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實習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集合8篇

實習2.81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建築類的實習報告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集合8篇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1

實習時間XX年7月初,

實習單位: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的實習。

在近9個月的實習生涯中,我有幸深度的接觸了“四川省温江中學遷建工程”和“成都飛大·都市豪庭”這兩個項目。承蒙金戈建築師的栽培,與項目組同仁的大力幫助,我才能較為合格的擔任這兩個項目的主力設計人員之一的工作。在此我對他們深表感謝。

“四川省温江中學遷建工程”和“成都飛大·都市豪庭”是兩個類型截然不同的項目。通過這兩個項目的實踐,我不僅在方案創作,施工圖技術方面有了較大進步;在與業主交流,與主管部門溝通,與相關廠家配合等這些方面也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四川省温江中學遷建工程”是一個國有資產投資的工程,總投資8000萬,土建約7000萬,總設計費138萬,建築面積約44000㎡。該工程從XX年6月開始發出設計任務,至XX年11月下旬完成從方案到施工圖的設計,是典型的“短平快”工程。但它的特殊之處還在於該工程因屬於國有資產投資項目,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必須進行招標設計。但業主方實際是以委託設計的方式,由我方進行設計。所以其間採取的一些特殊方式,通過參與實施,我也有了相應的瞭解。在該項目中,我完成了教學區子項中3棟教學樓及教師辦公樓,共11000㎡的設計,以及總圖設計。這是我實習完成的第一個全過程設計,讓我收益非淺,也為我能較好的完成 “成都飛大·都市豪庭”項目作了一個啟蒙教育。

“四川省温江中學遷建工程”由於完成的較早,所以後來的施工招標答疑,施工圖交底等環節,我也親自參與,所以“四川省温江中學遷建工程”項目對我來説算是第一個真正全程經歷的項目。能在實習的過程中就有這麼完整的工作經歷,我感到自己非常的幸運。

“成都飛大·都市豪庭”是一個建築面積約17萬㎡的商住樓,是由房地產商開發。由於業主方已有一國外事務所為其完成方案設計,顧我方是由初步設計開始到完成施工圖。該工程主要的特點是,結構體系複雜(高位轉換),裙房單層面積大,消防需求大(單層疏散寬度約54M)。所以需要與結構,設備以及相關廠家不斷配合,並且協調各專業,團結高效的推進整個設計進度。這對建築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在這個過程中,我通過向副設總金戈以及團隊中其他建築師的學習,以及自己與其他專業和廠家的配合,在此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成都飛大·都市豪庭”這個項目中,深刻的讓我感受到,為房地產商這類的私人業主設計和做公建設計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過程。“成都飛大·都市豪庭”項目是一個不斷反覆漸進的過程。尋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得開發商對設計規範,規劃條例,國家政策等都在不斷想方設法的嘗試着不同程度的突破,這為我們設計人員的設計帶來了許多的額外的挑戰。並且如何處理業主方的這些要求和設計過程中非我方原因造成的增加額外工作量的收費等問題,都是成為一個高級建築師必備的能力,對我而言,現在算是有了一點點的積累和體會。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2

實習對於我來説是很陌生的字眼,因為我十幾年的學生生涯沒有經歷過實習,這是第一次實習,他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就像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係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於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中。

由於時間短暫,在那幾個月裏就接觸到這些東西,但是我很知足。

不實踐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踐後才知道什麼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麼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才體會到並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

  實習的內容:

一開始到這工地的雛形還沒有,只看見一個基坑。我們被分到放線組,放線是建築的基礎,對於我們初學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間,我對水準儀﹑經緯儀有了更好的瞭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測量儀器,更讓我在工地上實踐了儀器的觀測,使我適應了在不同條件下操作儀器。

上夜班是一種讓我們在更惡劣的條件下適應實地操作的技能,要適應最惡劣的環境才能更好的鍛鍊自己,讓我們學到更多更堅實。現在北方的夜晚是寒冷的,在睏乏和寒冷的交加中,還要完成測量任務,這是一個對於我們剛實習的大學生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體現我們適應能力的考驗。

伴隨測量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實我們的實習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磚……是鍛鍊我們的意志。雖然我們對於這些鍛鍊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時也磨練了我們,然我們體會到社會的味道,讓我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們要慢慢適應工地生活。

五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五個月的生活總算是充實的,該做的也做過了,該經歷的也在慢慢經歷,相信今後還有更精彩的生活,我期待着。

  實習的經驗及收穫:

本此實習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通過這次實習我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説以後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鍊,不論以後做什麼工作心中都(來自: 書 業網:shu'hu實踐報告)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

目前,我國建築市場的發展還不是很完善,信息缺乏,管理力度不夠,建築規範和相關法律法規沒有徹底的貫徹和執行。在實習現場,同樣存在着許多問題。比如施工準備不足,道路以及臨時設施都沒有達到規範要求,沒有采取雨季施工措施,鋼筋不注意保養,浪費嚴重等等。相信隨着制度的發展完善,各種問題都應該會解決和避免的。

