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15篇

熱點1.39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要用到事蹟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15篇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1

她,雖是一名90後女孩,卻有着巾幗不讓鬚眉的勇氣和擔當;她,雖從小生活在市裏,卻對農村有着一份特殊的眷戀和情懷;她,雖有拿高薪做白領的機會,卻毅然放棄選擇服務家鄉和父老……她就是xx街道xx村鄉村振興專員孫曉丹。她入職以來能夠迅速轉變角色,積極參與村級各項工作,成為xx村的一名得力干將。

身體力行,做好黨員的帶頭示範員

作為xx莊村黨委第一黨支部書記,她始終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村黨委組織安排的各項活動中,積極主動、衝鋒在前,為第一黨支部其他35名黨員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在支部日常管理中,她積極下達上級的各項指示和學習任務,對於支部內行動不便的老齡黨員,及時將學習材料送達老同志手中,不讓第一黨支部內的一名黨員掉隊。

疫情期間,她作為分網格長,積極調配網格內的黨員團員防控志願者分片分段,進行人員排查盯控、村內大集勸離、宣傳防控知識、下達防控通知,有效地防止了人員聚集,提高了村民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築牢了村黨委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同時,她帶頭上交了壹仟元“特殊黨費”,支部36名黨員全部上交併積極捐贈,為疫情防控貢獻了力量。在安置房分房現場,她積極組織本支部黨員擔任志願者,為村民提供服務,保障分房現場有序進行,保障村民按時按規進行抽籤選房。

耐心細緻,做好羣眾的政策講解員

作為xx村第1、2、3村民小組的臨時負責人,她積極做好政策的講解員,讓村民真正聽懂弄通相關政策,尤其在處理十村整合分房問題過程中,為了協助村兩委積極穩定村民情緒,化解存在的矛盾,利用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吾鄉xx”在網絡上積極發聲,弘揚正能量,使區委、區政府的政策、答覆意見和聲音及時貫徹到全村,點擊閲讀量每次都能達到三四千,幾乎覆蓋了xx村全體人員並通過各種微信羣向外擴散,使更多不明真相的羣眾瞭解實情,及時有力正面宣傳引導羣眾把思想統一到區委、區政府政策意見上來,使矛盾逐步化解,使分房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姑娘户土地收益分配問題上,她配合管區、村積極參與到調解中,整理歸類相關法律政策文件,為順利調解提供依據,避免了矛盾升級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敢於突破,做好黨建工作的創新策劃員

服務黨建,融入黨建,開展活動是關鍵。她積極協助村黨委開展好傳統學習課堂的同時,改變和創新學習方式,協助策劃組織開展了“因為,我是共產黨員”宣講報告會、慶七一“愛誠仁孝虞麓下,喬遷新居頌黨恩”朗誦活動暨“中國夢 新時代 話小康”系列宣講活動,從“被動聽”到“主動講”,從“傾聽者”變成“講述者”,直觀生動的宣講,身邊的黨員講述身邊的事,更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把純粹的理論轉化變成黨員的身邊實踐,從“細微處”凸顯“大格局”,切實激發帶動其他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帶頭做實事,主動擔責任。

傳承紅色基因,秉持初心前行,讓實地課堂用起來。在黨員教育中,她協助配合村黨委運用觀摩、體驗、講授、研討等多種學習方式,採取主動學、走出去、學回來等形式,增強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先後協助策劃組織黨員赴長清大峯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萊蕪戰役紀念館、xx街道甄家村等地學習教育用實地實情實景教育黨員、感化黨員、激勵黨員,進一步了強化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學習模範人物典型事蹟的積極性,以及對標進行黨性自檢,汲取精神營養的自覺性。

發揮科技優勢,改變教育模式,讓網絡課堂聯起來。在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接觸,她協助村黨委利用網絡平台,運用學習強國APP中的強國視頻會議,協助開展多次線上主題黨日活動,雲學習不斷檔。每次視頻會議後,積極聽取黨員意見,羣策羣力,不斷優化學習流程,努力讓老齡黨員也加入到網絡學習中,更努力滿足年輕黨員自主便捷的學習需求,延伸學習研討時間空間,實現學習資源共享。網絡課堂進一步提高了黨員的學習積極性,網絡課堂豐富的學習資源,讓黨員可以有針對性的學,帶着問題學,從而運用到實踐中。

履職盡責,做好黨建工作的總結宣傳員

為了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適應村改居管理模式的變化,在管理區崔書記的指導下,她總結歸納出《xx莊村黨委“321+6”黨建工作法》,是xx莊村黨委黨建工作的再延續,更是黨建工作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新探索。

運營“吾鄉xx”微信公眾號,充分發揮其輿論傳播功能,宣傳xx莊村黨委黨建工作、村委會村務工作新動態,廣泛收集民意,提升羣眾對村兩委工作的認可程度。同時,她積極協助編寫村兩委各類彙報材料,如優秀黨支部事蹟材料、文明單位申報材料等。仔細認真梳理xx莊村文明村創建與文明實踐站的相關檔案,規範早期檔案,提升創建水平,將村兩委各類工作切實展現出來,做好文明村創建與文明實踐站的檔案整理員。

