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實習

江都水利樞紐實習報告

實習2.34W

一、實習的意義與過程

江都水利樞紐實習報告

1、實習的目的:

1. 瞭解在新形式下的我國水利水電工程以及水利資源綜合利用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趨勢;

2. 熟悉水利樞紐的組成與總體佈置,各種水工建築物的作用,水電站的典型佈置方式,組成建築物及運行管理;

3.認識到本專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典型工程的作用與社會經濟效益等,激發學習熱情,指明努力方向。

4. 瞭解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的基本步驟,加深對工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和施工管理知識的理解,為畢業設計做好準備。

2、實習要求:

1. 通過現場參觀、報告和講解,交接各種水利工程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工程,並結合學知識其設計特點、形式及佈置合理性進行分析;

2. 瞭解和掌握水庫各部分的組成、形式及其功能,各建築物的形式選擇和特點;

3. 瞭解水泵、電機等動力設備和電氣及自動化設備,站房結構與佈置,典型水利樞紐的功能及各項水利工程的作用;

4. 讀圖:有關實習單位的水泵、電機總裝圖,水利工程樞紐總體與佈置圖、泵站片面圖、站身剖面圖;

5. 瞭解水利工程建設的一般過程和工程設計報告編寫的主要過程。

3、實習計劃:

1. 日程安排:4月14日動員及準備,4月19日起程,4月21日返校。

2. 進行方式:聽專題報告、現場參觀講授、現場閲讀資料、工地實習、討論及考查、編寫實習報告等。

3. 實習地點:江蘇省江都水利樞紐、江蘇省蘇北灌溉總渠水利樞紐、邗江瓜洲水利樞紐、鎮江諫壁泵站等大中型泵站。

4. 實習內容:水工建築物、水利工地施工、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水源工程、節水灌溉工程。

百科名片

伊通河

伊通河,滿語“波濤洶湧的大河”。古稱“益褪水”、“一禿河”、“易屯河”,皆為古女真語音譯。

目錄

流經區域

河流源頭

歷史地位

興建水庫

河流治理

重塑輝煌

流經區域

源遠流長的伊通河,是長春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松花江的二級支流,它發源于吉林省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流經伊通縣、長春市、德惠市、農安縣,在農安縣靠山鎮匯入飲馬河,全長342.5公里,被兩岸老百姓親切地稱為母親河。

河流源頭

伊通河上游有兩個源頭,一條支流。東源在省城南100公里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的老道洞附近,由滲出的泉水集流而成,向西流經大醬缸、板石廟、壽山屯至營城子與西源匯合;西源則出於東豐縣磨盤山西北石碑嶺通稱小伊通河,流向由南而北,其下游一段成為伊通與東豐兩縣的界河。主要支流為伊丹河,發源於伊通縣河源鄉流沙林夾槽子屯和葦塘溝,越過二道鄉石門水庫,流約百里,在朝陽區樂山鎮南與1933年為種植水稻而開闢的新開河匯流進入伊通河。流經伊通、長春、農安注入飲馬河。隨後飲馬河注入第二松花江。伊通河從源頭至營城子一段,穿行山谷之間,河牀較深,水清流急,經常爆發山洪。過營城子後進入山間平川地帶,有雜木河、西葦河等先後流入,流速漸減,河谷漸寬。出縣城後接納了乾溝子河、雙廟子河等支流。河道進入平原地帶,河谷寬闊,流量漸增。

歷史地位

伊通河為長春歷史上的第一大河。古時的伊通河水面寬廣,平時可載三丈五尺的大船。清康熙年間,在反擊沙俄入侵的雅克薩大會戰中,她為中華民族保家衞國的壯舉譜寫了光輝篇章。康熙帝下令南北延長伊通河道,溝通松花江和遼河;為確保雅克薩大會戰的勝利,下令在古吉林城造船百艘,每艘體長7.3丈,寬6尺,船腰寬9.8尺,後身寬6.6尺,每艘裝糧200石,船上載有土炮,每艘船可運兵135人。在以後的1681年至1690年間,由大小運輸船組成的糧草輜重船隊,以威武的長龍陣式浩浩蕩蕩地穿過伊通河,經古伊通邊門再向黑龍江璦琿城進發,為前線提供糧食輜重,為確保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做出過重大貢獻。古伊通河也因此載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清時期,伊通河就是一條重要的運糧黃金水道。順治十二年(1658年),東遼河上游赫爾蘇驛東北秦家屯附近,是葉赫河、東遼河域糧食的集中地,一批批的蒙古馬隊將糧食運到烏蘇城(即今伊通縣城)河口和柳條邊伊通邊門。那時,每年春日,冰消雪化,開江開河之日,伊通河口人流車馬絡繹不絕。由於水陸交通的發展,伊通河流域的經濟空前繁榮。清光緒八年(1882年),清政府在伊通河渡口設立了州城。渡口附近的“箭亭子”不僅是聞名遐邇的商賈雲集之地,亦是滿族人習武、比箭的場所,繁盛一時,有“十個營城子,不如一個箭亭子”之説。

