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那條街那些人散文隨筆

文學5.69K

人,一旦有點年紀,就喜歡回憶過去。朋友常説,現在的事想記記不住,過去的事想忘忘不掉。大概是衡量人是否老化的尺度。

那條街那些人散文隨筆

我小時候生活的地方,現在已經從蘭州新版圖上消失了,連街名也不復存在。那是蘭州城區慶陽路東北隅如今已被樓羣淹沒了的一條小街。它的原名叫“官園”,現名“民勤街”。 官園是蘭州的一個老地名,分為上、中、下官園,大體位置在今天的民勤前後街一帶。官園街西起橫街子(今靜寧路中段),東至平涼路,眾多的小巷沿街分佈。“下官園”自然就是官園西面的一段。乾隆二十一年時,為賑濟災民,在這裏興辦了濟養園,每年支付白銀72兩,救助災民,同時用官倉的糧食招納救濟流亡者,故而蘭州人將這一段命名為“官園”。不過還有一種説法是明代這裏曾經是肅王的花園,因是官家所辦,故此稱為官園。1958年,蘭州市統一改革地名時,人們將官園前後街改名民勤前後街。

那條街西鄰東城壕,南鄰井兒街、小溝頭,東與華亭街、自信路相連。五十年代,“官園”是老蘭州人聚居地之一。可能因為舊時居民大多沾點官運的緣故,民間有“官園街上沒鬆(鬆包)的,井兒街上沒窮的”之戲説。“官園”的南入口處在今慶陽路中段“衞生池”的對面。拐過兩個彎道,有一條名叫“田家巷子”的小衚衕,大約在六十年代,這條小衚衕就消失了。田家巷子裏有個朱家醋坊,據説出產的醋遠近聞名。穿過田家巷子,就到了一個叫“水坑沿”的地方。水坑直徑大約20米,坑裏長滿了綠苔,死水一潭,常有人來撈魚蟲、捉蜻蜓。坑的西北側原有一座“八卦亭”,民族風格頗濃,與東南方向現蘭州市博物館內那座古塔遙遙相對,是人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水坑沿的東面後來建起了一個自行車廠。一條羊腸小道曲曲彎彎直通“上官園”。坐落在那裏的“官園國小”現稱民勤街國小,國小北側有個戲台,南側是操場。那時,我們勤工儉學,常在那裏放幻燈、自制粉筆,遇到放露天電影,是學生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班級都有學生走家串户去賣電影票。

官園街上的居民,大多淳樸、善良、寬厚待人,鄰里關係和諧融洽。“遠親不如近鄰”。誰家有事,自有人前來噓寒問暖。住在一個大雜院裏,婚喪嫁娶常常是全院住户的公共事務。大練鋼鐵時,以一個院落為單位,吃起了大鍋飯。大人們對院子裏的`小孩,不分彼此,一樣善待。後來,分灶吃飯了,生活都緊緊巴巴,誰家有個好吃的,也常常端過一碗來讓鄰居們共享。

遇到過春節,是大人、小孩最高興的時候。大人們在外辛苦一年,過年必定要回家團圓,給全家老少帶來好吃的、好穿的。記得那時,只有春節大人們才張羅着給孩子們換新衣,而孩子們也就眼巴巴等着這一天。我現在還記得,當年能穿上一套五元錢的“華達呢”制服和褲子,都會高興得手舞足蹈。除夕之夜,沒有什麼文化生活,也沒有大型活動。院子裏的孩子們都聚居在一起熬夜守歲。找些白礬寫些字,放到水裏顯現形,樂在其中。有礦石收音機的人,收聽廣播算是當年民居中最高檔的文化享受。看看小人書、打彈弓、下軍、彈玻璃球是男孩子們的專利,女孩子則玩丟沙包、踢踺子、繡花、打毛衣。節日期間的走親訪友自然是過年的重要內容,不僅可能得到一點微薄的壓歲錢,而且主要是享受那其樂融融的節日氛圍,那可是一年中期盼 已久的好日子

水坑沿西北角有一座舊時的大雜院,五十年代我就生活在這座四合院裏。院門坐北向南,正對着那個八卦亭。院門口聳立着兩個石獅子,顯示着院主人的尊貴身份。門襤約有20釐米高,我們兒時常在門檻上坐等在郊區上班的母親回家。院內四面廂房錯落有致,周圍用木製闌杆圍成了一個圈。中間低凹處用於下雨時排水,木欄杆造型很美,頗有些蘇州園林的影子。大門到院子中間聳立着一個被老蘭州人稱做“照壁”的牌坊,上面用標準的楷體書寫着朱子治家格言,字體雋永清秀,與當今印刷體不相上下。房東姓林,佔據着大院北廂房與西廂房的大部,小時侯常見房東林先生在為高等學校“刻蠟版”、印講義,令我們不解的是,寫着一手好字的林先生卻一天抱着笤帚掃大街,後來才知道,他有“歷史問題”,只配“勞動改造”。他有兩兒三女,小兒子是我們院子裏唯一的大學生。那時侯大學生少,社會地位很高,我們都羨慕得不得了。東廂房住的是我的一個舅媽,她是當時有名的“孝女”,出嫁前曾割自己胳膊上的肉當藥引子為久病的繼母治病。婚後才一兩年便開始守寡。自己無兒無女,卻拉扯着幾個外甥侄兒,把自己無私的愛獻給了我們。雖然她文化不高,但肚子裏的故事多得很。從“三國”到“水滸”,從“轅門斬子”到“狸貓換太子”,她都能滔滔不絕講上個把鐘頭。她的善良令所有院鄰刮目相看。有一年,我得了傷寒,突發高燒,説胡話,她二話不説用自己瘦弱的身軀和背起我就走,舊時遺留的小腳蹣跚了好幾公里,一直走到現今的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即當時的傳染病院。此情此景,令我終生難忘。這樣一位人人尊敬的老人在她的彌留之際,唯一的要求是想吃一杯冰淇凌,每當我想起這一幕,我的內心都會被深深震撼,不止一次潸然淚下。

兒時的夢想是快樂的,童年的記憶尤其珍貴,不可複製,毋須盜版。那條街,那些人,如影相隨,伴我走過了大半生。

標籤:散文隨筆 那條