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員,一名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她將繼續腳踏實地,立足本職,為xx的鄉村振興貢獻“她”力量。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2

XXX,生於1986年9月,大專文化,系安康市XX縣人,現為XXXX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XXXXXX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XX縣電子商務行業協會會長。

XXX是XX富硒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開創者和引領者,她以“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為信念,以服務家鄉發展“建功必須有我”的執着,展現了當代農村青年不畏困難、勇於拼搏、敢於擔當的精神,累計帶動4200餘户羣眾增收,銷售農產品超過1.3億元,為助力XX打贏脱貧攻堅戰、接續鄉村振興貢獻了青春力量。

XXX主動將青春奮鬥融入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投身“三農”一線建功立業。20xx年,XXX從上海傳媒大學畢業後,在上海飛利浦公司擔任行政助理。對家鄉的熱愛始終在她內心激盪,20xx年她回到XX,在聯通公司先後幹過話務員、集團客户經理、行業客户經理,先後被獲得陝西聯通優秀員工、全國優秀客户經理諸多殊榮。電子商務的大潮從東南湧向西北,20xx年8月,XXX放棄穩定和安逸,毅然辭去了從事多年的聯通公司客户經理的工作,白手起家創辦了該縣第一家電商企業。

她打破傳統縣域電商發展思路,以家鄉情懷為紐帶,開創符合縣情的“微營銷模式”。20xx年至今,累計幫助4200餘户貧困户銷售“青春洋芋”480萬斤,銷售額超過1。3億元,户均增收1080餘元;探索眾籌茶田模式,聯合茶企合作銷售富硒茶;幫助村民銷售農特產品,累計增收80餘萬元;開展“村播計劃”,培訓1萬餘人,培養300多名專業主播,2500餘人實現就業,人均月增收500餘元,5000多人實現脱貧。XX縣先後被評為陝西省電子商務示範縣和扶貧試點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XXX在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做出的貢獻受到社會各界認可,她先後當選為XX縣政協委員、安康市青聯委員、中國青年電商聯盟理事、全國第十二屆婦女代表,被聘為“中國青年創業導師”,被評為市、縣“十大傑出青年”,榮獲安康市“脱貧攻堅先進個人”、陝西省“雙帶農村致富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培養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四自”精神和持續不斷的學習精神,努力嘗試用所學專業知識打破傳統行業發展瓶頸,用自己的小小肩膀撐起大大的夢想。我們要結合專業開拓思路,學好專業知識,努力成為有擔當、有愛心、有情懷的時代新人,增強專業學習信心,學好專業知識,發揮專業特長,紮根中國大地,立足鄉情民情,努力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3

孫xx,20xx年擔任段壁村婦女主任計生管理員,20xx年至今擔任段壁村黨支部書記。

段壁村是一個3100餘人的大村,是全省知名的金剛石產業集聚地。全村從事金剛石產業的人員超過1000人,外出務工經商的遍佈全國各省市。春節前後,外出務工人員陸續返鄉。疫情防控戰役打響之後,經認真摸排,全村摸排重點返鄉人員21户42人。重點疫區省市返鄉人員12户26人,僅武漢返鄉人員就有9户23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更是責任。面對段壁村疫情防控形式嚴峻、情況複雜、任務艱鉅,壓力巨大的現狀,村黨支部書記孫xx全然不顧自己身患重病多次化療免疫殆盡病毒面前一觸既染的病體弱身,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堅定信心,勇敢衝鋒,積極行動,科學施策,決戰決勝疫情防控阻擊戰,彰顯了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責任和擔當,展現了當代巾幗的時代風采。同時村民們對不顧個人安危無私奉獻在疫情防控戰中對孫xx的犧牲精神感動萬分,紛紛捐款捐物。有老黨員老幹部、有普通羣眾貧困户,就連少先隊員孫義博也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200元,僅2月5日一天就收到捐款1萬餘元以及數百個口罩、食品、飲料等物資,40餘名黨員幹部及村民不計報酬自願衝在戰“疫”第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戰提供了堅強的後盾保障。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4

xxx,現任佛山市南海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區委農辦、區扶貧辦專職副主任,20xx年6月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大學時代,培養奮鬥精神和務實作風

他1993年入讀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成為國土與房地產開發管理專業的第一批學生。大學期間,他擔任班長,也加入了學生會。“在仲愷校園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老師們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師們在學習上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在生活上又很親切,對我們很關心,還經常跟我們一起打羽毛球、打排球,我們管理學院書記李錫儒老師當時就住在學校裏面,經常帶我們去他家吃飯。可以説,在仲愷校園的這兩年,既充實又快樂。”他回憶起仲園的點點滴滴,還是記憶猶新。

他在專業學習上刻苦認真,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大二期間,光榮入黨。“李錫儒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多出去鍛鍊,做事情要多實踐。”“務實做人,踏實幹事”是他做人做事的宗旨。大學期間,專業的老師常教導他們要肯吃苦耐勞、敢於創新,老師們的教導他一直記在心裏,他也養成了務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用心幫扶,助力涼山州脱貧

20xx年6月,他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實際上,早在20xx年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掛職任村委副書記時,他便與扶貧工作結緣。

