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實習

關於漢語言實習報告三篇

實習1.86W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語言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漢語言實習報告三篇

漢語言實習報告 篇1

院 系: 專 業:級漢語言文學專業

姓 名: 實習單位:《xx信息報》

一、實習動機

由於對新聞寫作、報刊編輯有較深的興趣,通過自學對新聞的定義、基本要求、寫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想通過實習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在報紙出版的實踐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新聞寫作方面總體把握的能力。

二、實習目的

學習新聞寫作的採編流程、實地瞭解報紙出版的過程,對其進行分析,並結合所掌握的理論達到提高自己對新聞認識的目的。

三、實習任務

學習報紙上已發表的新聞作品、實地採訪並撰寫新聞稿件。

四、報社概況

1、基本情況:位於昆明市東風西路119號

2、報社簡介:《雲南信息報》創刊於1985年,既算一份老報紙,也算是一份年輕的報紙。因為從去年下半年與南方報業集團整合之後,全新改版到現在還不到一年時間,報社採用南方報業集團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在版面佈局、版式設計、新聞採編、思想內容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昆明往事舊聞”、“老房子”等系列的推出,引起了較大反響。作為一份綜合性都市類報紙,“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使《雲南信息報》成為一份品味較高的都市類白領讀物。

五、實習情況

本人於XX年年4月至6月在雲南信息報社時政部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工作。

本人為時政部實習生,主要跟隨本部門記者對昆明市發生的時事新聞進行採寫工作。在實習之初,對於新聞採訪能力和新聞稿的寫作能力均感不足。報社老師讓我比較同一天出版的《春城晚報》、《都市時報》、《生活新報》和《雲南信息報》。哪些有價值的新聞他們做了,我們遺漏;哪些新聞他們沒有做,我們做了;哪些新聞,大家都做了,但又是哪家報紙做得好,好在什麼地方。通過這樣的比較,感性認識新聞報道,直觀地學習新聞寫作。

在報社學習觀摩了一段時間之後,4月26日,我接到第一個採訪任務,跟隨報社一位見習記者李德(南開大學XX年級畢業生)一同前往昆明海貝中英文國小採訪“昆明首屆兒童讀書節”。由於活動分兩個地點進行,我們也是分頭行動,最終圓滿完成採訪工作。並在28日發表《引導孩子閲讀高雅經典作品》新聞稿。在練習撰寫新聞稿的過程中,得到了報社張曉青老師、吳珊老師、凌劍伊老師的點撥與指導。由於本人是漢語言文學專業,雖然學習過一般新聞稿、應用文的撰寫,但由於缺乏實踐鍛鍊,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會採用抒情、議論等手法,此與新聞強調真實客觀的原則向左,受到了老師批評、指導。導語的設置、標題的擬定以及結構上也有不規範的地方,這些在向報社老師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糾正,新聞寫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此及基礎上獨立發表了《雲大創業計劃大賽決出金獎》、《“為勞動者歌唱”》等新聞稿。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幾次記憶猶新的採訪經歷。

5月27日下午7時許,我在學校接到報社吳珊老師的電話,得知當晚8點昆明市官渡區一場以“為勞動者歌唱”為題的文藝匯演在前衞鎮福德社區大禮堂舉行,吳老師要我前往採訪。接到採訪任務之後,我與06新聞一位同學帶上採訪本和相機立即趕赴現場。由於不熟悉路線,加上中途轉車,到達福德社區的時候已經是8點過半了。在與現場組織者接上頭之後,我們馬上分頭行動,她負責照相,我負責採訪記錄。據活動組織者——昆明攜手互助社工作者張紹東介紹,本次活動由世界宣明會昆明攜手互助社和北京打工青年藝術團共同舉辦。北京打工青年藝術團是一支由打工者自行發起創辦,以文藝的形式為打工羣體提供社會公益性演出的民間藝術團體。他們利用工作之餘開展各種文藝演出和權益宣傳活動,受到廣大工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此次來昆巡演是他們第二張專輯《為勞動者歌唱》全國巡演的最後一站。整個禮堂之中座無虛席,台上台下氣氛熱烈。“我們進城來打工,誰也不比誰高貴……”打工藝術團青年歌手許多吼響了《打工號子》,強勁的打擊樂至今會令我浮現出當時的情景。大約9點半之後,終於結束了採訪工作。當時報社是這樣規定的:下午5點報題,包括標題、篇幅,是否配圖;晚上8點就要上傳編輯。另外我也擔心趕不上末班公交,於是先聯繫了報社編輯,編輯説明天來不及發稿,只有後天發。這就不必急着趕稿,於是我們馬上去趕公交,希望能在宿舍關門之前趕回學校。

