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華羅庚先進事蹟

熱點7.5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蹟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華羅庚先進事蹟,歡迎閲讀與收藏。

華羅庚先進事蹟

華羅庚先進事蹟1

《華羅庚科普著作選》是一部適合中學生閲讀的數學課外讀物,它集合了華羅庚幾十年的數學研究成果的精華。《從楊輝三角形談起》中最核心的理論便是楊輝三角形基本性質,從中衍生出的二項式定理是非常重要的。《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華羅庚從祖沖之圓周率的約率,介紹了輾轉相除法和連分數,由此解釋了約率,而華羅庚能進一步用連分數相加求出原兩數之比的既約分數。

從這小小的一點就能反映出華羅庚的刻苦鑽研精神,《從孫子的“神機妙算”談起》中,用這種方法來解二元一次方程,多項式的輾轉相除法可幫助我們解決多項式的類似問題。華羅庚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羣、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他一生為我們留下了十部鉅著: 《堆壘素數論》、《指數和的估價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多複變函數論中的典型域的調和分析》、《數論導引》、《典型羣》 (與萬哲先合著) 、《從單位圓談起》、《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與王元合著)、《二階兩個自變數兩個未知函數的常係數線性偏微分方程組》( 與他人合著)、《優選學》 及《計劃經濟範圍最優化的數學理論》。

他在多複變函數論、矩陣幾何學方面的卓越貢獻,更是影響到了世界數學的發展,也有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羣中國學派”,華羅庚先生在多複變函數論,典型羣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此外,還有學術論文150餘篇,科普作品,輯為《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他是國際數學大師,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而《華羅庚科學著作》是他多年來的心血。

華羅庚先進事蹟2

俗話説得好:“温室裏難開出鮮豔芬芳耐寒傲雪的花,人只有經過苦難磨練才有希望獲得成功。”我國著名大數學家華羅庚的成功就益於他坎坷的經歷。本週五,學校組織了全校同學去華羅庚紀念館,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這位偉人。

走進紀念館,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華羅庚的銅像,他穿西服,手裏雖然拄着枴杖,但整個人看起來是精神抖擻,不過這個看似健壯的中年人,1924年金壇中學國中畢業,但因家境不好,讀完國中後,便不得不退學當店員。18歲時患傷寒病,造成左腿殘疾……雖然華羅庚年輕時的經歷是那麼的艱辛,但憑着他對數學的熱愛,在家裏自學成才,有一次他做一個問題,經用了整整兩麻袋的草稿紙。考上大學後,由於成績出眾,被送到橋大學留學,被稱為“劍橋大學的驕傲”。看着上面的資料,我不禁張大了嘴巴,感歎道:“天哪,如此艱辛的經歷,這位偉人卻憑着自己對數學的熱愛,考上了世界聞名的劍橋大學,除了資料上所説的,他究竟在背地裏付出了多少汗水啊!

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到了二樓,這裏則是華羅庚的生平履歷和獲獎榮譽。我慢慢的向左邊走去,那裏擺放着華羅庚生平的用品。其中有這樣一個場面吸引我:一張普普通通,一張樸素的書桌,一個簡簡單單的書櫃,還有一張輪椅。這就是華羅庚的書房。看着牆上華羅庚從年輕到中年到老年的照片,我的眼前彷彿看到了華羅庚為了一道難解的數學題趴在書桌上認真思考的樣子。

華羅庚是一位不靠歷史記載,不需權貴裹飾的偉人,他的事蹟,讓我懂得了:人只有經過磨練,才有望獲得成功。

華羅庚先進事蹟3

有一次,他跟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們走着走着;忽然看見路旁有座荒墳,墳旁有許多石人、石馬。這立刻引起了華羅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個究竟。於是他就對鄰居家的孩子説:

“那邊可能有好玩的,我們過去看看好嗎?”

鄰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會兒,我有點害怕。”

膽大的華羅庚笑着説:“不用怕,世間是沒有鬼的。”説完,他首先向荒墳跑去。

兩個孩子來到墳前,仔細端詳着那些石人、石馬,用手摸摸這兒,摸摸那兒,覺得非常有趣。愛動腦筋的華羅庚突然問鄰居家的孩子:“這些石人、石馬各有多重?”