20xx年,為響應黨中央“東西協作”的政策,南海區與涼山州的甘洛、越西、喜德三縣簽訂了結對幫扶框架協議,他開始了涼山州扶貧的攻堅克難之旅。

“像是從現代社會穿越回到了原始社會,村民們的住宅分散在山上,地板是泥土,衞生環境很差”,回憶起當初入涼山州時的情形,他仍充滿感慨。當時涼山州是我國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甘洛、喜德與越西是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的其中三個,彝族人口占大多數。當地自然條件惡劣,地形比較封閉,原本村民的住宅分散,他每次走訪當地居民都需要坐四至五個小時的車程,下車後,他還要徒步走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各個散落的農户。

地形的封閉導致當地與外界的交流較少,思想封閉,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村民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村民們平日僅靠手工種植玉米、蕎麥等作物維持生活。有些貧困户家裏只有一口鍋,一把勺子,也沒有區分碗筷的意識,吃飯時一家人坐在泥地板上,用手抓飯吃,這把勺子全家共用。由於當地衞生環境的較差,村民們也不講衞生,醫療資源匱乏,導致肺結核在當地比較多發,諸多問題擺在他等扶貧工作人員的面前,他們感到時間的緊迫和扶貧的壓力。

他覺得扶貧工作千頭萬緒,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變人的觀念和思想。“在仲愷學經營管理時,老師一直強調,管理最重要的是激發人的內生動力,發揮人的優勢。”他想讓“一部分人先走出去,起帶動作用”。他牽線搭橋、想方設法讓村裏的青壯年勞動力到珠三角地區打工,一開始他們沒有工作技能,他就先對他們進行培訓,耐心指導他們。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讓他們儘快適應外面的世界,融入社會。幾年間,共有6000多村民走出大山,到珠三角地區務工。這不僅改善了村裏的經濟,更重要的是,他們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技能,假期回到家鄉,也會傳播先進的思想、帶動周圍的村民改變觀念,讓他們看到依靠勤勞奮鬥,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慢慢地,村裏人也開始講衞生了。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

他不僅帶領村民“走出去”,還採取了“引進來”的方法。他與扶貧隊伍一起多方聯繫,為涼山州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因地制宜,打造7個產業園區,總投資超3億元,帶動2萬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村民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村裏的衞生條件還是比較差,特別是學校條件簡陋,設施也不齊全。沒有開水房,學生們只能從家裏帶水到學校,帶來的水喝完就沒有了,實在渴了只能喝生水。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成立了“雛鷹助飛扶貧慈善基金”,籌集社會善款310餘萬元專款為北三縣104間學校安裝255台淨水熱水器,使涼山州北三縣學生飲上安全熱水。

聊起扶貧中遇到的困難,他打趣道:“頭髮就是這樣白的。”他頓了一下,説:“扶貧工作中的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常想起仲愷李錫儒老師的教導: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不要驚慌,保持樂觀,一步一步地去解決,要奮進,不要鬆懈!”這些話給了他前進的力量。

在南海區扶貧幹部們眼裏,他一直是特別能戰鬥、特別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的“一線操盤手”,務實肯幹的他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扶貧路上的“老黃牛”。

他每年都要進涼山十幾次,每次短則一週,長則十幾天。回憶起剛到涼山的日子,他笑着説:“起初什麼都需要我們手把手去教他們,就像父親教孩子讀書一樣一遍遍地去教,雖説很辛苦,但是幫人的人是最幸福的,看到羣眾脱貧走向幸福,我也覺得很幸福。”

科技扶貧,發展智慧農業

“互聯網對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而物聯網是超越互聯網的形式,通過物聯網發展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向。”他對物聯網發展農業的前路信心滿滿。他在幫扶地推動5G農業、智能化農業發展。最近幾年,南海區配合當地在涼山三縣打造起7個產業園:在喜德縣,他們打造起魯基鄉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該產業園成為四川省第一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在越西縣,打造的現代農業(蘋果)產業園區,採用5G信息技術栽種“5G蘋果”,成為涼山州首個產供銷一體、物聯網智能化農業園區……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促進幫扶地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他結合雲浮羅定地區特點創立了“萬畝南藥基地”,除了引導利用好羅定當地資源外,他結合南海區的優勢,聯繫南海區製藥廠與南藥基地對接,為基地引入實力雄厚的合作企業,以“強強聯合”做大做強南藥基地。同時,他還聯動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為基地注入先進技術力量。“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源泉,我們也致力於利用科技智能化推動幫扶地的產業發展。”他説。

扶貧期間,他及其團隊為雲浮56條貧困村集約土地超過3萬畝,落實產業項目326個;為涼山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打造產業園區7個,建立“帶不走”的長效脱貧機制。發動企業募集近1億元款物,助推民生髮展。20xx年發動165家企業結對雲浮56條村,助力脱貧攻堅。20xx年底,雲浮市20607名貧困人口全部脱貧,涼山州北三縣全部脱貧摘帽。