在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之後,也面臨了一項重要的採訪任務,這就是XX年年“大學聯考進行時”系列報道。在本部門的內部會議上,領導作了工作部署:

6月6日,考點探營。即對昆明16個考點情況摸底。

執行:徐琪豔(西山區)、季婷婷(盤龍區)、徐東明(五華區)、曹勝婷(官渡區)

本人被安排對五華區6個考點進行“探營”。下午2:30許,到達了昆三十中,這是一個三校生考點,我重點了解了一下它的考場安排,安全醫護情況。隨即又馬不停蹄的趕到了雲大附中、雲師大附中、昆八中等學校。由於道路不是很熟悉,加上轉乘公交又遇堵車,到下午6時許我離開師大實驗中學,整個熟悉考場的時間已經接近尾聲,五華區還有昆一中沒有到達。而然時間已經不允許我在過去。我只得立馬回去趕稿子。於是直接回到學校,寫完稿子之後再傳給報社老師。

6月7日,考點監控。我的目標是海口雲光中學。

早晨6點起牀,早早趕到報社,因為已經事先聯繫,報社派車送我到海口鎮雲光中學。從8點半開始直到第一科考試結束,考生陸續走出考場為止,我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及時捕捉考生與送考家長的細節。並且主動採訪了幾位一直在雲光中學門前守候的家長。並作了如下采訪記錄:

大學聯考第一天

上午8:00,記者來到昆明西山區雲光中學考點。公安、交警以及醫護人員均已抵達。陸續有考生與家長到達考場,考場只憑考生學生證和身份證進入校園。其餘非考試人員均不得入內。

8:40,一位考生從摩托車後坐下來後,他父親説:“去吧,放鬆點。”兒子對父親説你:“回去吧,我自己曉得!”説着話匆匆奔入大門。

大門外幾位媽媽目送自己的孩子進入校園,便湊在一塊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也不在意別人在説些什麼,自己又在説些什麼。有一位媽媽緊鎖眉頭,用略帶焦慮的眼神看者自己孩子的背影。另外一位媽媽麻利的翻着自己的拎包,忽然把兒子叫了回來,將手中的手錶塞入兒子手中,並催促他快去。記者在她身後招呼了兩聲,她才反應過來,但表示並不願意接受採訪。

8:52,考場內外都顯得十分安靜,一切井然有序的進行。偶爾有幾位家長站在一旁議論今年的大學聯考,議論全國和雲南省的招考比例,分析的頭頭是道,儼然一副“大學聯考專家”的模樣。

隨着考試開始,許多家長陸續回家,只有少數還留在校門外陪考。

快到11:00的時候,天空漂起了雨絲,漸漸變大,成了雨點。可是在校門的家長撐起雨傘繼續等待。

11:10,有一位母親對馬路對面的父親喊道:“你不要在這裏看着了。買好了白菜,我買好了魚……都放在冰箱裏頭,你趕快回去做了,我在這裏等着!”可是老爸似乎並不放心,在校門對面徘徊了幾遍,終於向家走去。

又過了片刻,雨停了。雨後的海口,空氣變得格外清新,家長們相互點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把這股清爽之風帶入考場,考出一個好成績。

11:45,大門打開,考生們一起出來。

沒有哭泣,也沒有歡呼。沒有跌宕起伏的場面,掛在考生臉上的只是淡淡的笑容,互相的問候和打趣。這邊一個爸爸輕聲問左顧右盼的媽媽:“各看見我們家娃娃?”媽媽説:“沒有。是不是在前頭了?”另外兩位家長相互告誡:“出來了,啥都不要問他。他要説自己會説……”

王同學的父母和哥哥都站門口等候。據瞭解,他的哥哥已經在昆明某事業單位工作,乘着端午節小長假過來為他弟弟助陣。看來,端午節期間的大學聯考,還是透出了幾分温情。

11:55,隨着工作人員的撤離,整個考場變得相對的冷清。等待考生的是下午的數學科考試。

…………

草草吃過午飯,隨即找了一家網吧埋頭進去,寫完稿子傳給報社老師。由於報社不派車來接我,只好自己乘坐巴士回昆明。回到學校時,已經是下午7點了。

六、實習體會

從我第一次跟隨記者進行採訪到後來能夠獨立擔當採訪任務,令我體會頗深。

1、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做新聞宣傳工作是一項對政治思想素質要求極高的職業。特別是採編人員,需要隨時瞭解和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變化,以及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等問題,把這些東西消化,變化自己的新聞內容登在報紙上。

