝敬老人,贍養父母一個人做人最起碼的標準,人人都要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僅僅要埋在心裏,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特別是自從朱校長的母親因病去世後,父親年齡越來越高,多種老年病等導致身體十分虛弱,需要人照顧,而其他兒女又不在身邊,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老人,他就把父親接到了城裏自己的家中。平時在家裏,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個頭疼腦熱時,他就及時請醫生、買藥、煎藥等忙個不亦樂乎。為了排遣父親的孤獨感,一有時間,他就坐在父親房間,陪老人看電視、聊天,精心關照父親的飲食起居。

常言道:久病牀前無孝子,但是在30多年的漫長歲月裏,朱校長硬是無怨無悔地實踐着他的賢孝美德,成為一方楷模。

20xx年春天,正是風寒料峭的時候。一天下午,他發現老人的狀態不正常,就趕緊聯繫車輛,把老人及時送到了醫院。經過三天的搶救,才恢復了清醒的狀態,又經過十多天的治療,才出院回家休養。

在父親住院期間,他與家人,寸步不離地守護在老人的牀邊,打針換藥,擦洗身體,攙扶大小便,從沒有嫌棄老人,從沒有一句怨言,相反還經常安慰老人。多年來,老人多次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每次他都這樣守護在老人的身邊。

常言道:“順者為孝”,老人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經常的,每當這個時候,他就對妻子、孩子説,不要和老人計較小節,尊敬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雖然有些話年輕人不愛聽,但絕無惡意,我們要耐心聽,等聽完再作解釋,這樣就會化解某些誤會。下班後的他,回到家就幫老人收拾房間,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大不容易,兒女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應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愛使得近90高齡的父親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養演繹着人間純真的孝德情懷。

二、常懷一顆體貼之心

在忙於工作的同時,朱校長也不忘對家庭的照顧,利用休息時間陪伴妻子及家人出去逛街、買菜等,經常與家人溝通,讓家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尊重、信任家人,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議,求大同,存小異,力求做到辦每件事雙方都心情舒暢、滿意。

朱校長的妻子是某印刷廠的一名臨時工,工資比較低,只有幾百元,一套舊樓房一住就是十幾年。他的妻子身體一直不是太好,經常性打針吃藥。特別是在20xx年秋天,他的愛人病重住院期間,他一方面要照顧生病住院的妻子,另一方面還儘量不耽誤學校的工作。醫院裏大家看到他在為做手術簽字時那顫抖的手,都知道他承受的壓力很大。

朱校長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到學校來看一看,或者打電話詢問學校工作情況。朱校長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的精神和品質讓他在學校領導班子及教職員工中間產生了很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於經常性生病,妻子自己都煩了,經常流露出不快的 情緒,但他總是安慰妻子,開導妻子,一點都不埋怨妻子。為了讓妻子手術後高興.心情舒暢,早日恢復健康,他每天給妻子端水送飯,為妻子梳頭洗腳,多少個日日夜夜,怎一個累字了得!朱校長的愛妻事蹟曾被學校的老師們傳為佳話,説他是真正的模範丈夫。

三、常懷一顆慈愛之心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負擔再重,他也從不放鬆對兒子的教育。他時常教育孩子學習要刻苦、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並在很多方面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勝於言教,在他的影響下,兒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小小年紀就充滿了孝心、愛心、上進心。有好吃好喝的他總是先拿給長輩吃,坐公交車小小年紀遇到老人總是讓出自己的座位,在學校是老師眼裏的好學生。

20xx年,兒子由於大學聯考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情緒十分低落。朱校長就耐心地開導他、鼓勵他,他對兒子説: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條,只要你用心去追求,不斷地學習、分析,不斷地總結,就一定能夠達到理想的彼岸。他的一席話,使兒子從低落的谷底走了出來,並積極地投入到了新一輪的學習當中,20xx年順利考入了中國礦業大學,如今已成長為一名有教養、有禮貌、講文明、素質高的新時代優秀青年,得到廣大鄰里的一致好評。

朱校長他們兄弟三個,雖然現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們始終堅持分家不分心,每當誰家有事或有困難的時候,總是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不論誰家遇到了困難,朱校長都積極主動的幫助解決。特別是在朱校長的大哥重病住院期間,朱校長多方聯繫醫院檢查、做手術,還墊付了部分醫療費用,給予了大哥無微不至的關懷。

四、常懷一顆關愛之心

小朱同志一直把陶行知先生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自己教育生涯的航標。工作中,他恪守師德,為人師表,認真備課授課,用 真誠和愛心對待每一個學生,他把每個學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藍天下茁壯成長,每年朱校長都要帶領全體師生為貧困失學兒童捐款捐物。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他更是關心備至,從學習到生活,從思想到身體。哪個學生成績下降了,哪個學生思想有波動了,他就立刻找來做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20xx年,我校一年級的張亞婷同學在家中被大火燒傷後,需儘快進行二次手術,否則將危及生命。張亞婷同學的家長為籌集手術費用,掏出了家裏所有的積蓄,但仍無法湊齊高昂的醫療費用。正當家長為鉅額手術費發愁時,朱校長帶領全校師生為張亞婷同學捐款7000多元送到了學生家長的手中,緩解了家長的燃眉之急。

