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振興鄉村事蹟15篇

熱點2.56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蹟為主要內容,以敍事為主要表達方式。事蹟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振興鄉村事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振興鄉村事蹟15篇

振興鄉村事蹟1

小英,1984年到西小翟村委工作,從村婦女主任、計劃生育助理員、黨支部副書記、村黨支部書記,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她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緊跟黨走,努力工作,為民辦事,贏得了黨的信任和羣眾的擁護,是大家眼中的好黨員,好乾部,羣眾的口碑是農村幹部的最高榮譽。如今,在西小翟村,只要一提到小英,人們都稱讚她“敬崗愛業,勤奮工作,任勞任怨”,村裏的婦女們都誇她是大家“貼心好姐妹”。

羣眾利益無小事,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是小英作為村主幹,第一責任人,在工作中始終遵循的原則。農村工作,特別是婦女工作複雜瑣碎,往往是“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很多矛盾糾紛都落到支村班子上來了,作為女幹部,她用真心和寬容,耐心和細緻去深入調節工作,架起了與村民心靈相通的連心橋,築起了維護農村穩定的一道防線,她在工作中,調處婚姻、鄰里土地賠償等各類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幫助轉化邪教迷信人員10餘人。做到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將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了農村的社會穩定。

西小翟村本是財政遲字村,在她和村委一班人的多方共同努力下,於20xx年為村增加年經濟收入達5萬元,搞活了村經濟,帶動了村發展。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始終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着力點,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工程,全面打造宜居宜業和諧家園。一是投資60餘萬元重點提升村主街道美化、亮化、硬化、綠化和上下水工程;二是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幹部集中整治和專人清理相結合的模式,對全村進行全面長效整治;三是積極籌劃村十四五建設,建成集實用、休閒、娛樂、美化為一體的多功能羣眾娛樂場所和現代化村黨羣服務中心,持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後續工程,做大做強養殖產業,把黨的政策落實到實實在在的民生實事中,努力繪就農民有錢掙、幹部有事做、村莊大變樣,奔向現代化的美好畫卷。

振興鄉村事蹟2

徐xx,男,漢族,中共黨員,市委組織部幹部三處一級主任科員徐xx派駐xx區潘家堡鎮邵家村擔任黨總支第一書記。

擔任第一書記以來,他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鄉村振興發展為第一要務,堅守崗位,深入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認真執行“三會一課”,發動廣大黨員對村務工作獻計獻策,黨員認同感、榮譽感明顯增強。村級重大事項嚴格執行“四議一審兩公開”民主決策制度。2022年,爭取“幸福宜居村”項目資金500萬元,維修村部資金35萬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竭盡全力做好此次防疫工作,拉開了全鎮村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共同阻擊疫情的序幕。他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不退縮、不畏懼,忙碌在防疫第一線,第一時間深入茨榆坨鎮,與廣大黨員幹部吃住在一起,14天日夜奮戰,圓滿完成支援一線任務,用實際行動踐行着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振興鄉村事蹟3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之路。沒有產業的帶動發展,廣大貧困農村地區很難真正脱貧,缺乏產業的支撐,即使脱貧也難以持續。未來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退役軍人梧州市交村葉脈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欣説。

大坡鎮交村退伍軍人李欣有一個感人的創業故事。1995年退役後,李欣進入中船華南船舶機械廠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農村長大的他,看到國家對深化落實“三農”的改革政策的重視,堅定他回鄉創業的決心。20xx年他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向單位提出了辭職。廠長知道後親自帶隊家訪瞭解,説:“我們是央企,待遇好,招工方向都是面向退役軍人為主,建廠30年沒出現過辭職的員工”。但在聽到李欣的心聲意願後,深受感動,走時對李欣説:“你辦停薪留職吧,隨時歡迎你回來”“不,我決心已定,鄉村需要我”。就這樣李欣回到了大坡鎮交村。

梧州市龍圩區大坡鎮交村以前是個非常貧困的村莊,當地的山地資源豐富卻沒有市場,老百姓守着資源無法致富。李欣在創業之初選擇該村作為創業地點,難度較大,但是他並未被眼前的困難嚇倒,而是與該村經濟帶頭人進行合作,探索出了一條以產業發展帶動該村脱貧致富的前進道路。

20xx年,在李欣的帶領發動下,交村創立了梧州市交村葉脈加工專業合作社,動員村民利用荒山擴種玉蘭樹3000多畝,進行葉脈加工,作為工藝品原料。該合作社主要採用“公司+基地+合作組織+農户”的產業化模式和“部分農副產品直接與農户簽訂合同”這兩種方式來使農業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交村葉脈加工合作社從農民處採購農副產品,年採購金額達幾百萬元,由此農民可以獲得穩定的收入;一些農民還積極參與農副產品購銷和販運,為公司提供運輸、儲藏等相應的配套服務,除了種植收入之外還能獲得相當可觀的副業收入。據統計,交村從事葉脈加工的農户達900多户,共解決了5000多人的就業問題,其中有92户貧困户,通過葉脈加工實現脱貧摘帽。合作社還定期為村民免費舉辦技術管護培訓班,讓村民學好技術,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在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龍圩區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葉脈生產加工基地。此外,通過和梧州市交村葉脈加工專業合作社的合作帶動,梧州市龍圩區的多家配套加工企業多年來不斷髮展壯大,龍圩區的年加工工業用葉脈達到了3000多萬葉,佔全國產量的60%以上。以梧州市交村葉脈加工專業合作社為例,所用的原料幾乎全部是農副產品,年需求量約3000多萬葉。公司通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參與,帶動了多家中小企業共同成長,900多户農民生產增收。這些中小企業90%分佈在農村地區,他們通過為梧州市交村葉脈加工專業合作社提供原料、半成品和服務等,盤活當地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

近年來,由於帶富成效明顯,李欣創建梧州市交村葉脈加工專業合作社先後獲得市“十佳專業合作社”、自治區鄉村振興巾幗示範基地、廣西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展銷會“優秀參展企業”等榮譽稱號。