2、要多接觸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們在學校接觸的主要是同學,關係比較單純,交往起來也很簡單。參加社會實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在社會適應能力上有所提高。在實習中就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員,接觸各種各樣的事件,從而增加自己的閲歷。

3、實習不是被動的學習,在實習崗位鍛鍊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創造性的發揮,和實習單位多多交流,成功轉換角色的方法。報社裏很多人並非新聞專業出身,例如張曉青老師畢業於雲南大學生化專業,很多理工科的畢業生做新聞、做記者也同樣優秀,記者與編輯需要比較專業的知識,但是社會知識與經驗顯得尤為重要。

4、要給自己定好位。在態度上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請教;在做新聞採訪時,把自己當成一個工作人員,愛崗敬業,嚴於律己,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

5、要多動手寫。做記者必須腿勤,嘴勤,筆勤,一個新聞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後組織稿件。同時自己要主動動鍵盤寫稿。加班撰寫稿件,不僅鍛鍊了我的寫作能力,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準確地抓住新聞點;做實習編輯,學習瞭如何編輯稿件,如何取標題,記得有一次為了一篇稿子的標題,我修改了不下四五遍,還是沒有令報社的老師滿意。

七、總結陳詞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記者生活並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麼浪漫,記者不僅是無冕之王,更是一個肩負重大使命的職業羣體。

通過這樣的實習經歷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光有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求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要求自己的寫作水平一定要過硬。

在實踐中不斷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新,進行補充。通過實習幫助我們修改自己的職業規劃,通過實習來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合適的崗位工種,從而制定出更為實際可行的職業規劃。

漢語言實習報告 篇2

xxx市都安縣xxx中學。xxx中學是一所處於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寄宿式學校。校園位於地蘇鄉,校園面積50多畝。學校一切教學設備齊全。現有 26個教學班,學生總數為1896人。共有在編教師98人。但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除語文外其他科目的教師都還是極缺的。特別是英語、歷史、生物、地理教師嚴重不足。

一、實習內容、過程及體會

頂崗支教的主要內容是全面接手被頂崗老師的教學、教研和教育工作。概括的説就是教學實習和班主任工作實習。

1、教學實習方面

第一步:在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七日這二十天時間主要是聽指導老師和其他老師的課,並且完成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其是“備好學生”“備好課堂”的基礎。通過聽二十多節的課。這讓我受益良多。其中最大的收穫是讓我瞭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比如:學生的性格;學生上課是的專注度;與及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課堂的態度;學生的基礎情況等。而這些東西將為我下一步教學環節“備好學生”作準備。除此之外我還聽了唐春萱、易程、唐彬等多位老師的課。從中我明白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最主要的是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是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就必須要進入學生的現實生活。即學生感興趣並引起學生注意的話題。這樣才真正的有實現語文生活化的問題。

總之,在這個直接面對學生的準備階段有很大的感觸。自己也由原先的無目的、無意識狀態逐漸進入角色。

第二步:十一月七日至十二月二十日四十天時間是我全面接手教學工作。着期間自己全面接手172班的無問教學工作。期間完成了三個單元(一個小説單元、一個童話單元和一個古文單元)的教學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新三維”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習。這讓我在教學實習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各單元的測驗中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最讓我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學生轉變了他們原先的學習態度。他們由原來的不喜歡語文到喜歡再到主動的提出要成立學習興趣小組。課堂上也由原先的被動的接受知識到主動的去參加各種教學討論和探究活動。並且加強了和同學、老師的交流。與此同時我把教學形式向課外延伸。讓他們自己感受生活化的語文。這樣是他們對語文不再陌生。感覺到的是現實中的語文。

以上説的都是在學生方面的信息。以下是我整個實習教學中的感受和體會。

首先,要上好語文課必須要讓學生喜歡授課老師。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説的教師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並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屬於“備好學生”的環節。要在“準備好學生”方面做得好是至關重要的。除此之外,“備好學生”方面我要快速的認識他們。而我在這個環節用了3天的時間就把他們記住了。並且隨見隨叫出他們的名字。這讓我的學生有了一種被關注被尊重的感覺。通過這種簡單而實際的方式我進入到學生的圈子裏面去了。如果説只這樣做就認為做到“備好學生”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這期間我還認真的批改了他們的週記。並叫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訪談。從中我瞭解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喜歡的是一種快樂而有趣的語文。他們接受的是一種簡明的教學方法。針對這些我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就引用了故事和探討式的教學模式。並讓他們自己組織學習興趣小組。通過交流式的學習教他們從中取長補短。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輕鬆。在這種環境中得到知識和各綜合技能的提高。“備好學生”,我現在看來就是:“備好學生的性格、備好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備好學生接人納物的方式、備好了學生的人格尊嚴”.