在施工過程中,很多時候實際施工操作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並不一定相符合。比如:一根寬300㎜的樑其下部鋼筋為6φ25 3/3,在理論上要求保證鋼筋間的最小間距>25㎜,但在實際操作時是因為某處鋼筋太多而往往辦不到。這就需要多年的施工經驗積累同理論知識相結合,做出適當的變通。我們必須學好紮實的理論知識,很多東西雖然説都在課堂上學過,可我們還沒有學精,沒有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資本,不能夠學以致用。不管將來從事施工或者設計,都需要我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多發問,需要我們不斷的積累和廣泛收集信息。我們生活的四周,許多東西都是值得去學習去思考的。因此,我們需要打下紮實的基本功,牢固掌握專業知識,培養自己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上站穩腳跟。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建築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瞭解。應該説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識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識圖時知道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在放線時哪些地方該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達到能施工又符合規範要求,達到設計、施工標準化。沒有這次實習也許只是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會考慮太多的問題,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圖紙是否能施工。工地雖苦,但能學的是一些現實東西,鍛鍊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實習五個月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首先,通過這個月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親身經歷,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建築的構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又充滿期望的日子,學習的閒暇時總是憧憬着背起行囊,遠離親人朋友以及師長護佑,去走真正屬於自己的路。然而當我們終於可以像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鷹般離開長者們搭建好的巢穴,獨自一人走上社會工作這個大舞台時,卻發現人生的道路原來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歷一番狂風暴雨的。短短一月的實習生活中,讓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會對我以後工作有很大幫助的,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會,第一次走向工作,感覺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實習實質是畢業前的模擬演練,在即將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之即,這樣的磨礪很重要。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開來,真正使所學所想有用武之地。 總結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3

實習時要帶着問題去,學的東西才多,才有用,同時你問的問題水品的高低,會給你的師傅不同的看法,直接影響到師傅帶你的質量了。

實習結束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首先,通過四周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比如,鋼筋的綁紮,底層基礎鋼筋的綁紮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裏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即4根鋼筋裏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儘量放在受壓區內。在砌牆的過程中,如遇到牆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牆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熱的時候要注意養護。

基礎部分

1、建築物的地基如果是天然地基,它的地基承載力是多少?

2、建築物的地基如果是人工地基,採用人工地基的原因?

3、此建築物採用哪種地基處理方法?為什麼採用這種方法?

4、此建築物採用的是哪種基礎形式?為什麼採用這種形式?

5、如果是開挖基槽的,基槽寬度是如何確定的?與基礎底寬是否相同?

6、基槽的開挖深度是如何確定的?是怎樣控制的?

7、怎樣計算基礎的埋深?

8、基槽(坑)是否放坡?放坡值多大?是否做土壁支撐?

9、基槽開挖對周圍建築物是否有影響?如有,是如何處理的?

10、基礎混凝土的標號是多少?基礎鋼筋直徑是多少?用量多少?各鋼筋有什麼作用?

11、建築物是否設地下室?地下室的用途是什麼?地下室通向首層的樓梯形式是什麼?設幾個樓梯?

12、地下室的採光是如何處理的?是否有自然採光?

13、地下室的防潮是如何處理的?敍述具體構造做法。

14、地下室是否需作防水處理?如何防水?防水的構造做法。

15、此建築物基礎工程部分遇到了哪些特殊問題?是如何處理的?

16、基礎工程部分是否採用新的施工方法和技術?

牆體部分

1、建築物的結構型式?

2、辨析哪些是承重牆?採用的哪種承重方案?

3、牆體是採用何種砌築材料?牆體厚度有幾種?

4、磚牆磚的標號是多少?採用什麼砌築砂漿?標號是多少?

5、磚牆採用哪種組砌方式?砌築高度是怎樣控制的/

6、是否設構造柱?在何處設?構造柱處牆體是如何砌築的?是否留馬牙槎?

7、牆長度與磚模數不符是如何處理的?

8、建築物勒腳的構造做法。

9、牆下防潮層的位置在何處?構造做法是怎樣的?

10、建築是否設圈樑?設置的位置在何處?圈樑的尺寸是多少?配筋量是多少?

11、牆體是否設變形縫?是什麼縫?設置的位置在哪裏?縫寬多少?是怎樣蓋縫的?【建築實習存在不足】

12、如採用砌塊牆,砌塊牆是否是承重牆?採用哪種砌塊?砌塊的尺寸是多少? 採用什麼砌築砂漿?標號是多少?縫寬多少?是否加鋼筋帶?怎樣加設的?

13、牆的裝修內外做法是哪種?敍述具體的構造做法。

14、牆的平整度是怎樣檢查的?允許偏差是多少?牆的垂直度是怎樣檢查的?允許偏差是多少?

15、牆體砌築過程中有哪些留槎的部位?如何留的?

16、牆體工程中應用了哪些新材料、新技術施工?

樓板部分:

1、現場分析肋樑樓板主次樑傳力體系。是否設了邊樑?為何設?

2、現場觀察肋樑樓板的主次樑、跨度及樑截面尺寸和板的分格尺寸。

3、現場觀察某樑墊的材料、做法和作用。

4、認識某井式樓板的跨度及分格情況?為何採用雙向板?

5、無樑樓板的柱子如何處理?

6、 預製標準管溝蓋板的板跨、厚度及配筋?

7、 預製闆闆縫如何處理?預製板與牆、樑的連接如何處理?樓板上遇隔牆時如何處理?