“看到羣眾脱貧過上好日子,我也覺得很幸福!”務實做人,踏實幹事,他用自己在大學的所學、所悟,為鄉村振興和扶貧事業貢獻力量。他,值得吾輩致敬和學習!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5

xx,19xx年x月出生,中共黨員,19xx年x月入伍,19xx年x月退伍,xx縣xx鎮xx村黨支部書記。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他充分發揮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秉持軍人保家衞國的責任意識,想羣眾所想、急羣眾所急、解羣眾之所困,以“三變改革”為有力抓手,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全村居民脱貧致富,以改善人居環境及精神文化建設為重點,帶領村委班子成員,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把xx村打造成為環境美麗、農民富裕、產業興旺、品質提升的美里鄉村。

20xx年x月,xx縣xx鎮xx村退役軍人xx當選了該村新一屆黨支部書記。他上任當村支書,意味着他要放棄常年在西安經營的高薪酬生意。xx猶記每次回到村裏,鄉親們圍住他問長問短,看着老鄉們期盼的眼神和xx村貧窮落後的面貌,他的內心五味雜陳。這些年,無論走多遠,最惦記的還是這個生他養他的老地方,他決定放棄西安的事業,回到生他養他的地方,讓鄉親們也富起來,讓xx村舊貌換新顏。

一、凝聚班子的.戰鬥力

自xx年換屆任職後,發現村裏存在問題很多,也很嚴重,如一盤散沙,可如何要處理好這些問題的整合,對我這樣的一個新手真的也是難上加難,經村兩委多次和村裏的老黨員,老同志羣眾代表探討,研究,商議後,最終我們把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得到了妥善善解決,村風,村貌有了很大的變化提高,村裏現在不但團結安定,文明和詣,還被列為先進重點文明村。只有解決好問題安穩,才能有下一步的發展。

二、決戰決勝脱貧攻堅

開展脱貧攻堅以來,該同志始終戰鬥在脱貧攻堅一線,完成了全村x户x人脱貧,帶領羣眾走上了幸福小康路。他始終堅信“用自己的耐心、真心一定可以換取貧困户的放心”,經常“到户中、面對面”入户瞭解農户困難,對本村所有貧困户的家庭實際情況均能做到“情況清、底子明、瞭如指掌”,並且能真正做到把貧困户當做自己的親人,針對貧困户的困難需求,能夠及時到户瞭解並幫助解決,在當地老百姓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評。

三、產業發展創益明顯

他上任後發現,xx村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全村土地閒置荒蕪,村集體經濟落後,主導產業薄弱,在家羣眾增收困難,村民人心渙散。面對這樣的現狀,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在深入學習中轉變思路,在一系列的探索過程中,結合“三變”改革,圍繞盤活集體資產、農村土地、林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資源要素,激活發展潛能,先後到山東壽光考察温棚種植,陝南革命老區柞水,天津毛家裕,楊凌農高會等地學習考察;為了使“死資源”變成“活資產”,他決定流轉本村土地,使村民有一個長效穩定的收入。20xx年x月成立xx縣xx鎮xx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採用三變改革六步法,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户模式。20xx年x月,合作社流轉川地x畝來發展蔬菜大棚項目,建成標準大棚x個,同時大棚基地設施配套x噸蓄水池,管網,電,路,太陽路燈等均己建設安裝完成,帶動全村x户x人增收,同時,大棚種植項目僱傭貧困勞動力x餘人,户均家庭務工收入增加xx元,這樣不但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時還能壯大集體經濟,儘早實現全村脱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面流轉土地x畝用於栽培高標準、高品質紅薯,預計穩定增產x%,可直接帶動x户x人增收。腰包鼓起來,日子美起來。看着鄉親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他説,再苦再累都值了。

四、基礎設施大變樣

村民富裕起來後,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落後,他多方爭取,積極協調,依託政府和社會力量,解決了鄉親們吃水難的問題,新建x口水井,維修x水井;同時打造村委陣地,對陣地會議室打造和牆面,亮化燈,廣場運動器材的安裝打造,全村路燈的更換x多盞,熱水器x個,新式電錶x餘户,硬化村裏道路一公里,為全村新建廁所x户;同時發展紅薯產業一百畝,建成可容納x人的幸福家園,爭取x萬包大棚河提解決了父老鄉親們的出行難,用電方便問題,提高了我村形象硬件設施建設,面貌煥然一新。

五、激發羣眾內生動力

20xx年中秋節,舉辦了xx新民風表彰暨中秋大會,為了調動村民們的積極性和凝聚力,評出10名個人先進進行表彰,通過表彰,大力弘揚道德模範的無私奉獻精神,教育引導廣大村民,以道德為榜樣,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時代新風,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質,深入推進全村公民道德建設,助力脱貧攻堅。同時營造出勤勞致富光榮、安於貧困可恥的社會新風氣,形成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社會風尚。

六、團結老兵共創共建戰疫一線勇敢逆行行

作為xx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為更好地服務退役老兵、團結退役老兵,他採取網格化管理模式,同時建檔立卡,每一名退役軍人一户一檔,收集訴求與建議,定期召開座談會,交流紅色基因故事、致力軍人精神傳承。將優秀退役軍人延維浩選為村環境衞生監督員,號召退役軍人羣體參與村集體建設,以軍人精神的引領示範作用營造全村積極進取氛圍。