鄰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説:"我怎麼能知道呢?你怎麼會問出這樣的傻問題,難怪人家都叫你‘羅呆子’。”

華羅庚很不甘心地説道:“能否想出一種辦法來計算一下呢?”

鄰居家的孩子聽到這話大笑起來,説道:“等你將來當了數學家再考慮這個問題吧!不過你要是能當上數學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華羅庚不顧鄰家孩子的嘲笑,堅定地説:“以後我一定能想出辦法來的。”

當然,計算出這些石人、石馬的重量,對於後來果真成為數學家的華羅庚來講,根本不在話下。

金壇縣城東青龍山上有座廟,每年都要在那裏舉行廟會。少年華羅庚是個喜愛湊熱鬧的人,凡是有熱鬧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華羅庚也同大人們一起趕廟會,一個熱鬧場面吸引了他,只見一匹高頭大馬從青龍山向城裏走來,馬上坐着頭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薩”。每到之處,路上的老百姓納頭便拜,非常虔誠。拜後,他們向“菩薩”身前的小罐裏投入錢,就可以問神問卦,求醫求子了。

華羅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卻不跪不拜“菩薩”。站在旁邊的大人見後很生氣,訓斥道:

“孩子,你為什麼不拜,這菩薩可靈了。”

“菩薩真有那麼靈嗎?”華羅庚問道。

一個人説道:“那當然,看你小小年紀千萬不要冒犯了神靈,否則,你就會倒楣的。”

“菩薩真的萬能嗎?”這個問題在華羅庚心中盤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薩真能救苦救難。

廟會散了,看熱鬧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華羅庚卻遠遠地跟蹤着“菩薩”。看到“菩薩”進了青龍山廟裏,小華羅庚急忙跑過去,趴在門縫向裏面看。只見“菩薩”能動了,他從馬上下來,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順手抹去臉上的`粧束。門外的華庚驚呆了,原來百姓們頂禮膜拜的“菩薩”竟是一村民裝扮的。

華羅庚終於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他將“菩薩”騙人的事告訴了村子裏的每個人,人們終於恍然大悟了。從此,人們都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再也無人喊他“羅呆子”了。正是華羅庚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數學家”華羅庚個人先進事蹟材料5

從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數學就與人類相伴。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列出了88位古今數學偉人,華羅庚就位列其中。

初露鋒芒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他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餘二,五五數之餘三,七七數之餘二,問物幾何?”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説“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

他剛入校的時候,許多老師和同學都認為他“平庸、低能”,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擊這種偏見!從此,華羅庚全身心地鑽到數學裏,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腦袋裏裝滿了數學公式,攻克數學難題成了他最大的樂趣。白天,他連走路時都在思索着解題方法;夜裏,他守着小油燈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這樣,華羅庚攻下了一道道難題,並從中享受到了無窮的快樂。

勤奮成才

華羅庚十九歲那年,染上了極其可怕的傷寒病。這場大病,幾乎毀了他的一生。從舊曆臘月廿四日開始,他足足病了半年,從此因病左腿殘疾,走路要左腿先畫一個大圓圈,右腿再邁上一小步。對於這種奇特而費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戲稱為“圓與切線的運動”。

在逆境中,他頑強地與命運抗爭,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經過了幾年的自學,華羅庚開始在雜誌上投稿。一開始,他的稿件不斷被拒絕。原因是他寫的問題已被國外某個專家給證明過了。這反而使華羅庚增添了信心,因為這些問題都是他自己鑽研出來的,並沒有看過別人的解題方法。

1930年,華羅庚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發現,讓熊慶來驚奇不已,迅即作出決定:“這個年輕人應該請他到清華來!”這時華羅庚只有21歲,他終於離開了雜貨店的“暗室”,來到了北京的清華大學。

天才出於勤奮

來到清華工作,是華羅庚一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他的數學生涯也真正從這兒開始。

從國中畢業生到一個大學教師,華羅庚只花了六年半時間。他後來對友人説:“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須用加倍的時間以補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時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時以上才覺得安心。”華羅庚在清華大學的4年中,在數論方面發表了十幾篇論文,自修了英、法、德語。25歲時他已成為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華羅庚迅速由助理提升為助教、教員,以後又被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聘為研究員。

