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文藝隨筆特點

文學6.14K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藝隨筆特點,歡迎閲讀與收藏。

文藝隨筆特點

文藝隨筆特點1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有一個文藝隨筆單元,選錄了朱光潛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説“木葉”》、清岡卓行的《米洛斯的維納斯》、錢鍾書的《讀〈伊索寓言〉》等文章。文藝隨筆的選入體現了新課標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指導思想。但與此同時,也對我們中學語文教學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課題:文藝隨筆教什麼。

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重構是課程改革的核心。朱紹禹先生曾經指出:“學生可以藉助於同一的語文教材獲得種.種不同的內容,相同的內容則可以從種.種不同的語文教材裏學到。這個事實即表明語文教材和語文教學內容的不同。”①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步伐的不斷推進,今天我們許多老師都已認識到“教材內容”並不等於“教學內容”,明確了語文教學的內容“既包括在教學中對現成教材內容的沿用,也包括老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既包括對課程內容的執行,也包括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對課程內容(正的或負的)創生”。②但對於不同類型的具體教材,我們到底應“沿用執行”或“重構創生”什麼,教什麼才最準確、最切合語文學科本質要求的,這些問題又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與釐定。

文藝隨筆,正是這樣一種急需我們辨明教學內容的文體類型。因為這一類文章屬於散文的範疇,但它文化氣息濃郁,知識性、思想性強,不同於一般的敍事寫景抒情類散文;它講知識,説道理,但活潑自由,生動形象,富於文采,又不同於一般的議論文。如《説“木葉”》一文,它從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引出我國古代詩歌中很少用“樹葉”這一現象,結合個人深厚的學養,展開豐富的想象,大量列舉謝莊、柳惲、沈佺期、杜甫、黃庭堅等人的詩句,對“木”與“樹”的不同藝術特徵作出了精細的美學辨析,闡述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從而得出了藝術形象的領域裏“一字千里”的結論。文章洞燭發微,典雅厚重;又筆法靈活,極富文采。作為中學語文教材中出現的一種“新”的文體,我們傳統的教材處理觀受到了一種極大的挑戰。

審視當前的課堂實踐,《説“木葉”》一文有兩種教學內容取向較為典型。一種是把它當成議論文來教。引導學生理清思路,篩選信息,理解文中難懂的字句,分析理解本文是如何結合大量的古代經典詩句,辨析“木葉”與“樹葉”的不同形象,闡述“木”與“葉”的不同暗示性,從而論證詩歌語言中“一字千里”之現象的。還有一種是當成一般的知識短文來教。由文中對“木葉”這一意象的分析探討,使學生理解掌握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知識,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去鑑賞“梅花”、“楊柳”、“月亮”或“烏鴉”等意象。這兩種教學取向,應該説都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前者,因為《説“木葉”》是論述性的,那麼便培養學生議論文的閲讀能力,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的能力。後者,因為教材文本僅僅是課程的一種內容,師生可以對文本進行自主的闡釋、拓展乃至反撥,從而形成新的教學內容,因而就把課文簡化為一種知識性短文,學生掌握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知識之後,便棄之不顧,拓展遷移。

但如果從新課程的角度來看,這兩種教學取向無疑又都存在着一些片面性。教學內容的確定,取決於課程的目標要求、教材的結構特點,取決於文本特點以及學生主體的發展需求。換句話説,教學內容的準確選擇,是對課程目標、教材編者意圖、文本自身特點與學生語文素養髮展需要的深度理解與有機契合。我們對文本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重構,必須兼顧這幾方面,準確定位,科學安排,切不可隨意而為,顧此失彼。文藝隨筆放在高中語文閲讀能力培養的第一階段,教材編寫者的意圖顯然就是要培養學生這一類文體的閲讀能力。文藝隨筆不像規範的論文那樣,注重邏輯和理論論證,它講究文采,筆調輕鬆活潑,行文活潑,深入淺出。因此,我們不能因襲傳統的閲讀文本分類標準,把文藝隨筆這種文本簡單地當成一般議論文來進行教學。巢宗祺先生提出要根據文本涉及的思維特徵來對文本進行分類,相應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審美能力和應用能力。③文藝隨筆的審美特徵,也決定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處理成一般的説理性文章。同時,文藝隨筆強烈的文化氣息,又決定着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文藝語體的品味能力,感受其活潑靈動的藝術魅力,是其又一教學價值和教學要求所在。

