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15篇

熱點1.88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蹟吧,事蹟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歡迎閲讀與收藏。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15篇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1

小鋒每年主持召開“資助政策宣講暨迎新晚會”,宣傳學生資助政策,為“自強之星”和優秀學生幹部頒獎,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歸屬感。

同時,他以學生數據為驅動,開展精準資助服務。自20xx年開始探索學生大數據工作以來,小鋒帶領團隊通過開展院級輔導員數據需求調研和兄弟院校調研,進行了學生大數據挖掘與精準服務系統建設。他也注重資助工作研究,發表了《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資助數據分析及應用思考》研究論文。

為完善資助育人體系,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綜合素養,小鋒建議學校,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設視頻製作、網絡課程班等,開展高數、物理和英語以及計算機語言類公共課輔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2

20xx年9月,新生軍訓結束後正式上課的第一天下午,她突然接到了學生小玉的電話。電話那頭小姑娘泣不成聲:她的父親去世了。小玉來自在四川中部的一個農村,幼時父母離異,母親帶妹妹改嫁後便再無聯絡;父親疾病纏身,家境十分困難。

因為地處偏遠,回家一趟要火車轉汽車,共需3天時間,路費對她來説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因此親戚勸她就不要回家了,即使回到家父親也早已下葬。可小玉就只有父親這一個親人,她想陪父親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不想留有遺憾。

接到電話後,徐老師第一時間趕到小玉身邊進行安撫,併為其墊付了往返的機票和火車票,還留給她一些現金,以備她路上用。因為小玉是第一次坐飛機,徐老師還特意對旅程的每一個細節都再三叮囑。

小玉剛進大學的時候,第一學年的學費雖然已經交清,但因為父親當時已沒有勞動能力,費用都是家裏親戚東拼西湊而來,入學時僅帶了少量的生活費。在徐老師的幫助下,小玉處理完家裏的事情返校後,憑藉家鄉民政部門開的特困證明,順利申請到了學費和住宿費的全免名額。

徐老師又找到小玉所在的宿舍管理站,跟站長阿姨介紹了她的實際困難,請站長給她安排宿舍查房的勤工助學崗位。徐老師還向學院領導反映了小玉的情況,給她在學院安排了助理崗位,幫助老師們做一些事情。

就這樣,通過這些工作,小玉再也不用為每個月的生活費問題而發愁,綜合能力又得到了鍛鍊,能夠大大方方地與人交往,不再膽怯。

除了解決小玉經濟上的困難,徐老師還堅持每週找小玉談心,關心她的學習生活,替她剖析大學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鼓勵她好好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完備自己。

小玉是個要求上進的姑娘,雖然基礎較為薄弱,但她願意比其他同學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努力學習。經過努力,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她的專業成績排名第三,順利拿到了二等獎學金。

在社團活動方面,小玉積極抓住每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增強與老師、同學的交流,發掘自己的潛能。大一下學期在班委競選時,她成功當上班級團支部書記,之後用心為班級同學服務,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和比賽。現在的小玉,已經成長為一名陽光向上的優秀學子。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3

安哲鋒每年主持召開“資助政策宣講暨迎新晚會”,宣傳學生資助政策,為“自強之星”和優秀學生幹部頒獎,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歸屬感。

同時,他以學生數據為驅動,開展精準資助服務。自20xx年開始探索學生大數據工作以來,安哲鋒帶領團隊通過開展院級輔導員數據需求調研和兄弟院校調研,進行了學生大數據挖掘與精準服務系統建設。他也注重資助工作研究,發表了《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資助數據分析及應用思考》研究論文。

為完善資助育人體系,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綜合素養,安哲鋒建議學校,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設視頻製作、網絡課程班等,開展高數、物理和英語以及計算機語言類公共課輔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4