8、 現澆板的配筋如何佈置?各鋼筋有什麼作用?現澆大面積樓板後澆帶如何留設和處理?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4

一、概述

房屋建築學是研究房屋的構造組成、構造原理及構造方法的一門課程,同時還包括介紹建築設計的一般原則的教學內容。因此本課程在土建類專業的課程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構造組成研究房屋的各個組成部分及作用。構造原理研究房屋各個部分的構造要求及符合這些要求的構造理論。構造方法研究在構造原理的指導下用性能優良經濟可行的建築材料和建築製品的構成建築結構配件以及構配件之間的連接方法。建築設計知識研究建築空間的構成組織功能和外觀形象的基本概念及一般原則。

二、實習目的

1、通過參觀實際建築,加強了我們對建築施工圖的認識,瞭解了建設項目的總體設計,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平面佈置、立面形式、結構佈置、裝飾構成等特點。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及閲讀施工圖紙,還在老師的引導閲讀了整套圖紙,進一步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

3、通過實習,瞭解建築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瞭解建築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實習,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同時為以後的專業知識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實習安排

按照建築工程管理的實習計劃和日程安排,我們進行了為期五天的認識實習。

四、實習收穫彙總

下面就實習與理論知識結合及得到的收穫做一些總結。

(1)結構形式

當今的建築主要採用的是框架結構或者是框架剪力牆結構,磚混結構也採用但用的比較少。我們所參觀的兩個施工工地都採用的是框架。剪力結構。它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築平面佈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性能。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佈置一定數量的剪力牆,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築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牆,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牆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於純框架結構中的框架,剪力牆在框剪結構中也不同於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

(2)構造柱

磚混結構設計中,為了加強建築物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使建築物在地震中避免或減輕破壞,根據抗震規範,我們設置一定數量的圈樑和構造柱,來增強和提高建築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構造柱的設置位置的規定:規範規定無論房屋的層數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應在外牆四角、錯層部位橫牆與縱牆交界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外牆和內橫牆交接處。樓梯間四角最好設置。上人屋面的女兒牆也應設置構造柱。跨度比較大的樑,如果不設置牆垛或墊塊,也應有構造柱。而在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為了加強砌塊隔牆的整體性,應在砌塊隔牆的適當位置設置構造柱或圈樑,具體設置位置和磚混結構的一樣。

(3)施工縫、變形縫和後澆帶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因混凝土先後澆注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他們的作用是保證房屋在正常温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或地震時有一些自由伸縮,以防止牆體開裂,結構破壞。而後澆帶是在高層建築中來代替變形縫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縫寬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縫隙暫時不澆注混凝土。縫中鋼筋可採用搭接接頭,等荷載差不多穩定時,一般是結構封頂兩個月後再澆注混凝土。後澆帶都是用於建築長度大於50米的建築。而當建築長度小於50米時並且是框架結構,這時為了保證建築物的整體性和一定的剛度,就的設置單元牆來增加建築物的整體性和剛度。

五、總結

通過這一次認識實習,我對相關的專業知識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學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觸的東西,受益頗豐。深入工地一線的參觀,使我能夠將所學理論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系統地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深化了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初步體會到建築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的工作特點,熟悉了工程設計與施工現場的各種技術和管理工作,在實習中,我發覺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和培養,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思想準備。此外,通過實習,我開闊了視野,增加了對建築施工的理性認識。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5

作為建築學專業的學生,這個暑假選擇了在建築設計公司實習。一者是想了解建築設計的過程;再者是想接觸一些在學校裏不曾接觸過的內容。並且藉此明確自己在學校學習的目的,為以後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做準備。 這個暑假的8月18日至9月30日,我在上海品林國際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進行了為期六週的實習。

在實習之前,想象着所內的工作一定和平時在學校學習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一直覺得學校裏的建築設計課程畢竟對我們的思維沒有很大的束縛,儘可能地讓我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設計所內的工作是為客户設計的工作,必然要考慮客户的要求,所以所內的建築設計工作想當然地也會更現實,更追求實在的功能和效益。所以在我的印象中,設計公司的工作和學校的學習是完全不同的。於是帶着好奇,忐忑的心情,懷着重新學習的目的進入了公司

然而進入公司後才知道真實的設計工作並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樣的,也並不是和學校裏的教學毫無聯繫的。在這裏,也會找到學校裏的那份熟悉,這才發現自己也並不完全是建築設計的門外漢。雖然對於我來説,三年來學到的方法相對於這裏來説,只是一些入門知識,但是這也意味着我已經接觸了建築設計,接下來的將是不斷的深入,不斷地瞭解,不斷的熟悉,掌握,以至最後的駕馭。這個過程是我必須要面臨的,同時因為我知道它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也知道它的艱鉅性,所以我必須對此作好充足的準備,而且要明確自己的方向,而實習無疑是最直接的瞭解過程,明確方向的最好方法。這也是實習剛開始後深化了的目的。

在公司內看到建築設計工作者們每天的工作,幾乎每天每時每刻都是和圖紙打交道,每項設計從剛開始的規劃到後來的細心佈置,都是由圖紙語言來表達的,包括與甲方的交流,都是以圖紙為基礎,可以説,圖紙是一項設計由始至終的依託,是設計方案的表達,是建築師思想的現實存在形式。這與學校里老師説過的"圖紙才是建築師設計方案的最好表達"是相吻合的。不過不同的是,對於我,至少是現在的我來説,重點還是在練習基礎,也就是説現在我的圖紙是在個人手工方式下完成的,雖然説這考驗了我們設計,繪畫各方面的才能,但是畢竟只靠個人能力,還是限制了圖紙的更好表現,而所內的設計,不管是初步設想,還是最終方案,不管是施工圖,還是表現圖,都是在計算機上完成的,這也意味着在完成了基礎課程後,我還必須學習掌握計算機繪圖,這才是不可或缺的設計技能。