七、戰役一線勇敢逆行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衝在疫情防控一線,為羣眾築起一道堅固防線。他從臘月二十八接到鎮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後,即刻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帶領村兩委成員,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衝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宣傳,通過網格細化,班子成員與網格員一起挨家挨户走訪宣傳,確保户户到位、人人知曉。為切實把“內防輸出、外防輸入”落到實處,在村各出入口設立卡點,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嚴格排查勸返外來車輛及行人。值班值守期間,他總是主動值夜班,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其他同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始終堅守着軍人的性格和氣質、紀律性和無私奉獻精神,時時處處彰顯着一名退役老兵良好政治素養和赤膽忠誠,是退役軍人中的優秀代表,是一面旗幟。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牢記黨的初心與使命,不計個人得失,為了全體村民脱貧致富奔小康不遺餘力。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6

當塗縣均慶河蟹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是馬鞍山市當塗縣湖陽鎮的一名90後大學生,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20xx年,他放棄大城市的高薪職位,辭職回鄉創業,成立了安徽一對活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採用“電商企業+線下門店+養殖基地+合作社+農户”的新型企業運營模式,註冊品牌商標“一對活寶”,以全新業態帶動鄉親共同致富。

能人回鄉創業,線上賣蟹新業態:小徐回鄉創業前是在某電商平台公司負責運營管理,憑藉對互聯網電商運營的研究和接受專業的農村電商知識培訓,回鄉創業第一年,他就在天貓、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等網購平台開設旗艦店,進行農產品網絡銷售。“他們想通過電商這種年輕化渠道,把這裏的'螃蟹推廣出去。‘一對活寶’這個品牌具有年輕、活力並且俏皮的特點,符合他們產品線上發展的定位,然後在知名電商平台開設了一些旗艦店。因為有自己的養殖基地,真正實現產地直銷,且在品質方面把控得較好。”小徐説。

“一對活寶”先後獲得“安徽省百佳好網貨”、“安徽省農村電商重點企業”、“中國十大名蟹”、“安徽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示範基地”、“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範基地”等榮譽。在企業的示範帶動下,當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事農產品電商銷售,均慶村20xx年成為首批省級農村電商示範村,湖陽鎮20xx年被評為省級農村電商示範鎮。

三產帶動一產,科技養蟹新業態:農業產業發展是基石,農產品質量才是銷售的致勝法寶。為了提升產品品質和口感,小徐通過合作社建立了近6000畝一對活寶養殖基地,基地全部採取“種草、投螺、稀放、控水、混養”的生態養殖模式,為了提升養殖技術,合作社尋求當地農業部門幫助,先後與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上海海洋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長期開展“產、學、研”合作,為企業水產養殖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截至目前,企業取得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制定企業標準9項,申報中發明專利6項,參與養殖技術項目20xx年獲得“中國范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通過幾年建設,產品取得了綠色食品A級認證,養殖基地目前是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年產值超過4000萬元。20xx年均慶合作社在中國農民合作社500強中排名第181位。

經過近幾年快速發展,如今的“一對活寶”依託“三科”(科研創新、科技助農、科普基地),結合物聯網、智慧漁業等現代農業管理髮展模式,不斷提升養殖技術、規範養殖流程、創新養殖模式、探索養殖工藝。合作社先後被認定為安徽省農業標準化養殖基地、安徽省農業科技示範園、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安徽省科技特派員工作站、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工作站,目前正向高新技術企業方向發展。“企業將持續進行研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真正做到養殖技術化、技術數字化、數字標準化、標準產業化。”對此小徐信心十足。20xx年合作社入選了第三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帶領鄉親發展,集體致富新業態:一方面發展特色產業,另一方面為了帶動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小徐依託合作社與養殖户簽訂採購協議,創新訂單養殖模式,將它們發展成為了“一對活寶”的線下貨源,合作社以高於市場價5-20元每斤收購農户的優質螃蟹,根據協議來採購,養殖户根據協議訂單來養殖,通過這套利益聯結機制,帶動200多户每年户均增收約4000元。20xx年均慶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鄉村振興就要以產業發展實現強村富民。”小徐説,“一個企業不僅自己發展起來,更要帶動村集體和村民都富起來。”為了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事業,20xx年合作社積極主動改革創新,通過持股16.5%,聯合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其他養殖大户、村民等共同投資成立當塗縣均慶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小徐出任公司法人。村控股企業依託1萬多畝河蟹產業基地,建設大型為農綜合服務中心,在苗種引進、農資供應、生產技術、電商銷售等方面做好“產前、產中、產後”全程參與和全方面服務。

經過2年發展,目前均慶公司已累計給村集體分紅了12萬元。同時隨着村控股企業的發展壯大,小徐再次承諾首先減少一對活寶公司所佔股份,讓出股份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户加入進來,帶領大家共同發展致富。

數字農業和農村電商的興起及蓬勃發展,為年輕創業者打開了一片全新的藍海市場,作為“後浪”的90後一代,小徐滿懷感恩、無所畏懼、奔湧前行,力爭在大時代中有所作為,這是他對鄉村振興的躬身實踐,也是對現代農業美好明天的強烈表達。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7