在學校裏,郭XX負責國家助學金、宏志獎學金、校內助學金、臨時困難補助和叔蘋獎學金的管理工作。工作中,她不僅重視對學生的物質幫助,更關注受助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她曾參與組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座談30多次,向學生普及“自我心理狀態評估”“積極情緒培養”“心理健康資源推薦”等心理健康知識,並設置“心靈港灣”,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她還參與組織了四屆“感動八十”年度人物評選和頒獎活動。

郭XX注重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通過組建愛心社團、組織學生畢業捐贈、參加學校開放日誌願工作、到學校食堂擔任志願者、到養老院探望老人等活動,讓學生在行動中回饋社會。六年來,郭XX負責資助的學生達160餘人次,學生大學聯考一本率達到100%。她的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學生的尊重,家長的認可。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5

xxx出生於浙江杭州,從小家境優渥、衣食無憂。20xx年夏天,xxx收到來自浙江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家人都為此欣喜,他也開始籌劃着美好的大學生活。然而沒開心多久,父親的生意就出了問題。

“我媽跟我説,‘家裏只剩200塊錢,供不起你上大學了’,我不敢相信我們家突然就變得這麼窮了。”xxx説,一直都記得母親當時痛苦無助的眼神,“我之前在一所中專念設計,能考上本科很不容易,如果就此輟學真的會遺憾一輩子”。

心有不甘的xxx沒有就此放棄,他聽説國家剛出台了助學貸款的政策,於是找到學院申請到助學貸款。

上學的錢有了,但生活費又是一道難題。“因為我是設計類專業,平時畫畫需要買顏料、紙筆,也是很大一筆負擔。”xxx説,當時每個月有50元的生活補貼,自己只好把吃飯的錢省下來買顏料,即便如此也還是不夠。

xxx的勤奮與拮据被老師們看在眼裏,許多老師主動過來幫助他。“有些老師看到我吃的`很差,時不時帶我去教工食堂吃飯或者叫上我一起去外面吃;也有老師説,前段時間買的一件衣服小了,讓我拿去穿,我大一的衣服基本都是老師幫買的。”xxx説,如果沒有老師們的資助,自己可能大一都熬不下去。大學期間,他身邊的每位老師都用最合適的方法去維護他的尊嚴,用持之以恆的熱情融化掉披在他身上自卑的外殼。

感恩他人的贈與和幫助,自強的xxx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一邊勤工儉學,一邊努力學習,不僅順利完成了學業,還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每次提及那段大學時光,他總是感念學校老師們的幫助。那時,他就在心裏對自己説,以後有了能力一定要幫助貧困家庭的學生,讓他們能完成學業、追求夢想。

20xx年,已是世界500強企業領導的xxx回到浙江理工大學,表明了自己想資助貧困學子的來意,學校領導深受感動。他與藝設、經管等學院簽下合約,成立了“接力棒”公益助學基金,這是他認為的對母校最好的報答。

他表示雖然開始的力量很渺小,但必須要邁出第一步。“一個人不可能改變全世界,但現在資助1個孩子、100個孩子、1000個孩子,以後就能讓更多孩子改變命運。可是如果連最初的1都不去做,那麼最終所能改變的永遠都是0。”xxx説。

基金成立後,xxx便資助了10名學弟學妹。平日裏,他還會回到學校跟學生們座談交流,以自身及身邊朋友的經歷鼓勵他們自強不息,將來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家庭的命運。

xxx説,在這些學生的身上,他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除了資金上的捐助,他願意用自己的感悟去影響這些學弟學妹們。他相信,這種影響會催生更多的自愛、自強,以及更多的善。

“助學基金之所以起名為‘接力棒’,也正是希望這些被資助的學生以後走上社會,自力更生之後,也能夠為更多的貧困學弟學妹們儘自己的一份力,反哺母校、反哺社會,勿以善小而不為。”xxx説。

如今,在xxx的帶動下,浙江理工大學已有不少老師及已畢業學生參與到“接力棒”的助學行動中,一棒又一棒的接力相傳,一定會有更多人的人生因此改變。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6