朱校長心懷每一位老師,對教職員工的思想、工作、家庭問題,朱校長一一記掛在心,經常與教師交流溝通,或是茶餘飯後不經意的一兩句問候,或是特約教師談心,領導與教師心相通,無隔陔。朱校長以他個人的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藝術,贏得了教師的尊重。老師們工作毫無怨言,感到心情舒暢,辛苦也值得。

朱校長身為一校之長,不但不擺架子,待人處事公正民主,寬厚仁和,而且關心教師,樂意為教師排憂解難。情繫師生,樂於助人,是對朱校長的真實寫照。對教師的困難疾苦,更是熱情幫助,關懷備至。有一次,一位教師身患重病住院,朱校長不顧工作勞累親自前往醫院探望,問寒問暖,並多次安排學校行政人員、教師探望生病的老師,令生病的老師及其家人深受感動。不僅是本校教師病了,就是教師家屬生病住院,朱校長也會安排學校行政人員去探望慰問。

朱校長深懷愛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舉,以責任去體現孝道,從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傳統美德,為老人送温暖,為家庭謀和諧。在朱校長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中華兒女的優秀傳統美德,孝敬老人、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積極樂觀、勇擔責任。他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築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0

真愛無言

面對別人的稱讚,她總是淡淡地説:“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知道他的人都説: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傳承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公婆説:“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

弟媳説:“姐姐的孝心感動了我”

身教勝於言教,以前孃家父親和弟媳關係處的很緊張,媳婦説公公太倔強,公公説媳婦不孝順,她勸了父親,勸弟媳,但都無濟於事。後來弟媳因為照顧學生在她家住了一個多月,看到姐姐每天都像親閨女一樣侍奉公公,弟媳被深深地打動了

她説:“都説姐姐孝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真的服了。”回家後她主動和老人冰釋前嫌,髒活重活搶着幹,老人見人就講媳婦孝順了,弟媳也説老人變的通情大理了。如今,孃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丈夫説:“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動力”

兒子説:“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

學過《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着子女。兒子從小到大,她沒有過多的嘮叨,也沒有空洞的説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兒子。在她的影響下,兒子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上進心。

每次買了兒子最喜歡吃的東西,兒子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不吃就硬往他們嘴裏填;奶奶去世時,十多歲的兒子跪在奶奶的身旁鄭重地給奶奶磕了三個頭,以回報奶奶對自己的疼愛之情;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爺爺病了,兒子一晚上不離爺爺左右,把爺爺感動的直掉眼淚;兒子上學、放學的路上常常

會遇到一些行乞的殘疾人,每次他都會把自己的零花錢全部送給他們;學校組織給困難或患病的學生捐款,兒子捐的總要比別人多;坐公交車遇到老人時,兒子趕快讓座並把老人攙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兒子總是主動把雨傘讓給離家遠的同學。如今,已讀大二的兒子尊老愛幼、勤奮好學,學業優秀,任班幹部,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共青團員”。

領導説:“她幹工作一個頂倆”

她從事辦公室工作已經十多年了,十多年來,她從商業到城管,走到哪裏就把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精神帶到哪裏。凡和她共過事的領導、同事一提起她就會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説:“勤奮敬業,踏實能幹,工作上巾幗從不讓鬚眉”。

她以工作為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無怨無悔地耕耘在辦公室這塊園地裏。她對自己起草的文件高標準、嚴要求,精益求精。特別是任城管辦機關辦公室主任後,工作忙、任務重,可謂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為趕材料,她和男同志一樣加班加點到凌晨;為趕材料,她很少過星期天和節假日。

兒子説她是“拼命三郎”,丈夫説她是“工作狂”。今年“五一”節,兒子和她提前預約要到駐馬店買衣服,但因縣人大要聽城市管理工作的情況彙報,她又變卦了。原本是一諾千金的她,因對工作的執着而一次又一次失信於兒子,望着兒子失望、無奈、寬容的複雜表情,她常常覺得對不起兒子。

幾年來,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她被評為“市女職工先進工作者”,縣“巾幗建功標兵、三八紅旗手”,政府系統辦公室工作“先進工作者”,年年被縣工會評為“工會工作先進工作者”,城管系統“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今年,被駐馬店市文明委評選為“市文明市民標兵”。

同事説:“她待我們情同手足”

她説能在一起共事是

緣分,她把同事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無論誰有困難她都毫不猶豫地去幫助。幾年前,單位一位同事下午下班後突患急病,因其丈夫在鄉法庭工作一時趕不回來,她就把同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交給丈夫看管,自己在醫院照看病人,直到病人家屬趕來。

20xx年,單位一位同事得了胰腺癌,她聽説後立即從財務股借了100元錢送到那位同事的手中,同事知道她手頭不寬餘説什麼也不收,她硬是把錢塞進同事的手裏。

她還經常抽時間去看望她,鼓勵她增強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同事感動地説:“小芬,我真的沒有看錯人,你就像我的親妹子一樣啊”!