華羅庚從不迷信天才,認為:“天才由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他提出“樹老易空,人老易鬆,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鬆,我願一輩子從實而終”的名言,作為對自己的告誡。直到他逝世前不久,還這樣寫道:“發白才知智叟呆,埋頭苦幹向未來,勤能補拙是良劑,一分辛苦一分才。”

不慕虛名求真學

1936年,華羅庚26歲,由清華保送到英國留學,就讀的是最著名的劍橋大學。數學首席教授哈代託人告訴華羅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獲得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需要一年專心研究一個問題,但華羅庚説:“我來劍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他放棄了博士學位,作為訪問學者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在劍橋的兩年時間寫了20篇論文。論水準,每一篇論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他提出的一個理論被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改進了哈代的結論,哈代説:“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寫成是無法改進的,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華羅庚被認為是“劍橋的光榮”!

在劍橋大學的兩年中,華羅庚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的哥德巴赫問題”寫了18篇論文,先後發表在英、蘇、印度、法、德等國的雜誌上,其中包括《論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計問題》這篇有名的論文。按其成就,已經越過了每一條院士的要求,但在劍橋他從未正式申請過學位。他擁有的唯一一張文憑,就是國中畢業文憑。

愛國情深

1938年,抗日戰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英國人要華羅庚留下來教書,他毅然放棄在英國的一切回到祖國,到西南聯大與同胞們共患難。清華大學的資格審查委員會一致通過,讓只有國中文憑的華羅庚晉升為大學教授。

1946年秋天,迫於國內的白色恐怖,華羅庚再次出國,美國伊利諾大學把華羅庚聘為終身教授,並給了他相當優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裏建成世界級的代數研究中心。1950年,祖國解放的消息傳到美國,華羅庚毅然放棄優厚的條件,舉家回國。

他把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發展祖國的科學事業特別是數學研究事業之中。他一生為我們留下了200餘篇學術論文,10部專著,其中8部為國外翻譯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紀數學經典著作之列。他還寫了10餘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載入國際著名科學家的史冊。他是中國科學界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數學家”華羅庚個人先進事蹟材料6

1979年,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應邀到英國講學。在一次宴會上,一位美國女學者來到華羅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揚聲問道:“華教授,您不為自己當初回國感到後悔嗎?”這裏説的“當初”,是指1950年。

那年春天,華羅庚欣聞祖國大陸解放的消息,毅然放棄在美國優裕的條件,帶領全家人回國。

途徑香港時,他發了一封《致留美學生公開信》,信中寫道:“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建立。”

“為我們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面對這位女學者不友好的提問,華羅庚堅定而又禮貌地回答説:“不!我一點也不後悔,我回國,是要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做些事情,並不是為了舒服,活着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祖國。”鏗鏘有力的回答,擲地有聲,愛國的摯情,溢於言表,充分體現了他愛國情操。

華羅庚先進事蹟4

我,是華羅庚實驗學校的一名學生,每天一進校門,仰頭就能看到華羅庚爺爺那慈祥的塑像,“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是華羅庚爺爺每時每刻都在勉勵着我的箴言。

華羅庚爺爺的精神主要表現在很多方面,愛國主義、嚴謹治學、為人民服務……華羅庚爺爺的自學精神在鞭策着我。

自學,就是老師經常佈置的預習作業。提到這幾個字,我便會臉紅,為什麼呢?因為我以前不但不完成預習作業,有的時候還會偷懶,只完成書面作業,預習作業理都不理,心想預習不預習老師又看不見。

可當我讀了華羅庚爺爺的自學精神後,覺得非常慚愧,不僅辜負了老師對自己的信任,而且還欺騙了自己。

華爺爺説: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自學的習慣。沒有自學的習慣,一出校門就完了,將來就會一事無成。在人的一生中,進學校靠別人傳授知識的時間畢竟是短暫的,猶如媽媽扶着走,在一生中只是極短的時間一傑。學習也是絕大部分時間要靠自己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不斷地積累知識。

讀了這段話,我在心裏告訴自己,我應該養成預習的習慣,熟讀課文、查字典、讀拓展閲讀,對新課文有個瞭解。果然,當我正式執行這個要求後,成績真的有了提高,老師上課經常表揚我……華羅庚爺爺,您看到我的進步,是不是也感到高興呢?我心裏很明白這是您的精神在激勵着我。