她來自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系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自入校以來“巾幗不讓鬚眉”這個成語便成了她最愛做的一道證明題。“理論聯繫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處事方法,讓她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實踐上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曾經的她身着盔甲在“突破自我”的戰場上,證實“就算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也要有摧毀一座城的驕傲”;後來在證明“巾幗不讓鬚眉”的舞台上,她用“我不去想是否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的論點,展開了她成為一面“旗幟”的所有論證,她就是高校卓異女青年——小莉。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俞敏洪曾説“不要等待機會,而要創造機會”。小莉所屬建築工程技術專業,這個專業並不是學院和系部的王牌專業,所以各方面的條件都很有限。但她並沒有放棄學業上的拼搏,既然條件有限,那她就去創造條件爭取更多的機會。在珍惜自己每一次上台的機會的基礎上:走別人的路,讓自己多一條路可走。她在學習自己專業知識的同時,也積極結合自身條件參與其他專業相關的各類科技競賽、積極響應國家創新創業的號召。儘管與其他專業的同學相比她缺乏很多科技專業技能,但是她憑藉着多次演講經驗,與其他同學相比她更加懂得怎樣向大家介紹自己團隊的作品、表達自己團隊的創作想法,她也善於編寫策劃書、企劃案,這些長處讓她在團隊中起到了屬於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在各項比賽中,她也不斷的積累經驗,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在進步中創新,勇於突破自己。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機會不僅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更加是留給抓住機會迎難而上的人。20xx年,她憑藉着自己對專業的熱愛,便同本專業3個同學一起組建了技能團隊,迎戰學院技能競賽,在比賽後她所在團隊榮獲了“居住空間室內設計”大賽一等獎以及“建築測量”大賽二等獎。為積極響應中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號召,她報名參與了學院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演講比賽,她以獨到的見解和新穎的演講方式贏得了大賽的一等獎。她也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在我院第二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她和學長學姐共同在農業科技創新上下苦心,他們的“農作物自動防霧控制器”在數百個項目中脱穎而出,榮獲學院二等獎以及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銅獎。同年她帶着自己的自我簡介主動向其他專業老師申請,希望能夠和其他專業同學一起參加各類競賽。最後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團隊夥伴的共同努力下,她所在的團隊先後獲得了的榮獲第二屆“創青春”四川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銅獎,以及10月“20xx年度四川省十大創客之星”稱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xx年她報名參與了學院的創業培訓課程,於20xx年10月獲MOHRSS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創業培訓結業證書。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就好比失去靈魂的傀儡;一個信仰堅定的人,他能夠感受到自己前行的精神支柱是什麼,自己又將怎樣去實現人生的價值。而一個黨員一定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明確的政治方向,在老黨員不忘初心、不忘本色,始終以最樸素的語言傳播黨的聲音時,“潛移默化,自然似之”小莉便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沒入黨以前,老黨員便是她的“一面旗幟”、是她的“信仰”、是她學習的榜樣;遞交轉正申請時,她向組織彙報她要跟上老黨員的步伐,成為一名中共黨員便是她努力奮鬥的方向;轉正後,老黨員對她説:“不要忘記自己何時入黨,不要忘記自己的入黨介紹人,不要忘記幫助過你的人。”因為這是她為什麼入黨的初心,也是她堅定政治信仰的原因。成為一面旗幟之前,她更加需要當好一顆螺絲釘。在暑期社會實踐中,小莉通過課餘時間向麥當勞投了簡歷,服務行業是最親近廣大人民羣眾的職業,她成為了麥當勞的一員,走進人民羣眾的生活。在工作中她嚴謹的工作態度,虛心向同事請教的工作方法,使她贏得了經理及同事的認可,在公司的技能比拼中,她更是全力以赴獲得了“甜品站”崗位冠軍稱號,榮升兼職訓練員。