像這樣的事情她已記不清自己做了多少次,每當別人向她提起時,她總是説:“是嗎?我早忘了。”

她勤奮敬業,她尊老愛幼、她團結鄰里、她關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在炎炎的夏日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每一個路過樹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

真愛無言。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1

小吳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用自己的大愛踐行生活的意義,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上慈下孝”的生動內涵。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真實故事,故事的結局有些淒涼,有點沉重,不會像電影劇本里的那般峯迴路轉,有的也許只是我們對事實的惋惜,對生活的歎息。三年前的一天,不幸降臨到這個家庭,24歲的孫子突然感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患有尿毒症,需要高額的費用做透析,還需要換腎,而這時,孫子的父親早年患有糖尿病,母親有高血壓,而父母兩人都不能為自己的兒子捐腎,這讓做父母的只能為孩子乾着急,而這時,吳老太卻毫不猶豫的決定捐腎給孫子做手術,吳老太自己也不知道,這手術是什麼,會有什麼危險,但她更知道,孫子還很年輕,快要當爸爸了,還有大好的青春等着他,而自己過了大半輩子了。

配型的結果非常的樂觀,手術也很順利,手術過後沒多久,孫子和女友結婚了,隨後,孫子也當爸爸了,吳老太也做太奶奶了,這本該是讓全家人都萬分開心的事,可惜好景不長,20xx年的3月,為了趕車,孫子跑了一段路,就是跑了這幾步,使得縫合的地方裂開了,讓本該可以慢慢恢復起來的孫子病情突然惡化,誰都不會想到,手術完後才半年多的時間裏,孫子就這麼離開了人世。吳老太經歷了人世間最慘痛的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孫之痛。

即便如此,吳老太也從沒有抱怨,悲觀,依然樂觀、平淡的生活在這塊屬於的她的土地上,很平凡,很普通,每天陪着年邁體弱多病的老伴下地種菜,生火做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照顧着老伴的日常生活。或許我們的主人公在外人看來會是多麼的無助和悲傷,而當她在70歲高齡時,還能開心,愜意的生活着,無論身邊發生了任何事還能坦率,誠然的去面對,不禁的讓我們對這位老太太產生了由衷的佩服與敬意。

吳老太的偉大在於她的無私,她的奉獻,她對生活的認知態度與人生追求,或許這樣的人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現它的眼睛,又或許對於這些人,他們要的不是回報,這只是他們對人生的感悟。這裏,我們衷心祝福老太太身體健康,安享晚年。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2

xxx鎮振德屯藏身在南山腳下,在這裏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幾代繁衍、歷盡繁華,街巷裏、柳樹下三三兩兩相聚談笑的人羣,透露着整個村莊淳樸平和的民風。

小劉的家就在這個靜謐的小村莊,他個子不高,黑紅的臉,眼睛不大,其貌不揚,褲腳上還常常帶着點泥,他是個典型的東北農民,卻更是村裏人人誇讚的孝子。

小劉的父親87歲了,年輕時的勞累感染了多種頑疾,至今已有十多年,這十多年間,小劉風裏來雨裏去,與妻子薛冬梅共同盡心盡力的照顧老人,老人身體不好,常年吃藥,小劉夫妻省吃儉用,一邊供着兩個孩子唸書,一邊為老人積極治療,老人的病最怕勞累,他就從來不讓老人下地幹活,老人怕餓,他就每天單獨給老人多做一頓,時常因為照顧老人不得不放下手裏的活,儘管如此,他也從未和老人有一點點不敬,俗話説,久病牀前無孝子,而他卻是實實在在做到了孝無怨言。

天總有不測風雲,20xx年,小劉的母親因為肺心病住院,夫妻二人拿着手裏僅有的一點錢急急忙忙的把母親送進醫院,又東拼西湊,各處挪借,住院期間,一個在家照顧父親,一個在醫院照顧母親,可謂人生不易,盡在此時,無聲的生活向小劉發出了兇惡的挑戰,這個普通的漢子又表現出了柔韌的堅強,在醫院照顧母親近一個月,直接減重20多斤,雖然最後沒能挽救母親的生命,但他平凡的孝順裏卻真切的體現了孝的真諦,你養我小,我養您老,直到分別。

小劉已經47歲了,近十五個年頭裏,兢兢業業,照顧老人,從未讓老人穿過不乾淨的衣服,吃過不熱乎的飯菜,不需要轟轟烈烈,他在平平凡凡,一點一滴中體現的正是我們中華最大的美德——孝,孝看起來簡單,其實不易,老人吃的要軟,穿的要暖,老人的心理後輩們有時更不能理解,能做到照顧老人,更要能做到對待老人和顏悦色,不急不躁。

這麼多年裏,村裏鄉親看的明明白白,他對待老人從來都是慢慢説,認真做,每天早晚都要和父母聊天,瞭解他們的需要,不勞作時更是陪伴父母左右,洗頭,洗腳,嘮嗑,散步。如今,女兒已經考到外地大學,兒子也進入了鎮上唯一一所中學讀書,他常常對別人説的話,就是我們也有老的一天,我的父母給了我生命,養育我長大成人,多少回報都是應該的。他説的沒錯,也實實在在的做到了為人子女應該盡到的孝!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3

小莫,今年11歲,是東成國小六年級學生。她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小家庭,從小就體會着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地打工照顧她自己是不容易的,懂得了父母養育她的艱辛,因此學會了感恩。

有一次,她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做農活,做了大半天,已經很累了,爸爸媽媽都躺在沙發上不願動,小清馬上給爸媽遞上一杯熱茶。然後又動手餵雞鴨,燒洗澡水。爸媽看着小女兒忙着忙那既高興又感動。