總而言之,學生必須是一個成長着具有獨特個性的平等的人。要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被愛。

其次,一個老師想上好一節課,那麼他必須身兼數職。在他的身上要有多種知識的綜合。“備好文本”就是這樣要求我的。“備好文本”的第一步是要我有設計者的才幹。文本的知識是零星的部件。只有發現其中的結構聯繫才能把他們捏成為一個知識的體系。而這個知識體系的創造者、設計者就是老師。“備好文本”的第二步要求我融入當地生活和環境的能力。通過觀察和了解才能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接受文本。語文生活化的問題我覺得在現階段做得不是很到位。“備好文本”的第三步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很好的表達能力。如果我們説話時東一句西一句就會讓學生不知所云。相反,如果我們開口就能旁徵博引就會吸引住學生進入情境進入文本的興趣。“備好文本”的第四步我認為是做好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在我的75天的教學實習的時間裏我覺得故事的引入最能吸引學生。比如我在12月 10日上的公開課一樣。“四川小毛孩”的故事就能很好很生動的引用到文本中來。其中在説故事的細節上要儘量做到生動感人。

最後,上好語文課必須要有很好的課堂機智。也就是要“備好課堂”。在我教學的過程中我有這樣一個發現:如果我用講授的方式上課的話會有很多同學睡覺。並且課堂也非常的混亂。而當我運用討論探究式教學時學生就很活躍,課堂效果也很明顯。並且我發現如果能抓住學生的話題進行教學那是最好的。比如我在上《犟龜》時就由學生的一個問題:“龜,王八,而王八最笨了。”我就抓住了着個“笨”字讓他們再結合文本去探討。最後在對比中的出“犟”的本質。所以原本要用3個課時的內容我只用了兩個課時就上好了。而效果比預期的要好很多。除此之外我認為“備好課堂”要注意的一個話題是教師的狀態問題。學生喜歡的是快樂的老師。因為他們想在語文的課堂上尋找快樂。在這裏我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利害關係。在上公開課那天由於自己的緊張造成了表情的過於嚴肅和語言的顫抖,這是很不好的。這使我在想表揚學生時由於語言把握的失控而給聽課老師誤認為是批評學生。所以,“備好課堂”那就是要有一顆快樂的心。

總而言之,以上是我教學實習中感受和經歷的一些思考和變化。在教學環節要做好的三件事是“備好學生”“備好文本”“備好課堂”。

2、班主任實習工作方面

在整個實習生活過程中我覺得我在這裏取得了很大的收穫。經過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努力按原計劃完成任務。並且在其間感受很多。而我的整個班主任實習工作是按如下步驟和方式進行的。

漢語言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目的:

安排我們教學實習的基本目的,就在於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校與社會的溝通,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思想覺悟,以及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以便成為能夠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還為了鞏固漢語言專業的知識,豐富實際工作和社會經驗,掌握好語文教學技能,並將所學知識貫穿於實際工作中,所以安排本次實習。

20xx年5月8日至20xx年6月8日

三、實習地點:

四、實習過程:

根據本科生實習評估要求採取了分散實習方式。為確保實習時我能按時完成實習任務,該校為我配備了有經驗的指導教師帶領我實習。

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兩部分:課堂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其具體步驟如下:

1、課堂教學:

(1)聽課:

怎樣才能上好第一節課呢?到底該如何教好這個班呢?我感到有很大壓力。經過認真思考之後,我決定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學生的語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這些基本情況入手。在聽課前,我認真閲讀了教材中的相關章節。聽課時,認真記好筆記,重點注意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思想及與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時注意學生的反應,吸收指導老師的優點。同時簡單記下自己的疑惑,想想老師為什麼這樣講。聽課後我又仔細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教材總體上要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從先前的應試教育轉為對學生語文水平和文化修養的提高上。所有的這些給我的只有一個訊息我不能再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了。

(2)備課:

在備課前,我認真瞭解了教材,並與指導老師上課內容相聯繫,按自己的思路寫出教案。但自己準備的內容與指導老師的要求經常有出入,所以對教案又作了一定的修改,並做到自己的思路不亂,又能達到課任老師的要求。為了克服上講台時的緊張,不斷的進行試講。同時在記錄本上把自己上課講的話都寫一遍,作足充分的準備。在備課中,我還借鑑了王老師的“讀、説、寫一體化”教學和任老師的“課堂教學融入課外閲讀”試驗等。所以我的備課頗具特色,深受學生歡迎。

(3)講課:

第一次登上了講台,雖然上課前不斷的告訴自己要鎮定,要循序漸進教學,可是課堂上還是出現了“講課重點不突出,講課順序不清,師生配合不夠默契”等這些問題。針對出現的這些問題,指導老師要求我多聽課,多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並且指出了

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課時存在的缺點。在緊接下來的同一節內容的課上,我放鬆心情,及時注意學生的反應,改進了第一次課的不足。課後,指導老師針對我的上課情況評價説,整體上來説很好,只是與學生的配合還有點不足。在接下來的講課中,我改正了缺點,上課也沒有那麼緊張了,也和學生達到了很好的配合,成功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工作。

2、班主任工作: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作為實習班主任,向現任班主任王老師學習班級的管理。實際上實習班主任是實習過程中一個最富有挑戰性的職務。第一次站在班裏,面對那麼多的新面孔,非常緊張。只是粗略的作了自我介紹,但在往後的接觸中漸漸地記住了每個學生,以及部分學生的個性特徵。

五、實習反饋

對於我的本次實習,該校領導以及指導教師對我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認為我全面完成了各項畢業實習任務,實習時非常認真,並能嚴格遵守該校的勞動紀律,畢業實習效果很好,業務能力也非常強。

六、實習體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大學習的這三年來,我就以做一名高素質的優秀教師為目標,全面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追求進步,不斷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其實通過這近一個月的實習,才使我真正體會到了做一位老師的樂趣。通過實習也使我三年的教學理論變成了教學實踐,使虛擬教學變為真正的面對面的教學。回想起實習的這些日子,我最大的體會是做老師易,做好老師難。有人説教師乾的是良心活,我看有道理,的確做教師不需太強的辦事能力,卻是極其精細的活。

對於老師來説,最難得的是願意深入學生,與學生真心交流。其實,教師和學生本來就是矛盾的統一體,學生本身就對老師存有戒心,然而,孩子是純潔善良的,我在路上走的時候,有很多學生向我打招呼,他們是那樣活潑和天真。然而由於學習任務重,我也能感覺到他們學得太辛苦,以至於倍感壓抑,以上這些是我實習期間對於學生的一點粗淺認識。

那麼對於實習期間該如何講課,我也有一些體會,首先是我應更加了解學生現有的認識水平,理解能力,以便能更好地把握授課的深度,不能一開始對授課內容的重點就把握不清。其次,在授課技巧方法上我也有所認識,我覺得興趣對於學生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在講課中,必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歙他們在快樂中主動學習。所以在教學中應採取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方式,這樣可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的教學方式,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再次,我發現七年級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認知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於是我根據他們的個性和年齡特點,非常注重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從而訓練其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這樣既充分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為以後更深層次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整個實習期間,我覺得班主任的工作最令我難以忘懷。首先我從原班主任那裏學到了很多關於班級管理方面的經驗,確實讓我受益很多。另外,我還覺得由於國小生年齡小,自我組織和約束能力還很差,特別是後進生更差。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對後進生的工作。因為我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在我的悉心努力下,班裏的幾位後進生成績都有了顯著的進步。應該説在這次實習班主任過程中有很多收穫,在工作過程中增強了自身的責任感、榮譽感和自信心,懂得了如何以一個老師的身份與學生相處,並向班主任老師學習了班級管理等,自身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問題。比如沒有很好的進入角色,工作經驗不足等,這些也是今後學習工作中要克服的。

短短的實習生活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使我的教學經驗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在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其實通過實習我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問題也有很多,例如在板書設計上有所欠缺,再者,在講授過程中,措詞用語也應當謹慎,在班主任工作中沒很好的進入角色等。同時在實習過程中,也使我瞭解了老師的酸甜苦辣,更讓我瞭解了老師的偉大,並且在實習中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所以我們不能只從書本上看“教學”,而更要在實際中去“教書”。我知道“知識是永無止境的”。所以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我將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時刻為成為一個好老師而努力!這一信念將鼓舞着我不斷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