鄉村振興,必須有產業基礎,在退役軍人李欣的帶領下,種植成片的玉蘭林,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人們可以來村體驗葉脈加工的樂趣,也促進了手工藝業,觀光農業發展,現在交村鄉村振興示範點是葉脈為主題特色設計的觀光鄉村項目,每一個細節都是以葉脈命名,更體現項目建設對促進鄉村振興,促進就業崗位,第三產業發展起到示範作用,進一步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振興鄉村事蹟4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劉xx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紮根瑤鄉,甘於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後進村到後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裏的貧困在省裏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劉xx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着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為軍轉幹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裏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脱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紮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劉xx忙於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推測劉xx是否來鍍金。但劉xx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裏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瞭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户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户153人,無勞動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劉xx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為上東村貧困大眾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最令村民感動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劉xx一直與村黨員幹部奮鬥在防疫現場,為人民羣眾的安全和健康擔當守護者。

劉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現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眾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為現實財富?劉xx認為,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症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劉xx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於該村温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温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製品加工等。此外,劉xx為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為今後大型温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説他為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劉xx通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脱貧致富之路。

抓住黨建促進和諧,描繪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送錢送貨,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劉xx指導省、市、縣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強調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設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設,建設不去的扶貧團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多、經常教育困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的微信羣,在小組中及時發表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黨員建立了學習教育的便利平台。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重視發展培養黨員,近3年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多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重視制度管理黨務村務,致力於解決班級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了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要塞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驅模範作用。黨建促進和諧,現在上東村各社會事務呈現出繁榮景象。該村也相繼榮獲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劉xx堅信,在黨建的帶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劉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劉xx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振興鄉村事蹟5

陳xx,預備黨員,20xx年畢業於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工程專業,現任職來安縣三城鎮三城村團委副書記、扶貧專幹。

家裏都是農民,看着農村人都是靠着土地生活,陳德江畢業後想着回村改變這種單一的模式,於是決定自己回鄉創業。他考慮到農村有限的創業條件和家庭的原因,選擇了養殖創業。但是本身沒有養殖經驗,於是開始四處學習養殖技能。

畢業後,他選擇在明光學習肉鴿養殖,租借場地併購置了500對種鴿開始養殖。因為靠近一家大型肉鴿養殖場,可以一邊學習人家的經驗,一邊利用自己購置的500對種鴿積累經驗。經過一年半的摸索和學習,自己的鴿子養殖廠初具規模,並且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於是,他在20xx年開始返回自己的家鄉,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在村裏建立了自己的肉鴿養殖廠。通過一年多的自主學習和多次外出考察別家的鴿廠養殖模式,發現自己的養殖模式太過單一,於是開始考慮改變。為了利用鴿子糞便和減少污染的考慮,種植葡萄是個很好的選擇,利用鴿子糞便給葡萄施肥,農家肥滋養着葡萄,葡萄種植效果很好。

在20xx年正式成立了飛騰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作為一名村幹部,他開始帶動村裏發展這種模式共同致富,合作社成員開始種植葡萄,改變了種植糧食的單一模式。在養殖的這段時間裏,經過不斷的學習探究,發現肉鴿的消化系統不是很好,對於吃掉的糧食只能有百分之三十的利用,剩餘的百分之七十的糧食的營養成分都隨着糞便充作了肥料,大大的造成了浪費,加大了養殖成本。

由於鴿子的糞便含有百分之七十的糧食成分,20xx年開始學習鴿子糞便再加工成飼料,在原有的養殖模式裏再加入養豬環節,形成一個生態養殖鏈,糧食喂鴿子,鴿子糞便再加工成豬用飼料,投入養豬,充分發揮物盡其用,減少養殖環節中的浪費的同時增加養殖收益。養豬過程中產生的糞便再投入到葡萄種植的肥料中,減少了化學肥料的使用,降低了葡萄種植的成本,也解決了養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做到了生態養殖。

社會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羣眾是閲卷人,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樹立羣眾觀念,心繫百姓,肯下繡花的功夫、打造精品工程。陳德江在創業的道路上一再摸索,不怕苦不怕累,作為一名幹部、一名預備黨員,他時刻謹記自己的使命,讓鄉親們和自己共同致富。陳德江依然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懈奮鬥下去,因為他始終相信,三城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振興鄉村事蹟6

李xx,男,1962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古河鄉石橋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石橋頭村共有178户、560人,黨員41名,村“兩委”班子成員5人。近年來,該同志按照古河鄉黨委“黨建作引領、產業築基礎、美麗搭載體、鄉風提內涵”的鄉村振興工作思路,團結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堅持以為民服務為己任,勤奮務實、開拓創新,狠抓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實,帶領石橋頭村朝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強黨建,打造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強堡壘

人看人,户看户,羣眾看支部。自20xx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以來,特別是鄉村振興工作實施以來,該同志認真落實“三會一課”、黨員先鋒指數管理等基層黨建工作制度,打造堅強有力的村黨支部和黨員隊伍,積極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首先從“兩委”班子抓起,按照鄉黨委的工作部署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為更好推動工作,該同志多次自費組織黨員幹部和羣眾代表到灤南縣、昌黎縣等地的`美麗鄉村建設先進村學習考察,引導大家開闊眼界、拓展思路,認識差距、比學趕超。注重發揚民主,徵求黨內外羣眾意見,羣策羣力、集思廣益制定了符合石橋頭村實際的鄉村振興創建方案。同時,組織開展了村內環境衞生整治黨員義務勞動,黨員志願服務和黨員結對幫扶等活動。村幹部一心為民謀發展,黨員先行先試做示範,也調動起羣眾參與村內各項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育產業,築牢支撐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