由於受父母的影響,每當節假日,她主動早起做早餐,晚上把青菜洗乾淨,放米下鍋煮熟,等待父母回來煮菜,儘量減輕父母的家務。在去年,她媽媽由於工作太累,病倒了,從此,她就擔起媽媽的工作,邊學習邊照顧病中的媽媽。人人都説她是好孩子。

在學校,她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有時同學忘了帶課本回家,她知道後總是趕緊做完作業把課本借給同學使用。對於學習上的後進生,她也是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她有一顆慎真的愛心,有一次,她看到鄰居家的小孩玩耍時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只見她把小孩抱了起來,輕輕地拍去他身上的灰塵,一邊安慰他,一邊哄他玩。還有一次,一位老爺爺手拿鐵杴在修路,突然下起雨來,她立刻回家拿出一把傘送給了老爺爺,老爺爺很感動。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4

她叫小李,今年46週歲,是一名從事二十八年的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結婚二十四年來,她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家庭和睦,婆媳之間相處非常好,她的家庭曾先後3次被評本村“文明示範樣板户”。婆媳相處二十四年,她把贍養老人作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動力,竭盡全力用真情去幫助老人,用仁愛去伺候老人,用愛心去善待老人,大愛無疆,真愛無言,二十四年來,她用博大的胸懷和仁厚的摯愛,換來了人間至純至愛、至善至孝。

婆婆患有高血壓、心臟病,還有多年的腿病,生活不便,也給家人帶來痛苦。李老師的婆婆沒閨女,三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做媳婦的她。二十四年來,她一邊工作一邊不厭其煩的陪着婆婆住院看病、伺候老人的生活。李老師深知:贍養老人,孝敬老人的責任重大,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付出沒有回報。

那是20xx年4月26日,婆婆又因腮腺炎手術住進離家8里路的長山峪鎮醫院。困難來了怎麼辦?李老師白天上課託付醫生看液,放學再去醫院照顧。跑前跑後半個月,出院後第三天,婆婆又因昏迷送進縣醫院,檢查結果是貧血和小腦大面積堵塞,醫生説很嚴重需要轉院。忐忑不安的她急上加急,請一天假送到承德附屬醫院。當時的李老師甭提多難受了,婆婆需要照顧,學生需要上課。急得她不知所措,既舍不了學生,又放心不下婆婆。沒辦法只有週六週日看望她老人家了。半個月過去了,病情稍有好轉,由於腦堵塞出院後,老人記憶力嚴重衰退,已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生活了。她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俗話説:七分病三分養。她每天精心呵護向照顧小孩一樣照顧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婆婆,從不嫌麻煩,每到吃飯前把圍裙帶上,吃過後再摘下來。晚上睡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長,2011年春季婆婆又換上偏癱,右身子和右手不靈了,需要輸液。這又是個難題,李老師白天不能耽誤課呀,只能利用放學後的時間。一邊做飯一邊看護。日復一日,一天、十天、二十天過去了,婆婆的手腳還是不靈活,生活不能自理。怎麼辦?想辦法一定讓婆婆好起來。她先讓老人從抓大東西核桃抓起,再抓小東西玉米粒。耐着性子哄着婆婆進行抓東西練習。為了不讓老人寂寞,她抽時間坐在炕上哄,給老人唱歌,和老人一起打撲克,逗老人笑。親戚朋友説:“桂芬你真是太孝敬老人了,你比親閨女還親呀!”。可她想:能讓老人快樂才是自己真正的快樂。

去年暑期因奧運提前放假,小李老師原本想好好休息一下,不料婆母突然病情加劇,不會説話、不會走路、連吃飯都吃不下去,更不用説大小便自理了。這一次,老人再也沒有站起來了,家人商量準備後事。小李的心如刀絞一般,每天以淚洗面。她與婆婆的真情已到了無法割捨的地步。她不甘心婆婆的病情,又把婆婆送到縣醫院做檢查。這次她真的失望了,醫生説治不了,連藥都沒開,就讓送回家。面對婆婆嚴重的病情,她祈禱着,暗暗下着決心,一定要讓婆婆在有生之年快快樂樂生活。暑假的50多天裏她儘量讓婆母吃得好,每天搭配食品,而且定時定量喂五頓飯。每天攙扶着婆婆在地上轉,這一轉就是十幾分鍾,沒等坐穩就又得起來。為了讓老人減少痛苦,她每天這樣反反覆覆,三伏天,那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了。除此之外,她還要洗衣服、搞衞生。街坊鄰居看了都心疼她,勸她説:“桂芬,找一個保姆來替一替你吧”可她想:按説,自己有工作,也有甩“道德包袱”的理由。可是她又想,自己是家中一員,老人有病做媳婦的有孝敬的義務,何況三個兒媳只有自己一人在婆婆身邊。李老師知道,照顧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吃喝拉撒睡你都要考慮周全。如果十天八天、一個月兩個月還好,可長時間了,一年、兩年……伺候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給老人洗臉、換衣服、餵飯、洗衣服、吃藥要付出許多許多。柔弱的身軀。日夜的勞累和操勞她見瘦了很多,她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擔起照顧婆婆的重擔,自己只有選擇堅強,堅強就是家中的希望。她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自己的決定就是婆婆的生命,這是一種孝心,更是一種責任。這也是一個為人師表的人民教師光輝形象的真實寫照。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5