她深知這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更好的開始。畢業後,她將帶着自己堅定的政治信仰,去成為連接黨對人民羣眾大愛真情的“聯絡員”;帶着自己努力拼搏、不怕苦不怕累、敢闖敢拼的精神,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帶着“誰説女子不如男”的倔強,去證明自己將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所作為的女子。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她就是高校卓異女青年小莉。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7

xx,20xx年就讀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高級職業技術學校,20xx年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通信與集成控制(高鐵)賽項二等獎,20xx年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計算機檢測維修與數據恢復賽項團體一等獎。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xx是來自青島西海岸新區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名三年級學生,即將畢業,進入高等院校深造。三年酸甜苦辣的學習生活,讓他受益匪淺。國中時,因為他迷戀電子遊戲,沒有考上普通高中。他選擇就讀職校的計算機專業,想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電腦,玩遊戲。但經過近三年的學習,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雖然他對計算機依然無比地熱愛,但不是因為遊戲,而是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的奮鬥目標!

高一上半學期,剛剛來到職校這個大家庭,憑藉着對計算機的.嚮往和一腔熱血,他央求老師將他調入集訓隊。進入集訓室一段時間後,他發現在集訓室獲取的`知識和在教室裏學的大不相同。新鮮事物在一開始所帶來的感官刺激,只能粗淺地滿足他過剩的好奇心。在日復一日、稍嫌枯燥的課程中,他喪失了初心。

改過自新,勵志前行

他的家庭條件比較貧困。為了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也為了讓家人過得好一些,他的爸媽白天甚至都要做幾份工作,晚上回到家還要照顧患病的爺爺。在瞭解他的家庭狀況之後,老師在精神上給了他很大的幫扶。他申請了國家助學金,每年得到20xx元的生活補助,為家庭減輕了很大的負擔。一想起自己過去渾渾噩噩沉迷於遊戲,滿滿的都是愧疚感。他逐漸認識到愧疚換不走以前的頹廢,只有從現在開始努力,才有“臉面”接受國家的資助以及老師對他的幫助。

付諸實踐,成就自我

他決心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學校的感謝,對國家的感謝。當得知即將舉辦20xx年青島市市賽的時候,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一個月廢寢忘食的準備並沒有消除他在第一次比賽的緊張感。檢錄時的慌張讓他只能一次次用深呼吸來平復自己的心情。這一次的比賽,他心裏只想着不要犯錯,對比賽過程卻不記得了,最終他取得了青島市第一名的好成績。這次的比賽成績讓他重新燃起了對計算機的學習熱情。此後,他又毅然決定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奮力一搏。

為校爭光,實現夢想

高二下學期,他參加了學校新建立的項目——高鐵通訊控制與集成維護。沒有任何的資料和教學設施,就連老師也是零基礎。最難的是,他還要同時兼顧青島市數據恢復項目的三場選拔賽,可謂是身心俱疲,但他沒有絲毫退縮,而是勇往直前。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三個月的緊張備戰只為全國比賽的放手一搏。因為時間短、課程新,他難以將全部知識技能牢牢掌握。對自身實力的不自信影響了他在比賽時的正常發揮。再加上高鐵是一個團體比賽項目,首次擔任隊長的他缺少一定的領導組織才能,忽視了團隊合作。這些都導致了他們最後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三個月頭懸樑、錐刺股的努力僅僅取得了銀牌。

在所有人看來這個還不錯的成績卻令他難以接受。當時不明白什麼是團隊精神的他,想要馬上回到數據恢復小組。因為數據恢復是個人賽,不需要關注團體。但高鐵比賽的失利不僅讓他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也讓他萌生了在今後訓練中要當“領導者”的念頭。

從高鐵集訓室回來後,他參加了20xx年山東省和20xx年青島市的數據恢復比賽,取得了山東省第二名、青島市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時,卻突然接到數據恢復這個項目也改為團體賽的消息,他實在無法抑制住自己的負面情緒。但既然事實已經無法改變,就只能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態度。這場他等待三年的國賽早已融入他的骨血,令他無法割捨。他必須也只能循着最初的起點一條路走到終點。