鄉村振興,必須有產業做基礎。該同志和村“兩委”班子成員深入分析市場前景,結合村民多年形成的農業生產實際,為石橋頭村確定了皮毛動物養殖和果菜種植“兩條腿走路”的產業發展方向。依託遠程教育、黨員之家開設“專家大講堂”,定期聘請農技專家來村為羣眾免費傳授養殖技術,組織村內養殖能手和一般農户開展結對幫扶,引導廣大農户改變傳統養殖觀念。20xx年,全村狐狸、貉子等皮毛動物養殖量達到2萬隻,石橋頭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皮毛動物養殖大村。為改變單一養殖結構,拓展農民增收致富途徑,該同志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及科技致富帶頭人到周邊地區參觀考察,結合本村實際加快產業調整步伐,鼓勵村民發展黃瓜、甜瓜、桃、葡萄等果菜種植,並積極幫助棚户引進新品種。20xx年以來,全村新發展日光温室大棚25座,棚菜面積累計發展到320餘畝,棚均銷售收入達3萬元。在產業的有力帶動下,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105元。20xx年,投資50萬元的壯大集體經濟項目落户,石橋頭村建成5座高標準温室對外承包,進一步拓寬了村集體收入來源。目前,石橋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12萬元。

三、促美麗,搭建推動鄉村振興的平台載體

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石橋頭村是20xx年度省級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建設基礎好、起點高。近年來,該同志又提出“綠、美、亮、淨、硬”五字標準,積極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力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合理利用上級扶持資金及自籌資金30餘萬元,建成集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於一體的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一座;翻新柏油路800米,村內主副街道基本硬化,方便村民出行;安裝路燈40盞,全村路燈達到85盞,實現主街道全部亮化;在村內栽植綠化樹木500棵,經過近幾年的綠化攻堅行動,村莊綠化率達到了42%;清理村內及周邊殘垣斷壁6處,清理垃圾1400方,村莊更加乾淨整潔;推進“廁所革命”,改造旱廁223座,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了100%;改造提升村內廢舊坑塘,建成佔地4畝的百姓公園,完善休閒步道、文化長廊等配套設施,並融入當地傳統民俗,村民休閒健身娛樂有了好去處;同時,對村址周邊圍牆進行美化,粉刷繪製文化牆1400平米,村莊更加靚麗多彩。

四、轉鄉風,豐富提升鄉村振興的品質內涵

鄉村振興,不僅要有物質生活的提高,還離不開村民精神面貌的重塑。近年來,該同志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成立紅白理事會,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尚,以前紅白事大操大辦、婚喪嫁娶盲目攀比的風氣得到根本扭轉。積極參與鄉黨委、政府在全鄉開展的“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培樹村民“知美、愛美、建美、護美”意識,以環境美促進精神美,村內72%的家庭達到了美麗庭院標準,20%的家庭達到了精品美麗庭院標準。每年開展優秀共產黨員、星級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通過選樹身邊典型,在全村營造見賢思齊、孝老愛親、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同時,團結村內有成就、有威望的鄉賢組成村民調解委員會,村民之間的矛盾在村內便得到有效化解,成功做到了將矛盾“吸附在當地”。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多年來,石橋頭村保持了和諧穩定,未發生一起上訪事件。

振興鄉村事蹟7

巴彥託海嘎查成立於1995年9月,是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彥託海鎮所轄4個嘎查之一。20xx年,嘎查有315户、843人,建檔立卡户4户;嘎查黨支部設有4個黨小組,黨員27人,其中女黨員7人,少數民族黨員18人;有黨員中心户4户;成立嘎查黨員志願者服務隊1個,有25名志願者。

黨的十九大以來,巴彥託海嘎查將黨建引領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工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壯大嘎查集體經濟,深入實施嘎查建設行動,創新嘎查社會治理模式,加快推進城鄉融合新發展,促進農牧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牧民富裕富足,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效。一名同志獲得全市脱貧攻堅專項記功獎勵。

一、堅持黨建引領,提升振興戰鬥力

選優配強“領頭雁”,在基層組織換屆過程中,選舉產生嘎查“兩委”新一屆班子,班子成員共6人,其中80後3人,佔比50%,大專以上學歷6人,佔比100%,一批優秀年輕幹部充實到兩委班子中,配置結構得到優化。嘎查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火車頭”作用和黨員“主心骨”作用,始終抓住“黨建引領”這個關鍵,強化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結合“五個振興”入户瞭解羣眾需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解決4户異地搬遷及後續產業發展項目,真心實意為牧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在鄉村振興建設中,嘎查“兩委”幹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行為準則,每個幹部在埋首案頭、走訪合作社、入户宣講之間自然交替,在人居環境整治、脱貧增收、惠民補貼、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解決問題31件,切實解決牧民羣眾急難愁盼的問題。27名牧民黨員自願報名撿垃圾、種大棚、清理牛舍,不論是紙上規劃,還是種植養殖,牧民黨員帶頭成為“鄉村振興”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成為服務羣眾最有力的迴應。巴彥託海嘎查始終秉承“組織建在產業上、黨員聚在產業中、農民富在產業裏”的理念,圍繞鄉村振興中心工作,組織幹部和黨員,深入學習土地法、鄉村規劃法規、婚姻法、鄉村振興戰略考評激勵辦法等法律法規,開展招商引資、企業服務業務和技能培訓,促進幹部和黨員“懂法律、懂業務”,讓帶頭示範更專業,更有説服力。在嘎查黨支部的帶領下,在牧民羣眾的積極配合下,巴彥託海嘎查各項事業發展穩步推進,嘎查環境面貌不斷髮生變化,嘎查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和羣眾威信也在不斷提高,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創業、實現價值,切實提升廣大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二、堅持產業先行,打造振興硬實力