一個月以來,我用到了幾乎所有我在學生生涯中學習過的電腦軟件作為開展工作的工具,甚至一些我還沒有學過和接觸過的電腦軟件。作為一名學生,能夠操作使用電腦軟件就已經達到學習目標;而作為一名設計人員,能夠快速熟練地運用和操作各種電腦軟件才能夠滿足工作上的要求。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我只是學過一些基本的AutoCAD的使用操作方法,而在規劃設計院的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我幾乎每天都要與這個軟件打交道除此之外,我還遇上了一個完全陌生的電腦軟件。記得在第一天的實習中,我的一個任務就是利用這個電腦軟件分析日照,對於從來沒有使用過這個軟件的我來説,這簡直就是一次高難度挑戰。不過沒辦法,我只能硬着頭皮,通過自己的理解、摸索以及不厭其煩地請教同事,用了一天半才馬虎勉強地完成了別人需要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在完成首個任務的同時,也令我認清了一個嚴峻的事實,就是對電腦軟件的不熟練甚至不熟悉成為了制約我開展工作的瓶頸,而且不僅僅是電腦軟件使用的熟練程度,將決定着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對電腦軟件的學習和再學習,成了我的新任務。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通過不斷的幫助同事們修改圖幅,強化了我對AutoCAD的使用熟練程度,大大增加了畫圖的效率

在實習中,看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務,大家分工明確,努力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同時又合作着爭取最終的工作目標。雖然對於現階段的我來説還不能參與到真正的工作中,但是作為旁觀者,學習者,也可以學習到具體設計任務的計劃步驟,感受到時而緊張,時而舒緩的工作節奏。而且通過學習,也瞭解了現實建築設計中的很多規範條例,當然還有許多規範之外的現實因素,對此,也領悟到建築並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現實的存在,它並不只是一個思維的過程,更是一個需要付諸實踐的工程,這些也把我從純理論的教學模式中拉向了更為現實的建築。也因此我認識到學校給了我們足夠的空間想象我們理想中的房子,但是我們並不能只侷限於此,首先必須明白自己學習的目的,對於我,知道自己不想只做一個建築的空想家,評論者,所以在放任自己的思維後,還是要回到生活中,努力讓自己想象中的房子成為現實。

實習中,也看到設計者儘自己所能地讓建築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但同時,決定建築發展方向的不僅只有設計者,還有建築的最終消費者———甲方。方案在不同階段都必須經歷和甲方的交流修改後才能繼續前進。理所當然,作為建築師,設計是方法,而為人們創造舒適的工作,生活空間才是目的。在實習中,我也認識到只有熱愛生活的建築師才能創造出舒適,理想的空間。所以,技能固然重要,但是一顆熱愛生活,珍惜生活的心更是可貴。

在這次實習中,雖然還無法參與到真正的設計中去,但是六週實習中的所見所聞同樣也是值得珍惜的收穫,也正是因為這些所見所聞,才有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這些所思所想也就是實習中最大的收益,是實踐計劃的目的所及。

現在我還在學校學習,而學習的根本任務也就是為以後的工作作準備,實習是工作的前奏,是連接學校和社會的橋樑,實習中與社會的點滴接觸對於學生來説,可能就是現有的社會經驗的全部,在我覺得,實習是對自身專業知識的完善,是對社會工作的熱身。所以實習中所瞭解的專業知識,我將帶入以後的學習中;實習中所接觸的現實社會,我將保留到畢業後的工作中。正如累積一磚一瓦,築就宏偉建築;不論學習,工作,生活中,拮取點滴智慧,也能匯成無限空間。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6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對工程造價和建築施工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瞭解工程造價的基本操作程序、工作方法,瞭解施工工序、施工過程。在實訓工作中重點解決建築施工工藝、材料及機具類型,瞭解人工單價、材料單價、機械台班單價構成及常用材料單價、機械台班單價,瞭解管理費構成。

2。通過理論聯繫實踐加深對已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畢業後能更好的適應市場的需求和社會的發展。

  二、 實習時間

20xx年5月8日~~~20xx年5月22日

  三、 實習地點

XXXXXXX

  四、 實習單位

XXXXXX

  五、 實習部門

預算科

  六、 實習單位介紹

XXXXXX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XXXX年X月,具有工程造價諮詢、工程建設監理、工程招標代理資質,在XX市工商管理局註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工程項目管理公司。

經營範圍:

工程造價諮詢: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工程量清單及計價、預算、結(決)算、概算、投資估算、項目經濟評價報告的編制與審核;建設項目(工程)全過程或若干階段造價管理與服務;工程造價經濟糾紛的鑑定和仲裁的諮詢;提供工程造價信息服務等。

工程建設監理:市政公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房屋建築工程等建設監理諮詢與服務。

工程招標代理:各種工程招標代理諮詢與服務。

  七、實習崗位介紹

我所在的單位實際工作人員並不多,我主要從事預算工作,需要時會去現場看一看,有的時候會做一下尺寸測量,以便於算量。實習期間算是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基本功為第一首要。手工算量是第一步,也是必經之路。看懂圖紙當然是重中之重,其次最為重要的是對定額裏計算規則的熟記,對各種圖集的識別與使用。預算時需要的輔助工具也很多,EXCEL對數據的記載,廣聯達軟件的圖形算量,求實軟件的計價……