博望區丹陽鎮人民政府美麗辦主任,中共黨員。有人説他是農村環境的“美容師”,有人稱他是改水改廁的“小能手”,有人誇他是廢物利用的“活智囊”。他叫小德,是丹陽鎮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基層帶頭人。今年是他紮根在基層的第4個年頭,90年出生的他憑着一股韌勁和執着,將人生最亮麗的青春時光奉獻在美麗的農村大地上,用自己的汗水繪就出一幅宜居宜業、羣眾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

精準施策,驅動鄉村綠色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牽扯部門多,工作任務重,實施難度大。為打破僵局,小德同志協同各村通過不斷召開村民小組會、入户走訪、文化宣傳、“美麗庭院”評比等方式,發揮羣眾主體作用,實行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模式,採用多種激勵辦法,鼓勵並吸引志願者參與,將人居環境整治融入到羣眾日常生活。為進一步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小德提出讓每個行政村申報兩個自然村作為示範村,進行為期20天的專項提升,結束後,由鎮裏進行現場驗收。對於整治到位的自然村,鎮裏承諾可按照村民要求補足缺少的基礎設施。這一模式立即得到示範村村民的支持,大家紛紛提意見、出點子,一改往日“政府幹、百姓看”的被動局面。為加大創新力度,小德同志組織村幹部,將廢舊輪胎、石塊、竹子等物品進行統一回收,集中清洗,並塗上各種顏色的顏料,或加工成時尚工藝品懸掛在樹上,或搭建成花盆種上花花草草,形成農村特色景觀節點,既實用又美觀。20xx年以來,丹陽鎮完成192個自然村的“五清一改”和“四雜八亂”專項整治工作,打造提升了104個“1.0”版本的自然村,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羣眾參與、共築共建”的鄉村環境治理提升新路子。

改水改廁,暢通鄉村文明之路:為讓文明之風逐漸吹進老百姓的心坎裏,小德同志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結合每户實際需求,做好無害化衞生廁所選址、實行“一户一方案”,確保信息登記精準無誤,大力引導農村户用廁所從室外改到室內、旱廁改成水衝式、非標改為達標,實現改廁一户、滿意一户。為做好改造後廁所的管護工作,確保户廁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小德探索成立農村户廁後期管護“1站12點”,設立以村勞務公司為主體的户廁維修點,鎮負責經費保障,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確保農村户廁後期管護工作常態化,全鎮改造户廁問題即發現即維修,不斷滿足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常態長效,繪就鄉村美麗畫卷:為把環境衞生整治與網格化社會治理進行有效結合,小德同志積極探索“村中心——網格小組——組網格”三級環境衞生管理體系,由村黨總支書記擔任村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站長,村“兩委”成員擔任網格黨小組長,每個網格配備一名村幹任專職網格員,村民組長擔任組網格長,全體村民户和保潔員為網格成員,建立“網格長、專職網格員、村民組長、保潔員”四級包保責任制,層層壓實責任,保持整治攻勢。併成立人居環境後期管護小組,由各村書記為組長,各網格網格員和村民組長為組員,分片到人,負責常態化巡查,宣傳發動羣眾主動搞好自家及周邊衞生,參與村莊環境管護,讓農村成為無數城裏人嚮往的“詩和遠方”。

如今的丹陽鎮條條都是文明街,家家都是文明户,先後榮獲鄉村振興示範鎮、市級村莊清潔行動示範鎮等榮譽,擁有1個省級美麗鄉村重點示範村,2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7個市級村莊清潔行動示範村。抬頭就是藍天白雲,房前就是潔美田園,推窗見綠,抬頭賞景......生活在這裏,老百姓感到知足、舒心、踏實、安全。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8

小韓,20xx年元月至今擔任xx縣xx鎮平隴村村委主任。三年多來,她不辭勞苦,無私奉獻,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為村民謀利益,一心一意為羣眾辦實事,真正起到了一名村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為推動全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小韓上任以來,團結和帶領廣大村民,積極發展棗樹,搞好農業生產,加快全村土地流轉。幾年來,她積極想辦法謀發展,向上級領導爭取資金,改善全村基礎設施。硬化了村委大院,安裝了健身器材,蓋起了日間照料中心;對全村街道進行綠化,安裝了三十餘盞太陽能路燈;新建了水塔,對村裏的老舊水管進行更換;硬化了村裏的主街道,目前正在修建下水道;對荒坡進行綠化,使全村面貌煥然一新,為改善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發揮了重要作用。小韓事事把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以誠帶人,熱心助人,以情感人。誰家有了紅白喜事,她跑前忙後,連續幾天幫忙;誰家有了困難或村民生病住院,她積極登門看望。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9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xxx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紮根瑤鄉,甘於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後進村到後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裏的貧困在省裏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xxx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着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為軍轉幹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裏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脱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紮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xxx忙於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推測xxx是否來鍍金。但xxx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裏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瞭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户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户153人,無勞動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xxx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為上東村貧困大眾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最令村民感動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xxx一直與村黨員幹部奮鬥在防疫現場,為人民羣眾的安全和健康擔當守護者。

x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現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眾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為現實財富?xxx認為,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症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xxx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於該村温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温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製品加工等。此外,xxx為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為今後大型温泉項目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説他為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xxx通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脱貧致富之路。

