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關於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建議範文

書信函1.24W

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為了搞氣氛都會弄主題活動來讓大家參加,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幼兒園主題活動合理化建議,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關於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建議範文

  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建議篇一

一、主題説明

歡歡喜喜的新年來到了,孩子們又長大一歲進入了新學期,再次來到熟悉親切的幼兒園,周圍的環境引起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和好奇,在孩子的眼裏,幼兒園有好玩的玩具、廣闊的遊戲場所、陌生和藹的老師和許多同齡的小夥伴,很多幼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走入這個環境,還有部分幼兒怕生、膽怯,心不甘情不願的被迫來到這個環境,為了幫助孩子們熱愛幼兒園生活,樂於參加幼兒園的集體活動,並遵守各項規則,我們的主題活動“我的幼兒園開始了”,這一主題活動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二、主題目標:

1、樂於參加集體活動,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2、能遵守簡單的集體規則。

三、請你配合:

1、 用積極的情緒和行為感染並鼓勵寶寶每天按時上幼兒園。

2、 每天引導孩子帶一個玩具到幼兒園,引導孩子玩的方法,鼓勵他

與同伴一起玩。

3、 要求孩子在家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導孩子回家後向自己的朋友講述幼兒園裏快樂的人和事。

  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建議篇二

主題活動必不可少

平時我們經常利用課外時間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以講座、演習的方法,讓幼兒在愉快活動之餘收穫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如科技節,我們會邀請科委的一些老同志來講一些如何做科技小製作的知識;書畫節我們會聯合大學搞老少書畫聯展;有時還會聯繫消-防-隊,搞火災逃生演習,以強化幼兒的自護自救意識。

如果有家長的參與,我們的主題活動會開展得更加精彩,孩子們會獲得更多的發展。要吸引更多的家長參與我們的主題活動,關鍵是讓家長對主題活動理解,明白主題活動對孩子發展的意義,所以我們要及時地、經常地與家長溝通,交流想法。利用家長資源開展主題活動的必要條件是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目前,為數不少的家長在參與幼兒園教育上,總頗有微詞,嫌麻煩,認為孩子進了幼兒園就是老師的責任,何必要牽扯進他們。為此,我們老師在尋求他們的幫助時也碰到了一定的困擾,所以覺得應該使家長認清當前的教育是家園共育兩者相結合,家長是我們豐富的教育資源,幫助他們樹立正確教育觀念,使他們心甘情願、積極地投入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為此,我們把不同職業、不同生活經歷的家長組織起來,定期攜手開展爸爸媽媽進課堂的活動、假日親子活動,閒暇時間進行一些預約講座,激發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

校外活動增光彩

結合學科要求和校本課程的需要,幼兒園還要經常組織幼兒開展園外研究性學習。老師根據學習內容,給幼兒分配好調查內容,每個活動小組由一名老師擔任組長並招募一名家長義工,在節假日帶領小組外出調研。返校後在老師的指導下,將資料整理,以各種形式(錄像、照片、圖畫等)向孩子們展示。有一家幼兒園搞了一次“中華

傳統文化”調研,經過大家多次商量,決定此次傳統文化去調研一下“中華戲曲”,根據孩子們的喜好,分別對戲曲常識、戲曲與服飾、戲曲與書法、戲曲與音樂展開調研,最後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以資料展示、介紹、説説演演等形式向家長和老師作了展示,受到了老師的好評和家長的鼓舞。

積極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課外文化活動,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幼兒園各班可以經常組織孩子舉辦或觀看各種文化娛樂活動,活躍孩子的思維;建議幼兒園創辦自己的園刊,全力營造正確的教育理念和觀點,提升廣大教師的精神素養。

幼兒園可以每年舉辦一次全園性的運動會和足球比賽,倡導幼兒參加,培養廣大幼兒的意志品質和團隊精神,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舉辦有自己地方特色的藝術文化節,使廣大幼兒的藝術鑑賞力得到提高,引導幼兒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

開展興趣小組,定期展示幼兒美術作品,組織幼兒合唱團,定期進行合唱欣賞,舞蹈隊定期訓練,每學期展示學習成果;開展英語興趣小組活動,進行英語節目的'表演,培養幼兒的英語特長;成立對聯、書法、攝影、棋社等活動小組,並且充分利用校園網的功能為幼兒園文化建設服務。

親子活動

為促進家園溝通,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幼兒園每學期都要搞幾次大型的親子活動。如六一兒童節,親子運動會,元旦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親臨課堂看看自己的孩子是怎樣上課的,接着和孩子一起遊園猜燈謎,最後以活動小組為單位,和孩子一起包水餃共迎新年。

幼兒在各種輕鬆、愉悦並具有教育意義的親子互動中,發揮生活自理、感官感知、數學思維、語言表達、科學觀察以及藝術創造、表現的能力,使其潛在的智能被充分激發出來。

總之,通過幼兒園物質文化的建設,豐富孩子的學習生活,開闊孩子的視野。讓家長、孩子都能共同融入大集體中,感受大集體的温暖,繁榮大集體的文化。幼兒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終結,因為文化其實是幼兒園的生命,生命總是湧動着活力的,所以需要不斷充實,不斷髮展。讓幼兒園的每一處地方都成為陶冶孩子情操、規範孩子行為、淨化孩子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帶給孩子善與美的教育資源。

  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建議篇三

一、主題的產生:

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寶寶來説,幼兒園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也是他們離開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雖然這裏有許多吸引他們的東西,如:玩具、遊戲、老師、同伴等,因此我們選擇了《寶寶上幼兒園》的主題活動,以此來幫助孩子們儘快熟悉和適應幼兒園裏的集體生活。

二、主題目標:

鼓勵寶寶願意上幼兒園,情緒愉快的參加幼兒園的各類活動。

三、主要活動計劃表:

主題活動《寶寶上幼兒園》

在這個活動中,我們結合託班幼兒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首先設計了讓孩子們在集體的面前,大聲向大家説説自己的名字,對於説得清楚又響亮的寶寶,我們給予了小禮物進行獎勵,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反思:由於孩子們已來園一個月了,彼此之間也有些認識了,又在小零食的吸引下,所以大部分的寶寶都願意走到集體前面大聲説自己的名字。有些寶寶為了能再吃到小零食,竟然主動要求上來再説一遍自己的名字。)

另外在活動中,我們發現有的寶寶會主動詢問自己身邊的同伴:“你叫什麼名字呀?”於是我們又再延伸活動中,設計了讓寶寶上來説説自己好朋友的名字,對於説對的幼兒再給予小零食獎勵。結果許多寶寶上來後仍然説自己的名字,就算是已經問到了好朋友的名字,但上來介紹時已經忘記了。

(反思:這是我們太急功近利的結果,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説,他們由於受自我為中心的影響,因此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名字,而要記住同伴的名字,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因此活動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在反思之後,我們將這個活動放在了日常生活中、遊戲活動中以及隨機的活動中,利用孩子們的交往活動,以個別指導的形式,引導部分或個別孩子互相認識,並互相介紹名字,這樣幾次之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反思:

對於託班的孩子來説,他們由於動作、語言和認知能力的發展,擴大了社會交往的範圍,逐漸習慣與同齡的夥伴及其成人交往,而幼兒園正是一個非常好的場所,這裏不僅有老師、同伴,還有哥哥姐姐,但他們由於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親人身邊,所以一旦離開還不會馬上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因此幫助他們儘快熟悉自己的老師、同伴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兒已來園一個月後,在長假過後再來園的時候,通過上述的一系列活動,使得大部分的孩子已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班級中哭鬧的現象大大減少,同伴之間也開始交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