  八、 實習內容及過程

由於自身的需要,前段時間剛剛參加完XXX考試,並剛剛得知自己如願以償,雖然還會上學,但四個月的假期自己還是不能閒着,實習對我來説還是必要的,因為實習階段是我們積累工作經驗的重要階段。它讓我們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是我們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坡道。減少自己將來踏入社會的一些盲目性,讓自己在今後的工作道路中能夠走的更自信。

我在實習過程中有不少的收穫,實習結束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在工程部領導的教育和培養下,在同事們的關心和幫助下,自己的工作、學習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個人綜合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實習期間,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勞,努力工作,在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同時,積極主動地協助其他同事開展工作,並在工作過程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得到更多的鍛鍊。

實習中我主要做了看圖紙、熟悉規範定額、清單,並依據定額和清單規範做簡單的造價,預算,和在施工現場實踐。現在回頭看,我還是做了很多工作。首先剛進公司的第一天,就是先拿一個較為小的工程進行手工算量,我的第一份圖紙是九台市土門嶺藍莓基地辦公樓,一個2層磚混結構的工程。

因為自己並沒有實際經驗,所以只能在文字上對各種結構加以瞭解: 磚混結構是指建築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牆、 柱等採用磚或者砌塊砌築,橫向承重的樑、樓板、屋面板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也就是説磚混結構是以小部分鋼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磚牆承重的結構。磚混結構是混合結構的一種,是採用磚牆來承重,鋼筋混凝土樑柱板等構件構成的混合結構體系。適合開間進深較小,房間面積小,多層或低層的建築,對於承重牆體不能改動,而框架結構則對牆體大部可以改動。

框架結構是指由樑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樑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適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採用結構的房屋牆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預製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巖、空心磚或多孔磚、浮石、蛭石、陶粒等輕質板材等材料砌築或裝配而成。框架結構構件截面較小 ,它的受力特點類似於豎向懸臂剪切樑,樓層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層框架在縱橫兩個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這時,現澆樓面也作為樑共同工作的,裝配整體式樓面的作用則不考慮,框架結構的牆體起圍護和分隔作用,框架結結構的特點是能為建築提供靈活的使用空間,但抗震性能差。

框架—剪力牆結構,俗稱為框剪結構。主要結構是框架,由樑柱構成,小部分是剪力牆。牆體全部採用填充牆體,由密柱高梁空間框架或空間剪力牆所組成,在水平荷載作用下起整體空間作用的抗側力構件。適用於平面或豎向佈置繁雜、水平荷載大的高層建築。框剪結構的變形是剪彎型。眾所周知,框架結構的變形是剪切型,上部層間相對變形小,下部層間相對變形大。剪力牆結構的變形為彎曲型,上部層間相對變形大,下部層間相對變形小。對於框剪結構,由於兩種結構協同工作變形協調,形成了彎剪變形,從而減小了結砍的層間相對位移比和頂點位移比,使結構的側向剛度得到了提高。 水平荷載主要由剪力牆來承受。從受力特點看,由於框剪結構中的剪力牆側向剛度比框架的側向剛度大得多,在水平荷載作用下,一般情況下,約80%以上用剪力牆來承擔。因此,使框架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所分配的樓層剪力,沿高度分佈比樣均勻,各層樑柱的彎矩比較接近,有利於減小樑柱規格,便於施工。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7

建築實習報告素材

根據學校安排我於xxxx年xx月xx日到武漢第xx建築公司武漢xxx項目部進行建築施工實習,這是一個讓我瞭解施工現場的好機會,讓我更深一步的瞭解理論與實際的差別。

一:工程簡介

本工程是武漢市xxxx國企投資公司開發的公寓樓,承建單位是武漢第xxx建築公司,分別是五號和六號樓,及高爾夫球健身樓,地基由xxx第四樁基公司承建。由北京xxxx設計院設計。採用框架剪力牆結構,柱子為異性柱。面積為13000平方米,由3棟樓組成的商住樓,現澆鋼筋混泥土六層框剪結構。

二實習內容

1:木工

1)模板的種類及製作方法;

2)各種結構模板安裝的質量標準;

3)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質量標準;

4)現澆結構模板拆除的時間和順序;

5)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項;

6)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維修的方法及要求;

2:鋼筋工

1)鋼筋的種類及外形特徵;

2)鋼筋的焊接方法及質量要求;

3)鋼筋冷加工的方法及工藝;

4)鋼筋的綁紮的方法及質量要求;

5)鋼筋綁紮的搭接長度要求;

6)各種構件保護層厚度的控制方法;

7)掌握隱蔽工程記錄方法及主要內容;

3:混泥土工

1)攪拌機的種類,規格,拌和的原理;

2)震動器的種類,適用範圍;

3)施工配合比的換算及標誌牌的內容;

4)施工縫的留設及其處理方法;

5)混泥土的養護方法及要求;

6)混泥土表面缺陷產生原因及預防處理方法;

7)混泥土工程的質量檢查內容;

三收穫與體會

首先説實習對我來説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為我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也經歷過很多的實習,但這次卻又是那麼的與眾不同。他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生活、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係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於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也是我建立信心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對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緊張的一個月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一個多月裏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穫。實習結束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首先,通過一個多月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比如説混泥土的裂縫原因及處裏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那我就説説我的見解吧:

1裂縫的原因

混凝土中產生裂縫有多種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濕度的變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勻性,以及結構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鹼骨料反應),模板變形,基礎不均勻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熱,內部温度不斷上升,在表面引起拉應力。後期在降温過程中,由於受到基礎或老混凝上的約束,又會在混凝土內部出現拉應力。氣温的降低也會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當這些拉應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時,即會出現裂縫。許多混凝土的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或變化較慢,但表面濕度可能變化較大或發生劇烈變化。如養護不周、時干時濕,表面幹縮形變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也往往導致裂縫。混凝土是一種脆性材料,抗拉強度是抗壓強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時的極限拉伸變形只有(0.6~1.0)104,長期加荷時的極限位伸變形也只有(1.2~2.0)×104.由於原材料不均勻,水灰比不穩定,及運輸和澆築過程中的離析現象,在同一塊混凝土中其抗拉強度又是不均勻的,存在着許拉能力很低,易於出現裂縫的薄弱部位。在鋼筋混凝土中,拉應力主要是由鋼筋承擔,混凝土只是承受壓應力。在素混凝土內或鋼筋混凝上的邊緣部位如果結構內出現了拉應力,則須混凝土自身承擔。一般設計中均要求不出現拉應力或者只出現很小的拉應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卻到運轉時期的穩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內部引起相當大的拉應力。時温度應力可超過其它外荷載所引起的應力,因此掌握温度應力的變化規律對於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和施工極為重要。

2温度應力的分析

根據温度應力的形成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早期:自澆築混凝土開始至水泥放熱基本結束,一般約30天。這個階段的兩個特徵,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熱,二是混凝上彈性模量的急劇變化。由於彈性模量的變化,這一時期在混凝土內形成殘餘應力。

(2)中期:自水泥放熱作用基本結束時起至混凝土冷卻到穩定温度時止,這個時期中,温度應力主要是由於混凝土的冷卻及外界氣温變化所引起,這些應力與早期形成的殘餘應力相疊加,在此期間混凝上的彈性模量變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卻以後的運轉時期。温度應力主要是外界氣温變化所引起,這些應力與前兩種的殘餘應力相迭加。根據温度應力引起的原因可分為兩類:

(1)自生應力:邊界上沒有任何約束或完全靜止的結構,如果內部温度是非線性分佈的,由於結構本身互相約束而出現的温度應力。例如,橋樑墩身,結構尺

寸相對較大,混凝土冷卻時表面温度低,內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現拉應力,在中間出現壓應力。

(2)約束應力:結構的全部或部分邊界受到外界的約束,不能自由變形而引起的應力。如箱梁頂板混凝土和護欄混凝土。這兩種温度應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幹縮所引起的應力共同作用。要想根據已知的温度準確分析出温度應力的分佈、大小是一項比較複雜的工作。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依靠模型試驗或數值計算。混凝土的徐變使温度應力有相當大的鬆馳,計算温度應力時,必須考慮徐變的影響,具體計算這裏就不再細述。

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縫的措施

為了防止裂縫,減輕温度應力可以從控制温度和改善約束條件兩個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採用改善骨料級配,用乾硬性混凝土,摻混合料,加引氣劑或塑化劑等措施以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時加水或用水將碎石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築温度;

(3)熱天澆築混凝土時減少澆築厚度,利用澆築層面散熱;

(4)在混凝土中埋設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氣温驟降時進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發生急劇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長期暴露的混凝土澆築塊表面或薄壁結構,在寒冷季節採取保温措施;改善約束條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縫分塊;

(2)避免基礎過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過大的高差和側面長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強養護,防止表面幹縮,特別是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對防止裂縫是十分重要,應特別注意避免產生貫穿裂縫,出現後要恢復其結構的整體性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施工中應以預防貫穿性裂縫發生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為了提高模板的週轉率,往往要求新澆築的混凝土儘早拆模。當混凝土温度高於氣温時應適當考慮拆模時間,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縫。新澆築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出現“温度衝擊”現象。在混凝土澆築初期,由於水化熱的散發,表面引起相當大的拉應力,此時表面温度亦較氣温為高,此時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驟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從而在表面附加一拉應力,與水化熱應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幹縮,表面的拉應力達到很大的數值,就有導致裂縫的危險,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後及時在表面覆蓋一輕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對於防止混凝土表面產生過大的拉應力,具有顯著的效果。

加筋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温度應力影響很小,因為大體積混凝土的含筋率極低。只是對一般鋼筋混凝土有影響。在温度不太高及應力低於屈服極限的條件下,鋼的各項性能是穩定的,而與應力狀態、時間及温度無關。鋼的線脹係數與混凝土線脹係數相差很小,在温度變化時兩者間只發生很小的內應力。由於鋼的彈性模量為混凝土彈性模量的7~15倍,當內混凝土應力達到抗拉強度而開裂時,鋼筋的應力將不超過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鋼筋來防止細小裂縫的出現很困難。但加筋後結構內的裂縫一般就變得數目多、間距小、寬度與深度較小了。而且如果鋼筋的直徑細而間距密時,對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較好。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表面常常會發生細而淺的裂縫,其中大多數屬於幹縮裂縫。雖然這種裂縫一般都較淺,但它對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響。為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防止開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確使用外加劑也是減少開裂的措施之一。例如用減水防裂劑,筆者在實踐中總結出其主要作用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細孔道,水蒸發後毛細管中產生毛細管張力,使混凝土幹縮變形。增大毛細孔徑可降低毛細管表面張力,但會使混凝土強度降低。這個表面張力理論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國際上所確認。