巴彥託海嘎查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牢固樹立“一盤棋”理念,突出“固”是基礎、“興”是關鍵、“富”是目的,強化責任、政策和工作落實,保證政策不斷檔、監測不遺漏、產業發展不放鬆。堅持“牧業強村、產業富村、人才興村”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產業振興,通過牧業產業發展、企業入股分紅、房產租賃、成立合作社、建立企業等形式,開創“黨建引領+多元發展”的集體經濟發展新格局,成為全旗第一個以牧業為主向多業經營成功轉型的集體經濟發展示範點,發展產業有賽爾合作社、南達汗物業公司、斯日特民族幼兒園等,20xx年集體經濟收入達226.82萬元。成立的賽爾牧業牧民合作社,以“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户”模式發揮黨組織引領示範作用,帶領牧民依託嘎查優勢全面推進產業振興,充分發揮嘎查合作社牧場生產效益,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目前合作社存欄乳肉兼用型牛300餘頭只,累計經營收入達535.12萬元。三年來共帶動全鎮建檔立卡户73户,累計分紅93萬元,貧困户户均年增收2550元,帶貧減貧效益凸顯。合作社提供牲畜託養平台和5個長期工作崗位,有效解決了嘎查牧民就業問題,在解放嘎查勞動力、解決單户飼養成本高、風險高和效益低等問題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黨建引領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嘎查為牧民購買了牧區醫保和牧民養老保險,已基本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助,住有所居,嘎查黨組織真正走到了老百姓的心坎裏。

三、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振興內驅力

巴彥託海嘎查把打造服務型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建工作的總抓手,堅持加快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嘎查黨支部立足實際,科學構建鄉村規劃,多次召開嘎查兩委與駐村工作隊聯席會議、黨員大會、牧民代表大會研究完善,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以規劃引領鄉村振興工作。以強化黨組織服務發展功能為重點,在活動場所建設、組織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方面加強提升,讓羣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全面實施嘎查級活動場所建設提升工程,重點在辦公設施配套、信息化建設、遠程教育設施配備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強管理,提升硬件建設水平。始終將加強黨建工作擺在首位,以嘎查黨組織為龍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以發展現代化牧業為依託,不斷拓寬牧民增收渠道,大力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藉助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推動村企資源對接、需求對接、項目對接,結合呼倫貝爾市“專家人才下基層”活動,邀請專家田間講學、技術指導,鼓勵大學畢業生返鄉就業、將年輕人培養為嘎查後備幹部,實施“三支一扶”“一村一大”培育計劃,推動高校優秀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引進周邊地區人才幫扶庭院經濟建設,在蔬菜暖棚、禽類養殖方面對嘎查牧民予以指導,帶動羣眾在家門口增收。加強對青年牧民的教育和培養,積極引導優秀青年加入黨組織。發揮黨建引領優勢,邀請專業人員組織電焊、太陽花製作等培訓班,讓牧民羣眾有“技”可依。

下一步,嘎查黨支部將充分調動和發揮黨員、牧民參與嘎查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有利時機,繼續保持賽爾牧場良好發展勢頭,抓好牧場二期項目落實,推動牧場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乳肉企業合作,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不斷提高牧民收入。

振興鄉村事蹟8

郭xx,男,1993年11月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20xx年4月參加工作,現任xx省xx市xx鎮柏林西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xx普陽鋼鐵集團董事長、團委書記,兼任全聯冶金商會副會長、xx省節能協會會長,邯鄲市政協委員、邯鄲市青年企業家商會發起人。曾榮獲“xx省新時代冀青之星”“中國製造業十大領軍人物”“xx省誠信企業建設優秀工作者”“xx省優秀團幹部”“xx好人”“邯鄲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邯鄲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

近年來,該同志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誠實守信、矢志奮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響應黨團組織號召,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凝聚團員青年,投身鄉村振興實踐,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組建青年志願服務隊,主動開展精準扶貧

作為一名農家子弟,郭xx熱愛自己的家鄉,並時刻滿懷為家鄉做貢獻的熱情,20xx年普陽鋼鐵集團與xx市xx鎮政府簽訂精準扶貧合作意向書,郭xx第一時間組織各廠部室青年員工,成立青年志願服務隊,主動投入到精準扶貧工作中去,和駐村扶貧幹部一起到鎮上24個村摸排統計,深入農户家中瞭解貧困羣眾狀況,最終確定幫扶建檔立卡户270户,涉及貧困羣眾701人;為112名70歲以下有一定勞動能力的留守老人設立了公益性崗位,每年支付工資80餘萬;出資22萬元為19户貧困羣眾修葺危房;出資100萬元建立了“精準扶貧基金”,對全鎮失去勞動能力的“特困户”進行幫扶,解決他們的日常開銷;每年出資300多萬元為建檔立卡之外相對貧困的邊緣户補助醫療保險,進一步減輕了他們看病就醫負擔。發起青年志願者“一對一”幫扶活動,每逢傳統節假日,郭xx都會和青年志願者們為困難羣眾發放米麪油等慰問物資,各村支部書記都説:“每個貧困户都能領一大袋米、一袋面,兩壺油,過節可不愁了。”

在郭xx和他的青年志願者隊伍的熱心幫扶下,20xx年xx鎮24個村701名建檔立卡羣眾全部高標準脱貧,當地羣眾誇讚郭xx為村裏新一代年輕人的榜樣!

二、匯聚鋼城青春力量,大力支持鄉村治理

作為一名農村黨員幹部,身為年輕一代的企業管理者,郭xx一直想為農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爭做工業反哺農業的典範。為了讓鄉親們能夠享受更加美好幸福的鄉村生活,為了讓村裏的街道更寬敞、房子更漂亮、廣場更時尚,為了讓大家能夠擁有更加豐富的文化生活,20xx年郭xx積極落實人居環境改善工作要求,一方面組織青年志願者經常開展環境衞生治理、關愛留守兒童、走訪慰問困難羣體等志願服務活動,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企業發展優勢,大力支持本村及周邊村莊的鄉村治理工作。對xx鎮商業街實施復古修繕,建設了便民圖書室3處、黨史閲覽館2處、健身廣場10處、大型停車場4處、地標性文化雕塑3處;種植各類觀賞花木7萬多平方米,美化牆壁15餘萬平方米,合計出資8000萬元,極大地改善了千年古鎮的居住環境。同時,出資1。5億元美化了柏林村西近萬畝荒山,保護了生態環境,並大力扶持發展種養殖等生態農業,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130餘人,通過村企聯合的方式,開闢了產業助農新渠道。