伊通河水最盛時,當在清同治年間,據《滿洲地誌》記載,1868年(同治七年)“伊通河中游河幅三丁(即河寬327米),水深一丈,沿河兩岸林密如壁,水清見底;游魚如梭”。而在下游的農安縣伊通河沿岸,據民-國初期縣署文件記載:伊通河兩岸從亮衣門到嗽叭營子,長200裏,寬裏許,每年夏季,水清柳綠,鳥語花香,景緻宜人。

作為千年運糧古道,伊通河不僅在東北運輸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裏也彙集了有清以來東北重要的人文景觀。明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中,有葉赫和輝發兩部發祥地在伊通河畔的璋地。“璋”,滿語,意為兩山間的狹隘地帶;伊通河上游東西連接吉林西圍場和盛京圍場的一部分阿木巴克圍場,是過去供朝廷打獵的地方,如今圍場邊緣殘存邊牆,場內留有封堆、烽台、老營房等遺蹟和時見飛禽走獸出沒的生態環境;橫跨伊通河有東北大御路和東北柳條邊。大御路又稱“大御道”,是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廷開設的一條由京師(北京)皇華驛經盛京(瀋陽)至吉林烏拉的驛道,專為傳遞皇帝聖旨及官文用。其間設驛站37處。東北大御路及驛站反映了清廷交通文化及習俗,是伊通河流域重要的旅遊景觀。

興建水庫

歷史上的伊通河有過她的光榮與自豪,也有過痛苦與哀傷。在近代史上,每至雨季,大水氾濫十數裏,周圍田地和村舍均遭水害,給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和痛苦。進入20世紀30年代後,由於年久淤塞,水土流失,加上1939年末,“京大”(注:指偽新京至大安)鐵路通車後,伊通河的水運作用大幅度降低,那時在她上面行駛的,主要為帆船,而不再是大船,長途水運也黯然失色,而由區域性水運取而代之。解放後,伊通河獲得了新生。1988年在她的上游興建了太平池水庫和新立城水庫,不但保證了市民生活用水,也大大增強了伊通河的防洪抗洪能力,但由於受上游水庫的限制,伊通河從此基本斷流。

河流治理

近年來,由於人口猛增,粗放式農業無限發展,林地幾乎變為旱田,沼澤地全部變為水田,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水土流失日益嚴重,在長春以南,伊通河主流和支流上修建塘壩水庫,使涵養水源的資源嚴重匱乏,伊通河再沒有了往日迷人的風采。欣悉長春市投資3億元打扮母親河,我打心眼兒裏高興,拯救母親河開始行動了。但是,僅長春市治理伊通河是遠遠不夠的',儘管對長春區段的伊通河治理有了大的動作,省城南100公里的源頭區怎麼辦?省城下游直至農安靠山的伊通河入江口區域又怎麼辦?近幾年我十餘次考察了全流域的伊通河,發現伊通河的兩個主要源頭,一個支流源頭,林木已砍伐殆盡,近年又雪上加霜盲目採集建築砂石,水土流失非常嚴重。伊通河最重要的支流伊丹河,每年都有數千萬立方米的土塌入河道,越來越寬的河道拱衞着一線淺淺的水流。全流域治理伊通河,特別是保護、培養和開發伊通河源頭至長春段,勢在必行。

重塑輝煌

重塑伊通河的輝煌,應從三個源頭開始,全面退耕還林,對源頭區實行局部封禁。源頭至省城100公里,立即停止盲目採集砂石,疏浚河道;兩岸各500米全部退耕還林,大面積栽種以柳樹為主的林木,依託當年皇家圍場的資源優勢,在林中建起各種動、植物試驗場地。伊通河流域文化歷史厚重,全流域治理伊通河是一項立體工程。在技術治理伊通河的同時,要兼治伊通河兩岸人文景觀。如著名的“七星落地”伊通火山羣,要建立旅遊專線;要恢復橫跨伊通河的東北大御路大孤山驛站和建於康熙年間的伊巴丹大戲樓。同時,要重建柳條邊伊通邊門。二是提高認識,痛下決心,儘快立項,投入施工。第一,退耕還林還水,建議從上游各發源地開始,河兩岸各500米栽種以柳樹為主的林木,實行封閉管理,相信30年左右,伊通河將重現天藍野碧、水清魚翔的自然景象。第二,上游(新立城水庫以上)要四減:減少水田地,減少農業用地,減少工業項目,減少伊通縣人口,向長春移民。統籌上下游產業、人口布局,把伊通縣建成生態農牧區。第三,堅決控制向伊通河排污,建立雨水與污水兩個排放系統,建污水處理廠並保證正常運行。第四,制定修建長春市區繞城河規劃。其首尾與伊通河相接,形成循環流動水系。第五,是這項工程投資巨大,涉及長春、四平、遼源等市。要打破區域限制,由省裏會同三家,聯合組成伊通河全流域治理管委會,或將伊通河流域統一劃歸長春市,不再出現“君住江之頭,我住江之尾”的現象,讓河源河尾統歸長春市管轄並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