(2)水灰比是影響混凝土收縮的重要因素,使用減水防裂劑可使混凝土用水量減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縮率的重要因素,摻加減水防裂劑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強度的條件下可減少15%的水泥用量,其體積用增加骨料用量來補充。

(4)減水防裂劑可以改善水泥漿的稠度,減少混凝土泌水,減少沉縮變形。

(5)提高水泥漿與骨料的粘結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縮時受到約束產生拉應力,當拉應力大於混凝土抗拉強度時裂縫就會產生。減水防裂劑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強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摻加外加劑可使混凝土密實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減少碳化收縮。

(8)摻減水防裂劑後混凝土緩凝時間適當,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熱基礎上,避免因水泥長期不凝而帶來的塑性收縮增加。

(9)摻外加劑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減少水分蒸發,減少乾燥收縮.許多外加劑都有緩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們在工程實踐中應多進行這方面的實驗對比和研究,比單純的靠改善外部條件,可能會更加簡

建築類的實習報告 篇8

西安是我國最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次的建築認知實習選擇在西安,更多的是它有較為完善的歷史風貌,在現代建築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許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築與在它基礎之上做出的現代建築進行對比,激發我們去思考。在這裏先介紹幾個西安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築。

大雁塔是西安古城的標誌。大雁塔又名慈恩寺,位於西安市區南郊,為唐代長安城內保留至今的重要建築之一,建於唐永徽三年,初建時為方形五層樓閣式塔。史載:建築大雁塔是用來保存唐高僧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和佛像。武則天長安年間因倒塌而重建,高十層,後被戰火毀掉上部三層,剩餘七層,後唐長興年間曾經修繕。明萬曆年間在塔身外面包砌一層面磚,形成今日的外風。大雁塔現為方形七層樓閣式塔,塔身結構為磚砌單層塔壁,內各層架樓板,設木樓板直通頂層。塔外壁磚砌立柱,表現開間數目。各層挑檐用磚砌作疊澀牙子,塔頂為定瓶葫蘆。整個塔造型雄偉穩健,風格樸實,為唐代樓閣式塔的典範。

與大雁塔齊名的是小雁塔,小雁塔建於唐景龍年間,平面方形,明嘉靖三十四年關中大地震,震落塔剎和塔頂兩層。塔身現今剩餘十三層,殘高約四十四米,開式為密檐式佛塔。塔身結構為單層塔壁,內部設林樓梯直通塔頂,各層挑檐用磚砌作疊澀,下檐砌菱角牙子。外壁南北開闢券門。塔身逐層遞減,疊澀漸次收分,造型俊秀挺拔,俏麗柔和,為唐代密檐式塔的典範。

從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造型和特點可以看出,唐代的技藝已完全可以建造高層建築,因塔大部分採用木構架,雖歷經數次大地震卻完好無損,但因木構架不利於防火,難免會因人為或自然雷火而毀壞。因而,中國古建築保留至今的屈指可數也就不足為怪了。如今大雁塔周圍已經佈置成一個大型的休閒文化廣場,成為西安市一個展示以唐文化為主的主題廣場。

鐘鼓樓也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位於西安的中心地段,周圍有大量的古典式建築,而且現今又出現了許多國外的建築,如何組織古代建築與現代建築的地位與關係是關係到西安城市發展的重要問題。

同時還有古城牆的與周圍環境的有效結合問題,西安的古城牆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牆,在我國的建築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西安市在保留了城牆之後,如何更好地利用城牆的景觀作用。

張綺曼教授指出,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不可能定應該説在西安做現代的建築是有相當大的難度,西安一個古老的城市,建築風格已經完全成熟,在這樣的基礎上如何能夠融入地方特色是建築師們要思考的問題。

定位在一個朝代的建築風格上,若按照一個朝代的風格進行統籌也不太容易。西安城應該用傳統的風格來統一建築風貌,不主張復古、仿古,但傳統的符號、文脈和地域特點應體現於當今的建築風格里。

在西安的日子裏我們也認識到了在西安大部分的建築都是仿唐式的建築,如大雁塔廣場兩側的建築風格是完全的唐式風格,還有鐘鼓樓廣場周圍,也有不少的仿唐式建築,唐式建築已經完全充斥於西安的大街小巷,但是在西安我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不僅在西安,在國內也是普遍的現狀,就是外貌類似古代風格的建築太多,其結構完全都是鋼筋水泥,僅為形似古建的虛殼罷了。在我國專門從事研究古典建築的人員少之又少,能把古建築用在現代社會的例子就沒有幾個了,象我們這樣一個泱泱大國,竟然沒有象日本那樣的專業,完全用古典傳統做法研究古建,不得不説是一件可悲的事。

去過西安的人也都知道,鐘鼓樓廣場,西門內建築,風格類似徽派,甚至還有山牆,我對古建民建所知甚少,但是至少應該不是唐代建築元素吧。還有西安的大街上也出現了西方建築,西方的設計文化是建立在近代科學和現代文明的基礎之上,它的主要特徵是空間的幾何化,用機械論的觀點來解釋自然,設計思想主要是‘以人為中心的文化價值觀’,這與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完全對立的。在這樣一個風格不統一的城市裏沒有真正的體現出一個地區的文化特徵,屋頂斗拱滿大街擺只能歸結為中國城市發展中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單調與重複性,城市定位的過度絕對化。過度強調單一價值單一形式,只能讓城市的"有機更新"和"可持續發展"成為空談,只留下一個沒有靈魂的驅殼。