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秉承着“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客户創造價值、為員工創建幸福家園”的職責使命,郭xx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全面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出資3億多元鋪設暖氣管道400多公里,為周邊13個村10000多户居民提供集中供暖,讓農村羣眾温暖過冬;捐資7億多元建設的邯鄲市高等幼兒專科師範學校已經正式投運1年,源源不斷為農村地區的幼兒園、國小輸送青年教師人才,助力農村教育發展;20xx年8月,向河南鄭州、xx邯鄲抗洪救災合計捐款3000萬元,幫助受災羣眾渡過難關。

此外,普陽鋼鐵集團近幾年穩步強健的發展勢頭也很好地帶動着周邊各行各業的同步發展,大大促進了周邊鄉村的商務、餐飲和村鎮建設的協同振興;解決了貧困山區7000多人的就業問題,並安排下崗職工及未分配大中專畢業生900餘名,安置退伍軍人500餘名。40多年前,普陽鋼鐵集團所在的xx鎮,在年收入百元的家庭裏,恐怕十户裏難有一輛自行車。現如今,許多羣眾在家門口就業,早就過上了住二層樓、開小轎車的小康生活。

振興鄉村事蹟9

xxx,男,中共黨員,現年59歲,錦界鎮窩兔採當村衞生室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40年前懷着對白衣天使職業的憧憬和嚮往,成為了一名服務羣眾的鄉村醫生。一路走來,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心中“救死扶傷”的神聖責任,有的只是成為“羣眾信賴、醫德高尚”的好醫生的堅定信念。

2003年正當“非典”無情的肆虐祖國大地,外出返鄉人員如潮水般湧回,他作為一名村級衞生工作人員,義無反顧,不計個人安危,每日要給返鄉人員上門監測體温,及時將信息反饋給中心衞生院,並自費數百元打印“非典”預防宣傳手冊,發送到家家户户。在兩個多月的時光裏,行程上千公里,不計個人得失,鎮黨委和衞生院領導給予高度讚揚。

2008年大年七年級的下午,臨村有一個小孩兒生病了,需要出診。像往常一樣,喬醫生帶齊應用的藥品、器械出發了。由於剛剛下過一場大雪,雖然只有幾公里的距離,路也很熟,但是由於沒有人走過,所以根本無路可尋。憑着感覺駕駛着摩托車往前行使,開進路邊的溝裏就下來把車倒出來,再往前開。去到生病孩子的家已經是下午六點了。孩子得的是急性肺炎,得輸液治療。打完點滴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回來時他想繞遠一些,找一條寬敞點的路,這樣可能好走點。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開出了近五公里,野外仍然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條路。感覺自己迷路了。寒冬數九,遠處連一盞燈光也沒有。沒辦法,喬醫生只好沿着摩托車壓過的痕跡找到了來時的路。回去時比來時還要難走,由於天黑,車輪更容易滑進路的邊溝,進了邊溝還是隻能下車來推。就這樣走走推推,推推走走,最後回到了村口。回到家時已經臨近凌晨一點了。這些年來類似於這樣的出診已是好多次了,每次雖然都好艱難,但喬醫生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麼,相反,他覺得自己為鄉村衞生事業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而高興不已。

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肺炎籠罩着中國的上空,沒有了節日的氣氛,變得陰沉。路上行走的只剩下忙碌的白衣天使。xxx整裝待發,不畏艱險,以醫人為主要原則,始終站在這場“戰爭"的第一線。每天按時按點到外地返鄉的鄉親家消毒、測量體温、時刻觀察着鄉親們的身體情況,做好全村人民的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份每天按時去神木西火車站協助交通部門給六趟客車的上下車旅客測温、掃碼、登記信息等,直至晚上十點半送走最後一趟車的旅客,才能下班回家。

作為鄉村醫生,xxx把黨和政府健康扶貧各項惠民政策及公共衞生工作落到實處,為全村適宜人羣進一步完善了健康檔案,對所有建檔人員進行了健康體檢,全面完成了上級交與的各項工作任務,認真履行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制度,做到醫療廢物歸類管理,上交和銷燬。

幾十年來,跑遍本村和周邊鄉村每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些慢性病、哪些重大疾病,誰家有幾個小孩,在他心裏一清二楚,對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規範管理。免費為村民測血糖、量血壓,同時為他們發放老年人保健知識資料。堅持每年4次面對面隨訪,對於病情控制不良患者及時進行轉院治療。健康扶貧工作紮實細緻,得到廣大羣眾支持擁護和稱讚。

xxx為醫務事業執着不已,長期紮根農村,心繫病患者,以實際行動踐行着對醫療事業的忠誠。為窩兔採當全村690餘人及周邊4個鄉村的2000餘人敬業奉獻。始終不忘初心,做貧困羣眾的貼心人。就這樣默默無聞的履行着鄉村醫生的光榮職責,同時多次榮獲市、縣、鎮級相關衞生健康機構“先進村醫”、“先進個人”、“最美村醫”、“先進村衞生室”、“基本醫療有保障達標村衞生室”等榮譽稱號。平凡孕育偉大,正是這樣一邊履行着照顧家人的職責,一邊忠誠地踐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和健康扶貧工作者的使命。

振興鄉村事蹟10

我叫xx,是西固鎮故現村一組人,現在居住在雷公路南苑小區三單元四樓。家中五口人,我、兒子楊雷,兒媳婦王佳,孫女xx,還有一個孫子叫xx,均是勝利國小的學生。勝利國小的孫瓊老師是六年級五班xx的幫扶老師。

孫瓊,198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是白水縣城關鎮勝利國小基層扶貧的一名一線教師,她以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的工作態度,突出的工作業績,多次被學校和上級單位表彰,贏得了全校教職工的一致好評。在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用心教書,做一個負責任的教師;用愛育人,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用心做事,當好學校少先隊的勤務兵。