抓住黨建促進和諧,描繪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送錢送貨,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xxx指導省、市、縣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強調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設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設,建設不去的扶貧團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多、經常教育困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的微信羣,在小組中及時發表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黨員建立了學習教育的便利平台。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重視發展培養黨員,近3年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多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重視制度管理黨務村務,致力於解決班級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了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要塞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驅模範作用。黨建促進和諧,現在上東村各社會事務呈現出繁榮景象。該村也相繼榮獲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xxx堅信,在黨建的帶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x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xxx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10

陳xx,稷山縣人民法院執行局變現組負責人,20xx年10月25日接任中社村第一書記職務,當時該村未脱貧5户14人,這在西社鎮是未脱貧的村莊中貧困户最多的。20xx年是脱貧攻堅收官之年,陳xx深知肩上的任務之重,打贏脱貧攻堅戰是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

作為黨員幹部,她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扶貧”的責任和使命,堅持用情走訪農户,用心服務羣眾,千方百計謀發展,多措並舉做實事。從建強基層組織、推進精準脱貧、發展特色產業入手,帶領羣眾克難攻堅,使中社村的農業發展初見成效,民生保障有所提高。幫助貧苦户賈立明解決其愛人的慢性病的辦理,給其家裏免費安裝暖風機,賈立明親自送上錦旗表示感謝。幫助貧困孤兒賈富琴搬新家,聯繫扶貧辦和學校,解決其上學問題,並享受所有減免政策。同時,積極聯繫鎮政府、縣扶貧辦和發改局等部門溝通協調,免費為中社村貧困户安裝5台取暖機,並且還為自己所幫扶的高渠村免費安裝4台,確保貧困户能夠過一個暖冬。

黨建工作是她一直緊抓不放的主要工作,20xx年負責本院黨員活動中心的建設,黨員活動中心成立以來,共接待上級法院、兄弟單位、縣直各單位學習參觀20餘次,受到各級領導們的一致好評,使稷山法院黨建工作在全縣乃至全市遙遙領先。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11

張xx:創新栽培技術,練就農户致富真本領

火龍果、油桃、哈密瓜、葡萄、紅陽獼猴桃……位於馬鞍村的常洛果品專業合作社,不走尋常路,引進特色高效新品種,種植了很多江南稀有的水果。即使是最常見的葡萄,其種植方法也有些另類。而這些劍走偏鋒,都出自該合作社生產主管張xx。

今年56歲的張xx擁有豐富的一線種植技術,通過常年的種植摸索,積累出了自己特有的林果田間管理模式,目前主要負責合作社生產及質量把控方面的工作。由她創立制訂的合作社葡萄、哈密瓜、獼猴桃等品種的種植管理規程,為合作社及農户把控農產品質量方面提供了重要幫助。

最值得一提的是由張xx琢磨出的葡萄限根栽培。限根栽培技術對葡萄根系的管控能做到更加精準,整個系統可以控濕、控肥、控蟲、控產量、控品質,不僅減少土地管理面積,還能大幅度下降勞動力成本。

走進“常洛”的葡萄大棚裏,每一棵葡萄都栽在用黑色塑料板圍成一圈且直徑在一米左右的“花壇”裏。“這就是葡萄限根栽培法。”張xx介紹説。不要小看這一座座黑色的“花壇”,裏面的機關可不少。這一圈黑色塑料圍擋,專業術語叫控根器。它能讓壇內的土壤含氧量常年保持在60%左右,並且上面有很多透氣孔,多餘的肥料和水分會從控根器排出,減少土壤板結的可能性。

傳統種植的話,一畝地要種200多棵葡萄樹,而在常洛,一畝地僅種60多棵。植株的間距非常寬敞,觀察和採摘都極其方便。但這樣的種植方式,產量會不會受影響呢?“恰恰相反,產量至少能提高15%,品質、糖度也將大大提高。”張xx説,葡萄第二年即能進入盛果期,能控制其生長,確保結果率,收穫優質葡萄,產出投入比較高,畝產葡萄1500公斤,畝均效益達6000元以上。據瞭解,此項目成立以來,已帶動周邊50多户社員及農户、120多畝種植面積實行科學規範種植。

葡萄限根栽培技術只是張xx帶領農户致富的一個縮影。常洛合作社成立以來,已帶動全鎮800多農户、20xx多畝種植面積實行科學規範種植。目前,合作社基地所有品種都實行標準化生產管理,並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二維碼追溯系統,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全面倡導推廣實施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户”的運作機制,進行產業化生產經營。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12

韓xx,20xx年元月至今擔任稷山縣稷峯鎮平隴村村委主任。三年多來,她不辭勞苦,無私奉獻,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為村民謀利益,一心一意為羣眾辦實事,真正起到了一名村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為推動全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韓xx上任以來,團結和帶領廣大村民,積極發展棗樹,搞好農業生產,加快全村土地流轉。幾年來,她積極想辦法謀發展,向上級領導爭取資金,改善全村基礎設施。硬化了村委大院,安裝了健身器材,蓋起了日間照料中心;對全村街道進行綠化,安裝了三十餘盞太陽能路燈;新建了水塔,對村裏的老舊水管進行更換;硬化了村裏的主街道,目前正在修建下水道;對荒坡進行綠化,使全村面貌煥然一新,為改善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發揮了重要作用。韓xx事事把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以誠帶人,熱心助人,以情感人。誰家有了紅白喜事,她跑前忙後,連續幾天幫忙;誰家有了困難或村民生病住院,她積極登門看望。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13