xx,男,漢族,1979年5月生,200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文憑,現任xx村村委委員。俗話説:“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不能沒有“孝”字,作為一個社會公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徵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要切實履行好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職責義務,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妻子,與之白頭到老,精心養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我擴展到家庭,多關心、體貼妻子,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xx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蹟在當地傳為佳話。他的孝心散發着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温馨與和睦。村民們每次提起他都是讚不絕口,説他是孝敬老人、關愛家庭、團結鄰里的好楷模。隨着時間的推移,老人對他更加信任,以他為主心骨,不管家裏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願意讓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境中。

xx的房子在滑坡險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會有滑坡發生的可能,裹挾着泥沙的滑坡體時刻威脅着房屋的安全,但迫於經濟困難,他便在天晴時,一個人拿着鐵鍬剷除淤泥,疏通水道,確保房子安全,讓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時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經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為他擔心自己睡的太死,讓老人受到傷害。

xx年5.12地震發生時,他正在家裏做飯,當感到房子出現劇烈晃動時,他第一時間飛奔進老人的卧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過去後,他回到房子檢查受損情況,在確認安全後,方才鬆了一口氣;儘管大震過去了,但小震卻不斷,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發現有異常,便立刻轉移老人。在震後的一個多月裏,他時時刻刻都擔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隨着災後重建的開展,xx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克服各種困難蓋起了新房,他讓老人住進了寬敞安全的房間,終於不用再擔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頭的擔子一下輕了不少。

xx不但孝敬老人,還和睦鄰里,不管誰家有個大小事情,他都會主動去幫忙。誰家有了困難無論是經濟,還是家庭糾紛他都主動幫助化解,街坊鄰居誰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

xx婚後,為了肩負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捨不得給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飯菜端給老人並一再囑咐孩子們不準動老人的飯。他做在先、吃在後,收拾完碗筷,顧不得休息,就又抄起農具投入到農忙之中。

30多年來,xx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一定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説,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情況在xx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麼難心事,他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出來,他面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有一次,老人因突發腦梗塞暈倒,他急忙找人、找車把老人送進醫院。看着病牀上痛苦呻吟的老人,xx二話沒説,拿出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了幾千元錢,及時為老人看病。住院期間,xx跑上跑下交錢拿藥,端屎端尿,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半個多月過去了,經過xx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別高興。

xx常説:“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xx是這麼説也是這麼做的。他經常説:他覺得:孝敬老人,照顧妻子,讓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樂。

這位普通的農民,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他愛老人、愛妻子。他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温暖着老人,誰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温馨,充滿了幸福。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6

他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地侍奉年邁的父母、關心智障的兄妹,資助讀書的外甥女,他用坦然的心境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磨難,用愛心和行動詮釋着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父母給了我的身,我還父母一顆心,呈給父母一腔情,獻給父母一生孝。兄妹融進我的情,我用愛心凝聚你。”他就是桂陽縣税務局幹部XX。他今年57歲, 1979年11月,年輕的XX應徵入伍,成為一名軍人。在部隊他嚴格自律、不怕吃苦,一直表現優異,參加過對越自衞反擊戰中,多次立功。1993年,XX轉業到地方,進入税務系統工作至今。XX工作一直認真踏實、勤勤懇懇,與同事相處也十分融洽,是大家敬重的前輩。如今,他在税務系統已經工作了20多個春秋,將所有青春和熱情都奉獻給了自己的熱愛的税收事業。

XX出生在一個苦難的家庭,人世間幾乎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和集中在這個苦難的家庭。他在家排行老二,父母都年過8旬,身體不好,哥哥患有先天性聾啞、弟弟患過精神分裂症、妹妹改嫁。父母兄妹家住離縣城40多公里的歐陽海鄉坦溪村。若沒有一副堅強的脊樑作後盾,沒有持久的愛心作保障,這樣的家庭早就灰飛煙滅了。作為家裏唯一的頂樑柱,XX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照顧全家的重任,並且心甘情願、毫無怨言。他常説:“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辛勤地養育我們長大成人,兄妹間有血濃於水的親情。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辛勤哺育自己、對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不講兄妹感情,那就喪失了人生來就該有的良心,那是沒有道德可言的。”

為了能更好地照顧苦難的家庭,長期以來,XX利用一切空餘時間,幾乎不參加任何應酬,與妻子共同照顧這個苦難的家庭。

2010年4月,XX的父親患前列腺肥大動了手術,老人一個星期下不了牀。XX為了照顧父親,三天三夜沒閤眼,全天候護理,為父親喂藥、餵飯,還要在醫生下班後替老人洗臉洗腳、擦背,倒大小便……老人病友都説他是個孝順兒子。除了XX,他的妻子歐陽蘭英也一直都把公公婆婆當親人看待:與老人相處説話温和,和顏悦色,每年春節跟丈夫和兒子一起回老家團聚,公公婆婆過生日時,都要買些禮物,為老人祝壽,並親自下廚做飯菜,還為老人換洗衣服被褥,把老人的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為老人服務得十分周到。

