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比意義》聽課心得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比意義》聽課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意義》聽課心得

《比意義》聽課心得1

今天去聽了趙姐的一節數學課,《小數的意義》,本節課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學源於生活,實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具體地説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趙老師從課一開始就創設“小明、曉紅逛商店”這一生活情境,而且這一情境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感到所學的內容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近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帶動,興致勃勃投入新課的學習中。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根據這一理念,趙教師在教學中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觀察、操作、交流、討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

3、有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每一位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節課在充分發掘教學內容,發展學生能力的基礎上,介紹了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使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樹立建設祖國的信念。

總之,本課教學注重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比意義》聽課心得2

今天很榮幸參加了“國培計劃(xxxx)”市國小數學送教下鄉舊州中心國小點培訓活動,雖然這不是我所學的專業,但我在觀摩、學習了兩位男老師精彩的課堂展示,覺得感觸頗深,收益匪淺。現將陳長宇老師所授的《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約分》談談自己粗淺的感受。

在這堂課中,陳長宇老師的課堂設計非常緊密,目標也很明確,過度銜接做得非常好,自然、大方。首先他先複習什麼是分數基本性質?學生也很踴躍參與課堂回答,這也可説明陳老師平時對待工作是非常認真,嚴謹,而且陳老師的課堂評價也做得比較及時、到位,學生的熱情也很高。然後複習導學,初步感知約分,接着新授約分,深入研討,掌握約分方法。在解決方法的引導過程中,教師引導得非常好,先讓學生思考、動腦,用逐步約分法,再過渡到一次約分法,而且一次約分法中,首先要找到最大公因數,才能化成最間分數。最後鞏固練習,強化知識。練習過後,學生踴躍談談他們自己的收穫,不僅鍛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還可以鍛鍊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在教學中,我們要適時地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空去體驗和探究,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本次活動的展示課,兩位老師做得尤為突出,所以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比意義》聽課心得3

本課的導入蔡老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由飲料引出課題,問題情境的創設主要立足於學生的現實生活,貼近學生的認知背景,設計形象而又藴含一定的與數學問題有關的情境,在開放性問題情境中,學生思維活躍,並積極主動地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變“讓我學”為“我要學”。在學習比的意義的時候,蔡老師考慮到學生對“比”缺乏感性上認知,所以採用“導、撥”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確: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的方法,即誰是誰的幾分之倍或幾分之幾,又可以説成誰和誰的比。意在節省教學時間,也使學生初步理解了比的意義,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學習比的各部分名稱及讀法、寫法時,蔡老師採用了讓學生自學課本的方式,因為自學課本也是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在教學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數關係的時候,蔡老師讓學生藉助教材、板書、計算機課件的有機結合,總結出三者之間的聯繫,實現了自主學習。

此外,還有一些細節值得我們注意。蔡老師多次提醒學生,如“比的書寫要注意哪些”“前項與後項不能顛倒”等等,都可以看出蔡老師非常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學生出錯時,蔡老師允許學生出錯(其實,我們常説,“課堂是允許學生出錯的地方”。我想各位也很容易理解,如果課堂上學生都不會出錯,那還要我們老師幹什麼?是不是?),他總是和藹的説“不要慌、不要慌,慢慢來,再仔細想一想”,營造了一個寬鬆的學習氣氛,保護了學生的自尊。

《比意義》聽課心得4

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將數學遊戲設計新穎有趣,別具一格,可見黃教師獨特的創造才能。這一設計,使學生的思維處在變化發展中,教學過程也在動態中,師生都進入了真正思考的創造境界。

從黃老師上“約數和倍數的意義”的精彩片斷,欣賞他的教學藝術。

1.導入,體現了一個“趣”字。黃老師的導入可以説是敏鋭地捕捉了生活中的信息,把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以數學的方式呈現,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奇特構思。教學時通過教師的周密安排,學生自然入境,彷彿是在玩一種有趣的遊戲,其實卻是教師精心安排的一個數學問題情境;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感受到了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繫,拉開了在趣中設疑,在趣中體驗的序幕,這樣的教學—薔20xx‘數學·1I.-真可謂苦心經營、匠心運作、一箭雙鵰。在新課教學中,黃老師有意地選取了19、44等特別的數字讓學生説一説倍數和約數的關係,無疑又給課堂教學增添了新的樂趣。

2.新授,體現了一個“實”字。黃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視揭示知識的發生過程,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他採用了推理方法、思維方法和思想方法,讓學生從算式中找出能整除的算式,揭示整除和倍數、約數之間的關係.再通過舉例去驗證約數與倍數的關係,學生感受數與數之間的聯繫,在推理中“悟”出知識的規律。整個教學過程環環緊扣、一氣呵成,起、承、轉、合圓潤自然、通達順暢,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也在學習中真正獲得體驗。實實在在地經歷一個探究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對學生來説是難能可貴的。在練習的設計上,從唯一答案到有多個答案,逐步深化,既鞏固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學會了運用逐層遞進的訓練方式去發展學生的思維,無不體現一個“實”字。