相對於以往的三個人,這次的團體賽是雙人,對他來説,還是比較容易適應一些。擔任隊長的他決心不再犯和在高鐵比賽中同樣的錯誤,一定要對隊友起一個正確的引導作用,齊頭並進。每天除了吃飯睡覺,耗在集訓室的時間長達十六七個小時。但為了實現既定目標,他甘之如飴地堅持了下來,全力以赴。5月26日這個讓他銘記終生的日子,他們終於沒有辜負三年的心血,為自己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一等獎的榮耀屬於他們,屬於一直默默付出的指導老師,更屬於栽培他們的學校。

天道酬勤,雖然有時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但他堅信歷經風雨後的彩虹一定是屬於自己的最耀眼奪目、最靚麗的風景。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8

北京經貿職業學院工會委員、經濟管理系團總支書記。被評為首都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

王建蘭從事學生資助工作已長達12年。長期以來,她始終將滿腔熱情投入到資助育人的工作中。她注意方式方法,用熱心、愛心和耐心感動着學生和家長,關心與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也促使他們樹立起自信。

學生李鑫來自農村,母親重病常年需要看病吃藥,全家的收入僅來源於父親種地。瞭解情況後,王建蘭通過學校“綠色通道”幫他辦理入學手續,併為他介紹校內勤工儉學的工作,以保障他平時的學習生活開銷。此外,王建蘭還幫助他順利申請到國家助學金。最終,李鑫同學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在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過程中,王建蘭也注重通過徵文、演講等多種形式開展感恩教育、誠信教育、愛黨愛國教育,激勵每一位困難學生努力進取、不畏艱辛,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勤奮學習。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9

這是發生在一個身殘志堅男孩子身上,在應縣職中校園裏廣為傳頌的國家資助、學校幫扶、老師關愛、同學互助、學有所成的真實故事。

程xx,應縣臧寨鄉帖莊村人,應縣職中(118)班計算機專業學生。是一個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症的殘疾孩子,被專業醫療機構鑑定為一級殘疾。父母務農,上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由於自身身體缺陷和家庭貧困,程xx在村裏上完國小就很少離開過家。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長大,逐漸年老的父母心裏非常着急。長期待在家裏的程xx常常沉默不語,悶悶不樂。

路在何方?程xx的前途命運成為父母兄妹的焦慮。

機遇總是在渴望中出現。20xx年暑期,賀主任親自帶隊來到帖莊村程xx家裏,經過耐心的説服動員,程xx終於走進了應縣職業中學,併為他量身定製了學習計算機專業。

三年愛心接力幫扶書寫了一曲動人的奉獻之歌。為了幫助程xx順利走完三年的校園生活、學習之路,賀主任帶領工作人員給他送來了嶄新的聯想台式電腦,上門為他辦理了貧困資助;為了方便起居,賀主任又親自聯繫學校為其“開綠燈”,在公寓一樓專門為他騰出一間宿舍,安排一位同學陪住照顧。一有空,他就深入學校與他談話,鼓勵他努力學習,立志成才。

三年來,在賀主任的積極幫助激勵下,程xx自強不息,在學習上異常刻苦,克服了各種困難,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努力。專業技能不斷提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20xx年全市技能大賽上榮獲計算機類優秀獎。同時,他堅持磨礪自己,每天早晚在操場上鍛鍊走路,利用課餘時間練習口語。功夫不負苦心人。如今的`程xx走路越來越平穩了,説話越來越清晰了。

20xx年7月,程xx如期畢業,順利考入了朔州陶瓷學院。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10

xxx,應縣臧寨鄉帖莊村人,應縣職中(118)班計算機專業學生。是一個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症的殘疾孩子,被專業醫療機構鑑定為一級殘疾。父母務農,上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由於自身身體缺陷和家庭貧困,xxx在村裏上完國小就很少離開過家。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長大,逐漸年老的父母心裏非常着急。長期待在家裏的xxx常常沉默不語,悶悶不樂。