有一次,XX的母親膽結石開刀,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XX因帶隊到外縣開展税收交叉檢查,他妻子歐陽蘭英接過“接力棒”,日夜守護在婆婆病牀前,精心照顧,細心伺候。老人睡着了,她記得醒,怕老人着涼;老人醒來了,她又忙着給老人換衣服,擦身體,倒屎倒尿。婆婆出院接回到自己家中,她更加細心照顧:煎藥、餵飯、擦身體、洗衣服……一樣樣一手操辦,不僅沒有半點怨言,而且還經常想方設法變換口味,增加婆婆的食慾。老人平時胃口很好,不挑食,歐陽蘭英為了讓老人能吃好、吃健康,經常變着花樣為老人做菜,葷素搭配、粗細交替、營養合理。她知道老人特別愛吃肥的紅燒肉,就特意煮久一點,讓肉吃上去鬆爛又肥而不膩,吃完後還會為老人準備一些水果,去去油,她的良苦用心讓老人非常感動。老人逢人就説自己得了一個跟親閨女似的孝順的兒媳婦。

“百善孝為先”、“親親、長長、幼幼”,敬老愛親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所奉行的傳統美德之一。XX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着,敬老愛親的傳統美德不但沒有被人們遺忘,而且還同時代精神相結合,在新背景下得到昇華性的繼承和發展。

XX除了父母之外還有兩個更需要照顧的重點:有先天性聾啞的哥哥、患過精神分裂症的弟弟。照顧常人還好,但要照顧兩個患有嚴重疾病的兄弟,難度可想而知。

2002年5月的一天,XX的大哥雙手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滾,痛苦萬分,嘴裏雖唸唸有詞,但不知所言。父母見狀不知所措,馬上叫XX回去。由於農村醫療條件差,XX當即領着他大哥來到縣城,住進了縣人民醫院。經醫生檢查確診為腎結石,需住院治療。住院期間,XX和妻子輪番照顧,一個星期後,他大哥的病情有了好轉。在住院期間的一天晚上,老龍因有急事,向值班護士交代清楚後便回到家裏,可第二天清早,當XX趕到醫院病房後,他大哥已“失蹤”了,連醫生護士也不知道他何時離開了醫院。由於他大哥是第一次來到縣城,加上又是聾啞人,出走急壞了老龍。經過冷靜分析和耐心尋找,圍繞縣城找了近3個小時後,老龍在一處人多的地方找到了他大哥。

挑戰苦難,笑對人生。XX始終恪守着這樣的人生信條。他發揚軍人的優良傳統,為了自己苦難的家庭默默地無私奉獻着。自己和妻子雖都有工作,但兒子要撫養,結餘的錢不多。1993年的一個冬天,那時老龍剛從部隊轉業,分配到桂陽縣税務局太和税務所上班不久,老家的一位堂兄弟跑到他上班的地方告訴他:他弟弟在北湖魯塘為老闆挑土方時,左腿被倒下的土方壓斷了。當時已是晚上八點多鐘,老龍馬上租了一台吉普車連夜將弟弟送往了桂陽縣中醫院。在他弟弟住院治療的一個多月,老龍沒請過一天假。白天上班,晚上照顧弟弟,辛苦地往返於工作地和醫院之間。在他弟弟住院醫藥費的支付方面,除了老闆賠付的50%款項外,老龍為弟弟承擔了餘下的8000多元。

XX強烈的責任心讓一家人都將他視為頂樑柱,有什麼事都不得不依賴他。XX的妹妹改嫁後有一女。外甥女從上國小起就一直投靠他,由他贍養。為了讓外甥女能夠安心學習,XX承擔了外甥女全部的學習和生活費用。其間他除了照顧外甥女的生活起居外,還常讓自己兒子為外甥女補習功課。今年他外甥女國中畢業後,老龍又多方奔走,把外甥女送到職業技校學習,為她走上社會創造條件,使她在社會上站穩腳跟。有人對他的做法感到不理解,可是XX卻説:“妹妹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們是一家人。妹妹有難處我理解,我作為哥哥,總要盡力而為”!

幾十年來,XX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從體力上都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折磨和煎熬。工作不能停、對父母兄妹的照顧不能停,對外甥女的幫助不能停、對家庭的責任不能停。XX説:“這些年,總算是把工作和家庭都顧過來了,但對於愛人和兒子,始終感到有些愧疚。”可是賢惠的妻子和懂事的兒子非但沒有責怪他,還幫着他一起照顧老人。XX用他的一言一行影響着身邊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XX的影響下,兒子對年邁奶奶,對智障的伯叔姑,對父母都十分孝順,學業也取得不俗的成績,通過激烈競爭考試,脱穎而出,目前已經成為深圳航空公司的一員,這也是XX和妻子最感到欣慰和自豪的一件事。

XX不善言語,但他卻常説:“有時候感覺挺難的,但是隻要看到家裏人都好好的,心裏就踏實了。”XX不喜歡唱歌,但《常回家看看》這首歌是他的最愛。為了家人的微笑,為了這個苦難的家,他堅持每月回老家兩趟,為母親採購好藥品,為兄妹帶些錢物,給親人送去温暖。

苦難是人生最大的財富。XX,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一個普通税務幹部,用不計其數的日日夜夜的不辭勞苦,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堅持,挑起這一份家庭的責任,用愛心撐起苦難家庭温暖的天空,用實踐證明着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依然在傳承。他用一顆金子般的善良的心,深深的感動着我們、影響着我們,無愧為新時代的楷模!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7

