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如何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美文

文學9.81K

你是否也在與朋友,同事,伴侶或者父母相處時遭遇到這樣的時刻。

如何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美文

你在自己的房間裏學習或放鬆的時候,你的媽媽進來告訴你,“你的房間怎麼亂成一個豬窩一樣,你也不見得收拾一下,真是養了個懶鬼”。實際上你很清楚自己房間的佈置,你可以輕鬆找到你想要的東西,你媽媽的話語讓你覺得很不舒服。

你和朋友約好了時間見面,但是到點了他還沒有到,也沒告訴你任何消息,獨自等待的你逐漸變得焦慮,甚至在內心開始責備你的朋友。

你從一個同事那裏瞭解到另一個同事最近要過生日了,他邀請了許多朋友一同參加他的生日派對,但是你一直沒有收到邀請。你開始懷疑你們之間的交情,你認為他沒有把你當做朋友,甚至你覺得他平日裏對你的微笑背後是一個虛偽面孔。

最近的你被各種接踵而至的事情壓得喘不過氣,但是你的男朋友/女朋友突然給你發了一條消息約你明天去公園一起放鬆。想到最近這麼多的事情還沒做,他/她還約你出去,簡直是一點都不體貼你,不為你着想,你很生氣。

你把交代給你的一項任務中的一個關鍵部分給弄錯了,導致了這項工作產生了巨大的紕漏,而你是這個錯誤的直接責任人,你為此自責不已。

這些在人際交往中難以避免的情緒常常在我們生活中一次次地出現,因為對方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次行為,或者因為你想到了一些事情,讓你的心情變得沮喪、悲傷、憤怒、懊惱或者煩躁……你原本的計劃被這些心情打亂,彷彿自己有秩序的生活被別人無情破壞了。

更糟糕的是這些心情在你心中逐漸發酵,你像是受了氣的一個滿腹怨氣的人,不僅讓自己的心情蒙上了陰霾,還影響了你身邊的朋友們,平日裏的冷靜與理智像是被藏起來了一般,你發牢騷般地訴説着別人的不好,你的心情依舊很不好。

你媽媽的話彷彿在跟你説:你太懶了,你什麼都不做,一無是處,連收拾房間這點小事你都做不好,我簡直是白養你了。

等待時的你心想:他居然遲到了,我們明明約好的,他一點都不講誠信,我對他簡直太失望了,以後我再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約他了。

沒收到聚會邀請的你感覺公司裏的同時都在孤立你,彷彿他們每個人都不喜歡你,你是個異類,沒人會邀請一個異類參加自己的生日。

看到對象發過來的消息,你煩躁不已,他/她是最瞭解你的人,也是跟你最親近的人,卻在你最辛苦的時候,絲毫都不體貼你,只想着自己能夠出去玩,簡直太自私了,早知道你是這樣的人就不會喜歡你了。

把工作搞砸的你無比自責,懊惱與自我否定佔據了你所有的內心想法,你難以原諒自己犯下這樣的錯誤。

你在生活中,因為在交往中遭受到了挫折,這些挫折讓你的內心疲憊不已,拖着這樣不好的心情嘗試前進時,彷彿它們有千斤重,讓你動彈不得;只要它們還在你的腦子裏,無論你在學習,工作或者嘗試休息的時候,只要環境中某樣東西讓這件事又浮現在眼前,那些你以為忘記了的不好情緒又像重獲新生一般,把你從美好的現實拖向壞情緒的泥沼中,痛苦不堪。

上面這些種種表現,正是我們被情緒左右導致的不好結果。這時候的我們就像是一個跟在情緒後面迷茫的人,情緒讓我們想什麼,做什麼,我們絕無二話,並貫徹實施,因此也給我們,以及身邊的人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傷害。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其暢銷書《非暴力溝通》寫到: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為什麼我們會在那些特定的情況下情緒失控或者被那些消極的想法所控制,最深處的根源與暴力的來源相同,便是我們忽略了藏在這些行為、話語背後的內心真正的感受與需求——對方的以及自己的。

當媽媽跟我們説那些話語時,她的需求只是簡單地讓我們打掃一下自己的房間,而不是為了責備我們而那麼説;而我們之所以會煩躁或者牴觸父母的需求,是由於我們把他們的話當作了單純的責備與否定,我們願意打掃自己的房間,但我們想要一個更温柔地表達方式。當我們能夠冷靜下來去想父母背後的話語裏隱藏的需求時,我們往往已經忘記了這些話給我們帶來的不愉快,畢竟打掃房間只是一個簡單的應該做的事情。

同樣地,當我們面對沒有及時趕到的朋友時,我們的需求是他遵守承諾,我們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完成約定好的計劃,他沒有按時出現讓我們的期望落空。而換位思考一下,你的朋友肯定不會故意晚到,而給你留下不守承諾的印象,他的需求也會是按時到達這裏。而他沒有這麼做,會不會因為其他原因導致的,或許他突然有了棘手的事情,或者交通擁堵等。

當我們能夠放下那些不好的情緒時,也是對我們自己心理的寬容,也許這個時候你已經不再為他遲到而生氣,而選擇主動詢問他是否有什麼要緊事情,也許因為你的寬容大度,使你們的感情更加篤厚。

沒收到聚會邀請的你,需求的是什麼呢?你也想成為一個被邀請的人,但是之前沒有受到邀請讓你覺得受到了同事的忽視,這讓你不舒服。在這件事情中,我們沒有辦法主動去滿足自己的需求,或許你的同事正在邀請別人,只是還沒開始邀請你,或者,最糟糕的情況,你的同事之後也不會邀請你了。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你感受到的情緒來源都是因為沒有受到邀請,這是你當前面對的`事實。傾聽自己的需求告訴我們,我們只能確保自己是那個達成我們需求的人,如果把對方難以預料的行為作為自己情緒的控制來源,這是不理智的,因為同事並不會對此負責。我們的需求和感受告訴我們,當前的情緒狀態應該被改變,因為我們無法靠自己滿足內心的需求。

上述提到的其他情景,讀者朋友可以嘗試着從當事人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出發,深究其中沒有被直接表達出來的情感,當我們面對這樣一種情形時,我們可以去做什麼,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因為一件小事而引發偌大的情緒碰撞,甚至是摩擦與矛盾,我們很少有人能夠從父母那裏學習到好的情緒處理方式,很多時候父母“粗暴”的情緒應對策略相反可能給我們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如何管理自己在這些情況下的情緒,而避免對自己和其他人造成傷害,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需要靠自我學習和鍛鍊而掌握的一種技巧。

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我們很多時候忘記了的一項簡單技能;而很多不好的情緒狀態,只要我們能夠從自己和對方的角度去追蹤最初的需求是什麼,往往能夠讓我們繞出憤怒、埋怨、自責等不好情緒帶來的思想死衚衕,換一個方向再來看待人際關係,我們會明白很多當時困惑不已的問題。

話語或者行為,是內心想法的外在表現,嘗試用思考感受與需求的方式來破除人際交完中的迷惑外表,而關注其真正的內在是什麼,可以幫助我們成為情緒的主人,減少因為不好情緒而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標籤:美文 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