路在何方?xxx的前途命運成為父母兄妹的焦慮。

機遇總是在渴望中出現。20xx年暑期,賀主任親自帶隊來到帖莊村xxx家裏,經過耐心的説服動員,xxx終於走進了應縣職業中學,併為他量身定製了學習計算機專業。

三年愛心接力幫扶書寫了一曲動人的奉獻之歌。為了幫助xxx順利走完三年的校園生活、學習之路,賀主任帶領工作人員給他送來了嶄新的聯想台式電腦,上門為他辦理了貧困資助;為了方便起居,賀主任又親自聯繫學校為其“開綠燈”,在公寓一樓專門為他騰出一間宿舍,安排一位同學陪住照顧。一有空,他就深入學校與他談話,鼓勵他努力學習,立志成才。

三年來,在賀主任的積極幫助激勵下,xxx自強不息,在學習上異常刻苦,克服了各種困難,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努力。專業技能不斷提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20xx年全市技能大賽上榮獲計算機類優秀獎。同時,他堅持磨礪自己,每天早晚在操場上鍛鍊走路,利用課餘時間練習口語。功夫不負苦心人。如今的`xxx走路越來越平穩了,説話越來越清晰了。

20xx年7月,xxx如期畢業,順利考入了朔州陶瓷學院。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11

4月24日,信陽市20xx年學生資助工作會議在溮河賓館召開,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中華出席會議並講話,講話回顧了20xx年全市學生資助工作,總結成績,交流經驗,安排部署20xx年全市學生資助工作。20xx年,全市學生資助工作緊緊圍繞教育脱貧攻堅大局,呈現出發展提高的良好局面,在資助資金落實、規範管理、資助宣傳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會議對20xx年度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我院獲得信陽市20xx年度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獎勵,學生處資助中心李莉老師獲得先進個人稱號。

20xx年,我院資助工作將嚴格落實國家資助政策,繼續以教育扶貧脱貧為核心,以“做好建檔立卡困難學生資助、全面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規範管理,加強宣傳”為重點,着力提升資助工作規範化水平;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積極作為、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推進學校的學生資助工作再上新台階!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12

我是一名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名叫小杰,家住xx區xxx,現在是一名即將升入國中的中學生。我們家中共有5人,爸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媽媽,由於無房只能跟姥姥他們家擠在一起。姥爺有病,媽媽只能同姥姥一起照顧姥爺,。我還有一個小姨,因工廠不景氣,也失業在家,工作不穩定。一家5口人的生活來源只能靠姥姥那微薄的退休金來維持生計。

俗話説:“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生活的困難卻磨練了我的意志。,因為貧窮,我很早就體味到生活的艱苦,但在社區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我依舊過的很幸福。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才有出息。我謹記媽媽的苦言,在學習方面不敢怠慢,因為我深知在我身上寄予了媽媽太多的希望,我不能讓媽媽失望。所以我在國小升國中的各科考試中成績都是優良。

在學習之餘,我還愛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來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因為我知道是社會養育了我,我要無時無刻心繫祖國、心繫社會。在這幾年裏,我參加了國慶60週年社區青少年書畫展、東新街道小記者團、幫助社區佈置宣傳欄等活動,並得到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

因為家境貧寒,所以我從不亂花錢。我會把每個月僅有的幾塊零用錢積攢下來,等到了一定數目,用一半買書,再用另一半捐給“紅十字會”慈善機構,捐給那些更需要幫助的小朋友們,讓他們也能像我一樣能感受到社會帶來的温暖。