有句古話説的好“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們河南省水文水資源局就有這樣一個愛老、敬老的好榜樣,他名叫XX,七年如一日,不辭辛勞孝敬長輩,無微不至照料患有腦血栓後遺症,全身癱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父親,盡心竭力贍養年長的母親,他用真情的付出,在單位職工、鄰居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一致好評。

XX自幼就孝敬父母。2009年10月17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父親突然患腦血栓住進醫院後,他立即請假到醫院陪護,雖然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但還是落得半身不遂,癱瘓在牀,連話都説不清楚。父親在住院期間,他每天都陪在父親身邊,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他身上,照顧父親絲毫不敢懈怠。

出院回家後,常年與父親住在一起,堅持每天都給父親擦拭、按摩身體、刮鬍子。每月理髮一次,為了使父親有一個良好心情,專門買了一個半導體收音機,給老人聽音樂、聽評書,並且每天下班回來陪父親聊聊天解解悶,一有時間就攙扶父親鍛鍊恢復,老人想吃啥,他總是儘量滿足,從來不嫌麻煩,把老人照顧得舒舒服服、乾乾淨淨、開開心心。後來,由於父親年事已高,腦血栓病又幾次復發,導致身體完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於是他與妻子開始擔負起了給父親餵飯、喂水、洗臉、穿衣、翻身等繁瑣的護理工作。無論是日復一日的端湯送水、洗臉洗腳、端屎端尿、還是每週一次的洗頭洗澡、擦身換衣等等,把老人照顧的無微不至。就這樣堅持照料老父親七年有餘,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雖屬人間常情,但確實是難能可貴。XX常説:“誰都有父母,誰都有歲數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兒女,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子才會孝敬我。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用華麗的辭藻,但正是這樸實簡單的話語卻卻藴含着大道理。飲水思源,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中華兒女的美德,讓老人安度晚年是每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上行下效,老人撫養好子女,子女贍養好老人,尊老愛幼的風氣就能一代代傳承下去,只有這樣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美德才能發揚光大。

XX,用他的善良和孝心為父親的晚年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以實際行動傳遞愛老、敬老的正能量,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也為全省水文系統樹立了孝老愛親的榜樣。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8

通過小覃同志的模範事蹟,我很感動也獲益良多。在分場我們大家都親切的稱她為“覃姐”,作為她身邊一起工作的同事,她孝老愛親的點點滴滴在影響着我,讓我時常反思自己。她的一言一行,也為我們林場孝老愛親的氛圍發揮了重要作用,她是我學習的榜樣。

人的一生能有幾個14年?14年間幫丈夫翻身、擦身、按摩、護理大小便...她毫無怨言。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剛才她説有次因排氣不暢丈夫肚子脹得太嚴重,醫生説唯有神仙才能治好丈夫的時候,她卻依然堅信丈夫會好起來的,讓他繼續接受康復治療,最後在她的堅持下丈夫從死神裏逃脱出來了。我沒有辦法想象覃姐當時是怎麼熬過來的,但如果換做我,我真不清楚自己能否向她一樣做到?而她卻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家,她的永不言棄創造了丈夫一個又一個奇蹟,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夫妻真愛”,什麼叫“人間大美”。

不僅如此,婆婆去世後,覃姐還把公公照顧得很好,煮他愛吃的早餐、每天換洗衣服、定期幫理髮剪指甲換牀單,把公公的個人衞生做得乾乾淨淨。不管是公公因丈夫高燒不退而精神崩潰還是家婆過世,在公公狀態不好時候,她都能不嫌煩的悉心照顧公公,在關心陪伴下公公也逐漸好轉。而公公對她們也是很關心,等着一起吃飯,給孫女交學費和零花錢。我感受到了晚輩對老一輩的孝敬,老一輩對晚輩的疼愛。她們在用行動演繹着“孝老愛親”的深刻內涵。

在困難時期,覃姐對女兒的教育也毫不鬆懈,乖巧懂事的女兒和她一樣樂觀堅強。在爺爺狀態不好的時候,女兒週末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陪爺爺。都説一個人以身作則踐行孝悌,樹立好榜樣,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身邊人和後代,我相信覃姐的女兒便是傳承了她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

不管是作為妻子、兒媳還是母親,覃姐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同樣是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的我,我很慚愧,我遠遠不及覃姐。不管是在孝老愛親還是工作上,我覺得我都有很多要向她學習的地方,學習她對家庭堅持不懈的付出和包容,還有她對工作任勞任怨,她的工作煩瑣事情多,卻能做到細緻入微,我覺得這是因為她做事都能端正態度。

但我們也知道,其實她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卻用行動為我們譜寫了當代女性孝老愛親的典範。不管曾經我們做得如何,希望今天通過小覃的分享都能有所收穫有所感悟。把我們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發揚下去,締造一個和諧身心,和諧家庭,和諧單位,學習道德模範從自身做起。在此我對自己提幾點要求:

1、要孝敬父母,要尊重父母以外的老輩子,尊重親朋好友,關愛晚輩。如:做到常回家看看,關注父母思想、關心父母身體,問寒問暖。

2、夫妻間要和睦。做到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和睦相處,相互忠誠,互相謙讓。

3、要愛護子女。如:做到教育好子女,關心子女,保護好子女等。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19

