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尋墓記名家隨筆

文學2.24W

陰陽兩隔,隔不斷的不僅是親情,還有積德行善的家風。踏訪先人的遺蹟,其實是在尋找我們自己的根。

尋墓記名家隨筆

外公陳蘭蓀先生去世,我尚年幼,對此事沒留下特別的記憶。聽爸説,外公抱過滿月的我,説迭個小囡介好看,月裏嫦娥啊,叫月麗吧。爸媽説,你名字是外公起的,要記得。我卻不記得外公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每年去寧波講課,去看爸媽時,總在“半路涼亭”下車。這站名很特別,爸説這是你外公做過好事的地方。這裏是莊市通往寧波的半途,人走累了在此處歇歇腳。外公造了涼亭,還僱人燒茶,免費給人喝,大家叫它“半路涼亭”,後來在此設了公交站。外公走了那麼久,早已消失的涼亭,依然代他活着。

我去尋找他的足跡。我漸漸知道,外公在滬甬兩地做過許多事。我一次次去他主持重建的錢業會館,他送族裏孤寡老人的老屋,捐資修的菱漕祠堂,他辦的.崇本國小,他參與創辦的同義醫院,他與寧波商界為鄉人謀福祉的四明公所遺址,他設立獎學金的母校,他持股的“協大祥”“三陽南貨店”……原來他是早期的寧波幫之一,開錢莊、,滬甬兩地都有企業。積累財富後,他到處做善事,成了“造橋鋪路修涼亭”的慈善家。我卻一直不知道,他的墓在何處?媽説好像在大同公墓。

前年我回老家,要去大同公墓,族叔託人查,沒找到外公名字。我去問小舅。小舅説在山裏。幾十年沒去,公墓名字想不起了。叔説寧波周邊山多,沒法找!我不管,包了輛車先去保國寺,開了老半天,有廟但沒公墓。去年我回家鄉,再去找小舅,他還是想不起來。表弟説以前跟大人去過,是在一個廟旁的山上。第二天一早,他開着車往記憶中的方向走,一路問人,有人説淨園寺那裏有墓,於是往那方向開。看到一座山,表弟説好像是這裏。往前往右走都沒墓。再往左邊找,層層疊疊都是墓。很多墓多年沒人祭掃,亂草灌木把墓都遮住了。表弟披荊斬棘往前走,我手腳並用在後爬,來回幾次,還是找不到。我四處張望,墓碑上都被樹、草遮住,不可能一座座墓去清理啊。

找了幾個小時,又累又傷心,我哭着喊,外公,你在哪裏?當然沒回答。我又喊,外公,你出來啊!淚眼模糊中,我忽然看到個“陳”字。趕緊拔草除樹,清理乾淨了,“陳蘭蓀”三字赫然在目。“外公”找到了!墓碑上寫一九五六年重立。

我跪下祭拜。外公對我本是個陌生的形象,現在卻清晰起來。雖然我來晚了,但我越來越走近他,越來越敬仰他。陰陽兩隔,隔不斷的不僅是親情,還有積德行善的家風。這麼多年,是外公的善舉指引我不斷做公益,盡力做好人。我們把墓打掃得乾乾淨淨,在陽光下,“他”莊嚴肅穆地挺立着。子孫滿堂的外公,為家鄉盡力的陳蘭蓀,永遠不會被遺忘!鄉人説,你來沒用,你不姓陳!我不信,外公一定看見我了。這會兒,他一定在天上“呵呵呵”地笑着説:“迭個小囡介好看!”介好看格小囡叫月麗,就是我,外公怎麼會不知道!

外公的墓找到了,多年的心事放下了。媽誇我本事大,説沒有“根腳”的墓能找到,你好去當偵探了。

關於我們:

本公眾號乃上海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新民晚報》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報紙副刊,在微信平台,我們將以全新的面貌繼續陪伴您。歡迎免費訂閲,我們將每日精選兩篇新鮮出爐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機。所有文章皆為《夜光杯》作者原創,葉良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