3.結尾,體現了一個“活”字。如果説引人入勝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那麼,畫龍點睛的結束則使成功得以鞏固。黃老師在結束教學中的活動遊戲,設計得頗有韻味。他讓學生判斷自己的學號數是哪些數的倍數,依次讓學號是2、3、5……的學生離開教室,有意的留下學號是1、7、11、13、17、19、23、29、31、37等同學,讓這些同學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黃教師靈活巧妙的設計,使教學過程不僅僅停留在快樂的學習狀態中,而是進入了真正思考的創造境界。學生面對教師精心設計、饒有趣味的問題,不是望而生畏,而是躍躍欲試。在積極參與探討、質疑、創造的教學活動,既鞏固了知識,又享受了數學思維的快樂,可謂一舉多得。

黃愛華老師把教材中普普通通的一節課,上得有聲有色,使師生之間、上課與聽課教師之間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黃老師精湛的教學藝術、高超的教學技藝、揮灑自如的教學風格博得了聽課老師的讚賞。

《比意義》聽課心得5

經過備課研討,觀課評課活動,我作為一名觀課研討教師,真的是受益匪淺!

1、構建和諧課堂,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學習。

劉老師的課堂是個輕鬆的課堂,是充滿個性的課堂。整堂課從頭到尾都充滿着活力,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在本課的教學中,當學生表現出色時,老師對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恰當、激勵的評價。這樣誇獎,促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嚮往的活動場所,使學生愛上學數學。

2、設計充分的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數學知識。

在本課中,劉老師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如分蘋果、摺紙片、塗顏色、找分數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分一分、折一折、畫一畫、説一説,並且讓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這樣不僅尊重了學生的意見,發揚了學生的個性,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這樣,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並且在快樂中學到了數學知識。

3、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推進。

劉老師從現實出發,從學生熟悉的一半入手,自然而然地引入分數,然後通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在學生已經對習有直觀的理解後,再通過反例加深對平均分的認識。在學以後,又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塗一塗等動手實踐活動,創造出不同的分數,再一次加深了對分數的認識,使學生對分數的認識由感性到模型,整個教學過程清晰,環環相扣、層層推進。

學生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投入。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比意義》聽課心得6

今天有幸聽了王老師的《小數的意義》一課,我認為這是一節非常成功的數學課,首先教師能以“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建構”這一理念為統帥,整節課所有的課件簡單而樸實,全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設計,每個環節的設計都珍視孩子個性化的體驗,引發孩子深度的思考,尤其是教師對教材的專業理解,不再是做教材的使用者,而是做教材的開發者和創造者,教師扮演的只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這一角色。

縱觀這節課,王老師簡約的設計、簡單的方法,簡練的語言,達到了教學的最大效果。尤其是很多出彩的地方更是讓我們值得借鑑。

1、新知、舊知鏈接巧妙

充分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已有知識出發,教師藉助生活素材,如:你見過小數嗎,舉例子,把學生帶到自己日常中發現的小數初步的感知,把學習內容具體化,拉近教材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實例中認識小數,體現數學的生活化。王教師課前精心預設好的,足見教者的'智慧,可見,只有課前精心的預設,課堂才會有無法預約的精彩生成。

2、探究深入、注重思想方法的滲透

數學思想方法是是數學知識結構的靈魂。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本節課中,教師在教學1分米=110米=0.1米時,滲透對應、包含等數學思想,如“由0.1想到0.9,0.2想到0.8這是對應思想的滲透”,1裏面有幾個0.1這是包含思想的滲透,這一滲透為後繼學習“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十”做好了鋪墊,整個過程教師由扶到放,牽引的痕跡逐漸淡化,更多的是學生濃濃的探索味道;在處理一位小數、二位小數、三位小數時,時間調控的科學合理,並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把重心放在一位小數的探究上,通過觀察、猜想、對比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進而逐步完善歸納出小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經歷了由此及彼、遷移類推出二、三位小數的意義。歸納小數意義時,在學生多層面、多角度豐富感知的基礎上,教師採用層層剝筍的方法,滲透抽象化的方法,去掉單位名稱,抽象出小數就是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分數,使學生順利地從直觀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通俗而易懂。

3、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水平,選擇合適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探究0.1的含義,通過直觀演示操作一張紙,代表1元錢,那麼在紙上如何表示1角錢?學生已經知道1元=10角,自然會思考,1元要平均分成10角,其中的一份就是1角。反之1角是十分之一元,可以用0.1表示,總結得出0.1表示十分之幾。之後帶領學生探究0.01,0.001的意義,始終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誘發其內在的潛力,獨立主動地探究知識,使學生不僅學會知識,而且找到學習的方法。

4、跟進練習及時到位,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

每個知識的學習之後,教師及時跟進幾個練習,有模仿練習,有小的拓展,讓學生分析思考,不僅鞏固剛剛學到的知識,而且給學生新的啟迪,便於更好的理解知識。

5、注重數學語言體系訓練。

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表達,並且在學生自己理解用自我方式標的基礎上,逐步的規範表達的語言體系,在一定規範之後,便於學生思維的體現。

一點建議:教師不要急躁,不要急於求成,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要捨得讓學生多體會,多思考,多表達,不要因為考慮知識推進的速度,忽略學生的思維變化的水平。總之,是一節值得大家研究思考的課例。

標籤: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