華羅庚先進事蹟5

要説誰能獲得數學獎章,那我可要推薦我的好朋友——張家樂,她是個未來的數學家。

張家樂喜歡在張老師那兒學奧數。每個星期六的上午,她早早的來到“學校”,複習上個星期老師講的新知識。

張家樂好像天生是個小數學家。她腦筋動的很快,思考的時候像一位沉思者,是哪麼的專注,又可愛。有一次,張老師跟我們一起看書上的一道題,那道題可難了,我們都沒能想出來,這時全班都安靜了下來,張家樂就在這個時候,又作出了沉思者的樣子在思考,終於,我們的“大救星”來了。張家樂立馬舉起手來,張老師把她叫起來之後,她就用流利的語言説出了那道題的解法,我們全班人都用驚訝的目光看這張家樂,連我也大吃一驚,沒想到平時跟我玩的張家樂竟然能解除這麼難的題。張老師也很驚訝,弄得張家樂都不好意思了。

我真心推薦張家樂,希望她能得到這枚數學獎章,因為她當之無愧!

華羅庚先進事蹟6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在這細雨濛濛的日子裏,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向春遊第一站孔雀園出發。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了孔雀園。於是,導遊便帶我們參觀了孔雀園,當我看到孔雀石心想:“哎,今天怎麼這麼倒黴呢?正好下雨,害得我們不能看到孔雀開屏了,悲哀呀!很快,我們遍參觀完了孔雀園,然後就吃了午飯,便向第二站華羅庚紀念館出發。

不一會兒,我們便到了華羅庚紀念館。我一走進大門,便看到一座華羅庚的雕像矗立在中央,我仔細的端詳:只見他戴着一副眼鏡,眼睛炯炯有神的眺望着遠方,好想看到了希望。“哎,走啦!”原來是我看得太入神了,都沒注意同學都已經參觀了。我緊跟上去,突然,我看到了一塊教“戰勝命運”的主題,我便湊進一看,上面寫的是華羅庚得了很嚴重的傷寒,結果最後導致殘疾,讀到這,我心想:命運對華羅庚那麼不公平,那麼華羅庚又是怎麼成為科學巨匠的呢?於是,我帶着疑問繼續向前走。此時此刻,一行行文字,一幅幅圖畫映入我的眼簾:“無論生活多困難,無論受過多少失敗,華羅庚都不畏懼,勇敢向命運挑戰……華羅庚與英國教授交談……”眾多華羅庚的事蹟,震撼了我,也解答了我心中的疑問:是執着,是堅持,是毅力,讓華羅庚一次又一次戰勝困難,怪不得他對我們説:“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這次春遊不僅讓我看見了孔雀,還讓我記住了華羅庚,更讓我記住了六個字:執着、堅持、毅力!

華羅庚先進事蹟7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他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餘二,五五數之餘三,七七數之餘二,問物幾何?”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説“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

他剛入校的時候,許多老師和同學都認為他“平庸、低能”,他暗暗的發誓,一定要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擊這種偏見!從此,華羅庚全身心地鑽到數學裏,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腦袋裏裝滿了數學公式,攻克數學難題成了他最大的樂趣。白天,他連走路時都在思索着解題方法;夜裏,他守着小油燈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這樣,華羅庚攻下了一道道難題,並從中享受到了無窮的快樂。

華羅庚家境貧寒,國中未畢業便輟學在家。他已對數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輟學之後,更懂得用功讀書。可憐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數》,一本《解析幾何》及一本從老師那兒借來摘抄的50頁的微積分。

為了抽出時間學習,他經常早起。隔壁鄰居早起磨豆腐的時候,華羅庚已經點着油燈在看書了。伏天的晚上,他非常少到外面去乘涼,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裏學習。嚴冬,他常常把硯台放在腳爐上,一邊磨墨一邊用毛筆蘸着墨汁做習題。每逢年節,華羅庚也不去親戚家裏串門,埋頭在家裏讀書。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羅呆子”。

他的志氣與行徑,幾乎沒有人能夠理解的。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的,阻力愈大,反阻力也愈大;困難愈多,克服困難的決心也愈堅。沒有時間,他養成了早起、善於利用零碎時間、善於心算的習慣。沒有書,也養成了他勤於動手、勤於獨立思考的習慣。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