小陳,女,1937年出生,中共黨員,長港鎮濱港村漁業隊村民。丈夫中風,她不離不棄,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顧着大小便失禁癱瘓在牀的丈夫,60多歲還學着給丈夫理髮、刮鬍子。兩個女兒因病去世後,小兒子又檢查出患有白血病,面對接二連三的厄運,她勇於抗爭,獨自支撐着家庭。她在60多歲時當起了搬運工,攢錢給兒子看病,兒子在她的庇護和鼓勵下,經過6年的治療,身體漸漸康復。為了供養小女兒留下的外孫讀書,73歲的她還在起早貪黑,到七八里遠的地方幫人撿棉花,每天賺二三十元,每次都是清晨踩着露珠出門,帶上幾個饅頭天黑才回家。面對生活的困難和家庭的不幸,小陳用堅強和樂觀詮釋着母愛的無私和偉大。她曾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湖北省勞動模範”,今年9月,又被授予鄂州市第二屆“孝老愛親模範”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 篇20

小馬,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在特殊家庭狀況下,用一雙辛勤的手和她那顆善良的心,積極弘揚家庭美德,受到了民眾的好評。

每天清晨或黃昏,在馬城村的鄉間小路上,常常會看到一年輕女子攙扶着一個步履有些蹣跚的青年在散步。她就是小馬,每天都會攙扶着自己的丈夫——馬城村小夥兒劉亮散步。

提起這個姑娘,知情的人都豎起大拇指,發出由衷讚歎。小馬和丈夫劉亮有着極其不平凡的戀愛經歷。2005年,劉亮從部隊復員後,到天津塘沽區康師傅集團打工,與同在該廠打工的小馬相識相愛,兩人情投意合很快談婚論嫁。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11月2日,劉亮遭遇嚴重的車禍,由於傷勢過重,醫生告訴小馬,劉亮可能成為植物人。這晴天霹靂給熱戀中的俊喜以極大的打擊。這是個倔強而堅強的姑娘,她經過深思熟慮,擦乾眼淚,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辭去了月工資2000多元的工作,到醫院照顧劉亮。從那以後,小馬肩負起了照顧劉亮的責任。從出事後,劉亮就人事不省,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小馬省吃儉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戀人身旁,每天早上5點,她便準時起牀,以打果汁、煮粥作為一天的開始,在晨曦中帶着做好的果汁和粥趕到醫院,為劉亮洗臉、刷牙、按摩、擦拭身體、餵食……她每天都跟劉亮説話,呼喚着戀人意識深處的覺醒。兩個月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無怨無悔。功夫不負有心人,奇蹟出現了!兩個月後,劉亮甦醒了!俊喜和家人欣喜若狂,此後又住院兩個多月,劉亮的父母為給他治傷,變賣了所有值錢的家產,還負債近30萬元。俊喜也花去了自己3萬多元的積蓄。

四個多月後,俊喜陪劉亮回到了家鄉馬城村。在俊喜的精心照顧下,他慢慢地能下牀走路了。俊喜每天攙着劉亮進行鍛鍊,由慢到快,由近及遠,持之以恆。純潔高尚的愛給了劉亮強大的精神力量,漸漸地他能自己單獨行走了。如今,劉亮已基本康復,仍然天天堅持鍛鍊,俊喜用瘦弱的雙肩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變着花樣給劉亮做好吃的增加營養。2008年春節前,善良的俊喜與劉亮在馬城村舉行了婚禮。鄉親們都趕到婚禮現場祝福這對有情人。

婚後夫妻二人一直與家裏老人在一起生活。小馬對老兩口非常孝順。從過門到現在三年了,她從沒有跟老人頂過嘴、吵過架、耍過脾氣、紅過臉,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主動徵求老人的意見。劉亮行動不便,她就無怨無悔地扛起了照顧公婆的任務。2009年他們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養育兒子、操持家務的重擔也落在了俊喜的肩上,無論春夏秋冬,每天早上起來,小馬總是先想到丈夫、兒子、公婆,幫丈夫穿衣、洗臉,把公婆服侍好了,又去做早飯,讓家人吃好、喝好,一日三餐做飯洗碗、洗衣拖地而無怨言!全家人的衣褲被褥,她總是拆洗得乾乾淨淨。一年四季,春種秋收,她起早貪黑,既要照顧家裏,又要下地幹活,左鄰右舍都説小馬是一個打着燈籠都難找的好媳婦!

坐在屋外曬太陽的婆婆説起自己的好兒媳,話匣子就打開了:“要是沒有這個好兒媳,我這把老骨頭可就沒有這麼舒服了!以前日子窮,為了這個家,我和老伴小病小痛都沒錢吃藥。現在

小病都拖成了大病,老倆口天天與藥打交道。多虧了我們家兒媳婦,要不是她在飲食上變換着口味,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照顧,我這把老骨頭早就散架了!”

別人問她累不累時,她總是樂呵呵地説:“怎麼能不累呀,可人都有老的時候,孝敬老人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俗話説:生兒才知育兒苦,養兒才知報母恩。自己的言傳身教都是孩子的榜樣,我們也有老時,我們也有兒女。所以説孝敬老人就是善待自己。”不管富貴,或者貧賤,這輩子她都會全心全意為了這個家忙碌。

哎,説起她的好,真是三天三夜也説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