趙xx,陝西強飛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農藝師。

大學畢業的趙xx回到家鄉,積極投身陝西強飛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發展建設。公司現佔地600畝,下設生豬標準化養殖場1座、葡萄標準化生產基地500畝、電商扶貧車間1個、氣調冷庫1200平方米。生豬存欄8000頭,擁有標準化豬舍26棟20000平方米,年銷售商品豬15000餘頭,二元雜交種豬1200頭,銷售額2800萬元。基地種植陽光玫瑰500畝,搭建網絡銷售平台,果品銷售達130噸,總銷售額1200萬元。他成立的卓飛農業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户”發展模式,直接帶動農户100餘户,農民工就業人數300餘人,輻射帶動500餘户和4000餘人,園區務工年收入20000元/人,被評為涇陽縣五星級百萬元合作社示範社。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捐贈口罩10萬餘隻、陽光玫瑰葡萄160箱,通過市紅十字會捐贈蔬菜10噸,並每天提供5000份蔬菜以低於市場價格的20%投向市場,為保障市場供應做出了積極貢獻。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14

任xx,1984年到西小翟村委工作,從村婦女主任、計劃生育助理員、黨支部副書記、村黨支部書記,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她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緊跟黨走,努力工作,為民辦事,贏得了黨的信任和羣眾的擁護,是大家眼中的好黨員,好乾部,羣眾的口碑是農村幹部的最高榮譽。如今,在西小翟村,只要一提到任xx,人們都稱讚她“敬崗愛業,勤奮工作,任勞任怨”,村裏的婦女們都誇她是大家“貼心好姐妹”。

羣眾利益無小事,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是任xx作為村主幹,第一責任人,在工作中始終遵循的原則。農村工作,特別是婦女工作複雜瑣碎,往往是“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很多矛盾糾紛都落到支村班子上來了,作為女幹部,她用真心和寬容,耐心和細緻去深入調節工作,架起了與村民心靈相通的連心橋,築起了維護農村穩定的一道防線,她在工作中,調處婚姻、鄰里土地賠償等各類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幫助轉化邪教迷信人員10餘人。做到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將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了農村的社會穩定。

西小翟村本是財政遲字村,在她和村委一班人的多方共同努力下,於20xx年為村增加年經濟收入達5萬元,搞活了村經濟,帶動了村發展。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始終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着力點,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工程,全面打造宜居宜業和諧家園。一是投資60餘萬元重點提升村主街道美化、亮化、硬化、綠化和上下水工程;二是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幹部集中整治和專人清理相結合的模式,對全村進行全面長效整治;三是積極籌劃村十四五建設,建成集實用、休閒、娛樂、美化為一體的多功能羣眾娛樂場所和現代化村黨羣服務中心,持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後續工程,做大做強養殖產業,把黨的政策落實到實實在在的民生實事中,努力繪就農民有錢掙、幹部有事做、村莊大變樣,奔向現代化的美好畫卷。

鄉村振興的個人事蹟15

馬鞍山“十月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共黨員。2007年和弟弟創辦了馬鞍山“十月豐”食品有限公司並擔任總經理;2014年,小王加入黨組織;2016年公司成立黨支部,他擔任黨支部書記。

學無止境——在技術革新上不斷更新

創業中,小王堅信,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必須上下求索,激流勇進,要不斷創新、打造品牌,利用科技創新讓產品迸發出市場競爭力。2016年,公司成立了科學技術協會,同年和安徽省農產品加工協會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作,成立了專家服務站。2020年10月,“十月豐”食品有限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上下求索——在經營管理上不斷創新

創業十多年來,公司一步一個腳印,在“食品安全”上求生存,在“品牌效益”上求發展,在“科技創新”上求突破,在“舌尖美味”上求聲譽。2020年6月,“十月豐”被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認定為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回報社會——致力鄉村振興

作為企業支部書記,小王歷來對企業黨建工作尤其重視。要求全體黨員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三會一課”,按時交納黨費,強調要求企業黨員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平時,他以身作則,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主動幫扶慰問貧困殘疾人士和關心困難職工生活。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他勇擔社會責任。帶動周邊農户致富,尤其幫助貧困殘疾人士脱貧,與善厚集社區9户困難户簽訂了扶貧協議,2018年每户當年分紅3080元。在“百企幫百村”活動中,資助皂角貧困村生產資料,積極參加“慈善一日捐”活動,疫情防控期間,慰問抗疫一線醫務人員,抗洪搶險的時候,慰問在善厚鎮的人民子弟兵,資助困難優秀學子,為“和州紅”公益項目捐贈款項,慰問困難殘疾人士等,近年來共捐贈各類款項、贈送慰問品,達十萬餘元。

小王帶領公司在和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將投資6000萬元新建標準化廠房20000平米。今年將收購訂單辣椒400萬斤,帶動2000種植户,就業人員150人增收。

標籤:事蹟 鄉村 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