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她以紮實的工作態度,勇挑重擔,深入貧困學生家庭宣傳黨的政策、瞭解學生所需,積極為幫扶學生提供幫助。

xx同學在20xx年秋季轉入白水縣城關鎮勝利國小,剛到學校時,特別害羞,不敢大聲回答問題,更不敢下課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作為幫扶教師,孫瓊老師便每天下課都主動去班級裏找xx,帶着她和其他同學一起遊戲玩耍。為了讓xx儘快適應新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模式,孫瓊老師帶着她一起復習課程、分析試卷,陪着她一起整理歸納知識點。時不時在辦公室聊聊天、談談心,瞭解她最近的情緒變化。當孩子受到班主任表揚時,孫瓊老師都會準備小禮物送給孩子作為獎勵,讓孩子更加自信、上進。還介紹班裏性格開朗的同學給她認識,在孫瓊老師的努力下,xx慢慢適應了班級生活,喜歡和班裏同學一起遊戲,在班裏有了交心的好朋友,上課時能夠大膽地舉手回答問題,主動上台進行課堂展示,學習成績飛速提升。20xx年秋季期末考試時xx的語文考了全班第一,其餘課程都在90分以上。20xx年成績一直穩居班級前三名,全校前十名。20xx年成績全級前十,還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十佳少年、優秀少先隊員。

在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孫瓊老師瞭解到孩子的父母不能回鄉,便帶着新衣服和零食去家裏看望xx和她的奶奶,她告訴xx要聽奶奶的話,要幫着奶奶多分擔家務,做一個讓大人放心、父母開心、老師喜歡的少先隊員。當學校發放課本,孫瓊老師將xx的課本打包好送到小區門口,並準備了一些熱敷眼罩,讓孩子在網課學習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孫瓊老師時常與xx的奶奶在微信上聯繫,從各方各面關心瞭解孩子,給孩子更多的關懷。

得知孩子的奶奶由於年齡大了,身體不好,在家照顧她和弟弟,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掙錢,半年多才能回來一次。孫瓊老師經常上門看望,並帶去各種禮物、讓姐弟倆開心。

女孩子的心思都很細膩,xx同學也是一樣。有次,在過生日的前幾天,她悄悄地説:“孫老師,我下週就要過生日了,可是我媽媽還在外地打工,她從來沒有給我梳過漂亮的頭髮,每天都是我自己梳洗的。”看着孩子委屈、難過的眼神,她心疼極了。在孩子生日當天,為小姑娘梳了美美的頭髮,還送了她一個粉色大蝴蝶結髮繩做禮物,孩子開心極了。回家後奶奶還專門給她打電話,説孩子高興地跟院子裏的阿姨説,是老師媽媽給她梳的辮子,還有漂亮的頭花,孫老師對她就和自己的親女兒一樣。

她説,我是社會的一個分子,也是一名人民教師,更是一個共產黨員,我們不但要立足本職工作,還要多措並舉,發揮和調動一切力量,為教育扶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是用一片樹葉搖動另一片樹葉,幫扶是用一顆心靈感動另一顆心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點亮愛的燈盞,喚醒貧困學生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讓人性發出最燦爛的光輝。對貧困學生多一份愛心,就會讓我們的社會少一份遺憾。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政府的關懷讓我們倍感温暖,學校的幫助讓我們淚流滿面,還有孫瓊老師的細心,耐心,貼心更使我們產生了由衷的感謝。我們全家將努力將xx和xx兩個孩子培養成才,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回報國家,回報社會。

振興鄉村事蹟11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辦指派,小軍來到了省定貧困村——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四年來,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瑤鄉、甘於奉獻,唱響了一曲新時代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雄渾樂章,讓村民們收穫了脱貧奔康的成果:目前,上東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村集體收入由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至39萬元,實現從貧困村向小康村、從“後進村”向“後勁村”、從產業空心村向網紅打卡地的蜕變。

用真情贏民心,激發脱貧攻堅內生力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但這裏的貧困卻在省裏“掛了號”:全村因病、因殘、因智致貧現象突出,集體經濟薄弱,交通閉塞,公共基礎設施缺乏,羣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駐上東村時,小軍既興奮又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打造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這就意味着,上東村的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得好,還要出新、出彩。作為軍轉幹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裏暗暗給自己立下軍令狀:不拔窮根不摘窮帽絕不收兵!

要改變貧困,先改變自己。從機關到鄉村,紮下根來,才能把“兩條心”變成“一條心”。白天走訪貧困户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歸整扶貧資料,一到上東村,小軍就忙活開了。

初來乍到,有些村民對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猜想小軍是不是來“鍍金”的。但小軍決心以真心贏民心,凝聚脱貧攻堅向心力。週一到週五,吃、住、工作都在村裏的工作模式,讓他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主動深入村民家中,噓寒問暖拉家常,瞭解村民們的家庭成員和收入情況、致貧原因等,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户35户153人,無勞動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共尋致富良策,與貧困户同勞動。四年來,小軍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為上東村貧困羣眾籌措扶貧慈善款和物資共計100餘萬元,幫助羣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300多人次。最讓村民們感動的是,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軍始終同村黨員幹部奮戰在防疫一線,為了人民羣眾的安全和健康甘當守護者。

小軍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獻深深打動了上東村村民。如今,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內生力得到了進一步激發。

謀良策出實招,鋪築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窮要治根。產業扶貧是剷除窮根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羣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難以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這張牌,最大限度地將現有的資源稟賦轉化為現實財富?小軍認為,產業扶貧只有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效穩定脱貧。

在實際調研與論證的基礎上,小軍與村“兩委”班子一道謀思路、出主意,找準產業興村突破口。他立足該村温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温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位出租、竹製品加工等。另外,小軍還為上東村爭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個出入口,為今後大型温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稱他這是為上東人民做了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小軍還通過建立致富帶頭人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對致富帶頭人進行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通電商、會管理的致富帶頭人,成立專業合作社3個。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一道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路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長效、穩定的脱貧致富之路。

抓黨建促和諧,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小軍以省、市、縣《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的實施方案》為指導,突出重點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較多、經常性教育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微信羣,在羣裏及時發佈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的黨員搭建起一個學習教育的便捷平台。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注重發展培養黨員,近三年來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歲左右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黨務村務,着力解決班子“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黨建促和諧,如今的上東村各項社會事務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該村也先後榮獲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小軍堅信,在黨建的引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如今的上東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勁頭更足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小軍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小軍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振興鄉村事蹟12