做西安的建築,張錦秋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成功的例子,不但黃帝陵還有陝西曆史博物館等等肯定能夠留傳後世的,新建的大唐芙蓉園更是讓人感覺仙境一般,張錦秋就是擅長從唐代的風格中提取設計元素,真正地從地域特色出發,不只是簡單地追求形似,而是做到了真正的神似。我們需承認張錦秋對古典建築造型法則的把握能力如何能夠繼承我們自己的古典,我們需要作的事情很多。如何能讓這樁數千年的古樹抽新枝,發新芽,是我們每個後來人的責任。,作為建築學專業的學生我們更是任重而道遠。

從西安的建築風格上我對建築的地域特色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設計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是指設計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各個以及本區域歷史所遺留的種種文化痕跡,並具有極強的可識別性。由於許多極具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及藝術品均是在與世隔絕的狀態中發展演變而來的,即使是在以往有限的交流和互通下其同化和異化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因而可識別性是非常明確的。因此真正的地域主義形式應該是一個地方的人文、地理、氣候、環境等一系列的因素所構成的,講地域主義如果忽視當地的人文、地理、氣候是不可能的。真正好的地域主義一定是切合當地發展的,是更多地挖掘文化、地域內涵的東西。

可以説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特色,一個地區也會有一個地區的特色。世界有許多不同風格的建築,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風格與文化。大到國外,如地中海地區的通身白色外殼,英國的哥特式建築,埃及的金字塔;小到中國各地的民居,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客家的土樓,皖南的粉牆黛瓦,還有陝西的窯洞,傣族的竹樓,不同的地方形成各具風格的建築文化。建築的地域性從廣義上來講,它首先受地理的氣候,區域的影響,比如説在我們南方地區,炎熱地區跟北方寒冷地區建築顯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地區,山區的建築和濱河的建築也是不雷同的。

關於建築的地域特徵,何鏡堂教授説過這樣的話:“建築是一個地區的產物,世界上是沒有抽象的建築的,只有具體的地區的建築,它總是紮根於具體的環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的影響,受具體的地形條件,自然條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築地段環境所制約。”從廣義上來講,建築首先受地理的氣候,區域的影響;從狹義的角度來講,建築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築地段的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和城市周圍的建築的環境;建築的地域性還表現在地區的歷史,人文的環境之中,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人們長期生活決定了歷史文化的傳統。

建築的地域性,從狹義的角度來講,我認為主要是指建築地段的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和城市周圍的建築的環境。這是具體影響和制約建築空間和平剖面設計的,乃至建築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築師要以生態觀的角度順應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與地段環境,融為一體,要用城市的觀點看建築,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體的佈局和肌理,以及建築與自然的關係,在體形、體量、空間佈局,建築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採用與地區相適應的技術條件手段,再結合功能,整合,優選,融會貫通,就有可能創造出有個性的精品。

我想建築是一個地區的產物,世界上是沒有抽象的建築的,只有具體的地區的建築,它總是紮根於具體的環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的影響,受具體的地形條件,自然條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築地段環境所制約的,這是造就一個建築形式和風格的一個基本點。

當然,建築的地域性還表現在地區的歷史,人文的環境之中,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人們長期生活決定了歷史文化的傳統,建築師應該在地區的傳統中,來尋根,發掘有益的“基因”,與現代科技文化相結合,使現代建築地域化,地區建築現代化,我覺得這才是建築師真正廣闊的創作空間,也是建築師取之不盡的源泉。

在世界範圍內,建築作為一個時代的寫照,新的技術體系,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科學技術,必然帶來了新的設計觀念和思想,現代建築創作很自然地就應該適應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建築要用自己特殊的語言,來表達所處的時代的實質,表現這個時代的科技觀念,揭示思想和審美觀。歸根到底,是時代精神決定了建築的主流風格,把握時代脈搏,融合優秀地域文化的精華,建築才會創新和向前發展。當然,強調創新和時代精神,並非排斥傳統和地區特色,創作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關鍵要處理好時代精神和弘揚傳統建築文化的關係。弘揚的目的是為了創新,創新也必須原有的文化根基上發展。繼承傳統並非在新建築上貼標籤、貼傳統符號,或者部分構件的複製;而是吸收整體的文化的內涵,這既有中國文化的傳統,也是世界人類建築文化的精華。

作為學生我們特別要重視吸收地域建築文化的優秀傳統,努力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點,不斷地探索傳統審美意識與現代審美意識的結合方式,並融會到新的建築中去,才能夠創作出有文化品味的現代建築。建築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區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時代特徵;文化性是地區傳統文化和時代特徵的綜合表現;時代性正是地域特徵,傳統文脈與現代科技和文化的綜合和發展。如果建築師能夠很好地理解和綜合應用建築的三性,強調整體性和統一性,創作真有特色的建築。

建築作為一種文化,它是需要我們用心去領悟、去發現、去創造的,我相信只是我們能以認真學習的態度去面對我國現階段的建築文化,努力學習西方適合我們吸收的建築思想,我國的建築業會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也會在我們的大地上出現更多更好的建築,去實現我們真正的地域文化。

標籤:實習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