具體就《説“木葉”》而言,教學中必須抓住其文藝隨筆的文體特點,既要讓學生掌握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知識,提高閲讀中國古詩詞的能力;更要指導他們學習欣賞文藝隨筆的方法,培養文藝語體的閲讀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對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的興趣,從而真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1、準確的知識生成:文藝隨筆的文章性,決定我們必須落實文本的知識內容。然而由於對文本解讀的深淺層度不一,實踐教學中常常又出現一些誤讀和曲解。一種較為普遍的.錯誤是通過《説“木葉”》來指導學生學習分析詩歌的意象,這正是把本文內容錯解為了對詩歌的意象闡釋。揭示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特徵,闡明詩歌鑑賞中一字千里的現象,才是本文的要義。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根據作者對“木”與“葉”不同藝術特徵的分析,準確理解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知識。由於文藝隨筆中的知識,常常是隱性的、零碎的,對知識的闡釋不如一般説明性文字簡明系統,教學中還應深入一層幫助學生把握其的規律性,使學生明確:暗示性來自於日常生活的經驗和文化心理的因素。源自日常生活經驗的暗示,主要是由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形態與色彩產生的,正如本文;文化心理的暗示,則是基於民族傳統、審美習慣的影響,如中國詩文中“松竹梅”常象徵着高貴的氣節。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識,並能化為已用。

2、恰當的訓練遷移: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拓展已然成為了一種時尚。教學本文,經常見到的拓展,一是由“木葉”這一意象的分析,探討“鬆、竹、梅”等意象的含義;二是由作者對“木葉”的理解提出反思和質疑,甚至去探討作者對“木葉”的經驗闡釋是不是一種“套板反應”。這些拓展都是不符合教學實際的,因為學生初次接觸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理論,還難以進行跳躍式的拓展,更不可能進行有實際意義的批判。就本文而言,重要的不是拓展,而是遷移,是知識運用上的舉一反三。可以舉出我國古典詩歌語言的類似現象,指導學生運用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知識,來嘗試欣賞詩歌語言的精微之處。比如可引導學生探討“落花”、“落英”與“落紅”,“輕舟”、“孤舟”與“扁舟”等的不同意味。

3、適宜的言語品味:學生進入高中後,將由“讀寫語言”的學習過渡到“文化語言”的學習。通過文學性、哲學性和科學性語言的學習,受到古今中外優秀文化的薰陶,從而提升“語文素養”,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文藝隨筆表現出的一種通透古今、總攬天下的眼界,一種燭幽顯隱、析肌剔骨的筆鋒,一種精騖八極、心遊萬仞的想像,一種隨手拈來、恰到好處的材料使用,都是其語言的魅力所在。教學中,必須抓住這一類語言,引導學生反覆進行品味。如“像海潮一樣深廣的不平”、“這是一個典型的深秋的性格”、“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形象”這些句子,要結合所舉詩句引導學生深入體味,從而達到與作者視界的融合,從而提升他們“文化語言”的感悟能力。

4、貼切的藝術鑑賞:“在藝術接受活動中,理解有多種多樣的視域和層次,依理解在審美感知過程中的次序分,首先是對不同形態、不同體裁和類型的藝術作品的基本性質和特徵的理解。沒有這種理解,審美感知就可能在一定藝術對象面前陷入僵局或發生錯謬和偏差。”④然而傳統的語文教學中,藝術形式的鑑賞常常被忽視和遺忘。文藝隨筆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它的自由靈動。《説“木葉”》一文要講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但並不是直接從詩歌語言的暗示性説起,而是採取了一種層層剝筍的寫作方法,由淺入深,娓娓道來。在闡述兩種藝術特徵時,手法也不盡相同。要引導學生理解和欣賞文藝隨筆的行文思路,因為“把作者所想的所説的摸清楚了,真正摸清楚他是怎麼想怎麼説了,不只是知道他大概想些什麼説些什麼了。達到了這個地步,才叫做理解——真正的理解”。⑤這對培養學生的文脈意識,革除行文時的語脈弊病,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當然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學內容是在師生的共同作用下,不斷變化與發展的,是非確定性的,具有着“由單一性、確定性轉向多元性、非確定性”⑥的特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保證“教得準”的前提下,根據學生水平和課堂實際,妥善處理好教學內容的預設與動態生成之間的關係。

註釋:

①朱紹禹《中學語文教材概觀》,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頁

②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上海教出版社20xx年,第300頁

③巢宗祺、雷實、陸平主編《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xx年,第95頁

④於可訓《藝術接受活動中的感受和理解》,《文學教育》20xx。3月(上),第004頁

⑤葉聖陶《評〈讀和寫〉,兼論讀和寫的關係》,《語文學習講座叢書》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⑥金玉梅、靳玉樂《論教學觀的後現代轉換》,《課程教材教法》20xx。3月,第25頁

文藝隨筆特點2

文藝隨筆形式靈活,筆調輕鬆,富有趣味性。如:張艾嘉的《輕描淡寫》,集結了她這些年來的一些隨筆。每章一個主題,均與她的電影、舞台創作有關,可以説是一部私人創作筆記。書裏選用約60幅圖片,有私人照片,也有旅行照片,以及電影《念念》的劇照。她的文字是輕描淡寫,但文章裏的她無論看什麼、聽什麼,對任何事物都抱有極大的好奇心。

集合人生之流、歲月場景、工作筆記於一書。她説:"每一個年代必有它的磨練。我們學習着找方法和變化共存,與自己和解,和他人相處。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個時候終於明白了是可以輕描淡寫。"