回首逝去的歲月,縱然有苦、有累、有心酸也有快樂,但畢竟心中是充實的。因為社會給了我一切。讓我憧憬到了充實而有意義的明天。使我在各個方面都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所以,在這裏我要特別感謝社會對我大力幫助,社區阿姨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給我的支持與幫助。沒有他們給予我的愛與力量,我就不可能走到今天。在此,我想深深的道上一句謝謝。今後我要更加嚴格的要求我自己,以求有更好的表現,從而報答祖國與社會對我的養育之恩。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13

20xx年,xxx開始接觸學生資助工作至今,她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認真的工作態度面對這項工作,贏得了領導、同事、學生與家長的好評。在xxx所在的學校,每學年受資助的學生有110餘人,她一直嚴格執行學生資助文件精神,把專項資金髮放到每一位學生身上。為了確保資助金及時準確地發放到每位學生手中,她聯繫銀行後為受資助的學生每人辦理一張銀行卡,讓受到資助的家庭感受到關懷與温暖。

在從事學生資助工作的同時,xxx還擔任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她充分認識到,面對特殊兒童羣體,創造條件幫助解決經濟問題的同時,更要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平時工作中她經常與各班主任溝通,瞭解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與家長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14

小周,1934年10月生,中共黨員,崑山市千燈鎮中心國小退休教師。他曾先後100次走進大別山,個人累計捐款48萬餘元,並發動崑山及周邊各界愛心人士為金寨縣希望工程捐款、捐物1200多萬元。幫助金寨縣16所希望國小改善了教學面貌,保障1300多名學生圓滿完成學業。

江蘇省文明辦、蘇州市文明辦,以及許多安徽省金寨縣受助學生和崑山愛心人士向其家屬送去慰問,祝福好人一路走好!

每月只有100元工資,他毅然捐出1000元

小周,1934年出生在崑山千燈鎮的一個農民家庭,1951年畢業於崑山鄉村簡易師範,1956年入黨。1993年,小周從電視、報紙上得知,全國第一所希望國小——“安徽省金寨縣希望國小”正式建成開學,鏡頭中那些孩子們渴望上學的眼神深深地觸動了他。隨後的一年中,小周陸續匯出了5000元,而當時他每月工資僅100多元。

去過一次金寨後,他走上圖書義賣之路

1995年退休後,小周第一次來到金寨縣,看到當地學校教室僅有兩盞可供照明的日光燈,一張長凳坐着五六個學生時,他的心被深深刺痛。更讓他痛心的是,當地有許多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上不了學的孩子,他當即許下一個諾言:“金寨是革命老區,決不能讓這些孩子失學。”

此後20多年間,小周忍着心臟早搏與右腿骨刺帶來的不適,拖着義賣書本,一天奔波20多公里,足跡踏遍崑山80多所中國小校,售書15萬多冊,騎廢了4輛嶄新的三輪車。

“‘希望工程’就是我的生命工程,生命不息,希望不停。”面對採訪鏡頭,小周曾這樣説。在他的影響和帶領下,更多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聚攏過來。

20xx年,“崑山市小周希望工程志願者協會”成立。成千上萬名中國小生、數百位社會人士、40多家企業向金寨縣希望工程伸出援手,凝聚起一股巨大的愛心力量,援建希望國小,實施穩定的捐助計劃,開展一手拉手助學活動等。小周和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愛心企業累計向金寨縣希望工程捐款捐物計1200多萬元,資助1300多名學生。

100次奔赴大別山,他在金寨家喻户曉

20xx年5月18日,腰背微駝、步履蹣跚,86歲的小周在大家的攙扶下,再次踏上了開往安徽金寨的大巴車,這是他第100次奔赴大別山。從崑山到金寨,至少要9個小時的車程,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年輕人都覺得疲憊不堪,可這個86歲的老人難掩心中的.激動,完全看不出他是才出院的腦梗患者。