我是貴定縣政務中心的一名幹部,20xx年5月,按照縣委的部署,擔任雲霧鎮江比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長。江比村轄9個村民小組3個自然村寨,共352户1690人,建檔立卡脱貧户22户77人。相較於人口4、5千乃至7、8千的大村,建檔立卡户也許只是一些村的零頭,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項規定任務還是必須完成。

江比村地貌類型屬淺切割低山丘陵區,有“小盆地”的天然優勢。自古以“稻香江比”美譽貴定,是貴定縣優質大米的主產區之一,兩不愁三保障是沒有問題的。但也由於脱貧攻堅期間政策項目基本傾向於貧困村,而江比村屬非貧困村,大多數基礎設施因建設時間久遠,限於當時人力、物力、技術水平等條件,建設標準偏低,配套不全,加上年久失修,老化現象嚴重,作為主產糧區的江比村現有的基礎設施甚至比一些高寒山區更為欠缺,因此羣眾的思想情緒很大。

強班子帶隊伍,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隊。

來到江比村,面對鄉村振興這一新時期的重要戰略任務,其實我也是比較茫然和忐忑,作為一名工作隊長、駐村第一書記,我知道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好這個任務,我更深深知道我們的老百姓迫切的需要有一個真正的為民謀利的好村兩委班子幹部,在我們幹部的領導下,再大的事業都可以從一個有效的支點去撬動。因此,我把建強基層組織隊伍作為工作的首要目標。

在第十一屆村支兩委換屆工作啟動後,我結合江比村實際認真進行分析思考,吃住在村裏,白天抓推進,晚上抓謀劃。20xx年12月,江比村順利完成第十一屆村兩委換屆,黨員羣眾支持、擁護的7位同志選舉進入兩委班子,平均年齡35.8歲,其中中共黨員6名,交叉任職3名,實現支書、主任“一肩挑”,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年富力強的新班子有朝氣有闖勁,但同時不足也很明顯,5人從未乾過村幹部的工作,首先面對各站辦所交辦的各種資料表格就茫然無措,對個別羣眾的不理解甚至辱罵難以忍受。有的工作不到一個月就打起了退堂鼓。在這種情況下,我逐個進行交心談心,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裏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説,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來不斷鼓勵他們。對於他們對電腦資料表格使用上的不足,我耐心的手把手教,一遍學不會就教兩遍三遍,直到教會為止。就這樣,把整個隊伍帶入團結學習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帶動下,這支隊伍有4人蔘加了成人大學聯考,開始本科和大專學歷學習,現在面對各種資料表格開始遊刃有餘,解決羣眾問題也開始思路開拓,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正逐漸成形。

辦實事解難事,架起黨和人民羣眾的“連心橋”。

想辦法為老百姓辦點實事,解決難題,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和信任,也是第一書記駐村的職責。根據江比村暫時未能有政策項目支撐的實際情況,我依靠羣眾,發動羣眾,通過羣眾集資和投工投勞對江比村風龍關茶葉產業路300餘米損毀路段進行修復通車,對壩中間水稻產業路150餘米進行路基開挖填方。通過村集體經濟自籌資金3.5萬元完成江比村第二期公益性公墓建設,爭取到社會力量捐贈價值30餘萬元的新景觀路燈71盞並已安裝完成投入使用。我又申請協調各類資金23萬元硬化江比村大坡坪至黃西寨經果林產業路,6.2萬元硬化江比壩中間優質水稻產業路,8.3萬元對因受水災毀壞的連接江比村黃西寨主要交通橋樑三合橋進行維修加固。我用真情實意打動鄉親們,大家從最初的不理睬,轉變為現在的認可和支持。部分羣眾還主動加入到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衞生整治中。村裏的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改善。

理思路轉觀念,鄉村振興出實效。作為第一書記,如何實現全村振興發展是首要工作責任,更是重要政治任務。針對江比村情實際和資源優勢,通過積極與村支兩委、羣眾商議謀劃產業發展思路,確定了江比村產業振興“一發揮二發展三建設”主導思路,即充分發揮江比的“小盆地”天然地理氣候優勢和“稻香江比”的歷史口碑優勢。發展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發展體驗農業、康養農業、定製農業、認養農業。建設物聯網智慧農業;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集約化加工基地、農產品倉儲物流基地;建設貯藏保鮮分級包裝、冷鏈配送等設施設備。我圍繞這個發展思路謀劃鄉村振興項目21個。

目前貴州大康旅養開發有限公司、貴州龍高農業發展公司、貴州宏亞盛泰農業發展公司,貴定稻香生態農業發展公司紛紛入駐江比村,目前已建成特色作物(吊瓜)種植基地528畝,經果林(沙糖桔、雪峯柚、黃金奈李)基地100畝,6670㎡的特色康養民宿正在建設中。

艱辛付出的努力得到羣眾的認同,印證了“金碑銀碑不如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百姓的誇獎”。雖有過爭吵、有過委屈,但我幫助江比村羣眾建設家鄉的初心不變,服務基層的初衷不變,借用詩人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中的一句“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相信江比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能建設成為詩人筆下的.美好村居景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做好鄉村振興的“戰鬥員”,做江比村父老鄉親的貼心人,讓平凡的人生在駐村工作中閃光。