文藝隨筆特點3

文藝隨筆是一種以文學藝術領域的某些現象、觀念、理論為寫作對象發表見解的隨筆。具有以下特點:

1、 內容形式自由,知識豐富。文藝隨筆在寫作形式上沒有什麼限制,形式多樣短小活潑。文中作者或展示對作品的獨到感受,或表達某種新的見解,或談論某種審美價值。作者為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旁徵博引,所以顯得材料豐富。

2、 語言精闢,筆調輕鬆。文藝隨筆既有議論文的嚴謹性,又具有散文的形象性,語言如黃鐘大呂一樣引人思考,同時又擺脱了説教型的刻板,莊諧皆具,筆調輕鬆活潑。

文藝隨筆特點4

著名文藝理論家劉錫慶在《散文新思維?“隨筆”隨談》中認為“隨筆”和散文有明顯的區別:

“隨筆”主“理”,是説理的,呈“講談”色彩,較為冷靜;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呈“自白”色彩,較為熱烈。

“隨筆”面向人生,咀嚼人生況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內心,剖露人性奧祕,重生命體驗。

“隨筆”講求文化品位,讀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盡;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讀之能開啟性靈,使人淨化靈魂。

隨筆按題材與內容可分為文藝隨筆、思想隨筆、國際隨筆等,其中文藝隨筆與思想隨筆最為常見。文藝隨筆是一種以文學藝術領域的某些現象、觀念、理論為寫作對象,或展示作者對作品的獨到感受,或表達某種新的見解,或談論某種獨特的美學價值,或闡明某種思想意義的隨筆。現在也有些文藝隨筆重在描述對文學的印象感受,並不注重對知識的闡述,其可讀性強。另外,文化隨筆是文藝隨筆中的常見類型。人們常説的文藝隨筆,往往指的就是文化隨筆。這類隨筆往往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旁徵博引,注重知識的豐富性

文藝隨筆往往是針對文學藝術領域中的某些現象、觀念等發表的感受、見解、體會等。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擅長旁徵博引,注重知識的豐富性。雖説文藝隨筆也闡明道理,但它並不像規範的議論文那樣,特別注重邏輯和理論論證,而是更多地關注所選材料的豐富性與趣味性,在旁徵博引與娓娓而談中自然地引出對某種觀點和哲理的議論,或闡明某種知識與道理等。例如《咬文嚼字》一文在闡述“咬文嚼字”的好處時,就列舉了郭沫若修改“你是”為“你這”、《史記》李廣射虎一段中的三個“石”字用得好、賈島“推敲”的實例等,可謂旁徵博引,材料豐富。

2、筆調輕鬆,注重行文的理趣性

文藝隨筆往往語言莊諧皆具,筆調輕鬆活潑,常在生動的述説、形象的描繪或巧妙的比喻中營造富有詩意的境界,從而寓抽象的道理於具體可感的圖畫之中,進而避免行文中枯燥的説理和嚴謹的論證,使文章在輕鬆詼諧之中不失理趣。例如林庚的《説“木葉”》,作者為了闡述“木葉”的意象,就在引用的基礎上對比分析了“樹葉”和“木葉”,指出“樹葉”給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的感覺;而“木葉”則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甚至還彷彿讓人聽見了離人的歎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落木”,則比“木葉”更顯空闊,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來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其中道理的闡述,毫不做作與牽強,在優美詩句引用的基礎上作對比啟發,一路帶領讀者體味其中藴涵着的細微差別與耐人尋味的理趣。

3、思想深刻,注重見解的獨特性

隨筆大多是作者在閲讀中確有所感、實有所得而信手寫的文字。因此,這類文章往往藴涵了作者獨特的見解與深刻的思想。比如《咬文嚼字》就是從生活中一個含有貶義的詞語出發,從文學欣賞和創作的角度,對此作出了新的理解,闡述了在欣賞與寫作中應該注重“煉字”的道理。這種從日常閲讀中的小事出發進而闡明在欣賞與寫作中應當注重“煉字”的大道理,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中,我們不難領悟出文藝隨筆注重見解新穎獨到的特點。

文藝隨筆特點5

文藝隨筆是一種形式靈活、筆調輕鬆、富有趣味性的批評樣式。

隨筆很注重內容的知識性,它不像規範的論文那樣,注重邏輯和理論論證,而是選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鋪墊,從中引出對某種觀點和哲理的議論,再與文學領域的有關話題聯繫起來加以評論。與此相關,隨筆的行文很講究文采,筆調輕鬆活潑,親切隨意,深入淺出。批評家常以生動的述説、形象的描繪和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富有詩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於具體可感的圖畫之中,儘量避免枯燥的説理和嚴謹的論證,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藝術魅力。現在也有些隨筆重在描述對文學的印象、感受,並不注重對知識的闡述,這類文章感情充沛,講求文采,可讀性很強,但學理性相對稍弱。

文藝隨筆屬於雜文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