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三伏貼的配方、時間、作用、注意事項、禁忌大全

導語: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三伏天入伏開始很多市民已經提前預約了三伏貼了。這是主要是治療秋冬疾病的,像是哮喘、支氣管炎、冠心病、過敏性鼻炎、風寒感冒、老寒腿等。下邊天氣網養生頻道,為您詳細介紹三伏貼的'配方、時間、作用、注意事項、禁忌大全。

三伏貼的配方、時間、作用、注意事項、禁忌大全

三伏貼:中醫根據內經“春夏養陽”的原則,在夏季機體陽氣充沛之時,調整人的身體,增強抗病能力,防患於未然,尤以三伏天治療效果更佳。

【一】三伏灸的藥物配方

1、虛寒性便祕

藥物:巴豆2克,肉桂3克,吳茱萸6克,生薑汁少許。

取穴:氣海、足三裏、神闋。

2、風濕性關節炎

藥物:老虎草、白芥子、毛莨、獨蒜頭任選一種。

取穴:曲池、足三裏、外關、陽陵泉、絕骨。

3、高血壓

藥物:槐花、珍珠母各30克,吳茱萸60克,米醋適量。

取穴:神闋、湧泉。

4、過敏性鼻炎

藥物:麝香1.5克,甘遂、細辛、玄胡各2克,白芥子5克,薑汁適量。

取穴:肺俞、百勞、膏肓。

5、哮喘

藥物:麝香1.5克,細辛、甘遂各15克,延胡索、白芥子各30克,生薑汁適量。

取穴 :肺俞、百勞、膏肓 。

【二】2016三伏貼貼敷的最佳時間分別為

伏前加強(7月7日—7月16日)

頭伏 (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伏後加強(8月26日—9月4日)。

【三】三伏灸的作用

三伏灸有温經通絡、昇陽舉陷、行氣活血、祛寒逐濕等作用,在 “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機體的免疫功能,針對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扁桃體炎、反覆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痛、凍瘡、手足發涼、和女子宮寒、以及脾胃虛寒類疾病有顯著的療效。

【四】三伏貼禁忌症

儘管三伏貼適合虛寒型疾病的治療,但這類患者中也有禁忌人羣。如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症狀嚴重者、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到了肺氣腫階段的患者,肺結核患者、濕熱型胃痛患者都不適合採用三伏貼治療。

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有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的疾病,或患有支氣管擴張、本身為特殊體質、有接觸性皮炎等的患者以及孕婦,都不適宜貼三伏貼。一切屬於熱性的疾病都不適合用三伏貼療法。因為該療法選擇的中藥都屬辛温大熱型,若熱天再用熱藥,無異於火上澆油。

老年人中戴心臟起搏器的不宜敷貼;處於月經期、哺乳期的婦女不宜敷貼;兒童長水痘、出疹子的不宜敷貼。此外,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處於急性發熱期的患者,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應避免使用。

【五】三伏貼禁忌

敷用三伏貼前應做好身體清洗,貼後當天不要洗澡。如果貼敷部位的皮膚出現紅腫、水皰等,可以找貼三伏貼的醫生,用針將膿皰挑破,塗上紫藥水避免天熱感染。貼敷後三天之內,忌口“發物”,如蝦、蟹、蚌等海鮮,牛肉、雞肉以及油膩食物都不要吃。還應注意避風,空調、電風扇不要直吹身體。

三伏貼講究頭伏、中伏、末伏各貼一次,每次貼敷間隔時間約為十天。有些市民如果錯過頭伏,中伏時仍然可以貼敷。尤剛解釋,這是由於中伏是在大暑到立秋期間,此時天氣最熱,三伏貼的效果也最好。因此,市民們千萬不要錯過這個三伏貼的“黃金時段”。

標籤:伏貼 禁忌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