振興鄉村事蹟13

孫xx,20xx年擔任段壁村婦女主任計生管理員,20xx年至今擔任段壁村黨支部書記。

段壁村是一個3100餘人的大村,是全省知名的金剛石產業集聚地。全村從事金剛石產業的人員超過1000人,外出務工經商的遍佈全國各省市。春節前後,外出務工人員陸續返鄉。疫情防控戰役打響之後,經認真摸排,全村摸排重點返鄉人員21户42人。重點疫區省市返鄉人員12户26人,僅武漢返鄉人員就有9户23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更是責任。面對段壁村疫情防控形式嚴峻、情況複雜、任務艱鉅,壓力巨大的現狀,村黨支部書記孫xx全然不顧自己身患重病多次化療免疫殆盡病毒面前一觸既染的病體弱身,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堅定信心,勇敢衝鋒,積極行動,科學施策,決戰決勝疫情防控阻擊戰,彰顯了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責任和擔當,展現了當代巾幗的時代風采。同時村民們對不顧個人安危無私奉獻在疫情防控戰中對孫xx的犧牲精神感動萬分,紛紛捐款捐物。有老黨員老幹部、有普通羣眾貧困户,就連少先隊員孫義博也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200元,僅2月5日一天就收到捐款1萬餘元以及數百個口罩、食品、飲料等物資,40餘名黨員幹部及村民不計報酬自願衝在戰“疫”第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戰提供了堅強的後盾保障。

振興鄉村事蹟14

一技傍身,再不怕貧困壓頂。李xx來自山西天鎮縣張西河鄉,20xx年起就在北京做家政,因為“無證上崗”,每個月的工資僅有1800元。在接受“天鎮保姆”的技能培訓後,她的各項技能都得以提升,月薪漲至近5000元。

“學了技能是關鍵。”談到脱貧增收的祕訣時,李xx説。

從“雞鳴一聲聞三省”到打響“天鎮保姆”勞務品牌、帶動羣眾駛入就業增收的快車道,天鎮縣的搖身一變,離不開人社部的定點幫扶。

結合山西天鎮縣、安徽金寨縣、西藏札達縣特點,人社部發揮職能優勢,持續加大幫扶力度,細化幫扶措施,增強幫扶實效。

加大就業幫扶。指導天鎮縣、金寨縣延續優化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和脱貧人口就業幫扶政策,用好用足各類資金;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大力推廣就業幫扶直通車;推動品牌培育發展,將“天鎮保姆”納入全國百家勞務品牌予以重點推介。

加大技能幫扶。推動天鎮縣全面推行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開展育嬰員等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協調山西人社廳加強對天鎮縣技工學校規劃設計、設立審批和專業設置的指導。支持金寨技師學院豐富教學資源,中國職業培訓在線平台減免金寨技師學院1770人線上培訓費用。為札達縣提供電子商務、美容美髮、保育等相關職業(工種)的網絡培訓課程和網絡交互課程。

完善社保幫扶政策措施。加強與民政、税務、鄉村振興部門和殘聯數據共享,加強重點羣體監測分析,優化經辦服務,統籌做好政策銜接、任務落實和督促考核等工作,確保政策措施落地,目標任務落實。

推進人才人事幫扶。加大定點幫扶職稱傾斜力度,指導開展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工作。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傾斜政策,指導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支持設置特設崗位引進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發揮專家優勢助力鄉村振興,在金寨縣實施“高層次專家服務大別山革命老區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在天鎮縣開展博士後科技服務團活動;邀請醫療衞生領域專家深入阿里地區多家醫院,對當地衞生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人社部門將繼續發揮職能優勢,為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匯聚磅礴的人社力量。

振興鄉村事蹟15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辦指派,劉xx來到了省定貧困村——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四年來,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瑤鄉、甘於奉獻,唱響了一曲新時代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雄渾樂章,讓村民們收穫了脱貧奔康的成果:目前,上東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村集體收入由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至39萬元,實現從貧困村向小康村、從“後進村”向“後勁村”、從產業空心村向網紅打卡地的蜕變。

用真情贏民心,激發脱貧攻堅內生力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但這裏的.貧困卻在省裏“掛了號”:全村因病、因殘、因智致貧現象突出,集體經濟薄弱,交通閉塞,公共基礎設施缺乏,羣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駐上東村時,劉xx既興奮又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打造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這就意味着,上東村的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得好,還要出新、出彩。作為軍轉幹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裏暗暗給自己立下軍令狀:不拔窮根不摘窮帽絕不收兵!

要改變貧困,先改變自己。從機關到鄉村,紮下根來,才能把“兩條心”變成“一條心”。白天走訪貧困户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歸整扶貧資料,一到上東村,劉xx就忙活開了。

初來乍到,有些村民對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猜想劉xx是不是來“鍍金”的。但劉xx決心以真心贏民心,凝聚脱貧攻堅向心力。週一到週五,吃、住、工作都在村裏的工作模式,讓他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主動深入村民家中,噓寒問暖拉家常,瞭解村民們的家庭成員和收入情況、致貧原因等,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户35户153人,無勞動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共尋致富良策,與貧困户同勞動。四年來,劉xx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為上東村貧困羣眾籌措扶貧慈善款和物資共計100餘萬元,幫助羣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300多人次。最讓村民們感動的是,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劉xx始終同村黨員幹部奮戰在防疫一線,為了人民羣眾的安全和健康甘當守護者。

劉xx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獻深深打動了上東村村民。如今,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內生力得到了進一步激發。

謀良策出實招,鋪築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窮要治根。產業扶貧是剷除窮根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羣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難以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這張牌,最大限度地將現有的資源稟賦轉化為現實財富?劉xx認為,產業扶貧只有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效穩定脱貧。

在實際調研與論證的基礎上,劉xx與村“兩委”班子一道謀思路、出主意,找準產業興村突破口。他立足該村温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温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位出租、竹製品加工等。另外,劉xx還為上東村爭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個出入口,為今後大型温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稱他這是為上東人民做了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劉xx還通過建立致富帶頭人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對致富帶頭人進行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通電商、會管理的致富帶頭人,成立專業合作社3個。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一道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路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長效、穩定的脱貧致富之路。

抓黨建促和諧,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劉xx以省、市、縣《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的實施方案》為指導,突出重點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較多、經常性教育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微信羣,在羣裏及時發佈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的黨員搭建起一個學習教育的便捷平台。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注重發展培養黨員,近三年來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歲左右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黨務村務,着力解決班子“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黨建促和諧,如今的上東村各項社會事務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該村也先後榮獲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劉xx堅信,在黨建的引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如今的上東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勁頭更足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劉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劉xx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標籤:事蹟 鄉村 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