在金寨縣,小周幾乎是家喻户曉的名人,人人都稱他為來自崑山的希望老人。聽説希望老人又來了,十里八鄉的老百姓專門趕過來,要看看他。

他大方捐款,對自己卻很摳門

金寨縣希望國小的廖勇老師,至今仍記得第一次見到小周時的場景。“他穿着一件舊夾克衫,戴着一頂舊帽子,挎着一箇舊布包。”

廖勇説,“每次來金寨,周老師身上都揣着上萬元的助學款,但對自己他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有一次,小周到達安徽金寨南溪鎮時已是凌晨一點,鎮上最便宜的旅館只要15塊錢一晚,他卻捨不得住,在車站門外坐到了天亮。後來,他用省下來的15塊錢給孩子們買了100支鉛筆。

“那身衣服,他至少穿了10年。”廖勇説,小周對自己太“摳”了。

在小周家裏,這種對自己的“摳”更是一目瞭然——七八十平方米的老式公寓裏,只有幾件極簡陋的老式傢俱,唯一像樣的家電是子女給他買的一台櫃式空調,就是這麼一台空調,老人也從沒用過,理由是嫌它“太費電”。

他是一座照亮漆黑海面的燈塔

1995年,貧困生閆春第一次見到小周。小周送給她一個帶磁扣的雙面文具盒,她的妹妹拿到了20塊錢的助學金。

如今的閆春已是金寨縣希望國小的一名老師。她説,小周就像一座照亮漆黑海面的燈塔,“他讓我們這些大山裏的窮孩子感覺到,自己並非身處絕境。”

1997年,張玉芳在會考中取得了南溪鎮第一的好成績,但迫於家境貧困,在填報志願時,懷着“大學夢”的她打算選擇一所中專,小周得知張玉芳的情況後在崑山四處奔走,最終,玉山鎮同心村村委會決定資助張玉芳直到她大學畢業。

20xx年,張玉芳大學畢業成為一名記者。工作的第一個月,她在採訪中遇到了一名貧困生,想到了當年的自己,想到了小周,她一下子資助了對方200元,而當時她的月薪只有800元。

“我想對周爺爺説,‘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張玉芳告訴記者,最近幾年她都在資助貧困生,“連我的孩子都受到了周爺爺的影響。最近他班上一個同學患了惡性疾病,聽説醫療費用高達200萬,他把自己攢下來的200塊錢零花錢捐了出去,説要為同學治病‘貢獻一萬分之一的力量’。”

小周的兒子周志剛曾經無法理解父親的舉動,“他捐了幾十萬,卻從沒給自己的孫子買過一根冰棍。”後來有一次,他陪父親去了一趟金寨,臨走時打算買點當地的特產,老闆一聽他的口音,就説:“你是崑山人吧?來金寨的崑山人,都是好人……”

小周曾在入黨時寫下這樣的誓言:“我願意學習這種由特殊材料製成的人,願意艱苦奮鬥,在為祖國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鬥爭中貢獻出全部力量。做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這是最光榮的事。今後我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努力學習共產主義和共產黨的知識,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階級覺悟!”

“希望老人”雖已隕落,但是他的精神事蹟永存!

被資助的學生事蹟 15

北京建築大學文法學院學生輔導員,曾獲評校級優秀輔導員、優秀教職工。

作為一名學生資助工作者,張鵬始終將做好本職工作放在首位。盡崗位之責,做學生生活的護航人。

在張鵬看來,資助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肩上的責任和使命,張鵬通過走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庭、檢查課堂、宿舍等形式,走進他們的生活,瞭解他們在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及時發現新增和突發經濟困難學生。他還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檔案,落實資助資金監管,提高學院內資助宣傳力度。

結合純文科學院特色,探索文化育人新模式,張鵬利用自身所學的社會工作專業特長,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會“自助”。張鵬以學生思想引領、學習教育為手段,結合以助學貸款制度為主體、獎助學金、勤工助學、“綠色通道”、減免助補等資助形式為輔的多層次、立體化學生資助新格局,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面成長成才開闢一條前行之路。

標籤:事蹟 資助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