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國小幫扶困難生總結

熱點1.82W

前蘇聯教育學家馬柯連卡曾説過:“愛是無聲的語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劑。”教師對德困生的愛,勝過千次萬次的説教。愛,能拉近教師與德困生的距離,能滋潤德困生的心田,能感化德困生的心靈。

國小幫扶困難生總結

一、賞識信任、真誠相待是教師愛德困生的鑰匙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説過“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學生是活潑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與追求,他們希望得到外界的信任,期待着肯定和讚譽。有了愛德困生的思想,班主任就能走進德困生的情感世界。教師的愛能消除師生之間的心理屏障。當學生意識到教師可親、可信、可敬時就會視為知己,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教育中心心相印的話語,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滋潤着德困生的心田。在長期的接觸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反應,這種反應往往表現為一種情感反應,這就要求教師在處理這些反應時,能融入自己的感情,以誠相見,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從心靈上去感化學生,以至達到心靈上的溝通。而愛是情感中最積極的一種態度,是人性本善的體現。比如:為了讓部分德困生對父母產生的逆反心理、對抗情緒有所緩解,開展以“品味愛心”為主題,以學生身邊的事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為例,用談話、討論、反思等形式坦誠相待,使學生與家長相互信任,促使學生理解父母,體諒父母,感激父母。從而,充分感受到父母那偉大而深沉的愛。

當然,針對德困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不斷變化和反覆,作為教師就是要用自己的愛感染學生,讓愛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相傳遞,使每一名學生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二、認知失調策略、平衡心理是教師愛德困生的科學配方

有一類德困生長期在消極心理作用下自以為“看破紅塵”,或者形成了一套頹廢的“人生哲學”與處世待人的“靈丹妙方”。他們不怕管、不怕壓、不聽勸,教師們往往無可奈何、束手無策。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認為:“如果人們習慣了某一狀態,他們將試圖發現自己的態度和行為之間是一致的;如果人們相信自己持有某種態度,那麼,他們就會試圖行動或解釋行動,使其與他們的態度一致。”費斯廷格還進一步指出,為了減輕矛盾,人們可能改變其態度,使之符合新的已習慣的行為。

教師利用認知失調策略轉化德困生,必須藉助一些具體的便於操作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二類:

(1)認識與認識之間的不協調。例如,某德困生在虛假的心理氣氛的影響下形成了“人都是虛偽的”觀點,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尤其是通過榜樣示範使之產生“並不是每個人都是虛偽的”新認識。這樣,兩種認識勢必引發德困生的疑慮和困惑。這便營造了良好的教育契機。

(2)認識與行為之間的不協調。例如,德困生範某與優等生俞某爭吵鬥毆被老師發現,按照德困生的“常規”認識,自己必先受到老師的呵斥。但李老師卻一反“常規”,不是先下定論,而是耐心細緻地瞭解情況,酌情秉公處置以理服人。這種“常規”認識與教師行為之間的“反差”,必然導致德困生對自己的“信仰”有所懷疑。

三、持之以恆、用愛呵護是教師愛德困生的成功祕方

我們要記住一句話:冷漠是離心力,它使學生離我們越來越遠;微笑是

同心力,它不斷拉近我們與學生的距離。其實,不管是誰,都想聽到別人對自己的稱讚與肯定,尤其是自己感到孤獨、氣餒時,更想得到別人的'鼓勵,德困生也是如此,他們都渴望進步,並在苦苦探索前進的方向。作為班主任,就要勤於鼓勵,使他們走出困境,找到光明的前途。最後,班主任應該積極運用表揚的激勵作用,努力創造使學生獲得表揚的機會。如在平時的考試、聽寫中,德困生有進步,就要及時表揚;在搞衞生中表現好,也要表揚;紀律有進步的德困生,更應該表揚這樣,他們就能時常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和存在的價值,並能為此而不懈努力。

“班級像一座長長的橋,通過它,人們跨向理想的彼岸。班級像一條挺長的船,乘着它,人們越過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鄉村、城鎮。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相互關心着、幫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顧着,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了這個家庭,走向了社會。”由此可知,班級對於學生是多麼的重要,而每一個學生則是其中最活躍的音符。“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得到滿足,從而樂於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愛心,他們就會陽光燦爛。

林泉鎮高錦國小

2015年7月

國小幫扶困難生總結 [篇2]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長久的工作,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説得清楚,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做好的事情。有時候,你付出了心血,卻發現這一切是徒勞無功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學困生的進步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因此,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會孜孜不倦地進行探索,讓更多的學困生脱離學困行列。

《國小幫扶困難生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