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尋梅點點香散文

文學1.81W

冬末,總是喜歡做一些刻意的事情,比如踏雪尋梅。

尋梅點點香散文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第一次讀到和梅花有關的詩句,還是在國小的課本上。從課堂上得知,北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提出了變法,因得不到支持而被推翻。處境艱難,內心感到孤獨,以梅花自喻,抒發情感。至此,梅花在我腦海裏和那些孤寂又清高的文人騷客有着千絲萬縷的纏繞,它不俗,卻懂的人很少。

很少見到梅花,特別是小時候。住在依山傍水的小鎮上,泉眼溪水,翠竹菡萏,杏白桃紅,這些風光自是旖旎,梅花卻不尋常。每每想起小時候的那首古詩,心底便罩上了一層暮靄,彷彿梅花就在不遠處……

後來,讀到了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對梅花的讚美,喜愛至極。梅的姿態,梅的香氣,可謂雅緻!想那林逋,宋時錢塘名仕,隱居杭州孤山,終身不娶不仕,愛梅種梅,以梅為妻,與梅花朝夕相伴相依,不離不棄,終身皆老。死後,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一個愛梅愛痴了的人,才會落筆如此清香迷人。

是梅花給了和靖一生的寄託,讓他放下了俗世裏的種種?還是他讀懂了梅花的品性,甘願孤獨相伴?我想,這不重要。因為,後人不但欣賞這首詩,也常有以他淡泊寧靜的品格為榜樣,做以山水花草為知己的“局外人”。倘若和靖先生沒有一顆孤傲淡泊的`心,他怎麼能摯愛上梅花呢?想必,這塵世的每一種花和痴迷它的人都有着不解的淵源?

周敦頤愛蓮,出淤泥而不染;陶淵明愛菊,隱逸遁世;和靖先生愛梅,淡泊清靜。於我,更偏向這寒冷中的一抹暗香。總覺得,它能救贖冬天,哪怕只是蓓蕾偶現就轉入下一個季節也可。最好,配上雪花。無怪乎,多少人追逐着踏雪尋梅的意境。

梅花,開在寒冷的枝頭,開在百花殆盡的季節,不與他花為伍,凌然決絕,不辭嚴寒。賞梅,需得要耐得住寒冷,或踏雪,或頂風。

還在西安上學的時候,同宿舍的她們相邀去了公園,説是看梅花。那時候,我沒有去。我覺得太熱鬧的氣氛或許會破壞了尋梅的意境,也多少有點譁眾取寵的感覺。我在宿舍裏,一針一線地繡花,錦帛上,刺一朵嬌豔的梅。用手來回的撫摸,喜歡它的嬌豔只為我一個人而盛開。她們回來的時候,拍了各種姿態的照片,説是沖洗了給我看,遺憾我沒看梅花。我心裏嘀咕,你們去你們的,等放假的時候,我一個人去,清靜。

其實,一個人也沒去成。有些事情,太執着了,卻錯過了機會。

影視資料和攝影展自然是不會誤了梅花,我也見過很多。但是,終究沒有一個人尋得清靜的時刻,真真正正賞一次梅花。每一次與梅的碰面,都是急匆而喧譁的,沒有停下來的機會。

去歲,一場洋洋灑灑的雪花在飛舞,地面上早已鋪滿了一層厚厚的積雪。我下了決心,要去踏雪賞梅。那日,寒風凌冽,路上很難遇到行人。一個人去了南山道上的廣場,那裏只有臘梅花。刺骨的寒冷,鑽進了我厚厚的羽絨服裏,劉海上堆積了一層白雪,眉毛似乎也成了白色。功夫不負有心人,遠望,黃色的臘梅花已經在枝頭挺立,開放。湊近,清香撲鼻。這花開得熱烈,賞臘梅的人卻只有我一個。聽説,臘梅有別於梅花,因着與梅花相似,其香又近,所以有此名。雖然不是嚮往中的紅梅,但卻了了我的一樁心事。姑且錯誤地把它當作真正的梅花來賞吧!因着那傲然挺立的姿態和不流俗於塵世的孤寂。偌大的廣場花園,白色的世界,三樹臘梅花怒放,雪落在花枝上,梅雪相映成趣,喜煞了我這樣的愚人。

沒有人為我拍照,我只為梅拍照。在這樣一個早晨,我被凍得瑟瑟發抖,心裏陣陣喜悦。

我知道我沒有牡丹的容貌,骨子裏隱藏的一些凜冽,有時候酷似梅,寧願高傲的抬頭頂風寒,也不願在百花園裏爭寵獻媚。

所以,常常我也會孤獨。

今冬無雪,暖洋洋一直持續到快二月了。我以為見不到梅了,豈料意外的驚喜讓我愕然。黃昏,在整理屋子,女兒匆匆回來折了幾枝黃色的花給我,並説:“媽媽,好漂亮的假花呀!”

我細看,是臘梅。暗香浮動,陣陣入鼻。她以為這個季節是蕭瑟的,怎麼會有真花如此雅緻?我解釋是臘梅花。在我心中,這枝臘梅依然有着梅的秉性,似乎更香氣撲鼻。

頃刻間,小屋被清香溢滿。我把花枝插在盛水的瓶子裏,放在書桌上,靜靜欣賞。

安靜的屋子,惟有我和它。我的眼珠上印滿了梅,一點點在散香。

第二天,女兒拉着我去了小區的一個角落。這裏幽靜無人,一樹臘梅正悄然綻放 。

標籤:尋梅 點點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